綢扇在手,嫵媚多姿;一把寶劍,行走天涯。
這些打扮成大俠、書生和歌姬的人並不是古裝劇演員。他們平時都是從事普通工作的都市白領,重複著兩點一線的生活。而在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的時刻,他們逃離寫字樓格子間的束縛羈絆,換裝換身份,走入一個劇本中,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這就是最近風靡的線下體驗類遊戲——劇本殺。
在劇本殺體驗館,大多數玩家都是「九零後」,他們的成長伴隨著大量的電視劇,「入戲太深」是他們的口頭禪。當這些「九零後」開始工作,擁有支配金錢和時間的自由以後,他們已經不再滿足於電視劇旁觀者的視角,而是渴望走進劇本,甚至改變劇情的走向。
線下劇本殺遊戲迎合了玩家深度體驗的需求,「劇本」營造出情節故事,「殺」意味著故事裡有人死亡,需要玩家找出真兇。專業NPC的引導控場,適合劇本的遊玩場地,玩家得到了更好的體驗,也創造了蓬勃的商機。深度玩家沈軼辰已經玩過超過四十個劇本,花費將近5000元。而劇本殺體驗館的創辦人吳昊告訴我們,他為這個面積150平方米的線下體驗投資了30萬元,最快的話半年時間就能回本,折算下來一個月的利潤能達到5萬元。
要想吸引到玩家,除了硬體裝修,還需要在細節處用心花功夫,才能創造玩家體驗過程中最需要的驚喜感。體驗館創辦人吳昊和劇本殺編劇拉拉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自己設計製作了三個場景模型,把劇本故事發生的重要地點情景再現,並把推動情節走向的線索埋藏其中。
由於劇本的情節走向相對固定,劇本殺被玩家描述成「一輩子只能玩一次的遊戲」。玩家對於新劇本的大量需求,使得很多有文字功底的人成為了「專業」編劇。編劇拉拉把劇本殺劇本的寫作比喻為一次人格分裂的創作過程,與普通小說常用的上帝視角或者第三人稱不同,劇本殺必須以第一人稱視角來寫作,一個劇本有6個玩家的話,編劇就要分別以6個人的視角推進劇情。在6個人都要出現的複雜場景,特別考驗編劇的邏輯思維。
在網際網路預訂平臺,很多有名的劇本和體驗館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而晚上和周末是這些新興的劇本殺體驗館最忙碌的時刻。豐富的玩家需求正在推動更多的人成為劇本殺「全職」工作者,而線下深度體驗的遊玩方式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其中,為精彩的城市夜生活添加新的內容。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邢維 實習記者:任婷新 攝像:劉寬漾 實習編輯:朱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