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峽:和氏璧之後又一名石,頻成熱點,專家:億年鑄就1豬頭

2020-12-20 怪奇公社

2019年,為金豬年。有一塊兼有象形石或圖案石兩大特點的奇石,頻頻在媒體曝光,成為湖北三峽地區繼和氏璧之後,知名度最高的一塊奇石。專家稱:這奇石圖形的形成,經歷時間長達1億年。

這塊奇石,就是金豬奇石。現置放於湖北宜都市紅花套鎮漁洋溪三組怪奇公社的「豐年」奇石。因奇石太像金豬頭,以至於人們忘了最初的定名,而以「金豬奇石」代之。

據悉,這塊金豬奇石,是一塊被人翻動過,並丟棄在黃柏河沙灘的花崗巖石。收藏人劉先生慧眼識珠,從石面上發現了金色豬頭畫面,從而使這塊奇石名揚天下。

慧眼識寶,黃柏河發現豬頭奇石,估價2100萬引轟動

這是2005年10月的一天,人稱「奇石記者」的劉洪進,相約陳愛華、何敬華兩位石友,來到長江支流——黃柏河。他們一種沿石灘尋找奇石。沿沙灘行走不到1000米,劉洪進發現有一塊金黃與藍黑相間的混合花崗巖石躺在地上。

石頭被人翻動過,上面的還留有水跡。經過仔細觀察,劉洪進發現,這個石頭的金黃色塊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豬頭側面,且是立體的,萬分驚喜,當即將金豬抬上車,返回宜昌城區。

基座做好後,劉洪進見奇石酷似古代年節貢品,便為奇石取名「豐年」,置放在宜昌城區一個茶館裡展示。

當年,已有「小雞出殼」、「東坡肉」、「歲月」三塊奇石,估價過億,這三塊估價過億的奇石,都是象形石,最大的塊面比煙盒略大,最小的比雞蛋還小。

因此,有人建議,把這塊重達80公斤、象形與畫面俱佳的金豬奇石,估價2個億。

這個建議,被收藏人劉洪進否決,他認為,作為畫面石,如果估價過千萬,就是當年全國最高估價了,最終,將「豐年」奇石估價2100萬元,向新聞媒體公布。

金豬奇石在媒體曝光後,引起社會轟動,並帶火了茶樓。

專家鑑別,一個豬頭兩種色彩,時間用了1億年

2007年4月9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古生物專家徐光洪教授、中國地質科學院教授花崗巖專家馬大銓教授,專程來到茶樓,對「金豬」奇石進行鑑別。

鑑別結論稱:這塊金黃與深藍混合而成的奇石,有著不同的地質年代,其中金色「豬頭」已有7.8億年,而深藍色塊,則是由輝綠巖構成,距也有6.8億年,一塊奇石兩色之間,相差了1億年之久。

如果仔細觀察,金黃色的豬頭石面,不僅有黃色,還有紅色、黑色、米灰等多種色彩、絲紋分布其中。

專家認定:金黃色的塊面,為二長花崗巖,其中,還摻雜有紅、黑、米灰等點狀色斑,主要由石英石、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等四種成份構成,屬大老嶺巖體。

金豬奇石,渾然天成,如人工雕塑,一個豬頭重80公斤

金豬奇石,是一枚未經過任何人工處理的純天然奇石,金黃色和墨綠色塊面均為花崗巖。石的外形,呈不規則的三角形,石寬60公分,高42.5公分,厚28公分,重80公斤。

金黃色塊面,形成豬頭圖案,豬頭的寬度達48公分,頭高34公分,一個拱嘴向左伸出,拱嘴上厚下薄,長14公分,在拱嘴的上邊沿,還有一條仿如人工勾畫的邊線。

豬嘴之後,又恰到好處地生出一個黑點,形成了豬的眼睛,眼睛之後,是一個突出來的立體的豬耳朵,豬耳的長度為18公分。

由於墨綠與金黃相配,使金豬頭形象顯得十分鮮明,整個豬頭的逼真程度,已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整個奇石圖案,渾然天成,如人工精工雕塑,既酷似古代祭祀的豬頭貢品,又如《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側面頭像。重達80公斤的塊面,融合象形石與畫面石兩大種類特點,這在賞石史上也是罕見的。

2012年底,金豬奇石從宜昌城區移到鄉村——湖北宜都市紅花套鎮漁洋溪村3組怪奇公社新媒體樓大廳,成為怪奇公社新媒體的天然標識之一。因國內知名專家的鑑別,媒體頻頻曝光,金豬奇石已成為「網紅」奇石。2019年,因是金豬年,這塊奇石再次成為眾多媒體聚焦的奇石。

(文中配圖由劉洪進提供)

相關焦點

  • 和氏璧是哪種玉石?傳國玉璽是不是用和氏璧製作的
    國家級珠寶鑑定師帶你一起增長珠寶見識,讓你買珠寶從此不會上當受騙,更多精彩關注主頁和氏璧應該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塊玉石,關於它的故事傳說也非常的多,記載說是由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從荊山上開採出來的(也有說是撿到的),之後他三獻寶玉於楚王,前兩次都被當成了石頭,結果他也因此被砍掉了雙腿,
  • 和氏璧究竟是什麼玉?
    卞和堅定的望著前方,雙手撫摸懷裡的這個寶貝,呢喃著:也許這是我在世上存留的之後一段時光了吧,但是只要有我在,就必然讓你閃耀於世人面前!文王一看,你是第三次來了吧,為什麼?卞和答道:我死故我死,你把這個石頭開了吧!文王還想鑑定一下,可是專家不在了。
  • 三峽工程,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
    同往年面對洪澇災害時一樣,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什麼有了三峽工程,今年的長江防汛還這麼緊張?三峽工程究竟發揮了哪些作用?《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採訪了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相關專家,解讀三峽工程的意義和發揮的作用,對熱點進行回應。
  • 美女帶「和氏璧」來鑑寶,專家估價上億,並且請求合影留念!
    美女帶「和氏璧」來鑑寶,專家估價上億,並且請求合影留念!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在秦始皇還沒有統一中國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直被後世流傳,就是「完璧歸趙」了。到了秦國,秦王拿到和氏璧後,給下面的大臣和妃子看,但是就是不提歸還,於是藺相如表示此寶物中有一瑕疵,於是秦王表交給藺相如讓其指出,誰知藺相如將和氏璧拿起表示,如果秦王換,那麼籤訂契約,如果不換那就放自己離開,當時秦王害怕和氏璧損壞,表示劃15城池給找過。藺相如之後找人打造了一個假的,獻給了秦王,最後完璧歸趙。這件事一直流傳至今,可見藺相如的才智和膽色。
  • 女子帶玉石鑑定,專家都不認可,當說它是和氏璧時,專家:5億!
    對於和氏璧,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最早見於《韓非子》等書籍,相傳琢玉在荊山被發現,後來由周文王常識,琢磨成器,命名和氏璧。後來幾經流落,便傳到了秦始皇的手裡。只是如今,和氏璧卻失去了下落。有人猜測它仍舊長眠與秦始皇陵,等待被發掘。也有人猜測早被項羽損壞,總之說法紛紜。
  • 美女帶著「和氏璧」上節目,稱價值5億,鑑寶專家:最多給10萬
    美女帶著「和氏璧」上節目,稱價值5億,鑑寶專家:最多給10萬文/歷史界知名美少女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卞和的人,分別給厲王、武王獻上一塊璞玉,卻被說成是一文不值的石頭,卞和還因欺君之罪砍去了雙腿
  • 和氏璧或許早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湖北陽新 據《輿地紀勝》記載,「為卞和得璞之所。」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則直接指出 「荊山在湖北陽新縣北五十裡」。 二、湖北南漳縣 1983年商務印書館版的《辭源》中引用漢代《孔安國傳》記載,「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相傳卞和得璞於楚荊山,即此。」
  • 和氏璧迷蹤:最後一個掌握他的人是誰?
    公元前689年,有個叫卞和的老人在荊山腳下(今湖北南漳西)慟哭不止。官吏前來查問,卞和說自己摟著的大青石中有寶,但兩次向楚國君王進獻均被斥行騙,並遭 刖刑相繼失去雙腿,因而傷心極了。官吏將信將疑地把大青石運到都城,玉匠剖開時果然出現一塊晶瑩奇石。剛即位的楚文王端詳著用它雕成的璧,滿心喜歡,遂起名「和氏璧」。從此,「和氏璧」一直收藏於楚國宮中。
  • 和氏璧是否出於高淳椏溪荊山
    金陵晚報記者 王國俊 通訊員 高曉平 張佳祥【金陵晚報報導】「完璧歸趙」「傳國玉璽」「卞和獻寶」,千百年來,關於和氏璧的故事婦孺皆知,耳熟能詳。但和氏璧究竟出自哪裡,發現和氏璧之玉的卞和究竟又是哪裡人。全國多個地區對此一直爭論不休。
  • 真真假假和氏璧 杭州出現複製的和氏璧
    駐浙記者蔣萍報導  本報杭州11月12日專電近日,出現在杭州「中國觀賞石文化博覽會」上的「和氏璧」引起媒體強烈關注,該展會為它的到來舉行了特別的迎接儀式,當地媒體也紛紛為它大聲喝彩。但許多考古學家對它提出質疑,認為一件失傳千年、少有文字記載的文物,誰也不可能準確複製出來。
  • 秦始皇傳國玉璽失傳,今專家發現和氏璧產地,有望將其完整復原
    唐朝末年,五代十國時期,改朝換代、皇位更替成了家常便飯,傳國玉璽幾經易手,之後在石敬瑭手中丟失。傳國玉璽長什麼樣?眾說紛談。最顛覆人們想像的就是尺寸。在人們想像中,傳世千年的鎮國玉璽應該比較大比較霸氣。而事實不然。
  • 女子帶「和氏璧」鑑寶,說朋友欠錢給的,專家:給我拍個照可以嗎
    女子帶「和氏璧」鑑寶,說朋友欠錢給的,專家:給我拍個照可以嗎我們知道,隨著現在我們人民的生活質量是越來越高的,大家都不僅僅是只關注自己在物質方面的生活了,現在大家已經開始提倡滿足自己精神上面的需求。我們知道如果要說到古代的玉石的話,很多與大家都知道比如說和田玉,玉佩等等,但是如果說什麼玉石最珍貴的話那一定就是和氏璧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完璧歸趙這個流傳了很久的故事。
  • 美女帶「和氏璧」鑑寶,朋友抵債給的,專家:我能合個影嗎?
    美女帶「和氏璧」鑑寶,朋友抵債給的,專家:我能合個影嗎?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對自己物質方面的生活追求變得費提高了,對自己精神文化的方面的要求也開始不斷地上漲,於是他們就紛紛加入了收藏的大軍裡。
  • 最後的三峽縴夫石(組圖)
    最後的三峽縴夫石(組圖) NEWS.SOHU.COM  2004年11月18日17:13向家雄收藏的三峽縴夫石。  三峽庫區蓄水一年多了,許多被江水淹沒的三峽遺址正逐漸在人們腦海中淡去。然而,當筆者近日來到巴東縣官渡口鎮楠木園村,重訪這個因三峽縴夫石而聞名的小村莊時,當地的人們對三峽的過去卻依然記憶猶新。
  • 三峽-葛洲壩梯級電站調增出力 加大湖北能源保障力度
    據悉,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和湖北能源是湖北省重要能源供應保障單位,長江電力和湖北能源送湖北地區的電量約佔湖北全社會用電量的四分之一,湖北能源向湖北地區供氣量佔湖北地區全社會用氣量的32%左右,湖北能源向湖北地區供熱量每年超過80萬噸。
  • 《羋月傳》中被網友嘲諷笑像卷衛生紙的和氏璧竟是……
    雖說沒有見過真正的和氏璧的,但《羋月傳》中,羋月雙手捧著的「和氏璧」,小編內心是拒絕的。在中國的歷史上,和氏璧被奉為「天下所共傳之寶」。多少帝王為其動容,戰國時期,為了爭奪和氏璧,戰爭不斷。因此就有了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講,藺相如保護了和氏璧,和氏璧成就了藺相如,才使得他的故事能夠千古流傳,為後人所熟知。據史料中記載,和氏璧是用綠松石打磨出來的。唐代杜光庭在《錄異記》中說:"藏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 中國四大靈異之石,各個價值不菲,其中兩個下落不明,和氏璧上榜
    四、和氏璧和氏璧最早見《韓非子》,相傳為楚國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所得,關於和氏璧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卞和在荊山看到鳳凰落下,而鳳凰落下之地必有珍寶,於是卞和便得和氏璧,當時卞和得此寶石之後便去上交給了楚厲王,厲王讓玉工前去查看,玉工看後斷言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 藺相如「完璧歸趙」後,價值連城「和氏璧」,最後去哪裡?
    於是便命工匠將這塊美玉雕成了一塊玉璧。為了紀念卞和獻玉有功,就將這塊玉璧命名為」和氏璧「。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楚威王因為宰相昭陽在消滅越國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於是將和氏璧賜給了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璧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多方搜查也毫無下落。
  • 1983年,山東驚現1塊寶玉,全國僅3件,專家:不遜於和氏璧
    我們都應該或多或少地了解和氏璧。在語文教科書中,我們知道和氏璧的價值,可以稱之為全世界的頂級國寶,但經歷卻十分坎坷。在古代,古玉的價值絕對比黃金更討人喜歡。那一年,秦王趙王為了得到和氏璧,甚至不惜拿出15座城來交換。我們可以想像這和氏璧的價值有多高了吧!
  • 湖北武漢水泥價格2020年6月30日行情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水泥>湖北武漢水泥價格2020年6月30日行情 湖北武漢水泥價格2020年6月30日行情   水泥價格行情 發布日期:2020-07-01 15: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