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快到了,年味漸濃了!你喜歡拍攝什麼樣的「中國風」照片?

2020-12-05 昌斌視覺

每到農曆臘月,中國傳統的春節就慢慢臨近了,各種個樣的「中國味」相繼湧現,大街小巷、城市鄉村,都會感覺到「中國風」的來臨。面對繽紛多彩的中國年味,每個攝影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可能不一樣。有的喜歡拍攝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有的卻鍾情於各類春節活動。其中,點綴春節的各種懸掛、穿戴的裝飾物品,也是一個很具典型「中國味」的重要元素符號:

首先,大紅燈籠是中國年的典型標誌。每逢喜事,全球華人都喜歡張燈結彩,以示喜慶,春節更是處處可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而且樣式各異、形態萬千。看到燈籠,人們就會想到中國。

尤其是有多種中國傳統圖案的彩燈,更是中國味十足。形態上,有橢圓形的,有長方形的;類型上有宮廷式的,也有創意性的,但多以紅色為主。紅色的燈籠,喜慶耀眼,帶給人以春節特殊的快樂與幸福。

其次,生肖物品是中國年的特殊符號。以生肖記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逢人常常喜歡問屬相,大概是中國人約定成俗的一種習慣。當然,豬年將至,各式各樣的「豬」成了新寵就不難理解了。

豬年大吉,祝(豬)你幸福,是人們的口頭禪。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豬」,其形態憨態可掬,聚集在一起,想不喜氣一點都難。如果喜歡它們,就及時定格幾張,不然十二年後才能夠如約再來。

第三,爆竹煙花是中國年的歷史傳承。爆竹聲聲辭舊歲,可能由於環保和安全等原因,現在很少見到爆竹了。但鞭炮的身影沒有消失,它以另外一種藝術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雖然沒有了爆炸,但視覺的震撼仍然存在。

裝有火藥的爆竹煙花少了,但電子鞭炮應運而生,電聲音樂鞭炮和物件後來居上,現代科技進化了新「年味」。也許若干年以後,還會有更多新的「中國味」不斷出現,但鞭炮可能會永存。

第四,吉祥之物是中國年的寓意期盼。時代的發展進步,傳統的春節也在與時俱進,其中融入現代元素的吉祥之物就是典型的代表。中國結與年年有餘(魚)的完美結合,便是春節祝福的另一種形式。

喜慶的卡通中國結,豐收的紅火大辣椒,擬人化的生肖擺件,無不承載著對幸福的追求與感悟,特別是對來年平安健康和大吉大利的期盼。

相機鏡頭記錄的僅中國年味的點滴,折射出的卻是中國的歷史發展和變遷進步。人們的審美情趣日漸呈現多元化,但對中華文化的崇拜與繼承,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變的是補充和完善,中國味的春節,會更具世界魅力和影響力。(昌斌視覺/圖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

相關焦點

  • 春節快門不要停 春節年味必拍的N張照片
    一年一度的春節,好吃好喝好玩好樂,歡樂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拿起相機拍下這些愉悅的氣氛和溫暖的瞬間。如果此時你大腦一片空白,不妨聽聽我們的建議吧!本文介紹的這些以春節為主題的照片,或許還有些挑戰性呢,不妨抓緊試試吧!
  • 春節玩攝影,不要錯過這些充滿年味的拍攝主題
    當然是拍年味了!這兩天是年味最濃的時候,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張燈結彩,好不熱鬧。作為攝影愛好者,無論手裡的是手機還是相機,都應該拿出來拍「年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年味照片,希望能幫助大家拍好年味照片。春運會提供大量的拍攝題材,但大家注意拍別人正臉了,拍完後一定要徵得同意,不行就當著面刪掉。@秋山紅葉@弓小立這幾天年貨市場正式開啟,家家戶戶都會上街置辦年貨,使得街上充滿了春節的氣息。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這個時候是最豐富也是氛圍最好的時候,大家可以趁著這個時候去街上多拍照片。
  • 春節期間,可以拍攝出哪些有特色的照片?
    春節期間,可以拍攝一些什麼樣的照片,至少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以拍攝春節獨特符號標誌的照片。每當春節來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具有中國春節特色的標誌性物件,或大或小、或精或細,形態各異、色彩豐富,最典型的就是各式燈籠、中國結、煙花爆竹等等。
  • 農曆鼠年春節臨近,越南街頭年味漸濃,街頭紅紅火火猶如在中國
    2020年鼠年春節即將來臨,除了中國,亞洲許多國家農曆春節也是一年的開始,是最重要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莫過於越南了。雖然距離農曆春節還有10天,但是現在越南各地的街頭已經充滿了年味。尤其是河內市的三十六行街,年味非常濃厚。
  • 年味漸濃準備迎接春節
    人們在為迎接春節做準備的同時,也會順應天時,在飲食上做出一定調整,比如吃糯米飯滋補禦寒、炸春卷等等。在古代,大寒時還要開始儲存冰塊,以備夏天到來時消暑降溫。大寒一定比小寒更冷嗎?一歲榮枯,自有時序。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 舌尖上的年味——怎麼樣拍春節「拉仇恨」美食大片
    在各種光線種,側光能充分體現主體的細節、突出美食的視覺效果,同時,側光所營造的豐富的明暗過渡,也提高了照片的質感。而側逆光拍出的美食,更是顯得晶瑩通透、色彩誘人。因此,拍攝美食的時候,我們要儘量使用側光和側逆光。怎麼才能有理想的側光呢?我們春節回家,不可能帶著閃光燈,不可能在家裡專門布光,怎麼辦?
  • 通訊:吉隆坡唐人街年味漸濃迎新春
    原標題:通訊:吉隆坡唐人街年味漸濃迎新春  新華網吉隆坡1月28日電(王大瑋)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每當進入臘月,農曆新年的氣息就會撲面而來,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新年氣氛最濃厚的地區當屬吉隆坡的唐人街,每年最先拉開當地迎新春序幕的活動都在這裡舉辦,活動要持續到元宵節結束,「年」才算過完。
  • 年味漸濃,遊子思歸
    小小的寒,人間尚未到最嚴寒的時候。 但其實,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俗話說:「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後,所以自古流傳著「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轉眼已到年末,小寒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隆冬季節。
  • 8張照片,8個春節故事
    一張照片,是一粒時光膠囊。它捕捉下光陰的瞬間,將影像定格。此後,在暑往寒來的平凡日子裡,你可以放心地去忘記,因為只要當照片在手中被重新翻閱的時候,你又會記起那天的溫度與空氣中飄散的氣息。一個春節過去,你的手機裡又存下了多少張捨不得刪掉的照片?覓探這裡收到了一些小夥伴發來的照片,或者關於旅行、或者關於美食、或者關於家人......每一張,都記錄下了自己生活中那些細緻而真切的幸福。
  • 「歡慶幸福年」走進中央活力區系列活動——年味春節照片展要 開幕了
    由日照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日照市美術館、日照萬象匯承辦的年味春節照片展要在日照萬象匯開幕了,照片展將從1月8日持續到1月31日,屆時70餘張民俗圖片生動展現了中國春節傳統民俗,讓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了濃濃的「年味」。
  • 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洗福祿、洗疚疾、剃精細……
    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洗福祿、洗疚疾、剃精細……你知道臘月二十七都有哪些習俗嗎?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是過年的前夕,全國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風俗。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在過去,臘月二十七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去趕年集,購置年貨,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在過去,臘月二十七要宰公雞,但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難道母雞就不行嗎?這其實反映了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時代,雄就是第一。
  • 當「中國傳統年味」遇上現代科技,原來春節還能這樣過
    或是基於這種年味漸淡的思慮,最近新華社幫我們回顧了古代的人們是怎麼過年的,也提出了問題,「數位化時代,傳統文化如何融入到年輕一代的生活當中?」文章提及了武俠遊戲《逆水寒》,認為「《逆水寒》在遊戲中高度重視了古典『中國年』。」
  • vivo S5尋找泰國唐人街年味,看海外華人如何歡度春節
    一年一度的春節來臨,不僅國內開始張燈結彩,而且唐人街也沿襲了國內的傳統習俗,甚至比國內的年味還要濃鬱。在今年新春即將到來之前,小編就帶上了vivo S5一起踏上了尋找泰國曼谷唐人街年味的旅途。大家想知道泰國唐人街的新年到底是怎樣的嗎?想知道海外華人都是怎樣歡度春節的嗎?那就請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吧!
  • 無錫景區年味十足 一個「鼠」於你的精彩春節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無錫各大景區已迫不及待換上新衣,誓要以最光彩照人的一面迎春節。既然是鼠年新春,景區喊出口的「過年標語」都離不開這個鼠字。動物園有先天優勢,齊聚了「五鼠鬧新春,萌鼠賀新禧」;梅園吃喝玩樂全套,嚷著「鼠你好看、鼠你好玩、鼠你好吃」;黿頭渚最實在直接表示,鼠年就應該迎財神;而惠山古鎮、無錫靈山、拈花灣以多取勝,鼠年春節活動十分豐富。「鼠」你最重要 過年需關鍵字古有「鑽天鼠、徹地鼠、翻江鼠、穿山鼠、錦毛鼠」五鼠鬧東京,今有無錫動物園「歡樂鼠、精靈鼠、魔幻鼠、呆萌鼠、幸運鼠」五鼠鬧新春。
  • 寒假作業·年味|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這是一份有年味的...
    自製一本春節文化研究手冊重慶市第六十六中學2021屆6班的丁怡文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份尋找「味道」的寒假作業。「你曾經的寒假,是什麼味道的呢?你希望你的寒假是什麼味的呢?」寒假來臨,丁老師的這份寒假作業分為親情味、節日味、創意味、特色味。
  • 「老底子的年味」 海寧市舉行2020春節民俗活動
    「老底子的年味」 海寧市舉行2020春節民俗活動 發布日期:2020-01-14 11:12 信息來源: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瀏覽次數: 為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工作,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月11、12日,由海寧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海寧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老底子的年味」2020海寧市春節民俗活動在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舉行。
  • 英國人曝出一組老照片:1956年的中國春節,春晚還有侯寶林
    英國人曝出一組老照片:1956年的中國春節,春晚還有侯寶林春節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節日,也是無數華夏兒女一年最看重的日子,過年象徵著團圓、喜慶,許許多多的民間活動也營造出濃濃的年味。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變快,這些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逐漸消失,那些曾經縈繞在大家心中濃濃的年味也變淡了,大家現在都在回憶從前的年味,那麼從前充滿年味的春節是什麼樣呢?有一位英國攝影師來到中國採風,他用照片記錄下中國1956年過春節的景象!
  • 小年到了,年味漸濃,今天別忘了做這四件事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稱為小年,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為您帶來春節系列民俗解讀。臘月二十三,我們迎來了小年,民間有歌謠唱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小年一般指的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從今天開始,年味漸濃。小年並非專指某個節日,由於各地習俗不同,小年也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我國北方地區的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
  • 這些繪本讓你重溫小時候的年味
    隨著「啥是佩奇」的一夜刷屏,一年一度的春節也越來越近。大人們忙著總結,小孩們初入寒假。大街小巷開始張燈結彩,商場和超市裡熙熙攘攘熱鬧非常,對於年是什麼,怎麼過年,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已經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年味越來越淡,和童年記憶裡的「過年」越來越遠。
  • 中國春節,為何漸漸失去了年味?是手機和網絡的錯嗎?
    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好一幅新年祥和熱鬧的氣氛,從古到今春節一直都是我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很多人從進入臘月就開始準備過年。有一句歌謠說得好,「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