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農曆臘月,中國傳統的春節就慢慢臨近了,各種個樣的「中國味」相繼湧現,大街小巷、城市鄉村,都會感覺到「中國風」的來臨。面對繽紛多彩的中國年味,每個攝影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可能不一樣。有的喜歡拍攝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有的卻鍾情於各類春節活動。其中,點綴春節的各種懸掛、穿戴的裝飾物品,也是一個很具典型「中國味」的重要元素符號:
首先,大紅燈籠是中國年的典型標誌。每逢喜事,全球華人都喜歡張燈結彩,以示喜慶,春節更是處處可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而且樣式各異、形態萬千。看到燈籠,人們就會想到中國。
尤其是有多種中國傳統圖案的彩燈,更是中國味十足。形態上,有橢圓形的,有長方形的;類型上有宮廷式的,也有創意性的,但多以紅色為主。紅色的燈籠,喜慶耀眼,帶給人以春節特殊的快樂與幸福。
其次,生肖物品是中國年的特殊符號。以生肖記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逢人常常喜歡問屬相,大概是中國人約定成俗的一種習慣。當然,豬年將至,各式各樣的「豬」成了新寵就不難理解了。
豬年大吉,祝(豬)你幸福,是人們的口頭禪。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豬」,其形態憨態可掬,聚集在一起,想不喜氣一點都難。如果喜歡它們,就及時定格幾張,不然十二年後才能夠如約再來。
第三,爆竹煙花是中國年的歷史傳承。爆竹聲聲辭舊歲,可能由於環保和安全等原因,現在很少見到爆竹了。但鞭炮的身影沒有消失,它以另外一種藝術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雖然沒有了爆炸,但視覺的震撼仍然存在。
裝有火藥的爆竹煙花少了,但電子鞭炮應運而生,電聲音樂鞭炮和物件後來居上,現代科技進化了新「年味」。也許若干年以後,還會有更多新的「中國味」不斷出現,但鞭炮可能會永存。
第四,吉祥之物是中國年的寓意期盼。時代的發展進步,傳統的春節也在與時俱進,其中融入現代元素的吉祥之物就是典型的代表。中國結與年年有餘(魚)的完美結合,便是春節祝福的另一種形式。
喜慶的卡通中國結,豐收的紅火大辣椒,擬人化的生肖擺件,無不承載著對幸福的追求與感悟,特別是對來年平安健康和大吉大利的期盼。
相機鏡頭記錄的僅中國年味的點滴,折射出的卻是中國的歷史發展和變遷進步。人們的審美情趣日漸呈現多元化,但對中華文化的崇拜與繼承,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變的是補充和完善,中國味的春節,會更具世界魅力和影響力。(昌斌視覺/圖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