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 預計2016年建成創多項記錄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5日電 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15日正式動工,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開工儀式上午在珠海情侶南路東延長線一段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儀式並宣布工程開工。

  將要建設的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0公裡,跨海逾35公裡,相當於9座深圳灣公路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將建6公裡多長的海底隧道,施工難度世界第一;大橋建成後,使用壽命長達120年,可以抗擊八級地震。

  按照總體方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耗資約327億元(人民幣,下同)、整體工程估計逾700億元,由中央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資興建,計劃收費50年。大橋有望於2015年至2016年全線通車,通車後三地口岸採取「三地三檢」模式。

  珠澳口岸人工島開工

  據國務院批覆的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口岸採用「三地三檢」的布設方式,其中珠海、澳門在拱北灣附近填海的同一人工島上,修建獨立的各自管轄的口岸。

  位於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澳門兩地的銜接中心,大橋通往珠海、澳門兩地的口岸同設在該島上,既分離設置又連接互通。該人工島填海造地工程包括南標段與北標段的護岸工程、陸域形成工程、地基處理工程,以及交通船碼頭工程等。

  港珠澳大橋兩個口岸人工島設計由口岸用地範圍線至海堤頂外側預留寬度為25米,包括海堤寬度、海堤和場地地基處理過渡帶。根據潮位資料,確定人工島地面標高為5米,填海後經地基處理加固後交工面標高為4.5米,將能防禦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據報導,珠澳口岸人工島投資高達133.5億人民幣,設計中採用了砂、泥、土三種材料作為回填料,基本實現大橋人工島填海的自給自足。

  港珠澳大橋「三最」

  內地最長壽:120年使用壽命

  內地大橋一般使用壽命都是五六十年,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是120年,建成後可抗八級地震。

  世界最長:跨海逾35公裡

  根據近期批覆的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0公裡,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超越現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世界最難:6公里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包括6648米海底隧道。大橋初步設計單位「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喜剛曾表示,大橋主體工程中的海底隧道和人工島部分,其施工技術難度在目前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港珠澳大橋「四亮點」

  據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港珠澳大橋將成為世界矚目的宏偉工程。計劃單列5000萬元作為景觀工程費,珠江口將增添一道令世人嘆為觀止的亮麗風景線。

  「中轉站」也是「藝術品」

  「大橋工程將分別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南北兩側,通過填海建造兩個人工島!」香港一名參與大橋設計的工作人員稱,據其介紹,人工島間將通過海底隧道予以連接,隧道、橋梁間通過人工島完美結合,「同時,兩者之間的轉換,我們還採取點、線、面相結合方式,既是『中轉站』,又是『藝術品』!」該工作人員頗為自豪地說道。

  斜拉橋索塔造型像鑽石

  據了解,在大橋主橋淨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區段,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推薦採用主跨「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將成為大橋主橋型最突出外貌。

  據透露,該斜拉橋的整體造型及斷面形式除了滿足抗風、抗震等高要求外,還將充分考慮景觀效果,暫推薦採用鑽石型索塔,總高170.69米。

  人工島設平臺觀賞海景

  根據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要求,人工島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除了島上構築物的造型美觀外,還將重視島區範圍內的綠化工程,在海景較美的地方設置觀景平臺。

  此外,珠海作為中國有名的蠔貝類產銷基地,人工島設計也可望採取蠔殼的特色造型。同時,大橋隧道出入口也將進行景觀美化。

  設立中華白海豚觀賞區

  據了解,大橋將穿越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為提高遊客對白海豚的保護意識,大橋離岸人工島或沿線適當的地方,有望在面向白海豚繁殖區域設白海豚雕塑,或者將白海豚形象在大橋工程部分造型中得以體現,並設立白海豚觀賞景區。

  三地政府希望儘量調低過橋收費

  港珠澳大橋總工期約6年,大橋採用橋隧組合方式,大橋建成後,將大大縮短珠海、香港及澳門之間的交通距離。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早前曾表示,按最新融資安排,三地政府有共識希望儘量調低過橋的收費。如私家車每程估計收100元人民幣,貨車為200元,甚至更低。

  相關部門強調,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還有若干年,最終的收費標準根據規定在收費通車前3個月才確定並公布。

相關焦點

  • 大橋助力區域一體化:港珠澳大橋建成、伶仃洋大橋開工
    主持修建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道出了橋梁發展的要義。如今,隨著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香港、珠海、澳門之間的陸路車程大大縮短,珠三角一體化發展將由此步入快車道。「邁入大橋新時代」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的宏偉藍圖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_2020年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資料下載...
    專家報告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劉曉東在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作了題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港珠澳大橋大事記錄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首座涉及「一國兩制」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協調難度前所未有,大橋著陸點、橋型線位、口岸模式、融資安排等成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點。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意味著爭論了26載的大橋話題劃上句號。
  •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煉成」的: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
    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布消息稱,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2017年5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主線澆注式瀝青鋪裝圓滿完成。
  • 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 記者 王榮 攝
    作為我國重要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之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預計2017年底具備通車條件。港珠澳大橋助推珠三角區域一體化「中國橋梁,雄起!」在建設者們的歡呼聲中,伶仃洋上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合龍段開焊,標誌著長達22.9公裡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
  • 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 三地人民為這個夢想奮鬥了35年
    葛長偉介紹:「從2009年項目開工至今,港珠澳大橋三地合作共建共管的模式是成功的。由於三地的法律和技術規範不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標準高水平、高起點,按照三地就高不就低的規範,設計使用壽命可以達到120年。」
  • 景致記錄:伶仃洋裡,看天涯遊子的拍照打卡聖地——港珠澳大橋
    有網友說,到港珠澳大橋旅遊了一趟,看到這橋很壯觀,就想對這座橋,了解得更多。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港珠澳大橋。如果不去香港或者澳門,只想到港珠澳大橋上轉轉,那也得先辦理好港澳通行證。有了港澳通行證,又有兩地的車牌號,經過港珠澳大橋,從珠海開車到香港,只需不到一個小時。其次,乘船遊覽港珠澳大橋。船航行在伶仃洋中,可站到船的甲板上,觀看大橋。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今天,我國的港珠澳大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聲令下,正式通車了。可喜可賀!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  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正式貫通 為全球最長跨海大橋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正式貫通 為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郭翔宇): 歷經4年建設,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9月27日正式貫通。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跨越 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設計使用壽命達到120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珠海和香港兩地的通行時間將從過去的陸路3、4個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壓縮到30分鐘的車程。
  • 伶仃洋上造橋 大海深處「穿針」——港珠澳大橋9年建設大事
    新華社發(港珠澳大橋局提供)  2013年6月3日,港珠澳大橋首個承臺墩身整體順利安裝到位。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從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到2018年2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通過交工驗收,具備通車試運營條件,9年間,潮起潮落、寒來暑往,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在伶仃洋上造橋,在大海深處「穿針」,構築起全長55公裡的世界級跨海通道。
  • 「鐵路版港珠澳大橋」甬舟鐵路將於12月下旬正式開工
    新華社杭州12月15日電(記者林光耀、黃筱)記者從15日於杭州召開的甬舟鐵路開工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甬舟鐵路開工前置各項條件已經成熟,開工所需的各項手續均已完成,計劃今年12月下旬正式開工。甬舟鐵路全長76.4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建設工期6年,完工後將填補浙江最後一個設區市不通鐵路的空白。舟山市副市長毛江平表示,項目計劃2021年6月啟動金塘海底隧道、西堠門公鐵大橋兩處主體工程建設,2022年6月啟動全線工程建設,力爭「十四五」內全線貫通。
  • 挨著港珠澳大橋再建兩座跨海通道!是不是太浪費?
    一、港珠澳大橋投資千億卻與深圳無關港珠澳大橋堪稱當代世界最強大的橋梁工程,刷新多項世界紀錄,是中國橋梁界的驕傲。然而,令深圳同學不高興的是,港珠澳大橋採用單Y設計,而不是雙Y設計,只連接了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硬是把近在咫尺、人口密集的大深圳給拋棄了,實在是令人鬱悶。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港珠澳大橋像一條海上巨龍,連通香港、珠海、澳門,不僅惠及三地,還將對整個珠三角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標誌著我國從橋梁建設大國向橋梁建設強國邁出了堅實一步。自2009年12月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面對重重考驗,運用多項尖端科技,攻堅克難推進工程建設,取得了500多項專利技術。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湖南人可以自駕去香港嗎?看這裡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這10件事你要知道 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橋24日即將正式通車!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港珠澳大橋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大橋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它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
  • 港珠澳大橋——中國的驕傲
    港珠澳大橋燈光璀璨。  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劉子寧 萬松園小學五年級 指導老師 吳沙鷗  2018年10月24日,是我們中國值得慶祝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歷時9年艱苦建設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了!10月25日一大早,校長就向全校宣布了這個好消息。我們歡呼雀躍,為祖國這項偉大的工程感到驕傲!  為什麼說,港珠澳大橋是偉大的工程呢?
  • 港珠澳大橋主體合龍 用鋼量可建60座艾菲爾鐵塔
    要克服惡劣的外海施工條件,建設一座同時滿足內地、香港和澳門三地標準體系,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的巨大規模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因此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於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經歷了7年的建設,大橋主體橋梁終於成功合龍。
  • 港珠澳大橋總投資多少錢?能收回成本嗎?建設多少年?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0月19日晚正式對外宣布: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京滬高鐵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
  • 荔枝說:「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啦!
    ,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啦!!!  2003年8月4日,國務院批准三地政府開展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同意粵、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從2003年至2009年,協調小組開展大量專題論證,完成專題研究報告51項,協調解決諸多關鍵性問題。
  • 一橋越滄海——寫在港珠澳大橋開通之際
    攤開新版珠三角區域地圖,人們發現,港珠澳大橋的出現,讓港澳正式接入國家高速公路網,打通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道路交通網,真正意義上形成了環珠江口軸線的三角形。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這裡有了生動的展現。  「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地標,大橋第一高塔青州航道橋是港珠澳大橋的主要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