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子貢、呂不韋等古代商聖都是河南人,當代豫商怎麼樣呢?

2020-12-16 道訊

河南在中國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河南在歷史上很長時間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大宋朝都城汴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當倫敦還只是個一萬五千人的小縣城時,已經是個百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然而自南宋後經濟中心開始南移,河南的經濟開始沒落。

時至今日,我們提到最會賺錢的商人總會提到浙商、徽商、晉商,豫商似乎已被遺忘,但是在古代中原大地上誕生了很多商業奇才,有四個都是商業鼻祖級的存在。

第一個就是陶朱公範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範蠡在公元前496年前後入越,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勾踐復 國之後,範蠡了解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於是他急流勇退,毅然棄官而去,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但他仗義疏財,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的楷模。

第二個是儒商鼻祖端木賜,字子貢,名賜,姓端木。春秋末期衛國人,今屬河南省鶴壁市濬縣。我們都知道,子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貢雖出儒門,卻懂經商之術,多年的經 商活動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為孔子與其門徒的周遊列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障,歷史上多用「端木遺風」來表經商致富之人,即源於此。孔子曾稱其為 「瑚璉之器」,古代宗廟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來比喻有立朝執政才能的人。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為孔子弟子 中首富。

第三個是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第四個是智慧商祖,白 圭,名丹,戰國東周洛陽人,梁(魏)惠王時在魏國做官,後來到齊國、秦國。《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時商 業經營思想家,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諸如「人棄我取」、「知進知守」等經商理論至今對現代理財有指導意義。

以上四位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商業巨富都是河南人,由於經濟重心南移,再加上河南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在工業經濟時代,河南經濟相當長一段時間落後於南部特別是沿海省份。改革開放後,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產業結構升級,中西部地區承接沿海工業轉移,河南經濟依託其農業資源、人口資源和地處中原橫貫南北,縱穿東西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快速發展。湧現出了許多知名的企業和企業家。

河南的速凍食品行業、醫藥業、地產業也誕生了像陳澤民、胡葆森、安康、朱文臣等紮根中原的企業家。還有一些知名企業家雖然在外地發展,卻也是不折不扣的河南人,比如許家印,雖然在廣州發家,但是確實地地道道的河南周口太康人。還有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禕是地地道道的河南鄭州人。

2017胡潤富豪榜河南富豪進榜名單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河南經濟在中原崛起戰略指引下,與兄弟省份齊頭並進,河南企業家也不輸古人,在演繹著一個個商業神話!

道友們,你們對河南經濟的發展及豫商有何評價,歡迎討論區留言,謝謝!

/完/

相關焦點

  • 面對歷史上河南誕生的商聖和商祖,現代豫商位置有點尷尬!
    今天,我們談到中國的商幫文化,總會想到晉商、浙商、閩商、徽商,這些商幫以善於經營,勤儉治家而文明古今中外。與此同時,豫商卻很少被人提及,而事實上,在古中原大地上誕生了很多商業奇才,有幾個還被後人公認為商聖。
  • ...頌揚豫商精神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大型原創歷史話劇《商聖範蠡...
    12月3日晚,大型原創歷史話劇《商聖範蠡》在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報告廳火熱上演。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掌聲經久不息。網絡在線直播觀看人數達40餘萬人次。話劇《商聖範蠡》以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經營思想家範蠡為原型,通過其三散千金、三遷榮名等典故,深情演繹了範蠡忠以為國、商以致富、德以立身的傳奇故事,以及超凡的商業、政治智慧和信義仁愛的高尚品格。河南廣播電視臺資深編劇楊城:「範蠡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是2500年前從我們河南走出去的軍事家、政治家、大商人。
  • 豫商的四大特點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位商人也出自河南,一位是出生於河南南陽的春秋時期越國大夫範蠡,另一位便是出生於河南濮陽的呂不韋。古代交通以水路最便利、成本最低,沿水路兩岸的商業也相對發展較快。當年鄭國的大商人弦高就是鞏義境內犒的秦師,從而保全了鄭國。河南鞏義康百萬家地處河洛交匯處,靠河運發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賞賜,最高時官至三品,數次欽加知府銜。
  • 新豫商在路上|黃河故事
    範蠡、計然、白圭、桑弘羊等這些大名鼎鼎的商人,都屬於古代豫商群體。愛國商人弦高,商聖範蠡(被後人尊為陶朱公)是河南南陽人,計然是莘縣人,白圭、桑弘羊為洛陽人。戰國時期的呂不韋,是河南濮陽人,他以販賣海鹽起家,後來生意遍布天下,除了經營齊國的鹽田鐵礦外,還兼營巴蜀和楚國的木料、藥材,以及趙、魏兩國的大宗糧食生意,控制著趙國糧食市場和大批田地,是戰國時期的一代豪商。尤其難得的是,這些古代豫商還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商業運營理論,豐富了封建時代中國商業思想的文庫。
  •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大型原創歷史話劇《商聖範蠡》成功首演
    央廣網鄭州12月4日消息 12月3日晚,大型原創歷史話劇《商聖範蠡》在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報告廳火熱上演。演出現場掌聲不斷,網絡在線直播觀看人數高達40餘萬人次。話劇《商聖範蠡》以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經營思想家範蠡為原型,通過其三散千金、三遷榮名等典故,深情演繹了範蠡忠以為國、商以致富、德以立身的傳奇故事,以及超凡的商業、政治智慧和信義仁愛的高尚品格。
  • 儒商二巨子:範蠡和子貢
    這裡的陶朱,就是傳說春秋末期帶著西施姑娘來齊國做生意的範蠡;端木則是孔子的弟子子貢,子貢複姓端木。範蠡和子貢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儒商,不僅通過經商聚集大量財物,而且為富有仁,是儒商的典範。傳說中來齊地做生意的範蠡  春秋末期,範蠡幫助越王勾踐消滅吳國後便離開越國,憑藉著一葉扁舟,出三江,逐五湖。
  • 史上巨富範蠡、端木子貢、白圭、呂不韋、沈萬三如何經營管理
    、端木子貢、白圭、呂不韋、沈萬三等。這些人的財富積累過程,普遍都具有較深的農業時代的烙印,有的是藉助雄厚的背景,有的則是通過自身的獨特運營方式,特別是穩健的財務管理策略,最終取得較大成功。範蠡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商人,被後世尊奉為商聖。他三次經商成為時代巨富,但三次散盡家財,有些類似當今高考尖子生連續多次考上北大清華後,卻仍選擇復讀再考,證實自己確實是天才一樣。
  • 古代十大商人,富可敵國卻不得善終的呂不韋沈萬三胡雪巖排第幾
    古代有「士農工商」的說法,商人地位最低。不過商人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掌握大量財富,所謂錢能通神,商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往往選擇參與政治,但政治這汪渾水實在太深,就算是精明的商人也不一定玩得轉,所以很多富可敵國的商人卻不得善終。
  • 中國古代「四大商人」
    財神化身——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範蠡,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戰略家和經濟學家。楚國(今河南南陽)人,於公元前496年左右進入越國,為勾踐提供了20多年的幫助。但是,越國復國後,範蠡以敏銳的嗅覺,覺察到了兔死狗烹的危險。於是他迅速撤離,堅決棄官從商。 《史記》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事業成功的範蠡,愛情也很完美,傳說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的說法。
  • 喚醒豫商的群體意識
    上海之行除了帶給我震動以外,還讓我產生了一種聯想:河南人在別的地方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作為,享有這種成功呢?  上海之行後,我們給省委省政府寫了一份報告,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鼓勵河南人走出去,鼓勵河南企業走出去,這一點可以說是在「東引西進」思想上的一點突破。東引西進強調的是從東邊引進,向西邊走出去。我們則是希望企業向省外的每一個地方走出去。
  • 來聽聽子貢的故事,發現古代商人,探索經商之道
    子貢是古代經典的成功商人,也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懂得量少價高的市場規律,只是他對玉和珉的價格差異產生了疑惑,感覺不太符合這種常見的市場價格規律,這才求教於老師孔子。孔子呢,給他講了一番道理,歸根結底一句話,人們喜歡玉,願意為它投入大量的資金。
  • 我國古代很有名的四大土豪!厲害了我的土豪!
    1、富甲陶朱——範蠡(前536-前448)陶朱公即範蠡,春秋時期越國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輔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範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2、儒商鼻祖——端木子貢(前520-?)
  • 祖孫十二代都是富豪堪稱「活財神」,斥巨資幫中國,後人尊稱商聖
    但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人物,既不是晉商也不是徽商,而是中原正統豫商裡的領軍代表性人物康百萬。其實說起豫商來,自古就有很多商業巨子和前輩。曾經在論語裡有過記載的子貢,是孔子最富有的一個商人弟子。他就是河南人,春秋時代楚國商聖範蠡,也是河南人。而且他做了意見大事,就是曾經輔佐了臥薪嘗膽的勾踐,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勾踐復國。所以被後人成為商聖。
  • 子貢故事 端木生涯
    陶朱指的是春秋時的範蠡,吳越爭霸時,範蠡為越國大將軍,吳國被滅後,範蠡功成身退,經商致富,被稱為陶朱公。端木指的就是子貢,他和陶朱公範蠡一直被歷代商人奉為始祖,子貢更是被稱為中國儒商之鼻祖。為什麼要懸掛這八個大字?自然是期冀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富比陶朱,誠如端木。曲阜本地的商人至今仍舊習慣以「端木遺風」作為春聯的橫批。何謂「端木遺風」?指的就是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
  • 真正的商人,當如範蠡、當如沈萬三、當如呂不韋,而非與民爭白菜
    嗯,寫這篇文章,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同一種職業,同一種地位的人,做的事情卻是大不相同的,現在的商人盯著幾顆白菜大做文章,古代的商人幹的卻都是大事兒。 雖說網絡上買菜什麼的的確方便了很多,但卻讓這個世界越來越壓抑,越來越冷漠,連買菜都不出門了,試想一下五十年後的今天,人與人的交流還會存在嗎?
  • 細數5位財神:範蠡19年存2300億,子貢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範蠡為南路文財神,掌管人三十歲以後的財運。能者多勞,誰讓比幹身居高位呢? 子貢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也是中國儒商鼻祖,因遺留下「端木遺風」的誠信經商風氣,被中國民間奉為「財神」。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子貢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 中國富豪前十名被三省「承包」:2個河南人,3個浙江人,5個廣東人
    根據近日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的中國榜單,前十大富豪中,廣東人、浙江人合計就佔了8個席位,有錢人幾乎被粵、浙兩個省「承包」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剩下的兩個席位被不顯山不露水的河南商人搶走了,前十大富豪形成了「三省鼎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