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中國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河南在歷史上很長時間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大宋朝都城汴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當倫敦還只是個一萬五千人的小縣城時,已經是個百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然而自南宋後經濟中心開始南移,河南的經濟開始沒落。
時至今日,我們提到最會賺錢的商人總會提到浙商、徽商、晉商,豫商似乎已被遺忘,但是在古代中原大地上誕生了很多商業奇才,有四個都是商業鼻祖級的存在。
第一個就是陶朱公範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範蠡在公元前496年前後入越,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勾踐復 國之後,範蠡了解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於是他急流勇退,毅然棄官而去,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但他仗義疏財,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的楷模。
第二個是儒商鼻祖端木賜,字子貢,名賜,姓端木。春秋末期衛國人,今屬河南省鶴壁市濬縣。我們都知道,子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貢雖出儒門,卻懂經商之術,多年的經 商活動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為孔子與其門徒的周遊列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障,歷史上多用「端木遺風」來表經商致富之人,即源於此。孔子曾稱其為 「瑚璉之器」,古代宗廟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來比喻有立朝執政才能的人。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為孔子弟子 中首富。
第三個是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第四個是智慧商祖,白 圭,名丹,戰國東周洛陽人,梁(魏)惠王時在魏國做官,後來到齊國、秦國。《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時商 業經營思想家,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諸如「人棄我取」、「知進知守」等經商理論至今對現代理財有指導意義。
以上四位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商業巨富都是河南人,由於經濟重心南移,再加上河南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在工業經濟時代,河南經濟相當長一段時間落後於南部特別是沿海省份。改革開放後,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產業結構升級,中西部地區承接沿海工業轉移,河南經濟依託其農業資源、人口資源和地處中原橫貫南北,縱穿東西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快速發展。湧現出了許多知名的企業和企業家。
河南的速凍食品行業、醫藥業、地產業也誕生了像陳澤民、胡葆森、安康、朱文臣等紮根中原的企業家。還有一些知名企業家雖然在外地發展,卻也是不折不扣的河南人,比如許家印,雖然在廣州發家,但是確實地地道道的河南周口太康人。還有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禕是地地道道的河南鄭州人。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河南經濟在中原崛起戰略指引下,與兄弟省份齊頭並進,河南企業家也不輸古人,在演繹著一個個商業神話!
道友們,你們對河南經濟的發展及豫商有何評價,歡迎討論區留言,謝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