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小夥輾轉坐船回國 在日留學生放棄學業回家

2020-12-14 半島網官網

  3月15日下午,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緊急公告稱,鑑於目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使館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與措施,安排尚在重災區的中國公民有序撤離。當天使館方面已經準備了60輛大巴分赴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巖手縣這四個重災區接回中國公民,老人、兒童和婦女優先。在接回這些中國公民之後,使領館人員將把他們送到東京成田機場和新潟機場,安排飛機讓他們回國。記者聯繫上了在茨城縣筑波大學留學的青島小夥甘軍,因為處於重災區,在3月15日決定從筑波回國到青島,因為機票緊張,只能買到從日本下關到青島的船票,3月16日中午,甘軍歷經筑波、東京、下關,乘上了回青島的輪船,開始了自己28個小時的回家之旅。

      第一站:筑波花一萬多日元打車去東京輕鬆買到船票,學生還有優惠

  現在機票實在太難買了,即使花高價買,也很難買到,家裡讓我儘早回來,幾天之前,20號的機票就沒有了,再等下去的,家裡也不同意。我從網上查到,從東京到關西(下關)的新幹線受影響不大,有一個在大阪的同學也說那邊地震的時候不是很厲害,只是家裡的燈繩輕微地晃了晃,所以我打算從那邊買船票回國。

  我聽新聞說 ,中國駐日大使館從3月15日已經開始決定要從巖手、宮城、福島、茨城撤出中國公民,大使館也公布了電話,我也一直嘗試聯繫,但是因為信號太不穩定了,沒有成功聯繫上,所以才決定自己回國。昨天(15日)我從筑波港口那邊買到了船票,平時我回國的時候,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買船票的,船實在太慢了,最短也要二十多個小時,我買到的是從下關到青島的直達船票,相對於機票來說,船票還是相當好買的,而且價格也便宜,從一萬到六萬日元不等,學生竟然還有優惠。

  今天(16日)早上我起了個大早,從茨城縣筑波市到下關,需要經東京轉車,但是從筑波到東京又沒有開通電車,所以我就打了計程車去了東京,從筑波到東京的計程車師傅還比較和善,花的錢雖然多了點,一萬多日元,但是感覺馬上就要回家了,還是比較值的。

      第二站:東京食物緊張,電梯停運東京街頭的人大多戴著口罩

  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顛簸,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大多數還是比較正常的,交通也比較暢通,沒有出現堵車的現象,現在加油站已經不對市民開放了,但是有的司機在家裡有一些存油,可以跑一段。在茨城縣境內的景象看起來有些支離破碎,但是東京沒有太大的破壞。上午到達東京,我就急忙去趕新幹線,網上的信息和現實的情況還是相符的,心想如果新幹線停了,那就慘了。

  東京的街頭還有很多計程車在跑,因為東京不屬災區,不會到沒水沒電沒汽油的地步,只是現在供應比較緊張而已,據同學說 ,在一家大型超市內,短短20分鐘,120袋大米被搶購一空。現在政府呼籲節電,所以有的店鋪商場不營業或者營業時間變短了,車站裡的自動扶梯有的停了。東京街頭大量的人戴著口罩。我本來想在東京買點東西,但是坐新幹線到下關還需要很長時間,帶這麼多東西也不太方便,我就打算去下關那邊買東西。

  乘坐新幹線去下關的也有很多日本人,他們應該是去那邊避難的,很多日本人都在堅持工作,但是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我乘坐的新幹線並不是非常緊張。

      第三站:下關許多打工者和留學生乘船回國我還遇上了一個美國同學

  當地時間16日中午12點的船,我提前一個小時到了下關,坐新幹線一路上還比較順利,行李也不是很多,聽說船上也有賣食物和水的,所以在下關就沒買太多食物,天氣陰陰的,真不知道這一路上會遇到什麼,從下關到青島要28個小時,周四下午才可以到青島,在上船前跟家裡聯繫了一下,讓家裡不要擔心,爸爸聽了也很高興。

  手機電量僅剩一半了,上船後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充了一下電。

  我買的是臥鋪票,沒想到在充電的時候遇到了我大學的同學,他是個美國人,真的很巧,在船上遇到。我跟他在船上到處逛了逛,打工者和留學生是這條船的主要乘客,還有一些日本人,但多是去中國工作的,並不是逃難,因為他們平時的工作也是在中國和日本之間來回跑。

  除了美國大學同學之外,我還遇到了一個上一屆的學姐,她在東京工作,是昨天(15日)從羽田機場飛到福岡的,今天(16日)也是坐船去青島,她家在湖南,我們原來從來沒說過話,一開始我覺得挺面熟的,後來才發現是我學姐。

  在船上可以看電視,還可以打桌球,也可以買到食物和水。接下來是28個小時的等待和期盼,希望早點回家。文/圖  記者 郭振亮

      在日華人王先生:「他們娘兒倆安全,我就放心了」

  懷抱年幼孩子的母親、與妻子暫時分別的丈夫、經歷大雪大雨的留學生……記者在宮城和仙臺目擊同胞撤離時的一幕幕,聽他們用鄉音講述自己的故事。

      丈夫暫別妻子「讓妻子和兒子先撤,自己開車去新潟」

  15日下午,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出將安排大巴協助在仙臺的中國人撤往新潟的消息後,幾百名被困仙臺的中國同胞以最快速度趕到兩個集結地——仙臺市政府和仙臺國際飯店,等待撤離。

  15日下午5點,記者趕到仙臺市政府門前,雖然距離使館公布的出發時間下午6點還差一個小時,但在市政府一樓大廳裡,已有近兩百名同胞在排隊等候。大家都裹得嚴嚴實實,幾乎人人都戴著口罩。

  在日本工作的華人王先生早早地帶妻子和兒子來到市政府排隊,但由於使館的撤離原則是老人、兒童和婦女優先,王先生選擇讓妻子和兒子先撤,「他們娘兒倆能撤到安全的地方,我就放心了。」

  後來,王先生跟他的一名親戚決定自己開車去新潟,得知記者也沒有撤離後,他打算搭載記者一行三人。

  不過,從早晨就開始下的雨一直沒有停止的跡象。王先生說,由於從仙臺到新潟的國道只允許運送急救物資的車輛通行,如果開車前往,只能走很窄的山路。而這幾天每天都有頻繁的餘震,很有可能導致山體滑坡。加之要走夜路,危險係數會更高。王先生建議記者繼續在仙臺停留,等使館統一安排撤離。

      學生放棄學業「媽媽在電話裡哭,生怕見不到我了」

  在隊伍中有很多中國留學生,記者上前詢問得知,這些留學生大多數來自仙臺的東北大學。據統計,在仙臺有近千名中國留學生。地震發生後,部分留學生自行撤離,但目前依然有大量留學生受困於仙臺。聽到使館發布的撤離消息後,大家都早早聚集到了兩個集結地。

  留學生小潔在隊伍中很顯眼,因為其他同胞都只攜帶簡單的行李,甚至有部分同胞直接從避難所出來,幾乎兩手空空,但小潔跟她的同學兩人除了拉著一隻超大號的箱子外,還提著大大小小八個包,行動非常不便。小潔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她是專門來日本學日語的,馬上就畢業。她原本計劃畢業後繼續在日本上大學,但突發地震後她改變了想法,決定先回國,甚至放棄了上大學的計劃。

  小潔說,自己的行李主要是電腦、書和衣服,「因為不打算再來,所以想多帶點回去,什麼都不捨得丟。」

  「我媽媽很擔心,地震當天她整個人都嚇傻了。」小潔說,媽媽這幾天總在電話裡哭,生怕再也見不到她,於是,她想來想去,覺得不如乾脆回國,讓媽媽懸著的心放下來。

      母親懷抱幼子「兒子剛到日本,就遇到了地震」

  華人蘇女士因為丈夫在日本工作,多年前就隨丈夫來日本了,但三歲的兒子一直放在大連她的父母家中 。11日當天,父親帶著兒子從國內飛到仙臺,打算讓兒子在日本上幼兒園。

  「我剛把他們從機場接出來,開車才走了15分鐘,就地震了。」蘇女士抱著兒子,滿臉疲憊,不時用被子把兒子裹緊。而孩子早已困得不行,眯著小眼睛躺在媽媽懷裡。

  蘇女士說,地震發生後,她趕緊帶著兒子和父親開車逃走。雖然幸運地逃過一劫,但回頭看到身後的街道和房屋已經被海水吞沒,很多人來不及跑就消失了,想到這些,她至今難以平靜。

  災難發生後,蘇女士直接開車帶著兒子和父親住進了避難所。昨天,蘇女士又帶著父親和兒子來到了市政府,等待撤離。蘇女士的父親年事已高,老人說,這是他這一輩子第一次經歷地震,他怎麼也不會想到第一次來日本就遇到這麼大的災難。「最可憐的是孩子。」蘇女士噙著淚說,怎麼都不想讓年紀還這麼小的兒子經歷這種苦難。15日晚,首批經使館組織撤離災區宮城縣的中國公民從仙臺出發赴新潟,隨後將乘機回國。在採訪中 ,同胞們都對中國政府對本國公民的及時救助表示感謝。

      大雪大雨不斷留學生乘大巴撤到新潟

  曾經在市政府遇到的留學生小冷,在日本時間15日晚10點致電記者 ,詢問記者一行人的情況。而此時,小冷已經自己乘坐大巴到了新潟。

  「我現在新潟的體育館,體育館內有從仙臺撤離過來的400名中國人。」小冷告訴記者 ,15日晚,新潟也在下雨,但新潟的物資供應要正常很多。

  雖然物資供應比較充足,但撤離到那裡的同胞依然不夠安心。小冷告訴記者,雖然新潟看上去比重災區仙臺安全很多,但她15日從仙臺到新潟,一路都下著大雪,除了路不好走,核輻射的危險也讓她很擔心。因為下雪,導致小冷15日的行程十分不順利。小冷說,她15日中午12點去排隊,中午1點上車,直到晚上9點才抵達。而關於16日能否有飛機回國,小冷說,當地領館告訴他們的消息是,有計劃包機。但一時包機不到,她一時不安心。

  據《法制晚報》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俞薇]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中國留學生:一些當地同學自願放棄學業上前線
    在亞塞拜然的中國留學生稱,阿塞的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來這邊是因為獨立國協留學互換項目,剩下的其中少部分人是語言學需要學習小語種,另一部分人是來進修石油專業。作為外國人走在街上,會有當地人對我用阿語大聲喊勝利口號,我有一些當地的同學也自願放棄學業,上了前線。
  • 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竟被迫放棄學業,悽然回國,原因令人唏噓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發布的最新留學生報告顯示,中國在2018~2019年度赴美留學生數量達1,095,299人,是赴美留學的第一大生源國。但是在一百多年前,處於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向美國派出了第一批留學生後,他們的情況卻沒有今天這麼順利,學業都沒有完成,便被清政府下令回國。
  • 女留學生輾轉26小時回國,入境那一刻淚崩:祖國真的太好了
    近日,網上一段「英國留學生輾轉多地回國,入境一刻淚崩」的視頻火了,還上了微博熱搜:視頻主人公曹同學是一名近期從倫敦返回上海的留學生,也有人質疑,這個時候回國不是給國家添亂嗎?我們建議,為避免旅途交叉感染,儘量避免人員流動但如果真要回國,用網友的話說:聽「媽媽」的話,歡迎回家!
  • 英國留學生包機回國,美國留學生:我們也要回國!是拒絕還是答應
    此事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國家突然決定:將於4月2日增加臨時航班赴英國,為確有困難的海外學子歸國提供便利。4月2日,首架從倫敦起飛的東航飛機,將於今天(4月3日)抵達濟南,188名小留學生將在此統一隔離14天,然後再回家。
  • 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留學生可否轉學回國?
    8月24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數據顯示,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80萬例。要麼是擔心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威脅,要麼是擔心學業中斷前功盡棄,中國留學生面臨兩難處境。此時,有專家再次提出留學生轉學回國的建議,並給出了初步設想:「常青藤」對應985,州立高校對應211。留學生轉學回國是否可行?到底該怎麼轉?往哪裡轉?
  • 疫情中的留學生:我為什麼選擇暫不回國?
    截至當地時間20日晚間,英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患者3983人,單日新增714人。在這樣的疫情形勢下,超過20萬在英中國留學生面臨著一個選擇:回國還是留在英國?總臺央視駐倫敦記者和幾位選擇「留」的留學生們聊了聊。面對國內親人的牽掛與「回家吧」的勸說,他們為何選擇暫不回國?
  • 國家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出國前先籤留學協議公派留學生選拔按照「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專家評審,擇優錄取」方式進行。公派留學生出國前應與留學基金委籤訂《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另外在原則上,公派留學生應與推選單位籤訂意(定)向就業協議後才能派出。公派留學生提前取得學位回國視為提前完成留學計劃、按期回國。留學生留學期間改變國籍,視為放棄國家公派留學身份。
  • 韓國留學生退學回國怎麼學歷認證?
    韓國留學退學可能有很多原因,一些同學會選擇申請其他國家,也有同學決定回國發展。回國就需要完成學歷認證才行,那麼韓國留學生退學回國怎麼學歷認證呢?「許多中國高中生只考了託福、雅思等語言成績就出國留學,結果出國後無法適應國外講授,跟不上課程進度,社交圈太窄,很難融入國外精彩大學生活……」這些問題的出現讓我們看到,考出一個高分成功留學不代表就能留學成功。
  • 留學生回國是千裡送毒?留學生憑什麼不能回國?
    這幾天境外輸入增加,我在網上看到很多評論說留學生不應該回來,那麼請問他們該去哪裡呢?我們遇到困難感到無助的時候最強烈的想法不就是回家嗎?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祖國是我們的家難道就不是他們的家嗎?不亂跑是因為我們的家在這裡,我們相信國家不會放棄每一個生命,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的擔當和真誠,堅守與付出;每個志願者的無私無畏;我們相信國家會做得很好,因為我們有民族精神。從國外疫情萌發到現在的失控局面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每個國家的應對措施相信也刷新了很多人對傲慢無知的新認知。這也是為什麼疫情期間乘務飛武漢的航班沒有害怕過,卻在要飛國外時哭了。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我們不應該擔憂遠在海外的留學生是否安全?
  • 留學生看抗疫⑩ | 一名在英留學生的8張回國機票
    我們希望通過留學生的自述,微觀展示國外疫情的真實狀況,與海外學子的思考與共濟。過去的兩周,新冠疫情在英國快速擴散。和許多在英中國留學生一樣,我也經歷了艱難的回國嘗試,在8張無法成行的飛機票和無數個失眠的夜晚背後,是一個想念卻難回的家。原本計劃復活節假期回家的我,早早買好了3月12日直飛深圳的機票,然而在國內疫情嚴重之時,航班早已被取消。
  • 英國留學生輾轉多地,返回中國,入境時她哭了:國家太好了!
    許多留學生都想方設法返回國內,有一個英國留學生為了回國,輾轉多地,曲線回國,入境那一刻,她哭了,「國家太好了!」相信各位最近都知道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大爆發,國外已經不再安全,而我們國內由於全國人民上下共同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極大的成效,現在世界各地的人民都想來中國「避難」,海外留學生們也在想法回國。
  • 法國留學生口述回國經歷:宛如逃難 輾轉多地回國 下飛機看到祖國...
    法國電視臺製作的疫情地圖(截至3月19日)小林(化名)是就讀於法國北方高等商學院的一名中國留學生。法國疫情不斷發展,她的擔憂日益增加,於是選擇回國。3月21日,她向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回國的原因及路上的見聞。
  • ZQ日本留學:在日留學生過春節那點兒事
    距離2020年春節就剩下4天了,在國內,伴隨著春運30億人的回家潮,眾多外地求學的學子們都紛紛回家過年。在日本,留學生們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今天ZQ君就跟大家聊聊在日留學生過春節那點事兒~一般在日留學生過春節大致有3種情況01不回國回家,在日本簡單的度過春節我們的春節假期一般是在2月份,今年比較早,但就算是二月份,日本留學的同學們正常情況下都還是在上課時間的。
  • 公派留學生須回國服務2年 如違約要支付30%違約金
    公派留學生提前取得學位回國視為提前完成留學計劃、按期回國。留學生留學期間改變國籍,視為放棄國家公派留學身份。  留學兩年能回國一月  公派留學生在規定的留學期限內可以回國休假:留學期限在12個月至24個月(含)之間的,回國時間不超過1個月,獎學金照發;留學期限在24個月(不含)以上的,回國時間不超過2個月或每年一次不超過1個月,獎學金照發,回國旅費自理;回國時間超過以上次數和時間,自超出之日起停發獎學金。
  • 此人放棄美國優裕生活,回國開創中國兩個第一,被稱為留學生之父
    在近代,有不少人出國留學,他們最後並沒有選擇留在外國,而是回國積極投身國家復興和建設之中,為中華民族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們今天來講講容閎的故事。勃朗夫婦對他們教育過的孩子說:「誰願意跟我回美國繼續完成學業的,請站出來吧。」
  • 留學生怎樣才能回國讀大學?
    現在疫情依舊沒有好轉,好多的留學生都面臨著退學回國的打算,但是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高中就前往了海外留學,他門回國以後是沒有辦法進行我們國內的高考的,那麼這樣的學生該怎麼樣回國讀大學呢?今天小編就針對留學生怎樣才能回國讀大學?該問題給到大家一個解答。
  • 項城小夥打工還債上大學 臨近畢業母親病重放棄學業
    原標題:項城小夥打工還債上大學 臨近畢業母親病重放棄學業儘管如此,孟俊成並沒有放棄「用知識改變命運」的理想。多年來,他都是白天打工,晚上讀夜校,幹活時也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我以前在電子廠的流水線上工作的時候,都是邊工作邊背單詞。」孟俊成說,因為這,他還被領導說過好幾次。
  • 人民日報海外版:首批赴美留學生:把兩次公派成果帶回國
    中國留學史上,王序昆教授身上有著兩個「第一批」的光彩,她既是1951年中國首批公派赴蘇聯的留學生,又是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後首批公派赴美的訪問學者。  8月29日,剛從美國歸來的王序昆在天津南開大學的辦公室裡,講述了這兩段難忘的經歷。  ●入選首批公派赴蘇留學生  1933年出生的王序昆是北京人。
  • 在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為何無人因疫情回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少海外中國留學生出於安全考慮選擇回國。不過,在東歐國家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卻異常「淡定」。截至3月27日,白俄羅斯已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4例。同日,記者從中國駐白俄羅斯使館獲悉,在白中國留學生沒有人因為疫情回國。
  • 淄博臨淄小夥兒輾轉三省坐火車 只為回家待一天
    原標題:臨淄小夥兒輾轉三省坐火車 只為回家待上一天  從淄博到西寧,再從西寧返回淄博,兩天三夜行程4000餘公裡。在列車上,記者親歷了多名乘客的回家路上的故事。他們只是春運返鄉大軍中的普通一員,卻也有著自己的故事。他們的返鄉之路,沒有轟轟烈烈,卻更顯得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