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350字:閱讀約3分鐘
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打開重男輕女的「時代大門」,幾千年的封建歷史長河,男性好似顯眼的帆船,女性朋友宛如隱藏在「河中的泥沙」。雖然男女平等早已「公諸於世」,但在生兒育女的方面,很多家庭依然穿上「傳統觀念」的外衣,偏愛男孩。
在老一輩人眼中,男孩代表家族香火的延續,是家族不斷延長的「正統」;在一些年輕父母眼中,男孩是養老的保證,是自己百年之後的「見證人」。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女主角生下女兒之後,受到了婆婆的無端指責和刁難,丈夫和媽媽「統一戰線」,對老婆做出失望的表情。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情景再現」,很多重男輕女的婆婆,在兒媳婦懷孕期間,便下達了「最高指令」:必須要給我生個男孩,否則你在家中沒有任何價值。
有些寶媽因此承受巨石般的心理壓力,誕下「千金」之後,在婆婆的冷嘲熱諷和老公的無奈下,患上了產後抑鬱症,甚至了結生命的極端消極想法;如果生的是男孩,則「母憑子貴」,享受婆婆個老公的「尊貴待遇」。這樣使得很多準媽媽懷孕時,都會向「前輩」寶媽請教各種關於胎兒性別的斷定方法。
不可否認,大多數家庭都期望第一胎是「公子」,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兒子代表真正的「後繼有人」;另一方面,今後備孕二胎時,也不會對生男生女有過多的心理壓力。很多年輕寶媽在懷孕時,都會因胎兒的性別猜測而焦慮不安。
「民間說法」是中國傳統的特色,各種玄妙的「理論實踐」沿用至今,很多時候得出的結果比科學還要精準。關於生男孩的徵兆,各種民間推斷層出不窮。
生男孩有哪些徵兆呢?這3個「民間推斷」可作「適當參考」。
第一個徵兆:「酸兒辣女」。
這幾乎所有人都聽說過的判定標準,準媽媽懷孕後,如果喜歡吃酸的水果,老一輩人就會判定腹中是孫子;倘若喜歡吃辣的食物,懷的則是孫女。這有沒有科學依據呢?連婦產科醫生都會搖頭,這只是傳統的一種「無證據」說法。
孕期中的準媽媽,口味隨時都會變化,喜歡吃酸並非是男孩的徵兆,而是懷孕後胃酸不足所導致。而且酸性的水果可以增強食慾、促進消化,適當減輕懷孕的負重感,只是一種身體機能的需求,並非是評斷標準。、
第二個徵兆:肚子的形狀。
根據肚子的形狀判斷胎兒性別,是很多寶媽和婆婆的「共識」,他們認為肚子尖則為男孩;肚子圓則為女孩。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同身材的準媽媽,懷孕時因為脂肪過多,體態較為豐碩的原因,肚子會呈圓狀;
而身形瘦弱的孕媽,因為體內脂肪過少,肚子便會呈尖狀。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也是巧合的概率在作怪。
第三個徵兆:顏值的變化。
還有一些「前輩」認為:準媽媽在懷孕時,如果皮膚變得光滑細膩,顏值也發生微妙的變化,生女孩的機率較大;假如在孕期皮膚變得暗黃乾枯,狀態不佳,顏值「直線下滑」很有可能生的是男孩。
這又是什麼「神仙說法」呢?比較被認可的,但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是:懷女孩時,孕媽體內的雌性激素會增多,為皮膚提供了「美白效果」;而懷男孩所產生的雄性激素佔據主導地位,孕媽的皮膚自然會變得暗黃粗糙。
寄語:其實各種「民間說法」都沒有準確的科學依據,只是給婆婆、孕媽和準爸爸的心理安慰,避免寶媽產生焦慮情緒。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自己疼愛的寶貝。甚至有的時候,女兒比兒子還要孝順。寶媽們還記得懷男孩時的徵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