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後來才明白,唐僧是錯過了女王

2020-12-05 檸檬扒

《西遊記》可謂是家喻戶曉了,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由西遊記陪伴著長大的,小時候,看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每經歷一個障礙,就不由得為者師徒四人著急;每過了一個障礙,就感覺鬆了一口氣。

九九八十一難,難得不僅是妖怪的詭計多端,還有感情上的艱難。當初唐僧從女兒國離開,以為他是順利度過了一劫,長大了後才慢慢品味出來,他也許是錯過了一生。

圖片

一路上,想要和唐僧成親的有女妖,公主,但是唐僧對這些千嬌百媚的女人,從來都是定力十足,嚴厲拒絕的,唯有在女兒國一行中,電視機前的我們,都很明顯的感覺到,不僅是女兒國的國王動了情,唐僧亦然。

女兒國國王對唐僧一見傾心,滿腔柔情,唐僧亦是在國王面前: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這哪裡像是當初那個嚴詞拒絕女妖公主的唐長老呢,唯有在欽慕之人面前,即便是淡定如唐長老,也情不自禁的臉紅了。

圖片

後來,唐僧告別女兒國國王走的時候的描述也很特別,原著裡說的是,唐僧拱手道:請讓貧僧西去取經。注意拱手這詞,僧人一般都是雙手合十,拱手是世俗的禮節,這舉動,正隱晦的表示了唐僧對女王的動情。這一刻,他不願意再以一個僧人的身份去拜別,而是以一個和女王平等的,俗世間的男人的身份,去向他的摯愛道別,雖然他已經決定離她而去。

但這正是唐僧的選擇,他雖然是個男人,但更是一個僧人,一個擔負西天取經大業的僧人,他早就已經決定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佛,卻沒料到會在西天路上遇到自己的緣。但是,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唐僧他只能選擇辜負女王。

圖片

西遊記是個小說,但是辯機卻如實的演繹了自己師父在小說上的情節。

歷史上的唐僧,是大唐的高僧,也曾遊歷各地取經。這條取經之路,沒有孫悟空等人的打怪砍妖,卻有一個翻譯小團隊,幫助唐玄奘翻譯經文,其中最受唐玄奘器重的是和尚辯機。

辯機十五歲出家,師從道嶽法師,天資聰穎,品行高潔,貞觀19年正月,唐玄奘求經歸來,奉旨翻譯經文,而辯機以淵博的佛學和文採被唐玄奘選中,參與撰寫史書巨著《大唐西域記》。這年,辯機只有26歲。

圖片

在世人的眼中,辯機是一個得道名僧,他在佛學上的成就,已經遠超過同齡人。然而,辯機的心中有佛,也有私情。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在外出郊遊時,正好偶遇辯機。

看到這個身著粗布僧袍看書卻依舊無損他一身光華的和尚時,雖然已經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高傲的高陽公主在那一刻卻還是動了心。而辯機在荒野破舊的草庵裡苦讀時,看到面如牡丹的華貴公主,一心嚮往佛學的心,卻裝進了世俗的感情,成為了他佛學上的羈絆。

圖片

他們有了私情,高陽公主愛的熱烈,辯機卻是痛苦糾結,他的心中不僅有高陽,還有佛祖,而被選為唐玄奘的譯經者,給了矛盾糾結中的辯機出路。他要借這個機會擺脫煩惱,專心致力於這項偉大的工作。譯經需要高度的專心,代表他們暫時不能見面。高陽公主雖然不舍,但也不想破壞心上人的抱負。於是送了玉枕給辯機,希望辯機看到玉枕能時時想起自己。

然而,最終卻是這個玉枕被人發現,二人的私情被揭露於天下。公主和和尚,這是唐太宗無法容忍的,他判了辯機腰斬的慘烈刑罰。辯機被腰斬的那天,長安城的刑場擠滿了人,人人稱他為淫僧,辯機卻是釋然,他參透了生死,卻參不透感情,也許這樣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圖片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相關焦點

  • 琴簫合奏《女兒情》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琴簫合奏《女兒情》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每每唐僧和女兒國國王之間的悽美愛情, 不僅令人唏噓。 聽到那句「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 內心早已決堤,有一種撕心裂肺之感。
  • 每日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情歌》倉央嘉措,他是雪域最大王,也是拉薩最美的情郎。原文(直譯):若隨美麗姑娘心,今生便無學佛份,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負姑娘一片情。原文(曾緘先生意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西遊記女兒國》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86版電視劇中的女兒國國王苦苦追求唐僧,卻得不到唐僧的回應。明明已經動心的唐僧卻一口一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不停念經躲避國王。這部電影中的唐僧更有血有肉是個真實的人物,他在苦海和國王共度生死的時候,為了國王能活下去他讓國王咬一口他的肉,因為他的肉可以長生不老;在國王昏迷生死未卜的時候,他沒有不辭而別,而是脫下袈裟留下來陪伴,直到國王醒來並無大礙的時候才會離開,並好好地告別。分手要體面,分手要好好地告別,才不負你我相愛一場!
  •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倉央嘉措寫的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曾緘翻譯倉央嘉措情詩。詩文漫讀:曾擔心多情損害了修行,有擔心修行就要遠離了愛人。但是作為漢學深厚的曾緘,加上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說的是這世上怎麼會有兩全的辦法,這兩個極端之間,可以達到完美的統一。而這樣深沉的詠嘆,勾起了人們深切的矛盾感,通過曾緘的詩文,有了解倉央嘉措強烈的願望。倉央嘉措真摯爽朗的詩文,任何翻譯都不能掩蓋其靈魂的深邃華美。
  • 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倉央嘉措寫的,倉央嘉措是六世達賴喇嘛。同樣是僧人的他,居然看透了這紅塵愛情,作出如此愛恨兩難,忠義不成兩的詩句。而這句詩意思是:世間哪裡有讓你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辜負如來,又不辜負她。與《女兒國》中的唐僧與女兒國國主的內心經歷何曾相似。
  • 《不負如來不負卿》: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書《不負如來不負卿》,看這本書時候大概是在幾年前吧,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重新拜讀了一下,感受良多。男女主角自小相識,相愛不能相守,愛而不得的那種心情。真的是應了倉央嘉措的那句「世間得來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少女心炸裂的「溫柔仙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8.情話不在於有多動聽,是你說的就是我喜歡的 9.幸福其實真的狠簡單,有你有事做, 有所期待。 12.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古風: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世間青山灼灼,星光杳杳,秋雨淅淅,晚風徐徐,不敵這一夜星辰落你眉宇。2.月光要來溫酒,山色殷勤勸杯,酒可以不飲,醉豈能不醉。3.一片柳葉吹成雪,舟中溫柔海上月。君無戲話,將不歸家。一生安戎馬,天涯亦無涯。8.菩提無花,蓮臺亦無芽。佛子袈裟,道人持扎。渡人間施佛法,除妖魔變虛化。
  • 「推薦」男主是和尚的小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這句詩,道出了數不盡的無奈與悵惘。當信仰與愛情相互矛盾時,既想與心愛的女子廝守終生,白頭終老,又想潛心修行,不負佛法,可世哪有兩全的辦法啊。在現實中確實是行不通的,倉央嘉措作為六世達賴喇嘛,有他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小說中可以啊,小說是人們美好想像下的產物,在小說中便可不負如來不負卿。今天便給大家推薦幾本男主是和尚的禁慾系小說。1.
  •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倉央嘉措最美的情詩
    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可是卻大家不一定知道這是倉央嘉措寫的情詩。倉央嘉措寫過很多有名的情詩,還有一句對他的評價讓人記憶深刻,「住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唐僧和倉央嘉措的抉擇
    小時候覺得唐僧師徒在女兒國的經歷很搞笑,但是長大了才發現,女兒國才是九九八十一難最難的一難啊!還記得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那一段感動的對話嗎?她是唯一一個和唐僧有過親密接觸的女人了,唐僧還說了一句「若有來生……」
  • 倉央嘉措最美詩作: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命運散布的光,照耀在神聖的布達拉宮,終年不化的雪山,囚禁著這片聖潔大地的王。一道來自遙遠中原大地的聖旨,讓這位不聽、不看、不想的六世班禪,踏上了遠離故鄉的不歸路,去面見那個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人間處處是真情,既然站在陽光之下、打人間走過一遭,又怎能不動心、不動情?《不負如來不負卿》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 墓王之王: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你被兄長強逼為父陪葬,南宮世子暗中替換了你,之後十年,你頂替南宮月的鬼使身份活了下來,卻一直抑鬱不振,心中充滿了迷茫和痛苦……我,是忘川家族聖女,通靈塔聖使神差沐雪離你,是前墓王慕容毅九公子,無可和尚慕容赫年少的你,恣意張揚;後來的你
  • 世界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界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前幾年的《非誠勿擾2》引起的關於劇中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詩歌是偽作的爭論已經平息,真正作者也得到法院的認可,失去了倉央嘉措的依託,作者也歸於平靜以至於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社會上對倉央嘉措的關注度卻不減熱情,網上購書也排在了前列。
  • 唯美古風句子:世間安有雙全法,寧負如來不負卿
    9.世間安有雙全法,寧負如來不負卿。10.當時醉臥桃花,見你琴瑟飲茶,夢我一世相思如畫,明眸剎那。11.我拱手天下,許你兩袖煙花,那,若我化土為沙,你可會為我忌酒掃茶。12.我且逍遙山水人家,閒話桑麻。聽一曲琵琶,曲終後,再無牽掛。
  • 順治皇帝與董鄂妃: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今天這一期不講雍正皇帝啦,換個口味,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雍正的爺爺順治皇帝的愛情故事。順治和董鄂妃話說順治皇帝名叫愛新覺羅·福林,他在六歲的時候就登基做了皇帝,他的孫子雍正到了45歲才登基為帝,真的是天壤之別啊。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後人更在意一個和尚的愛情詩詞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後人杜撰的。原因非常的簡單,原詩用藏文書寫,普通人根本無法直接閱讀,倉央嘉措的身份太特殊,太多的人對他充滿遐想,自然把自己的感情和思維邏輯,強行按在了他的身上。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釋湛弘
    刑場那裡有一棵古老的柳樹,無力的飄搖,在死去的那一瞬間,可以看到被幽禁得幾乎快發瘋的公主高陽,揪髮捶胸,咬破衣服,如鬼般的嚎哭,眼角有一滴無助的眼淚。我想此時的辨機的心是碎的。 就當那是前世欠下的一滴水吧,來生,來生只希望成為一塊再也沒有感情的石頭,窩在山澗小溪旁的一個末名的地方。
  • 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是雪域最高的王,是六世達賴喇嘛,為了天下蒼生,他本不應該擁有愛情,卻獨獨愛上了一個女子,僧人的清規戒律阻擋不了他追求愛情的決心,身負的使命,又不能讓他輕易放下,在蒼生與愛情面前,他該如何抉擇,這無疑是個兩難的問題,他發出疑問「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師父的舊相好
    師父依舊保持姿勢不動,凝望遠方:「從前,有一個美麗的姑娘曾來到我身邊,我卻沒有好好珍惜。」寂靜瞪大眼睛:「師父,你竟然有舊相好?!」「粗俗。」師父轉過頭,敲了敲寂靜的小光頭。而後,師父又轉過頭,看向遠方,陷入深深的回憶當中,一臉陶醉:「那應該是一段美麗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