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規模:從百億元到千億元 海口農商銀行成立八周年發展回眸

2020-12-18 同花順財經

從2011年到2019年,時間的齒輪緩緩向前。海口農商銀行紮根瓊島走過了8年曆程。

8年來,海口農商銀行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存款餘額從2011年的70.4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20億元;貸款餘額從2011年的48.5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40億元;總資產從2011年的154億元躍升到2019年的超千億元,企業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數據資料

2011年12月28日,海南省第一家農村商業銀行海口農商銀行正式掛牌。經過8年發展,海口農商銀行經營領域全面擴展、業務觸角不斷延伸,從成立初期基礎的儲蓄、結算、貸款等業務到目前國際業務、票據業務、理財業務、信用卡業務、金融市場業務、貴金屬業務等。數據顯示,在營業收入方面,從2011年的6.7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9億元;在綜合實力上,作為海南省百強企業,海口農商銀行2018年排名第24位,2019年排名第19位。2018年,在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綜合評價中脫穎而出,獲評A級機構。成立8年來,海口農商銀行繳納稅收超過18億元,近三年稅收累計繳納超過10億元,是海口市的納稅大戶,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做夢都沒想到,我們公司憑藉專利已經累計從海口農商銀行獲得貸款2.9億元。」海南省某知名珍珠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在談及海口農商銀行對公司的支持時,感慨不已。作為本土知名品牌,這家科技型企業在展現了強勁發展勢頭的同時,迫切需要資金活水的助力。海口農商銀行在了解到企業擁有專利技術後,創新以智慧財產權作為質押,果斷給予企業大手筆支持。現在,該企業正籌謀上市,生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是海口農商銀行不遺余力為實體經濟注入資金活水的生動範例。從成立伊始,無論經濟冷暖,海口農商銀行始終全力融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潮中,從重點項目建設到民生保障,從產業升級到企業轉型……該行堅定地專注服務「三農」和小微、民企,勇當支持實體經濟的排頭兵。

多年來,海口農商銀行對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重點項目,認真履行地方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的責任,大力支持省市重點項目80餘個,總授信額度281.14億元,累計發放項目貸款金額238.20億元,貸款餘額63.15億元,以實際行動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三農」領域,董事會下專設「三農委員會」,將「服務三農」作為該行發展定位之一,涉農貸款餘額實現逐年上升。2018年涉農貸款餘額為50.28億元。2019年,涉農貸款餘額55億元,涉農貸款佔總貸款餘額的16%。與此同時,海口農商銀行把「小微金融」列為三大發展戰略之首,通過產品定製、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大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截至2019年,該行已累計向7428戶民營、小微企業發放貸款359.58億元。

數據資料

創新是引領海口農商銀行發展的持續動力。8年間,海口農商銀行提出從「科技引領」向「移動金融」和「數據驅動」轉型的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大數據+信貸工廠」普惠金融模式,用科技築牢地方金融機構發展的根基。

海口農商銀行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全行跨越式發展。2011年,在全國農信系統中第一家完成PBOC2.0金融IC卡系統上線,第一家上線app手機銀行;2012年,全國首創ATM防範出鈔口粘貼技術以及手機ATM掃碼取款;2014年,推出全國第一張加載金融功能的RCC手機支付卡;2016年,自主研發線上醫療移動端「掌上健康」,手機銀行用戶突破100萬,票據業務、金融債、機構理財、個人理財、信用卡、外匯業務等相繼上線;2018年,人臉識別、指紋驗證、APP千人千面新技術廣泛應用於各項產品;2019年,移動金融APP戶數已達224.54萬戶,累計交易額6362.58億元。

數據資料

作為本土金融機構,海口農商銀行將企業社會責任延伸至扶貧、公眾教育等領域。在金融精準扶貧方面,該行充分發揮基層「小雞(基)」「小鵝(額)」的作用,對海口20多個鄉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逐戶走訪調查,通過黨建下沉,將金融服務和產品送到田間地頭,為海口1488戶貧困戶送去扶貧資金2812.86萬元,產業貸款1.94億元,覆蓋面高達80%,是海口市金融扶貧的主力軍。同時,積極成立「海口農商銀行志願者服務隊」,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冬交會、「雙創」建設、文明過馬路、捐資助學等愛心幫扶活動,將便民實惠的服務送到百姓心坎上。

為了讓鄉鎮居民享受到城市現代化金融服務,海口農商銀行在海口市20多個鄉鎮設立65家營業網點、116間街頭巷尾的自助銀行、238個便民服務點,主動承擔了海口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代發工作和居民醫保、新農合的代繳工作,真正實現了「便民服務點行政村全覆蓋「,做到了農民「貸款不出鎮,還款不出村,存取款不用到網點」的目標,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後一公裡」稱號。2012年,海口農商銀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9年,該行營業部榮獲「2018年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百佳網點――最佳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網點獎」。

回顧往昔,海口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敏感嘆地說:「八年前,我們懷揣一個夢想踏上了不平凡的逐夢之路。八年來,我們憑著一股闖勁在時代的激流中奮勇前行。」展望未來,他對記者表示,海口農商銀行將繼續回歸本源、專注主業,主動擔當作為,發揮支農支小主力軍的作用,努力將海口農商銀行打造成為一流的現代商業銀行,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作出貢獻。

來源: 中國金融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北京農商銀行:資產規模突破萬億 高質量發展蓄力新動能
    70載濃情相伴,15年砥礪奮進,北京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惠農便民支小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走出一條穩健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站上了特色現代商業銀行建設的新起點……  堅守初心
  • 全國資產規模2000億元以上農商銀行已達18家
    11月16日,浙江蕭山農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0月末,該行資產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006.43億元。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蕭山農商行負債規模1855.52億元、存款餘額1585.16億元、貸款餘額1158.03億元。在蕭山當地存款份額佔29.55%、貸款份額佔22.58%。
  • 2019年總資產增長超千億,增幅超三成!這家農商行資產規模已經突破...
    截至報告期末,深圳農商銀行集團合併資產總額4220.0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2101.4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86%;客戶存款餘額3413.6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22%。報告期內,深圳農商銀行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6.81億元,實現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93億元,同比增長10.91%;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7.00%;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1.3%。資產質量方面,截至報告期末,深圳農商銀行集團不良貸款餘額24.20億元,不良貸款率1.15%,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80.97%。
  • 220家銀行資產規模排行榜
    然而,在資產規模上則處於各類機構的最後一位,更需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觀察其成長性。總資產規模在5000億以上的3家農商行排名解讀 重慶農商行是唯一的「萬億農商行」,2019年總資產規模達到10297.9億元,同比增長8.38%;上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這兩家,總資產處於5000-9000億之間,分別為8960.25億元、8941.54億元。
  • 220家銀行總資產規模「全掃描」:合計總資產規模達193.57萬億元...
    據零壹財經統計結果顯示,從2019年已經披露年報數據的220家銀行總資產數據來看,220家銀行合計總資產規模為193.57萬億元,同比增幅為8.92%。具體來看,江蘇蘇寧銀行在已披露總資產數據的民營銀行之中,總資產規模最大,達到639億元,同比增長97.14%;而百信銀行作為全國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總資產規模在11家新型銀行之中,僅次於蘇寧銀行,達到588.65億元。
  • 江西省農商銀行總資產突破1萬億元
    面對疫情,江西省農商銀行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業務發展,繼今年一季度存貸款增量創同期歷史新高、實現首季業務發展「逆勢飄紅」後,4月份再創佳績,總資產突破1萬億元,達到10113.22億元,邁上了資產超萬億元的發展新臺階。
  • 河南資產規模最大農商行成立 資產餘額929億元
    儀式現場 人民網鄭州10月22日電(智泓) 10月21日,鄭州農商銀行舉行開業暨銀企籤約儀式。這是河南省資產規模最大的一家農商行,標誌著河南省農信社改制工作取得又一重大進展。 開業儀式上,河南銀保監局農村銀行處處長亢志剛宣讀了鄭州農商銀行的開業批覆,並頒發《金融許可證》。鄭州農商銀行現場與企業代表、村委代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為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踐行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 2015-2020:蘇州銀行與蘇州農商銀行發展比較
    另一家則是蘇州農商銀行,前身為吳江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4年在全國第一家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2016年上市,2019年3月更名為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那麼,已經改為城商銀行十年的蘇州銀行與依然「姓農」的蘇州農商銀行相比,近年來的主要業務發展情況如何呢?
  • 上海農商銀行將上會 三季度資產規模近萬億
    截至2019年末,上海農商行資產總額為9302.87億元,資產規模在農商行中僅次於重慶農商行、北京農商行,為第三大農商行。如果上海農商行此次順利過會並上市,其將成為今年A股第二家上市銀行,也是A股第九家上市農商行。從披露的三季報來看,下半年,已上市8家農商行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均呈現較上半年增速下滑的局面。
  • 千億江蘇崑山農商行遭「劫」:IPO中止 超百億現金流出
    中國網財經2月26日訊(記者 孫朋浩 見習記者 曾強) 繼蘭州銀行之後,擬IPO的江蘇崑山農商行近日被宣布中止審查。  證監會官網顯示,2月14日,證監會中止審查IPO企業21家,其中包括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農商銀行千億元授信支持在滬浙商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為在滬浙商提供授信規模超千億,服務在滬浙商逾2000戶。」在第五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2020年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上海農商銀行行長顧建忠給出了這份「成績單」,該行也在論壇現場被授予「合力之光」稱號。  受疫情影響,2020年民營企業面臨生存考驗。
  • 風雨同舟三周年 砥礪發展謀新篇 ——襄城農商銀行成立三周年發展...
    河南襄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襄城農商銀行」)於2017年10月15日正式掛牌成立,是由原襄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而成的。
  • 三季度:江蘇14家非上市農商銀行資產經營變化如何?
    資產規模增長情況今年前三季度,上述江蘇14家非上市農商銀行總資產比年初增長值分布區間為1.89%至29.65%。其中,增幅最小的是規模相對偏小的射陽農商銀行,增幅最大的反而是規模相對最大的江南農商銀行(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二)。
  • 農商行2019年業績大排名 前十資產規模均突破2300億元
    不過,根據已披露的2019年業績,農商行大軍中的「領頭羊」實力已不容小覷,截至去年年底,資產規模排名前十的農商行,均站上了2300億元。與此同時,農商行呈現出規模及盈利首尾相差加大的情況。排名第一名的重慶農商行資產規模已突破萬億元,但也有的農商行資產規模僅數十億元。
  • 報告行長|農商行2019年50強名單揭曉,三家銀行總資產超過9000億元
    農村商業銀行是銀行業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主力軍,他們在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支持鄉村振興、穩定金融供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農村商業銀行1483家。截至目前,仍有25%農村商業銀行未披露最新年報。
  • 黃河農商銀行:一個試點樣本的近年業務發展
    2008年由原寧夏自治區聯社和銀川市聯社改制組建的黃河農商銀行,目前以合計6.15億元股份對區內3家農商銀行和縣級聯社進行控股(子公司),以合計17.38億元股份對其他19家農商銀行和縣級聯社進行參股(聯營企業,實際其中5家股份為0元),相應股權在該行資產負債表中體現為「長期股權投資」23.53億元。
  • 重磅丨上海農商銀行A股IPO順利過會!資產規模近萬億 將成為第11家...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家農商銀行於A股成功上市。而據證監會最新披露的A股首發申請企業情況顯示,除已通過發審會的上海農商銀行和重慶銀行外,尚有16家銀行仍在「排隊候場」,其中農商銀行數量多達10家。11月26日,上海農商銀行A股IPO順利通過發審會。這標誌著上海農商銀行將成為我國第11家上市農商銀行,以及第9家A股上市農商銀行。
  • 紮根香江八載 浦發銀行香港分行資產規模超千億港元
    香港2019年6月10日 /美通社/ --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浦發銀行香港分行」或「公司」)成立8周年。經過8年的業務拓展,浦發銀行香港分行在投行業務、金融市場、私人銀行等方面不斷發展壯大,總資產從2011年末約66.38億港元增長至2018年末1,871.69億港元,複合增長率達到61.13%,成為一家資產規模超千億港元的商業銀行。
  • 141家農商行最新總資產:北上廣三大農商行同時逼近萬億規模
    截至8月31日,已有141家農商銀行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業績。《今日農商行》也對已披露上半年業績農商銀行的最新資產規模情況做了收集整理。作為今年半年報最大的看點,「四大」農商銀行中,繼重慶農商行已於2019年成功突破萬億規模,上海農商行、北京農商行和廣州農商行的資產規模截至今年6月末也分別以9938.45億元、9824.17億元和9722.24億元逼近萬億大關。這也意味著,萬億規模農商行的數量,將很有可能在2020年內達到4家。
  • 萬億資產農商行叩開A股大門!16家銀行仍在候場
    2019年6月,監管部門接收了上海農商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相關材料,隨後,證監會正式受理。2020年4月,證監會公布對上海農商銀行IPO的反饋意見。同年7月,上海農商銀行更新招股說明書。資產規模近萬億作為年內第三家過會的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成色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