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吧!黃河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濤聲迴響,歲月悠長。黃河從世界屋脊一路向東,穿越崇山峻岭,千折萬轉,橫貫中原大地,流入茫茫大海。它用磅礴的力量,潤澤萬物,滋養著中華兒女生生不息。

每個中國人的血管中,都奔流著一條黃河!

穿山地,躍高原,墜壺口。不羈的黃河水在奔湧咆哮間演繹著慷慨激昂的故事。在近代以來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磨難,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犧牲,進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

抗日戰爭期間,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同仇敵愾,投入救亡。25歲詩人光未然以筆為槍,僅用5天時間就創作了長達400多行《黃河大合唱》皇皇巨篇歌詞;作曲家冼星海激情澎湃,6天時間便為《黃河大合唱》插上了音樂的翅膀……民族危亡之際,每當這慷慨激昂的時代最強音響起,多少國人發出共鳴!

黃河也是一條桀驁難馴的憂患之河。翻開史冊,一部艱辛的治黃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奮鬥史、治國史。黃河寧,天下平,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願。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十八大以來,沿黃九省區都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對黃河的治理保護已成為重大國家戰略,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今天的黃河,歲歲安瀾,天高水闊,林草豐茂,沿岸百姓脫貧致富,早已沒有昔日「百裡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的景象。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黃河精神正陪伴著它的兒女們頑強拼搏,闊步前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九曲黃河奔流不息,「黃河之最」你知多少?
    黃河,文明起源地,中華母親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千百年來,九曲黃河奔流不息,時而蜿蜒盤旋,時而呼嘯奔騰,給祖國大地留下了波瀾壯闊的美景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那麼,關於黃河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 作為母親河的黃河水,奔流不息,其源頭有多大?超乎你想像
    提及母親河,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會閃過「黃河」的名字。的確,幾千年來黃河都在為中國人的發展做出貢獻,從最早的孕育了中華文明,到現如今仍在用自己的「身體」為中國提供資源,黃河不愧是中國的母親河。不過,大多數人雖然知道它是母親河,但很多人卻對它的源頭知之甚少。
  • 這裡是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奔流萬裡,在這裡流入大海,景觀壯美
    2020-11-06 13:37:45 來源: 穿衣訣竅每天看 舉報   「黃河之水天上來
  • 「每日一習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談到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時,他指出,黃河水資源總量不到長江的7%,人均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曾何等壯觀,如今要花費很大力氣才能保持黃河不斷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出自唐代李白的《將進酒》,意思是,你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流而下,波濤滾滾直向大海,再也不會回來。短短一句話,描繪出黃河奔流的壯觀景象。
  • 美景山東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山東段美景
    黃河,從青藏高原巴顏克拉山發源,一路向東,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黃河如同一條桀驁不馴的黃色巨龍,而實際上,黃河上遊段是一股「清流」,只是在進入甘肅省的黃土高原後,隨著水勢加大,裹挾的泥沙越來越多,河水逐漸發黃,黃河才名副其實。山西和陝西交界處的壺口瀑布。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大唐詩仙李白的一首《將進酒》,開篇第一句就將黃河的氣魄揮灑出來,叫人不得升起對黃河之韻的神往。 離開古城長安,我們驅車直奔黃河壺口。車,一會兒穿行在黃土高坡的原始森林一會兒繞行在峽谷河道,越接近黃土峽谷我就感覺到離黃河越近。雖沒有聽到黃河之水的轟鳴,可是看著峽谷兩邊的峭壁斷崖,我仿佛看見了黃河衝刷過的痕跡:亙古的斑駁和滄桑。 下午六點過我們終於到了陝西黃河壺口鎮,一條黃河將山谷切開,對面是山西,這面是陝西。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此一壺收
    當年巨龍騰躍鏖戰的河道上留下的龍潭深淵和金色瀑布,成了黃河上遊的一道千古奇觀,那就是黃河壺口! 我們沿"十裡龍槽"逶迤而上,在一塊鐫有江澤民手書"黃河壺口瀑布"的巨石旁,終於看見了黃河流域最大奇觀、世界罕見的壺口金黃色大瀑布。只見那黃河巨流一路奔騰,滾滾而來,到這裡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寬達500米的滔滔黃河流水陡然注入直徑50米的天然石壺。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狀若巨壺沸騰。
  • 從一年斷流226天到連續20年不斷流 「奔流到海」的黃河,回來了!
    【經濟界面】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它是哺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它是「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萬裡巨川。提起黃河,人們從不吝用磅礴、恢宏、氣貫長虹等大氣的詞彙來形容它。
  • 奔流在古詩詞裡的黃河,孕育5000年文明,咆哮1萬裡流程
    ,請隨果爸一起,「雲遊」黃河,去古詩詞裡欣賞母親河的恢弘氣勢。除了這首寫黃河盪氣迴腸的《涼州詞》,王之渙還有一首寫黃河氣勢如虹的詩《登鸛鵲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唐)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真的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嗎?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真的是這樣嗎?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話說黃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黃河,中國第二大河,泛濫著泥沙,從巴顏喀拉山一路浩瀚東流,締造了黃河流域的燦爛文化。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華人仍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視黃土地為自己的血脈之根。
  • 詩人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 描寫黃河的詩句有哪些 古詩詞描寫黃河的有哪些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所以我們一直都非常愛護它,每次到黃河邊的時候,都能領略到它獨特的美,古人自然也能感受到。古人看到黃河後,都會忍不住作詩幾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描寫黃河的詩句有哪些吧!
  • 黃河水之天上來——壺口瀑布!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下的膾炙人口的佳句,勾勒出了黃河奔騰不息的壯觀景象。在民間,還流傳著「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的俗語。壺口瀑布是黃河第一大瀑布, 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它以排山倒海的獨特雄姿著稱於世,聲如雷鳴,氣勢壯觀。
  • 9首寫黃河的詩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孕育了華夏文明,在古代的詩詞中,有不少寫黃河之美的詩詞名篇,值得我們品讀欣賞。一、《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由題可知這首詩是詩人在黃河邊欣賞了景色後題於河邊亭子牆壁上的,詩的第一句便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黃河上的景象,一是「闊」,寫黃河的恢宏闊大;二是黃河水的「渺茫」;三是「檣稀」,河上沒有幾條船,更突出了黃河的「闊」。
  • 黃河流經9個省份,奔流不息,但源頭有多大?和你想的不一樣
    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它是國內第二大河流,排在長江之後,有些人就不理解,長江才是我國第一大河流,怎麼它不是母親河?這是因為華夏兒女的祖輩們,最開始誕生文明的地方就是在黃河流域,黃河水流經了我國9個省份,古人喜歡擇水而居,黃河流域滋養了無數華夏子孫,這才將其稱為「母親河」。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之山東:齊魯地,黃河奔流入海去
    開欄的話——從高山出發,在高原前進,經千難萬阻,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奔流到海不回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黃河與長江南北呼應,各自擔起新時代的使命。春去夏來,山河無恙。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黃河大合唱」將奏出宏大音符。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只對了一半|氣象日
    1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能」復回唐代詩人李白曾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本質上說,黃河、長江乃至所有江河湖海中的水,以及地面上、土壤裡的水都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從水循環的角度來看,地球上的「水」一直處在動態變化之中,其中,黃河等河流就屬於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
  • 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你知道河流的源頭都是哪裡嗎?
    長江和黃河,奔流不息,也被寫入歌謠代代傳唱,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江大河源頭都是哪裡嗎?通過今天這道題,和小師一起來看看吧!大江大河奔流不息,下列選項中,大河及其起源地對應錯誤的是哪一個?A、長江——唐古拉山B、亞馬孫河——落基山脈C、黃河——巴顏喀拉山D、伏爾加河——瓦爾代丘陵長江和黃河咱們比較熟悉,其餘兩個選項,挨個來了解一下吧。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小浪底洩洪排沙活動進行中
    2018年中國(孟津)黃河小浪底文化旅遊節暨小浪底洪水調度運用模式,也叫做洩洪排沙。目前活動正在持續進行中。洩洪排沙場面壯觀,被網友戲稱為」世界上最壯觀的泥沙瀑布」!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當您親臨其境,看到黃白交織水龍和沙龍從大壩洩洪洞中噴薄而出,浪底雲煙撲面而來,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