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小夥娶了富千金、灰姑娘嫁給王子,總是最受熱捧的愛情模式之一,以此印證愛情之可貴和偉大,可以穿越世俗的壁壘和社會階層的阻隔。這樣的愛情範本,之所以被人廣為傳頌,其實正在於其在現實中的稀少性 ]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中國話總是能用淺顯的大白話,闡述挺深刻的道理:出身決定階層。
同樣的道理,在經濟界也有相應的闡述,用的卻是一根曲線——「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The Great Gatsby Curve)。
這條曲線大概可以論證:屌絲的逆襲,或許只是一個夢。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小說,小說主人公蓋茨比用現在的話來說,曾經是一枚屌絲,有一個屌絲女友黛西。黛西後來嫁入豪門,蓋茨比則發奮成為富翁,以為她當年為了金錢背叛自己,也能為了金錢重回自己身邊,結果卻被她利用,最後連命也搭上了。
而以這部著名小說的主人公命名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是一根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用以說明了這麼一種社會經濟現象:高度不平等的國家具有較低的代際流動性——社會越不平等,個人的經濟地位就越由其父母的地位決定, 子女處於父輩的經濟階層的可能性就越高。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由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經濟學家邁爾斯·克拉克提出,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亦贊同「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的存在。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階層的收入不均現象日益加劇,收入較低的階層對收入的悲觀程度也隨之增加。克魯格曼認為,美國社會正趨於階級化,其中一個突出特點是出身變得至關重要,來自社會底層的人幾乎沒有機會升入社會中產階層,更不用說爬進上層社會。也就是說,個人出生時的階級地位,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未來的經濟前景。
自古以來,在無數傳說、小說、電影、戲劇裡,窮小夥娶了富千金、灰姑娘嫁給王子,總是最受熱捧的愛情模式之一,以此印證愛情之可貴和偉大,可以穿越世俗的壁壘和社會階層的阻隔。這樣的愛情範本,之所以被人廣為傳頌,其實正在於其在現實中的稀少性。
前幾年韓劇潮來襲的時候,受到追捧的劇情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灰姑娘小職員被大公司的富二代愛上,歷經波折牽手步入豪門,然後,生了娃,娃變成了富三代,從此灰姑娘的痕跡蕩然無存。
要麼就是,富千金愛上一無所有但有一腔青雲之志的窮小子,窮小子奮發圖強,有所成就,富爸爸終於敞開大門接納了他,從此窮小子當個乘龍快婿,成了接班人,終於徹底脫離原來的階層。
最悲摧的一種劇情是,原本是富家子/女,卻因為陰錯陽差,被抱錯或其他原因,落入貧困之家,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無比苦逼,待知曉了自己的真實身世,要麼復仇,要麼被迎回原來屬於自己的華麗之家。本是貧賤之命卻錯入豪門的那位,則使出渾身解數,以保住已享受多年的富貴生活。
人性一旦與金錢攪和在一起,總是會衍生出種種的人間悲喜劇。
「寧肯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非誠勿擾》裡的馬諾因這句赤裸裸的表白被人們記住,飽受批判。其實批判她的人心裡很明白,她說出來的恰恰是不少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其實,誰不想過上好日子呢?就像那些「朝九晚不五」的上班族,說起自己的理想生活,總是會說最希望天下掉個大餡餅,中個頭彩,從此不用上班,不缺錢花,每天看看夕陽吹吹小風,滿世界遊蕩!
既然中頭彩完全是小概率事件,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女人,改變自己的經濟地位和社會階層的一種路徑就是寄希望於婚姻。有機會嫁給大款,哪怕是中產,豈不從此可以衣食無憂,再也不用辛苦打拼?
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叫「屌絲的逆襲」,女屌絲嫁給高富帥,進階為富太和富媽,儼然就是逆襲成功,用婚姻的形式實現「均貧富」,多有浪漫色彩和人情味兒啊!
對於男屌絲來說,通常的逆襲手法則寄希望於「知識改變命運」,通過努力學習,接受高等教育,找到一份好工作,通過勤奮工作逐步進階,慢慢升入中產階層。如果時來運轉,成為人中之龍,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李嘉誠們的成功史,不正是一出出「屌絲的逆襲」劇本?
且慢!
今非昔比,請別忘了「時勢造英雄」這句古話,成功從來很難複製。
還是看一眼當下的現實。現在想進大公司,如果沒有名校特別是海外名校的學歷背景,或者不是擁有人脈資源,恐怕難有機會。平時常聽周圍的朋友說起某某進了某大公司或某部委,大家的反應往往是:「這人有背景吧?」
如果一個人從小接受良好而全面的教育,那就要支付足夠的教育成本。我有一位閨蜜,兩口子屬於經濟條件比較優渥的中產階層,每個月為上小學的女兒支付的各種學習費用(彈琴、芭蕾、滑冰、西洋棋、遊泳等等),再加上吃喝穿用,已近萬元。這筆開支,恐怕不是普通的白領所能負擔。如果孩子未來送出國讀高中或者大學,那更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一份報告顯示,約有63%的基層打工者處於單身狀態,經濟收入有限、缺乏人際交往的渠道和機會,使得這部分人成為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屌絲的逆襲,真的只是一個夢。也許你仍願意相信,那就相信吧,相信會感覺美好一些。
(作者為媒體人士)
(責任編輯:馬郡 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