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有這個感覺
那就是
咱們「蓬萊」這個名字實在是太美啦!
美得可謂是天上有,地下無的
但是你們知道蓬萊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今天
我就在這裡就為大家揭開
咱「蓬萊」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
1.始皇尋藥
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幹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裡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藥。
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仙山名就是這樣來的。
2.《山海經》記載
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仙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
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日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可見,仙山「蓬萊」並不是由秦始皇命名的。
3.漢武帝東巡
「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仙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
漢武帝確曾於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東巡至蓬萊,說他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聊以自慰。
這說法似乎可信,原因有兩點。(1).至今未見漢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萊」作為地名出現的;
(2).據清代《蓬萊縣誌》載,蓬萊舊城鼓樓(址在今畫河橋西50米處)的前身,為古城東門,名「望仙」,為漢武帝登臨望海處。
當然,每一種傳說都有自己的意義
蓬萊作為仙山的名字
是戰國時代產生的
而作為實實在在的地名
應當始於漢代
我們很願意相信
是漢武帝把一座仙山的名字送給了這片土地
為後人送上了無盡的祝福和庇佑
怎麼樣,這麼美的蓬萊仙境,你們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