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工業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國式開荒

2020-12-08 澎湃新聞

研究 | 李富強

作者 | 熊文明

數據支持 | 鈦禾產業研究院

與中國大城市隨處可取的共享自行車不同,挪威還沒有城市短距離出行的公共方案。2018年,年輕人Martin關注到這一問題,萌生了設計一款城市代步車的念頭。他畫出了理想中的代步車圖紙,但對如何將它製造出來並沒有頭緒。

按照Martin的圖紙,這是一款非常小巧的電動代步車——擁有3個輪子,這樣就足夠穩定安全,沒騎過兩輪車的老人小孩也可以使用。國外可以通過一些網站找到製造團隊,比如著名的「innocentive」。不過這是一個類似「技術大挑戰」的眾包平臺,大多是技術大牛們的技術PK,並不注重每個個案的落地解決,Martin的項目很容易淹沒在網站裡。如果沒有被人注意到,就會無限期等下去。

Martin發現一個名為Uniorange的中國網站,這是一個產品協同研發設計平臺,有人在上面尋找產品設計方案,也有人在此尋找製造團隊。Martin發出的需求很快得到了平臺的回應,跟他用英文無障礙交流的項目經理是個中國人。這讓Martin看到了希望,他最初就想要去製造業發達的中國找協作團隊。在與Uniorange接觸之前,他曾前往廣州尋找合作夥伴,但由於只有外觀圖紙,給不出具體的生產方案,Martin的訴求被多家工廠拒絕。

藉助Uniorange平臺的功能,Martin將代步車製作成3D模型,與網絡另一端的中國人在線會議,可以對著模型討論、標記和修改,進一步確定了代步車的結構系統和控制系統。有了基本的生產方案,Uniorange就能從資料庫中為Martin篩選匹配製造團隊,最後選了東莞的一家工廠,他們長期做電動自行車的配套生產,不僅具有相關產品研發能力,還擁有許多現成的零配件,能大幅縮短製造周期。

3個月後,Martin就收到了樣機。憑著這100臺樣機,Martin獲得了挪威天使投資協會和挪威國家創新署的資本投入,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Cityrabbit,專門銷售這款城市代步車。如今不僅服務於挪威的城市街頭,還出口投放到了義大利、德國、瑞士和丹麥的許多城市。

                                            只有電動代步車圖形的Martin在尋找製造方案

從一個概念圖到成立一家公司,聽上去像工業網際網路成就的勵志故事。如今,Martin依然保持與Uniorange的溝通,已經開始第二代產品的研發。這種快速響應的生產模式引起了Martin的投資人之一、挪威企業聯盟副會長Dag的興趣。他專門飛到中國山東煙臺,想要親眼看看Uniorange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到中國考察完以後,Dag吃驚的發現,Uniorange公司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建設工業網際網路。

01   網際網路+,還是工業+?

2014年左右,各路網際網路人舉著「顛覆」的大旗,在資本熱錢加持下,闖進各個行業。傳統實業被這些野蠻人撞得稀裡糊塗,如臨大敵。再固執的實業人也不得不面對「網際網路+」的命題:+的到底是什麼,自己要怎麼+?

「消費網際網路確實改變了社會生活,但並沒有給實體經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橙色雲創始人、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孫偉傑對此有自己的判斷。傑瑞集團20餘年來專注於石油電氣設備研發,是一家傳統製造企業。孫偉傑的解題思路是,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做工業,把研發、設計、生產、倉儲、市場的整鏈拆解成若干個閉合的小鏈,每個小鏈都可單獨外包。就像樂高一樣,每個零件都可拆取,拼裝回去就是一個成品。

他將這種模式稱之為「鏈條式可截斷式服務」,本質上是智力和資源的共享。

上海陸家嘴正大廣場有一家海景創意餐廳,與大部分網紅餐廳一樣,吸引食客的並非可口的菜餚,而是新鮮的體驗感。在這家「裝置非常先進」的無人餐廳裡,服務員是以假亂真的「海龜」,餐食裝在一個海龜蛋裡,從一個會轉向開合的「貝殼」中「誕生」。

 

                                                     吸引眾多網紅打卡的創意餐廳

餐廳的概念雛形來自3個年輕人,金融高管、架構工程師和投資人。他們最初想法很籠統,要做主題餐廳,同時要做智能餐廳。

傳統餐飲沒法給他們答案。他們從知乎找到了一個工業創新協同網站,驚喜的發現,點餐、調度、送餐、倉儲等智能場景都可以用工業方案來實現。

因為在峇里島度假時喜歡那裡的海龜,就把「服務員」定義成海龜的模樣,為呈現它的憨態可掬,又為海龜設計了一系列仿生動作。後來又用AGV無人導航車系統來實現蛋生餐盒,貝殼取餐。

這個主題和概念逐漸清晰的過程,被平臺稱之為「需求定義」,立項的前提是能將需求和概念清晰的表達出來。

餐廳需求被拆解成結構、電氣、軟體和外觀四個專業維度,分別找到專業工程師團隊再次拆解落地,例如,僅軟體部分就再次細分為WMSS倉儲管理系統、WCS交通控制系統、點餐後臺系統、微信小程序和PLC電氣控制程序。

 

                                                 海龜「服務員」和餐廚調度管理系統

用工業方案來做餐飲體驗,是中國當下正在發生的變化,未來的潛能還遠遠不止於此。

「如果說中國的消費網際網路市場目前能夠容納幾家萬億級的企業,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今後有可能產生或者容納幾十家同等規模的創新企業」。

11月13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2020年中國未來獨角獸高峰論壇」上提出,工業網際網路將產生幾十家萬億級企業。然而,過去消費網際網路取得成功的經驗,卻不能照搬到工業網際網路。前者面對是分散市場,工業面對的是專業市場。

黃奇帆把工業網際網路比喻成「小鍋菜」,要一鍋一鍋的炒,「快」不起來。建工業網際網路要改變原來消費網際網路的思維,要從規模經濟轉變到價值經濟,從「提高生產力」轉變到「提高利潤率」。

原工信部副部長,北京大學教授楊學山更是在2018年就一針見血的指出——網際網路不是目的,降本增效才是:

「工業網際網路還是姓『工』,不姓『互』。」

這句話道破的本質是:網際網路只是手段,工業才是根本。工業網際網路的使命是實現工業現代化,推動製造業由大變強。

02   當4.0思維遭遇2.0現實 

正如挪威投資人Dag 判斷的那樣,中國政府正在以非常大的決心和耐心在布局工業網際網路。

2017年11月27日,國務院發布《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培育百萬工業APP,實現百萬家企業上雲。

2018年7月,工信部印發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評價方法》。

2019年1月18日,工信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同年3月,工業網際網路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上,工業網際網路被明確納入新基建。3月20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

國家層面的推動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現實落地中卻屢屢遭遇工業4.0的超前思維和工業2.0實際情況的矛盾。

部分中小企業一時間算不過來這筆帳:為什麼要買軟體?為什麼要上雲?我有這個錢幹嗎不去買設備?

政府也在積極解決這些問題,出臺各級扶持和補貼辦法。申報成功的企業,其內部工業網絡改造和工控系統採集,大部分投入資金由政府買單。中小企業體驗後,再決定是否續費或購買更多雲服務產品。

在市場端,許多創新網際網路公司也在探索各種路徑。橙色雲的CRDE雲研發系統就是一種解題方法,集中將主流軟體採購到平臺完成建設後,再共享給各中小企業,大家只需要付「包鍾費」就好。

然而在一些大企業那裡,軟體付費不是問題,數據上雲卻讓他們顧慮重重。趙雪(化名)是一家上市公司高管,主要負責集團信息安全,過往一直扮演「反對者」角色。無論是誰,只要一提上雲都會被她一票否決。涉及商業機密的數據和工藝都放到公有雲上了,我還怎麼保證安全?

隨著集團自己開始「騰」雲,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趙雪的思想才開始轉變:

「不是拒絕上雲,而是完善上雲。銀行最初誕生的時候,人們也不敢把自己的錢交給別人去保管。可如今誰還會去質疑存款這件事呢?」

現在趙雪已經相信,放棄上雲就是放棄高效的生產模式,放棄企業的未來,因噎廢食。消費網際網路時代建成了網絡支付安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自然也能建成信息安全。而且技術更先進,例如通過區塊鏈技術明確關鍵數據歸屬,且為其永久保存。

與高管們的顧慮不同,生產部門的擔憂主要來自生產安全。傳統生產常常倚賴老師傅的經驗,一些工藝已經將人腦發揮到極致,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環節出錯,整批次產品報廢,整條產線停產。

在把人腦裡的東西轉譯到電腦的過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參見前文:《從造得了到造得好,中國還需走幾步?》),而這正是工業數位化進程中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

03   開荒無人區

2012年,通用電氣(GeneralElectric,GE)首次提出IndustrialInternet的概念。次年德國也提出了類似的工業4.0概念。對於工業網際網路,全球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

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從英文直譯過來,其外延和內涵也在不斷擴展和豐富。後來發現「工業網際網路」的外延不夠用了,所以最近一些場合常常又聽到「產業網際網路」的說法。整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都尚處於發育期,難免有許多摸著石頭過河,可能一不小心就走入無人區。

由於工業沉澱時間較短,中國在傳統工業的數位化上與製造強國有著明顯差距。但硬幣的反面是包袱不重,中國人可以相對輕裝上陣,在各個生產場景中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發展路徑。

以「橙色·雲協同研發平臺」作為樣本剖析,傑瑞集團過去20餘年工業實體的管理經驗,是橙色雲建立服務平臺的基礎。作為一家在油氣領域深耕多年的工業製造企業,傑瑞集團深知同行企業的痛點。

首先瞄準的方向是高端研發人才,傑瑞集團每年變著花樣送股權、送汽車,仍然很難找到這類稀缺人才。2015年,集團一個「土壤修復一體機」的項目,遍尋全國找不到研發人員,最後找到國外一位設計師才完成項目。再想讓這位設計師來中國全職工作,便被婉拒了。高端研發設計師群體本來就窄,願意來煙臺的更是寥寥。

大企業尚且如此,何況中小企業?而且中小企業的研發往往又只是階段性需求,佛大廟小,招來了也留不住——這正是橙色雲的協同創新CDS雲協同系統瞄準的痛點。

 

          11月22日,傑瑞集團主席孫偉傑在2020年烏鎮網際網路大會說起自己多年的「網際網路情懷」

創新項目在平臺發布需求,平臺拆解為多個分項,工程師團隊在平臺報名,用大數據篩選,匹配組合項目組,在全球範圍共享大腦。Martin的城市代步車、上海的主題無人餐廳,都是利用工程師的「快閃」模式完成的。項目來了,集合工程師攻堅;項目結束關上電腦,人還是待在自己家裡。

與CDS系統致力於智力整合不同,CRDE雲研發系統整合的是軟體資源。

全球的工業設計軟體市場幾乎被達索、西門子、PTC等幾家國外軟體巨頭壟斷。中國工業設計軟體在全球市場佔比不到1%,存活艱難。軟體國產化程度低,買國外軟體動輒幾萬、十幾萬的價格,湊齊十幾個軟體就是一筆巨資,企業還得再建團隊去維護。

CRDE研發上雲幫中小企業巧妙的避開了這個問題,平臺提供全球幾乎所有主流研發軟體,還內置常用標準模件,不用每次都自己動手畫;數據用區塊鏈技術保存,隨時上平臺隨時可以編輯。一個平臺,兩套系統,互聯產業鏈條、互聯創新人才、互聯設計系統,從製造業的研發端另闢蹊徑尋找解題方案。

站在雲端,聚焦腳下,這是一家工業網際網路公司開荒中國新工業時代的故事。

 

                                                             CRDE雲研發系統

04   共築新生態

目前,參與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企業主要有四類。自動化企業如航天雲網、和利時等,國外代表有GE、西門子。信息通訊企業如華為、阿里、紫光、浪潮等,國外代表有英特爾、思科。軟體企業如用友、東方國信、石化盈科等,國外代表有PTC。傳統製造企業如三一重工、海爾、美的、北汽、富士康,國外代表有卡特彼勒。

製造業平臺從遠程監控、遠程運維入手,信息通訊企業從IaaS平臺入手,創新企業則發揮產品和技術的,與各大平臺互補整合。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在各個場景領域開啟自己的探索,短時期內很難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即便航天雲網、三一樹根互聯、海爾卡奧斯等大平臺,在發展初期也沒有顯露出強烈的排他性。大而全的平臺,在無數個微控制點的觸達顆粒度還不夠,中小平臺和企業都有嵌入的可能。大企業起引領作用,帶動上下遊產業的中小企業一起發展。

專注工業研發設計的橙色雲,與新奧集團的能源產業鏈平臺成為合作夥伴,在對方的研發入口承接業務,也可以將自己的供應鏈導給對方,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聯關係。

正是這些各個場景的局部突破,讓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規模擁有萬億級別的想像空間。而未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整合各塊拼圖,讓萬億故事有序落地。

畢竟,5G時代已經來了。

註:本文所有素材,均來自於鈦禾智庫對橙色雲OrangeCDS等工業網際網路公司的真實調研記錄;轉載請聯繫主編授權(ID:taizhubian)

相關焦點

  • 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的中國式突圍
    從行業視角到公司歷程,多方聲音共同還原了,一家不滿足於做國產替代的中國工業機器人公司,會經歷什麼?1.供需兩頭難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中國市場現在存在一個神奇的現象:供需兩頭難。一邊是「嗷嗷待哺」的製造業企業:他們亟需升級產線,但找不到合適的產品、方案和供應商。
  • 完美主義 :中國工業設計公司排行榜|中國工業設計上市公司
    推薦指數:★★★★★  浪尖是一家集品牌諮詢+設計+亮相落地的工業設計公司,提供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外觀設計,結構設計,品牌設計,UI設計,標誌VI,包裝設計、品牌傳播及宣傳片拍攝等服務  大業設計  推薦指數:★★★★  大業設計是由內地與香港參股共建的大型工業設計機構,始創於1992年,作為中國最頂尖工業設計公司之一,已連續兩屆榮膺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及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公司總部設立於廣州,並香港、東莞、佛山、中山、寧波、慈谿、永康、陽江註冊控股子公司,2011年於美國舊金山成立辦事處;大業設計基於自身集團化管理的優勢,有效整合各子公司最佳設計資源
  • 三問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網際網路作為製造業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產物,已經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智能製造的重要基石。  對工業網際網路的意義怎麼估計都不過分。但是,工業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工業網際網路如何改變我們的製造業?中國在世界工業網際網路格局中位列何處?針對這些重大問題,本報記者深入採訪了業內專家,一起探尋其中的答案。
  • ...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製造2025...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這就是BAT們天天喊的「網際網路+」唄。說白了,就是利用自身的數位技術優勢,去「改造」傳統產業,實現整個產業鏈的數位化轉型。更直白一點,就是說:「我就是網際網路,我有『大力金剛丸』,我要給你們『賦能』,你們趕緊抱緊我,一起發大財...」網際網路怎麼就給產業賦能了呢?
  • 科技巨頭打響「工業網際網路」首戰
    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報告,2023年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的市場規模將達914億美元,其中以亞太地區的年複合增長率為最高。在中國,隨著《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密集出臺,工業網際網路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助推傳統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
  • 任重道遠,中國式網際網路投資
    現在的騰訊、阿里等都還處於追趕美國網際網路企業巨頭的過程中,只是在國內取得了領頭羊角色,而且兩者競爭日益激烈,並沒有誰贏得勝利;在全球範圍內,騰訊、阿里更是萬裡長徵才邁出第一步,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川普政府也看到了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潛力,出手對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進行打壓,在這種打壓下,我們更應該支持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
  • 從GE工業網際網路到中國工業網際網路!
    彭慧  2019-05-07 00:00:00   數位化企業 工業網際網路自2017年起已成為國內科技界最為火爆的詞彙之一 工業網際網路自
  • "中國製造2025"對標"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網際網路"
    二、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在美國,「工業4.0」的概念更多的被「工業網際網路」所取代,儘管稱呼不同,但這兩個概念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將虛擬網絡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產系統。從政策層面來講,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後將發展先進位造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希望以新的革命性的生產方式重塑製造業。從行業層面上看,行業組織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的組建,宣告了企業界進軍工業4.0時代的號角吹響。
  • 深度|工業網際網路聯合報告:賦能中國製造!
    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建設以資產端點保護、漏洞防護、周期滲透測試等方式為主。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逐步建設,與之同步配套的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應當實現集工控安全監控、安全信息統一分析展現、工控異常告警、總體安全評估以及工控安全運維支撐多種能力於一身,為工業網際網路用戶的安全運行保障提供了一站式的管理和監控系統。
  •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工業網際網路標識專題會議成功舉辦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11月19日上午,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智見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標識專題會議」成功舉辦。會議由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智能+學院」協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支持。
  • 盤點2019年中國十大工業設計公司
    工業設計洛可可設計推薦指數:★★★★★LKK洛可可創立於2004年,15年間洛可可設計迅速由一家工業設計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實力雄厚的整合創新設計集團代表作品:北汽lite、智伴、LED、曉譯翻譯機上海浪尖工業設計推薦指數:★★★★★浪尖是一家集品牌諮詢+設計+亮相落地的工業設計公司,提供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外觀設計,結構設計,品牌設計,UI設計,標誌VI,包裝設計
  • 德國智庫評述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平臺經濟將塑造中國工業未來
    近期,德國智庫機構墨卡託,對中國數字平臺經濟,尤其是工業網際網路,進行了一個全面的評述。 它認為數字平臺經濟將塑造中國的工業未來。中國計劃在2049年,成為科學技術創新的超級大國。在這方面的一個中心項目是工業生產的數位化。
  • 長飛公司與湖北移動將聯合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實驗室
    新華網發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分論壇5G新基建專題會議11月21日在武漢召開。會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公司」)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移動」)籤署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合作協議,雙方將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5G+工業網際網路業務領域的發展機遇。
  • 要做中國的GE,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做得怎麼樣?
    7月5日,工業富聯宣布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鼎捷軟體15.19%的股份,股份轉讓價款為5.60億元。交割完成後,工業富聯將成為鼎捷軟體第一大股東。工業富聯為何斥資購入一家ERP企業管理軟體與服務供應商的股票?且聽我們一一道來。當年改名時,就有傳聞說富士康並不滿足止步於代工廠,目標錨定GE,進軍工業網際網路領域。
  • 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與烏海市政府籤署「5G+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6日,烏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5G+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烏海市舉行,此次籤約是烏海市政府謀篇布局、賦能重點行業的重要舉措,也是雙方在5G新基建方面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合作。5G作為新基建之首,自2019年10月發布商用以來,網絡規模快速發展,行業應用迅速落地,5G產業生態逐步形成。
  • 工業網際網路,江蘇「彎道超車」機不可失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日前發布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名單,6家江蘇企業榜上有名。省網際網路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逾4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佔GDP比重超40%。兩組數據引人玩味:在網際網路領域邁向產業融合的當下,把數字經濟作為「新引擎」的江蘇,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實現「彎道超車」?
  • 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工業物聯網、中國製造2025都是什麼
    最近各類媒體上工業網際網路概念火爆,作為非專業人士,又應如何理解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呢,下面本文來為您解讀。01 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於2013年6月提出的。
  • 中國移動: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正當其時
    工業網際網路將在中國今後的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會扮演什麼角色?陳豫蓉:在過去兩年的過程當中,中國移動做了800多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建設了3.2萬個專門為工業企業建造的5G基站。5G+工業網際網路是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首先,是產業變革的新動能。在我們過去實施過程當中發現,5G疊加工業網際網路可以帶來很多產品本身的升級換代,比如無人機。
  • 在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已經不需要外國師傅了
    有的快魚是來自於大公司獨立出來的數位化公司,而有的則是許多身懷獨門絕技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系統的小公司,如專攻工具機維護的微茗、供應鏈精準協同的黑湖、紡機智能化的巨細、深耕工業算法的天澤 因此,工業網際網路不必囿於工業的事情,而是一個工業化的理念,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加力而為之。因此,工業網際網路進入到農業,進入到醫療、健康等產業也並不奇怪。像海爾卡奧斯平臺、工業富聯都在積極進軍農業,也不必將其看成是異數。在中國,農業可能是最需要工業化改造的產業。
  • 屈凱峰: 工業4.0與3.0的最大區別就是網際網路
    11月24日,在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17年中國智造業年會上,北京雲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凱峰提出,從工業網際網路的角度分析,這一輪網際網路的核心將是網際網路與製造業的融合。屈凱峰認為,工業3.0是數位化與製造業的融合,而4.0與3.0最大的區別就是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