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國際投資與全球化再思考 | 清華五道口金融發展「一帶一路...

2020-12-13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2019年11月9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論壇系列之一的「一帶一路」論壇在新加坡開講。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鳳凰金融學講席教授、中國金融案例中心主任張弘受邀就國際投資與全球化進行主題演講。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E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蔡侃主持。

關鍵詞:國際投資一帶一路全球化

張弘教授的研究涉及國際金融、金融制度/治理、投資(特別是共同基金和對衝基金)以及公司財務。其論文《共同基金阿爾法值及貝塔值的動態估測》(與馬麥斯基和斯皮哥爾合作撰寫),得到了《紐約時報》(2003年5月18日)和《財務顧問》雜誌(2004年6月)的高度評價,稱其「解決了共同基金評級體系的一個大問題。」 其最近的研究主要涉及市場機制(如經濟制度,做空,全球化競爭,指數化貨幣)和資金差異(如熱錢和正常資金)如何影響公司/基金的激勵機制和市場表現。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金融研究評論》(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金融經濟期刊》(Journalof 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與數量分析雜誌》(Journal of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和《金融評論》(Review ofFinance) 等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期刊上。

張弘教授主題演講

張弘教授從生產端(產業網絡結構的發展變化)和收入端(財富分配)這兩方面詳細分析和反思了全球化的實際影響力。他認為過去二三十年的全球化進程對很多國家自身產業網絡的完整性以及各個國家在全球產業中的相對地位(產業網絡的中心性)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對比1997年與2017年各國產業網絡完整性可以看出全球化讓很多落後國家受益:其原來比較單一的產業網絡在全球化進程中變得更加完整。但全球化對各個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全球產業中的相對地位的影響在1998-2007年和2007- 2018年兩個時間段上表現出截然相反的趨勢,表明全球化對實際經濟中生產端的影響比較複雜。

對於財富分配問題,張弘教授利用實證研究了金融資產全球化對收入不平等帶來的影響。他指出,雖然以往的經驗表明由境外直接投資(FDI)主導的全球化會加劇各個國家的收入不平,但他的最新數據和研究則表明了由機構投資人主導的金融資產全球化能減少收入不平等。這一發現意味著不同的全球化途徑對國家內部收入分配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主題演講後,金融EMBA「一帶一路」項目首期班學生,馬來西亞的國際海上能源設施和服務提供商Bumi Armada Berhad董事長Tunku AliRedhauddin,香格裡拉集團董事、K3創投董事郭孟雄,金融EMBA「一帶一路」項目二期班學生領創智信(ADVANCE.AI)創始人兼CEO與現場聽眾對他們在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學習經歷與收穫進行分享。他們表示重新回到校園學習的感覺很好,不僅可以重新發掘新的知識,同時可以從同學們的交流中獲益良多,共同進步。

左至右:TunkuAli Redhauddin、郭孟雄、陳斕傑

蔡侃簡單向各國聽眾介紹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及金融EMBA「一帶一路」項目。他表示該項目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於2017年首創的「一帶一路」主題相關學位項目,融合清華大學的百年底蘊與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專業權威,依託金融EMBA多年教學經驗基礎及千餘名校友積累,為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家打造學習和溝通交流平臺,加深雙方對亞洲區域經濟及各國國情的整體認識,助力民心相通,促進跨國合作,共同探索「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機遇。

項目在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傳統課程基礎上,增加跨區域課程模塊,地域涵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主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並通過走訪當地金融機構與領軍企業,對話當地政商領袖,全面快速了解東南亞地區經濟環境、區域經貿和資本市場,優化企業跨區域布局。

項目自2017年5月開辦以來,共吸引180餘名來自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加拿大、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高層決策者,部分學生在東南亞國家獲得丹斯裡、拿督斯裡、拿督、丹姑等榮譽封號。近40%學生畢業於MIT、斯坦福、哈佛、耶魯、康奈爾、牛津大學、劍橋、倫敦帝國理工等全球知名高校。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為全球化「架橋修路」
    「我們需要善待全球化。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恰逢其時,這契合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沙姆沙德·艾赫塔爾開門見山,直抒己見。她說,「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全球化,一定要有多邊政策框架支持,必須專注設計公共產品,幫助相關國家拓展貿易投資機遇,實現經濟多元化。 艾赫塔爾認為,全球化需要公共產品,需要開放和包容性,需要為發展融資,需要可持續發展。
  • 日本著名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浜田和幸:全球化不可逆轉 「一帶一路...
    一方面,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與多邊合作,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出現一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這些動向將對世界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中國該如何應對?人民網記者對日本著名政治經濟學家、前參議院議員、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浜田和幸進行了專訪。
  • 「一帶一路」倡議讓各國互通有無,是未來方向
    中青在線北京5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林)「『一帶一路』的倡議能讓各國更好地進行資本、人才、信息和其他資源方面的交流,實現互通有無,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各國之間可以共享繁榮、實現經濟的規模效應,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5月9日,捷克央行副行長弗拉迪米爾·託姆希克在「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的主旨演講中說。
  • 嘉賓觀點集錦 | 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
    5月19日至20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承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和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協辦的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辦,論壇以「新時代金融改革開放與穩定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金融的當下與未來。
  • 清華五道口副教授胡杏「數」說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
    近期,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金融案例中心與金融EMBA教育中心聯合舉辦的「師友沙龍」活動上,五道口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杏博士以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的數據為基,對比國際主要國家的相關指標,從數據的角度闡述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   講座吸引了來自MBA、EMBA、金融媒體班、博士生等項目40多位學員的參與,數據的魅力令活動現場屢次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 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一帶一路"建設正重塑全球化
    「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創造一個新型發展框架,通過聯合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世界經濟秩序的重新配置和力量的再平衡來重塑全球化。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帶一路」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合作平臺,中國以一種新的全球化模式成為全球化多邊倡議的領導者。
  • 「一帶一路」開創新型全球化
    英國脫歐表明通過歐洲地區一體化推進全球化的逆轉,不惜以退出歐洲單一市場的硬脫歐方式更好擁抱全球化。  如何克服上述全球化悖論?如何改革全球化使之獲得可持續發展? 2010 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工業製造國,三年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表明中國正引領世界工業化進程,因為全球化就緣於工業化。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增長三成以上來自中國的貢獻。
  • 創新型全球化將是世界發展主旋律!普華永道在青分享「一帶一路」
    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表示:「目前,中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亦是全球成果,不僅能夠加強參與國增加其對中國的出口機會以助其經濟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中國與沿線參與國的貿易和投資。」青島是「一帶一路」的海陸雙向橋頭堡。
  • 良師益友風採展|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鞠建東老師:經世濟民,博學嚴謹...
    鞠建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主任;獲南京大學數學學士、清華大學經濟學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 「一帶一路」為全球化帶來「三大利好」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衍生出的諸如國家間發展不均衡、全球金融風險加大等問題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例如,全球化鼓勵競爭和效率,但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範圍內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衝擊,特別是英國選擇脫離歐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黑天鵝」事件將全球化推到一個十字路口。  專家認為,只有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增長,並且破解經濟增長的不均衡和不平等問題,經濟全球化才能沿著健康的軌道前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破解經濟全球化面臨的困境。
  • 「一帶一路」會給全球化帶來什麼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這是今年我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 堂主今天請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白鴿,結合全球一體化進程,和大家一起聊聊 「一帶一路」在新型全球化這個背景下的時代意義。
  • 天涯社區攜手清華五道口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打造文化領域標杆網際網路...
    清控三聯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依託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設立,主要專注於第三方支付平臺、P2P小額貸款公司、眾籌融資平臺、大數據挖掘公司、金融搜索服務平臺、民營銀行等新興金融領域的投資,以及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管理諮詢業務
  • 清華五道口金融碩士考研學費是多少?
    在外人看來,成府路43號這座「神秘」的小紅樓面積不大,隱於素有「宇宙中心」之稱的五道口當中,與清華大學東南門依依相望。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以下簡稱「五道口」)是她前三十年的榮耀,現如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則是由特殊時代產生的特殊教育機構歸併至一所名校的結果。
  • 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是習近平同志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為促進全球共同繁榮、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提出的宏偉構想和中國方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開闢了我國參與和引領全球開放合作的新境界。
  • 龍永圖: 「一帶一路」戰略與馬歇爾計劃有本質不同
    原外經貿部副部長、WTO首席談判專家、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龍永圖在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致辭。中國青年網記者周圍圍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周圍圍) 以「新常態新金融」為主題的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於5月23日—24日在清華大學舉行。原外經貿部副部長、WTO首席談判專家、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龍永圖在致辭中指出,「一帶一路」戰略是重要的戰略,與馬歇爾計劃有本質的不同。
  • 普華永道:「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普華永道:「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姝欣)12月14日,在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的《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
  • 全球金融治理和「一帶一路」建設互相促進|西進論 一帶一路系列評論
    「一帶一路」建設既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平臺,也是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平臺。它的主要內容可以以「五通」來概括,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就像血液給人體帶來了氧氣和營養,資金融通也會給整個「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活力和養分,所以它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資金融通涉及各方面的問題。
  • 柬埔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樣板
    《當代世界》總第434期刊文《柬埔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樣板》指出,柬埔寨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國家。隨著近年來柬埔寨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柬合作的穩步推進,「一帶一路」為柬埔寨發展轉型升級注入了巨大動力,中柬兩國各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 清華五道口學生觀點 | 2018級 淺談全球化第四次浪潮
    本文為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18級「國際貿易與世界經濟」課程報告,作者是楊涇(左)和陳希(右)。授課教師:鞠建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為了完成由輸出廉價的中國製造,到輸出技術、服務、產能、投資和資本的更高目標,中國經濟目前也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優化發展結構,大力支持創新類、高新技術等方面的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實行一帶一路政策,構造和改良國際經濟貿易組織形態等等。
  • 「一帶一路」對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什麼
    本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這是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就此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性會議,屆時將有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論壇。如今,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在全世界遍地開花結果,廣受好評。而在該倡議提出之初,很多人不知道它指的是什麼、要做什麼,甚至出現了一些非議的聲音。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一帶一路」對於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