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這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主體結構全面完工,這項對成都區域發展而言意義重大的工程項目又迎來了新的節點。
「神鳥」起飛在即,而其所在的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以下簡稱「空港新城」)也在建設兩年有餘的今日,獲得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2018年,空港新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2億元,增速6.9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3.7億元,託管後年均增速約290%;在確定為「項目建設年」的今年,1-7月新籤約落地項目18個,總投資6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
這樣的實績,背後是打響產業功能區項目建設攻堅戰和新城建設整體成勢攻堅戰的決心魄力和真抓實幹。圍繞打造「國際交往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目標,空港新城站高謀遠繪藍圖,凝心聚力抓建設,秉持「精築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理念,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全力推動新城儘快成勢成型。
聚集特色產業先進要素 明確構建現代臨空產業體系
伴隨入秋,成都氣溫悄然回落,但「東進」的勢頭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仍然如火如荼,一個個工程節點的佳訊不斷傳來。在明年,成都即邁入「雙機場時代」,而在這個歷史性時刻,空港新城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如何「迎戰」?空港新城早已明確,以產業功能區建設為統攬,打好城市發展方式和經濟組織方式的這場革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產業功能區建設,核心在產業。空港新城堅決落實產業功能區建設部署,以天府國際機場和天府奧體城為雙引擎,圍繞機場前瞻布局航空經濟,突出「航空」特性,重點發展航空製造業、臨空現代服務業、臨空新經濟產業。以「全球新樞紐經濟領航者」的產業定位,依託天府國際機場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一個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現代臨空產業體系將在空港新城逐漸成型。
精準確定產業主攻方向,空港新城集中要素資源、推動產業集聚。1-7月,空港新城新籤約落地項目18個,總投資677億元。以招商地圖為索引,空港新城按圖索驥開展定向招商,總投資350億元的交投航投總部項目、總投資24億元的東航天府國際機場基地項目、總投資18億元的中航油成都空港新城分公司項目均已落地。
與此同時,以重大龍頭項目帶動,空港新城加快推動產業成鏈成圈。依託民航科創示範區、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等項目,積極推動校院地共建聯合實驗室、產業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等,打造航空研發培訓基地與航空技術驗證示範高地。依託普洛斯、中遠海運、安博、順豐等物流項目,空港新城積極推動物流信息、金融等服務平臺建設,加快物聯網技術推廣應用,發揮樞紐優勢構建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
為了充分激發產業活力,空港新城以專業化產業政策引導高質量發展,《成都高新區關於促進臨空產業聚集的若干政策》、「白皮書+黑名單+評分表」的產業引導機制、《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產業引導約束目錄》……一系列聚焦企業和市場需求的專業化政策正在相繼制定完善。隨著專業化管理的實施,招商引資成果和產業發展活力必將在這片新城新區生動呈現。
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社區 首批規劃六大產業社區
緊鄰三岔湖,正在建設中的藍綢帶社區已經呈現出一片美好景象。整體亮相的小學和幼兒園,加速推進的公寓住宅,逐漸成型的配套道路和綠化……都讓空港新城的高品質民生有了更加具象的圖景。
而就在這附近,天府奧體城的規劃愈發明晰,不僅將承辦世界知名賽事,體育相關產業也將在這裡蓬勃發展。產業經濟發展與美好城市生活在這裡雙線並行、兩手齊抓。空港新城門戶景觀等基礎設施也已經基本建成。而這一切,都是圍繞天府奧體城核心區這一產業社區的理念來高位規劃、融匯發展的。
在空港新城的發展路徑中,產業功能區建設便承擔著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的使命職責,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當下,空港新城轉變觀念,以產業生態圈理念打造產業社區。堅持「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一個特色產業先進要素的聚集區、一個高品質的城市生活社區」理念,以產業生態圈理念創新推進產業社區高質量發展。
據悉,空港新城首批規劃天府奧體城核心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未來科技產業園、航空科創產業園、航空智能智造產業園、國際空港門戶區6個產業社區,集中資源、差異發展。天府奧體城核心區構建文體旅商教綜合發展的「體育+」產業生態圈。數字經濟產業園將打造國內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高地和國際一流的數據中心。未來科技產業園將打造「新興產業領跑、領軍企業湧現、產城智慧聯動」的未來產業聚集區。航空科創產業園將打造以航空產業為特色,創新創業體系為保障的航空科創產業聚集地。航空智能智造產業園將打造以航空製造、智能製造等作為主要產業發展方向的產業社區。國際空港門戶區將打造臨空門戶商務中心、國際多式聯運中心和「一帶一路」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馬鞍山觀景臺已建成投用、絳溪河公園與城市中心公園示範段已開工建設、空港新城企業總部一期工程將於年底前建成、三岔TOD項目正在深化設計……隨著藍圖繪就,一批直指產城融合的高品質城市配套也在空港新城相繼落地,為先進要素聚集、優秀人才引進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推進片區綜合運營開發 形成多元參與的開發格局
放眼望去,空港新城的483平方公裡,作為產業功能區空間遼闊、擁有無限可能。如何開發好這一大片新城領域、整體推進功能區建設?空港新城給出的答案,便是片區綜合運營開發。
按照片區綜合運營開發理念,空港新城集中資源集聚發展,以片區綜合運營開發模式為主導,以市場化手段加快推進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劃定奧體城片區、航空智能智造產業園、航空科創產業園、國際空港門戶區、三岔TOD片區5個重點區域,精準策劃、重點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片區綜合開發運營,空港新城創新實行「市區投資平臺+專業性企業」合作開發模式,遵循「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和共建共享共贏共發展的原則,由市區平臺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同步引入專業性企業推進合作開發。在項目開發時,既發揮國有平臺公司要素資源優勢,又利用專業性企業的成熟開發流程和人才、管理、融資、經驗優勢,快速形成多元參與、活力迸發的開發格局,大幅提升新城開發的國際化現代化品質。
在這樣的背景下,空港新城在現有5個重點開發片區已基本完成城市設計和合資公司組建的基礎上,策劃實施重點產業化項目。在航空智能智造產業園,策劃形成汽車4S店集中發展區、產投集團標準廠房等項目,力爭實現2019年開工建設。在航空科創產業園,福田TOD站周圍策劃臨空商業集中發展區,大力引進上海百聯奧特萊斯等高能級商業項目。在國際空港門戶區,依託國旅免稅城項目加強航空消費、航空商務、展貿展銷等項目招引,加強與機場集團溝通並啟動天府空港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實幹,把藍圖變現實,空港新城將高質量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為打贏整體成勢的攻堅戰不懈奮鬥,為成都可持續發展、永續發展提供空間載體。
/記/者/觀/察
沃野千裡宜縱馬
一張白紙好作畫
猶記得2017年空港新城誕生之初,這片「東進」的沃土上,還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繁忙的車流和人群,一切平靜安詳,說是一張白紙不為過。與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新經濟活力區不同,空港新城的建設如白紙作畫,環境更好、束縛更少,同時也站位更高、要求更高。
謀定而後動。兩年時間的精心描繪,「白紙」上已經依稀可見新城輪廓和發展脈絡。空港新城深入貫徹產業功能區建設理念,在規劃上科學統籌、高位謀劃,促進產業功能區規劃與空港戰略定位高度契合。主導產業精準明確,城市建設加速推進,產業社區差異發展,空港新城主動適應產業發展需要,建鏈、強鏈、補鏈,依靠高品質的特色環境,推動形成生產要素配置中心和專業人才集聚的生活中心。
不僅如此,空港新城在發展中充分認識到產業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最根本的方向就是專業化。聚焦企業和市場需求,空港新城創新推行開放型的合作開發模式,培育專業化團隊,實施專業化管理,推行專業化政策,創新專業化運營,讓整個新城的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更有活力與競爭力……一條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建設之路,正在空港新城不斷探索、成型,為成都高新區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