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 在畢業時不經意間填寫的就業意向, 卻幫我成功找到了工作, 太感謝你們了!」 近日,安徽省天長市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服務臺前, 求職成功的畢業生小李激動地對工作人員說。
「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圍繞高校畢業生就業精準發力, 逐人登記、 逐一服務, 積極開展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 為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實名信息登記; 在各類招聘活動中為求職畢業生辦理現場登記, 並依託社區基層服務平臺開展清理摸排, 做到人員信息應登盡登, 後續跟蹤服務動態更新。」安徽省天長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10月,該市共辦理2018年畢業生實名登記3184人, 其中2706人已實現就業,就業人數佔登記人數85%。
微信公眾號 隨時更新就業信息
「太感謝你們了, 把崗位信息送到我手上, 讓我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8月底, 剛拿到人生第一筆工資的高校畢業生夏銅寶向天長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打電話表示感謝。
原來, 小夏為找一份稱心的工作四處奔波, 卻一直未能如願。「今年7月初, 我去參加市裡的招聘會時, 偶然掃描了一下市公共就業微信公眾號。」 夏銅寶說, 他雖沒能在招聘會上找到滿意的工作,但 「天長公共就業」 公眾號引起了他的注意: 「微信公眾號裡定期更新的招聘信息, 讓我能夠充分篩選適合自己的崗位。」 小夏通過 「天長公共就業」 微信公眾號, 實時獲取天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活動信息, 並通過今年的暑期企業專場招聘會, 順利應聘到天發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工作。
「開發 『天長公共就業』 微信公眾號, 主要目的是運用信息化網絡技術, 實現勞動力資源信息、 培訓信息和招工信息同步更新, 為高校畢業生、 失業人員、 退役軍人等就業人群和用人單位提供便捷、 及時、 高效的服務。」 天長市人社局局長王正義介紹, 該市將繼續做好公眾號日常維護、 更新工作, 並逐步優化項目功能, 增加項目內容,健全完善企業用工需求信息庫, 讓求職者足不出戶就能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 讓用工需求企業不再為 『招工難』 而煩惱, 真正打通了就業服務的 「最後一公裡」。
見習基地 及時提供就業崗位
家住郊區的汪澤曉, 父母年齡偏大, 一家三口生活主要依靠父母打零工維持。 今年從滁州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後, 汪澤曉想找一份工作, 減輕家庭負擔。 7月初, 汪澤曉回到天長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辦理畢業生報到手續時, 工作人員發現她所學的專業恰好符合天長市學府幼兒園的見習崗位條件。 在詳細了解她的情況後, 工作人員積極與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聯繫, 成功將汪澤曉推薦到該就業見習基地參加見習實訓。
「開發就業見習基地, 搭建一個通向職場的過渡平臺, 既能為畢業生提供專業實習機會, 又能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 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 實現理性擇業。」 天長市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王德俊介紹,6月以來, 該市共開發了108個就業見習崗位, 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崗位信息, 引導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 提高職業能力, 儘快實現就業。 「與此同時, 我們還主動搭建用人單位與就業見習畢業生對接的平臺,促進求職、 用工雙方雙向選擇。」王德俊說。 目前, 該市已組織推薦96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參加了就業見習。
「網際網路+」同步開展就業服務
「只要用手機 『掃一掃』 即可查看這些企業的招聘信息, 真是方便快捷。」 家住千秋社區的大學畢業生佴曉東一邊演示一邊說, 「現在我正在密切關注各類招聘信息,相信不久我就會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今年6月, 天長市人社局利用高校畢業生進行畢業報到的契機,通過 「天長公共就業」 微信公眾號發布240餘家企業的招聘信息, 並在人力資源市場的室內外LED顯示屏上滾動播放。 同時, 該市人社局還主動與 「天長論壇」 「天長網」「小城天長」 「白塔河論壇」 等網絡平臺發布企業招聘信息, 並將就業招聘信息生成二維碼、 製作成宣傳展板, 張貼在鎮、 街道和151個村、 22個城市社區的政務公開欄裡。
「我們發揮 『網際網路+人社』的服務理念, 依託服務平臺, 摒棄『各自為政』, 實現 『私人訂製』,並探索建立企業人力資源資料庫,及時為企業輸送各類人才。」 天長市人社局副局長王曉偉介紹, 該市人社部門通過 「四送一服」 活動,了解企業的用工需求, 為企業量身制定個性化招聘服務方案, 組織缺工企業開展校企招聘會、 現場對接招聘會、 鄉鎮 「趕集」 招聘會, 將崗位送到田間地頭。 今年以來, 該市人社部門已為企業輸送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36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