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繭收購價格上漲逾兩成 生絲價格接近歷史最高

2020-12-13 騰訊大浙網

最近,浙江省內各大產地的春繭陸續進入收購期。和去年相比,今年春繭價格普遍上漲了兩成多。受到春繭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生絲價格再次逼近歷史最高價。記者 沈積慧

春繭價格接近歷史最高

從5月29日開始,湖州市區54個繭站開始收購新年春繭。春繭的平均收購價格在2100元/擔(50公斤)左右,和去年1650元/擔的平均價格相比,漲了近500元。

除了湖州,5月底和6月初開始,浙江省內淳安、嘉興、紹興等地的春繭也陸續上市,春繭的收購價普通在2000元/擔上下(根據蠶繭的品質不同,價格略有差異)。以嘉興為例,開秤當天的收購價為2000元/擔,比去年春繭平均價格1592元/擔上漲25%。

浙江省絲綢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偉說,從全省這幾天的收購價格來看,收購價格比去年普遍上漲,特別像湖州品質比較好的蠶繭價格達到了2200元/擔左右,接近前年的歷史最高價格。

「除去化肥、農藥、桑葉、蠶具等養蠶成本,今年一張(蠶種的計量單位)春蠶好一點可以掙1500元左右。」因為去年春繭價格沒賣到心理價位,湖州南潯區和孚鎮蠶農老唐今年春繭的飼養量從去年的兩張減為一張,不過現在老唐覺得自己虧了。

下半年蠶絲被要漲價?

最近三四年間,國內生絲價格一路走高。

在浙江省內生絲產量較高的湖州,2009年春繭的平均收購價格為980元/擔,2010年漲到了1640元/擔,2011年為2300元/擔歷史高價。去年春繭的收購價回落至1650元/擔,不過因為產量降低,秋繭的收購價漲到了2000元/擔左右的高價。今年春繭平均收購價格在2100元/擔,最高達到了2200元/擔。

「從目前的春繭收購最高價來看,對應的國內絲價已經達到了40萬元/噸。」王偉說。從今年年初的35萬元/噸,到現在接近40萬元/噸,國內生絲再次接近兩年前的歷史最高價格。

「按照今年的行情,蠶絲被恐怕還得漲價。」一家家紡企業的負責人說。

三四年前,一床2公斤重的蠶絲被價格普通在1000元以下。不過隨著原材料一再漲價,最近幾年蠶絲被的價格每年以20%-30%幅度上漲。去年,同樣是2公斤裝的品牌蠶絲被,商場內打完折後的價格在1500-2200元之間。

「目前國內生絲價格為40萬元/噸,相當於400元/公斤,而在去年春繭上市的季節,國內生絲價格在31萬元/噸左右,相當於310元/公斤。」上述家紡企業的負責人算了一筆帳,同樣一床2公斤裝的蠶絲被,原材料成本今年比去年貴了200元左右。

不過這位家紡企業的負責人說,蠶絲被價格的一再上漲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價位,怕影響最終銷售,目前還沒有打算對蠶絲被進行提價。「可能折扣力度沒有往年大。」這也意味著,實際銷售價格會比往年貴。

真絲替代面料大行其道

「目前絲綢的出口並沒有好轉。」浙江省絲綢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偉說,雖然今年一季度絲綢出口額略有增加,但實際上是因為單價提高了,出口的數額並沒有上升。

繭絲價格一路上漲,絲綢服裝企業對真絲面料的需求則在逐年下降。杭州一家絲綢服裝出口企業的設計總監孔先生說,因為絲綢價格的不穩定,從2010年開始,大多數國際買家對絲綢面料的採購減少,「除對原材料價格不敏感的高端服裝品牌,大多數中檔品牌更願意選擇絲綢和棉、麻等的交織面料。純絲綢面料在服裝上的應用在下降。」

和蠶絲被價格走勢趨同的絲綢類服裝,除了漲價,最近三四年間面料也在悄悄發生改變。

「如果你經常關注絲綢服裝和配件,就會發現這兩年緞料為主的厚型面料越來越少,而東風紗、喬其紗等薄型面料在增加。」在杭州絲綢城經營絲綢面料的張女士說,這一點在絲綢配件的變化上最為明顯,「真絲圍巾越來越薄了。」

「混紡絲綢面料中,比較常見的是40%的棉和60%的絲混紡交織而成,面料結合了絲綢的柔和棉的清新。」杭州一家服裝企業的負責人說,這樣的面料最近幾年在高檔襯衣、西服上的運用比較多。此外,以麻、錦綸和絲三種原料混紡交織的面料則廣泛運用於高檔禮服、外套等衣物。

除了面料變薄,最近幾年,仿真絲類的面料,以及絲棉混紡的面料迅速增加。像最近比較流行的絛綸雙縐,輕薄透氣,手感和真絲面料很相似。還有雪紡紗、色丁、順紆縐等以絛綸為主要原材的仿絲和人造絲面料,因為價格便宜,也受到服裝企業的歡迎,「雪紡紗、色丁這一類面料在女裝,特別是夏裝上的運用比較廣。」

相關焦點

  • 海安春繭收購圓滿收官 價格達歷史最好年景
    原標題:優質原料擦亮「繭絲綢之鄉」名片 日前,我縣春繭收購圓滿收官,蠶繭單產、質量以及收購價格、畝桑效益達到歷史新高。蠶農們因辛勤勞動終於換來了大豐收而歡欣鼓舞,桑蠶企業也因有了充足的優質原料而底氣十足。
  • 比特幣價格三年來首次突破19000美元大關,接近歷史最高價格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二,比特幣價格攀升至1.9萬美元以上,這是該加密貨幣近三年來首次突破19000美元大關,接近歷史最高價格。
  • 生薑價格上漲按兩賣 零售價創近三年新高
    生薑價格上漲按兩賣 零售價創近三年新高 經常逛菜市場的高阿姨發現近日生薑價格噌噌往上躥。昨日,記者從市內各大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了解到,生薑價格幾乎達到同期最高,零售價格普遍在每斤8元以上,一塊巴掌大的姜就需要四五元錢。  市場再現「大姜軍」  作為廚房常用的調味品,生薑的價格自今年7月以來一路上揚。北宋路菜市場的一位菜販感慨 「大姜軍」又回來了。
  • 玉米價格上漲!大豆價格飆至高點?我國對美國大豆玉米採購再加速
    國家在東北收玉米又漲價了,最新報價1.275元每斤(註:本次為東北本土收購報價,創下新紀錄,比前段時間東北中儲糧庫點高出1毛多錢/斤,可以稱之為「大漲」)  據了解,近期中儲糧遼寧鞍山直屬庫開收,一等玉米報價2550元/噸,折合1.275元/斤。農業苑注意到,這是目前東北三省一區報價最高的中儲糧收購庫點,也幾乎是東北地區開價最高的國儲收購庫點。
  • 紙漿期現價格快速上漲
    紙漿又漲價了紙漿期貨2103主合約自去年11月初以來,短短兩個月時間大漲逾25%,昨天最高上摸每噸5952元,收報5888元,當日收漲2.58%。而在現貨市場上,昨天青島紙漿現貨市場亦上漲220元,報每噸5820元。至此,現貨價格貼水三月份期貨價格68元。
  • 從歷史周期發展看比特幣的上漲邏輯,牛市時間、價格如何預測
    或許,從比特幣的行情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窺得一些價格上漲的規律,以此分析本次牛市行情的發展,以謀求更大的投資盈利策略!此後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局面:今年2020年12月,比特幣再次上漲接近歷史高點2萬美元。如果按照上面突破前高后一年左右到達牛市頂點的話,比特幣應該在2021年底再次迎來新的牛市高點。結論:比特幣減半之後的伴隨牛市,牛市時間大約在突破前高后開啟,並在大約一年左右到達頂點!
  • 目前玉米價格上漲,農村都是年後出售,年後價格會再繼續上漲嗎?
    今年玉米價格的確是多年來最高一年,去年的價格還是0.86元,但今年的價格一路上漲就來到了1.2元以上,而且還在上漲。農村年後賣玉米也是大家的一種習慣,這其實不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年後的玉米行情我認為還會繼續的上漲,原因有以下三點:1、種植收益低,種植者不願種植,需求旺盛並且缺口在不斷地擴大。
  • 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會上漲嗎?2020年12月玉米價格最新行情分析
    此時雖然各地的氣溫大多比較寒冷,但是東北地區的玉米市場卻十分火熱,近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目前玉米收購價格處於歷史高位,從後期看,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12月份收購價格回調可能性大。
  • 小麥價格真的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天花板」嗎
    2016-2018連續三年大部分時間內,稻米、小麥二者價差圍繞在五年均值上方;進入2019年,二者價差縮窄到1217元/噸的歷史低位。另外稻米-玉米間價差在2016-2018連續三年大部分時間內,二者價差圍繞在五年均值上方;進入2019年,二者價差縮窄到1653元/噸的低位,但是進入2020年,價差繼續向下,於10月份達到1561元/噸位置。
  • 晚清生絲商戰:一個商界孤膽英雄的悲哀落幕
    ,自此之後再也沒能東山再起,他的商業傳奇也成為了過去的歷史。自19世紀70年代起,中國的生絲的價格制定權就被外國洋行牢牢的捏在手中,大量優質中國本土生絲被出口到外國而生絲的價格卻被壓的一年比一年低,外國的進口商們賺得盆滿缽滿而中國絲農們在辛辛苦苦的勞作之後所賣的絲錢還不夠溫飽。作為實業大王的胡雪巖也不可避免的介入了生絲的市場。
  • 價格又創新高,19元/斤,生豬價格節前爆炸式上漲
    今天又是一天開門紅,生豬價格(外三元)市場均價35.23元/公斤,價格喜人。價格最高地區浙江省,生豬價格突破19元/斤。很多地區紛紛奔著19元大關而來。今日生豬具體價格行情來一起了解下,把握一天內的最新價格。12月28日各地生豬價格走勢一覽表,面對節前持續上漲的豬價,很多豬企進行了大額投資,很多大型豬企啟動了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國內以及國外項目都已啟動。
  • 蔥姜價格緣何快速上漲
    據中國農業信息網數據,11月份,大蔥、生薑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4.56元、14.08元,較6月份分別上漲70.8%、45.9%,同比分別上漲99.1%、71.5%。蔥姜價格為什麼會出現大幅上漲,今後價格走勢如何?為此,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目前,大蔥價格已達近4年來最高水平,生薑價格達到近6年來最高水平。」
  • 東北玉米價格「報復性」上漲,每斤1毛,附:11月30日玉米價格
    ,15個水分一等糧2555元/噸,錦州港的潮糧價格也上漲了,25個水分的玉米收購價格為1.15元/斤;東北產區深加工企業的玉米收購價格暴漲,吉林四平天成1噸上漲50元,25個水分的收購價格1.085元/斤;吉林燃料乙醇1噸上漲了50元/噸,1.175元/噸;黑龍江綏化地區深加工收購價格30個水分在0.97元/斤左右;25個水分1.04元/斤;訥河象嶼也漲價了,30個水分現在是0.955元/斤;
  • 東北華北價格再次上漲 華北企業收購價格要再次邁上一元關口
    先來看一組關於東北玉米收購價格的調整通知把!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最新玉米收購折標價格提高至1670元/噸!京糧龍鳳也有1分左右的提價!當然,目前價格最喜人的還是華北地區,在經歷前期的一小段回調之後,華北企業再次上漲,達到一元價位的企業不斷增多。根據最新消息顯示,目前新豐澱粉經過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的連續兩次上調之後最新價格已達到1元以上,壽光巨能金玉米經過昨天下午的上調,目前也是重返1元位置。
  • 生薑價格創近6年來最高水平後期生薑價格會繼續上漲嗎?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11月,生薑批發價格為每公斤14.08元,較6月份分別上漲45.9%,同比分別上漲71.5%。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自2011年8月以來,國內生薑價格上一個大漲周期2014年,歷史高值是2014年10月4日生薑批發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6.94元,而今年大家批發平均價格多月超出每公斤10元,特別是5月後,我國生薑價格更是一路高漲,最高值漲至每公斤14.88元。
  • 經濟日報:理性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民以食為天,糧價穩人心穩。
  • 名貴中成藥價格上漲 原材料稀缺是主因
    記者在市場上調查了解到,以片仔癀、安宮牛黃丸為代表的一批名貴中成藥正上演瘋狂行情,實物藥的價格分別上漲了近三成和七成。市場價格上漲明顯 記者在位於南京東路上的蔡同德看到,橙黃色包裝的片仔癀靜靜地躺在櫃檯裡,每粒403元的價格儼然成為非處方藥領域的「奢侈品」,因此也被人稱為「藥中茅臺」。 資料顯示,片仔癀和雲南白藥是我國僅有的兩個絕密中成藥。
  • 今日豬肉價格繼續上漲
    本地需求一般,受生豬價格連續上漲支撐,屠企順勢上調售價,預計明日豬肉價格仍或上行。今日華北地區豬肉價格上漲1.0-2.0元/公斤,河北一級帶皮白條參考40.5-41.5元/公斤,個別高價43.0元/公斤。天津外地白條調入價格40.2元/公斤,終端價格42.5元/公斤。受豬價上漲影響,近期肉價或跟漲。華中地區:今日湖南白條價格繼續上漲。
  • 喜訊不斷:主產區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繼續小幅上調
    今天,主產區部分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繼續上調!其中,五得利東明公司普麥上調5釐,調後價格1.15元,五得利深州公司白麥價格下調3釐,調價後1.167元/斤;發達麵粉東區普麥基準價格調整為1.15元/斤,漲5釐;山東利生食品濟寧、汶上公司新普麥上調5釐,上調後基礎價格為1.17元/斤;中糧面業德州分公司收購價格1.153元/斤。漲3釐。
  • 雞蛋價格兩個多月漲逾六成,超市最高賣到10元/斤
    同一時刻,大量的三輪電動車不停地從大廳內進進出出,各個批發商家的工作人員忙碌地把不同規格的雞蛋成箱、成筐地從貨車上搬運到三輪車中。周環比明顯上漲;月環比大幅上漲;年同比大幅上漲。上周末年同比上漲20.27%,本周同比漲幅有所放大。事實上,如果把新發地市場的鮮雞蛋價格同2月末的低位5.66元/公斤相比,到5月20日的漲幅已經突破六成,達到62.9%。而如果與去年5月20日的價格6.8元/公斤相比,漲幅也達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