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張而無節制的魏晉南北朝,才會出現「何不食肉糜」這種荒唐對話

2020-09-18 好看歷史君

南北朝:線性朝代史架構下的特殊例外

中國傳統的朝代史架構中,朝代既有政權單位的意義,也有時間單位的意義。例如,漢代是一個連續的劉家政權,同時也指涉了橫跨大約四百年的那段時間;明代是從明太祖一路傳承到崇禎皇帝的朱家政權,同時也指涉了從西元一三六八年到一六四四年的這段時間。

這兩種意義不完全一樣,有時甚至會有衝突。「魏晉南北朝」的說法就顯現了這樣的衝突。「魏」是一個政權,「晉」是一個政權,「南北朝」卻是好幾個政權彼此重疊集合在一起的,毋寧指的是一個時代。

「南北朝」的概念,源自唐代李延壽所寫的《南史》、《北史》。我們必須感謝李延壽,《南史》和《北史》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南北並重,現實地承認了南北政治分裂的事實,這和後世的「正統史觀」,即一定要建構一條單一的朝代更替線的做法很不一樣。

南北朝時南北不僅分治,而且對立。北人習慣稱南人為「島夷」,南人則稱北人為「索虜」,當然都不是什麼好聽的名詞。線性的朝代史架構,很容易便取消了這種複雜的政治、文化並存和競爭的現象。

在歷史事實中,夏、商、周是三個不同地域發展出來的文明,在時間上互有重疊,但後來納入了朝代史架構中,夏、商、周就被改變為先後相續的概念,失去了空間分配的性質。以至於要等到兩三千年後,才能借著考古發掘的成果,重建這段歷史記憶。

在朝代史觀強烈的線性時間觀念下,南北朝明確的空間並列,成了極為特殊的例外。而讓這段時期在理解上更加複雜的,是除了南北朝之外,還有「五胡十六國」。這是從北魏崔鴻的《十六國春秋》傳留下來的說法。「國」和「朝」是有區別、對比的:「國」的概念延續自上古封建時代,那是複數並列的;而「朝」則是單數,是統轄全幅全境的概念。

南北朝則表示了連「朝」都不再是單數的,而是有南有北,而且除了這已經是複數的「朝」之外,還有許多分立、錯落的「國」。其實「南北朝」再加上「十六國」,都還不足以完整顯現當時政治上的混亂狀況。例如,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既是「國」,也是「朝」。這個政權曾經是北方先後林立的諸「國」之一,後來擴張、統一了北方,成為主要的「北朝」政權之一。

面對這樣的歷史情境,我們要有基本的認知,那就是簡單的歷史架構絕對無法幫助我們掌握這個時代的實際情況。不論用什麼方式整理,都一定會出現無法方便分類的諸多例外。

肯定非常個性,誇張而無節制的時代

對應於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後的中國歷史,中國的基本文化形態在這段時期也是個明顯的例外。表現得最突出的就是——這是一個相對誇張而無節制的時代。

誇張無節制的風格,顯現在人的行為上。值得被看見、值得被記錄、值得被模仿的人。這樣的人和之前、之後的時代都不一樣,不是中正平和的人,而是在能力和性格上有所集中、偏倚的人。《世說新語》之所以成為一本空前絕後的奇書,正在於收錄的都是這種偏材的示範。

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數肯定人的非常個性、非常行為的時代。在此之前,春秋也曾是個看重獨特人格的時代,不過在周文化的影響下,春秋時期畢竟還是講究人的忠正和平教養,典型王官學教育下的理想人物,仍然是符合「禮」的規範的。

而在魏晉南北朝,普遍的典範不再居於核心地位。從實然面看,這個時代出了好多偏材,他們做了好多稀奇古怪、非比尋常的事;不過更重要的,從應然面看,這樣的人做出這樣的行為,被認為是值得記錄、值得彰顯的,這就使得這些人、這些行為取得了極高的能見度,而不是把他們趕到邊緣,進而被忽略、被遺忘。

有意思的是,用來記錄這些奇言怪行的文字,本身也呈現出同樣的誇張無節制的風格。六朝文學遠比之前的漢代文學來得華麗鋪張,在修辭上明顯出現了對於「語不驚人死不休」效果的追求。

行為上的誇張無節制,也就進一步和修辭上的誇張無節制彼此加強、互相纏繞。這個時代留下了許多誇張行為的記錄,用傳統中國價值觀讀來,會覺得很不習慣,而且很難判斷其真假。然而不論行為本身是真是假,這種誇張、無節制的風格,卻是這個時代再真實不過的歷史個性。

說到統治者和社會脫節,直到今天我們立刻會想起晉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百姓餓肚子沒有飯吃,皇帝問的竟然是:「沒飯吃?那幹嘛不吃肉粥?吃肉粥不也可以吃飽嗎?」這夠荒唐、夠誇張吧?

說到奢侈,很多人心中立即浮上的名字裡,一定會有石崇吧?尤其是石崇和王愷鬥富的一連串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文化意識中非常重要的負面教材。事實上,很多六朝人物與六朝故事都是以荒唐、負面教材的形式在中國社會中流傳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六朝整體的時代價值觀和之前、之後的時代如此相異。六朝的歷史記錄中,有空前聰明的人、有極其廉潔的人、有最英勇的人等等,但更多的是最愚蠢的人、最邪惡的人、最浮誇的人、最放誕與瘋狂的人……


公眾號:Like歷史,和五湖四海的歷史發燒友,一起神侃歷史!

相關焦點

  • 誇張而無節制的魏晉南北朝,才會出現「何不食肉糜」這種荒唐對話
    「魏晉南北朝」的說法就顯現了這樣的衝突。「魏」是一個政權,「晉」是一個政權,「南北朝」卻是好幾個政權彼此重疊集合在一起的,毋寧指的是一個時代。 「南北朝」的概念,源自唐代李延壽所寫的《南史》、《北史》。
  •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求你們別再誤導青少年了
    最近某短視頻爆火了這麼一段話,原文是這樣的:我想去魏晉南北朝看一看,男子的以柔為美,戰場上女子的颯爽英姿,還有那被天地認可的神仙愛情。當時我刷到的時候,我驚呆了,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才能夠寫出如此的一段話,不單單是未經人世,可能還是完全不懂得歷史的人而且還被現在電視劇營銷號所洗腦的小白,因為稍稍懂得歷史的人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荒唐且美好,魏晉南北朝只有荒唐並沒有美好。
  • 晉惠帝的荒唐事——何不食肉糜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他的昏庸痴頑都是這種樣子的。你瞅瞅,這說的是人話嘛!何不食肉糜?我在想這是得多麼沒有智商才會說出這種話,就算三歲小兒也知道百姓餓死是沒有果腹的食物,連野菜樹皮都啃沒了,還特麼肉糜,這價值觀根本就是詭異至極。
  • 晉惠帝的荒唐事——何不食肉糜?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晉惠帝司馬衷曾經在華林園裡遊玩,聽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聲,就對侍從們說:「這叫喚的東西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侍從們說:「這叫喚的東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
  • 魏晉南北朝,真的荒唐且美好嗎?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不知道這是什麼時候起的標題,一看還挺美,很有詩意。可是魏晉南北朝除了荒唐,那有美好。那可能是整個中國朝代裡最荒唐的時間帶了。我們看到了男子已柔軟為美,女子可上陣殺敵,然後呢,我們看到的是兩腳羊,看到的是山河破碎,看到的是骨肉相殘,文人無血氣,武人無勇氣。
  • 荒唐與美好:魏晉南北朝
    最近刷抖音看見比較小火的一些視頻,說想生活在魏晉南北朝因為那個朝代荒唐而又美好。怎樣的荒唐和美好致使他們想要呢?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在三百六十多年間,有林林總總三十餘個王朝更迭興替,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也是中國史上最慌亂最痛苦動蕩的時代。在這三十餘個王朝更替的時間裡有很多讓人感到害怕恐懼的事件,卻也因為朝代的更替和慌亂動蕩造就了文學自由,解放,智慧,熱情。
  • 魏晉南北朝:思想有多開放,行為就有多放浪
    魏晉南北朝,荒唐又美好。 這是普羅大眾對這一時期的看法。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戰國以來最為混亂的時期,戰爭不斷,政權更迭頻繁,從三國時期到東西兩晉,再後面的五胡亂華直至最好南北朝時期,社會一直處於動蕩不安的局面。
  •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是晉惠帝執政時期的一個名詞。指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出自原文「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原文:出自《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網友:學歷越低,魏晉南北朝越美好
    不過也有人說喜歡魏晉南北朝,老師問為什麼,那個學生就說:「因為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名士放蕩不羈,婦女能頂半邊天」,而他的話也引起了一干人的深思,而這個人的言論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叫好,說紛紛嚮往魏晉南北朝和民國時代。
  • 簡單聊聊中國繪畫史——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動亂帶給人們的,從來都是苦難,但是苦難也可以為藝術的發展創造契機。動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給我們留下的藝術作品,同樣精彩紛呈,令人嘆為觀止!魏晉之前的山水畫,大多只作為人物畫的輔助背景,還未形成單獨的畫科。
  •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事實果真如此嗎?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在那個朝代,男孩子也可以以柔為美,女孩子也可以上陣殺敵,男孩子和男孩子也可以在一起女孩子和女孩子也可以擁有愛情,在那個朝代呀連上天也同意ta們」 好的,相信大家看完後也覺得沒毛病,那麼我要說的是魏晉南北朝,荒唐且不美好。
  • 「何不食肉糜」的三重境界
    01何不食肉糜是一個流傳很廣的典故,它的主人公是晉惠帝司馬衷,一個據說有點痴呆的人。
  • 魏晉南北朝,戰亂數百年,為什麼會被世人認為荒唐又美好呢?
    個體的魏晉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原因在於融合了古代中國生命審美意識形態中的三個基本要素:身、孝、情,分別對應著魏晉南北朝人在歷史大震蕩中,對自我、他者、世界及其關係的求索和認知,也有對真知、真相、真情的渴求和仰慕
  • 男人上花轎,女人上戰場,這就是荒唐又美好的魏晉南北朝
    都說魏晉南北朝是荒唐且美好的,因為那個時候男孩子也能像女子一樣柔美,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樣在戰場上廝殺,而且都說魏晉南北朝有我們所羨慕的絕美愛情。世人都說唐宋是整個封建王朝中最開放的,而我認為魏晉南北朝才是開放的,甚至是我們所嚮往的。
  • 能說出「何不食肉糜」的他,究竟是什麼人
    能說出「何不食肉糜」的他,究竟是什麼人說起晉朝,讓人容易聯想到的是司馬懿父子,正是因為有了司馬懿的鋪墊,司馬昭的發展,才有了取曹魏而代之的晉朝,大家都知道晉朝是司馬炎創立的,那麼對於他的兒子您又有什麼認識呢,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大名鼎鼎
  • 「何不食肉糜」鬧劇折射出了什麼
    去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整風肅紀方面成效顯著,但是頂風違紀的官員仍然個別存在,挖空心思、變換方式地搞不正之風,一些違規違紀現象時常浮出水面,出現了被群眾戲稱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官員,搞出了「何不食肉糜」的鬧劇。
  • 動漫壁紙和故事,魏晉南北朝,很荒唐也不美好
    不曉得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些人就很喜歡魏晉南北朝。大意不過是些,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只是吧,荒唐是荒唐的,美好卻是沒有的。不要在被些三觀不正的文案給騙。你們,真的了解那段時間的歷史嗎?其實,說起來很可笑,大部分的所謂喜歡的人,不過是為了跟風。
  • 魏晉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將每一天當成末日,向死而生的風流美學
    個體的魏晉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原因在於融合了古代中國生命審美意識形態中的三個基本要素:身、孝、情,分別對應著魏晉南北朝人在歷史大震蕩中,對自我、他者、世界及其關係的求索和認知,也有對真知、真相、真情的渴求和仰慕。真,就是魏晉南北朝人的自我立法和生命審美意識形態的內核。
  • 魏晉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將每一天當成末日,向死而生的風流美學
    個體的魏晉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原因在於融合了古代中國生命審美意識形態中的三個基本要素:身、孝、情,分別對應著魏晉南北朝人在歷史大震蕩中,對自我、他者、世界及其關係的求索和認知,也有對真知、真相、真情的渴求和仰慕。真,就是魏晉南北朝人的自我立法和生命審美意識形態的內核。
  • 荒唐與美好並存,男出嫁女出戰,你不知道的魏晉南北朝
    說起魏晉南北朝,這個時代受到了許多爭議。有的人質疑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一段時間。在這個時代,曾出現過男子像女子一樣美麗嬌柔,也出現過女子像男子一樣英勇,在現場上廝殺。那麼南北朝到底都發生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