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驚蟄詩詞:一聲春雷響,人間萬物新

2020-12-04 詩享書局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蟄蟲驚而出走,故曰驚蟄,古稱「啟蟄」。

驚蟄,意味著融融春光的正式到來。

驚蟄有三候:

一候桃始華。

此時桃花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漸次開放,三月桃花始盛開。

二候倉庚鳴。

庚,又作鶊,即黃鸝。黃鸝感受著春天的清新之氣,發出愉快的啼鳴。

三候鷹化為鳩。

鷹,鷙鳥;鳩,即如今的布穀鳥。

《章龜經》中記載:仲春之時,林木茂盛,鷹幼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故名鳩。

即是說,因為此時節難以看到鷹的蹤跡,而布穀鳥卻漸漸多了起來,古人於是想像,這些布穀鳥都是由鷹化成。

三月,萬物驚蟄,天地復甦,但願這明媚的春光,可以祛除世間一切的陰霾,但願我們可以快些再快些在陽光下相遇,聽鳥兒啼聲婉轉,看桃花灼灼燦爛。

《觀田家》

唐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

一場春雨,所有的花兒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人們在度過幾天悠閒的日子後,又將開始忙碌的春耕。人間大地,一片生機。

詠廿四氣詩 驚蟄二月節

唐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驚蟄至,陽氣生,大地上是一片明媚春光。桃花開滿了蜀錦,蒼鷹化作春日的布穀鳥,人間開始了繁忙的春耕。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宋 張元幹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一聲春雷,響徹天地,於是潛伏一整個冬天的蛇、蚯蚓、蝦蟆都紛紛爬了出來,呼吸新鮮的空氣。詩人的語言極質樸,卻莫名有種打動人心的力量,讓人覺出萬物萌芽的生機與驚喜。

相關焦點

  • 12首驚蟄詩詞:驚雷一聲,萬物春回
    驚蟄一聲雷,萬物復甦生。今天是驚蟄,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一個新的節氣,必將帶來新的春日希望。詩人們,也喜歡驚蟄,他們欣喜於萬物復甦,他們愛這驚蟄時的春風小雨。今天,隱娘要分享12首驚蟄詩詞,一起來詩詞中,感受驚蟄的春意吧!
  • 驚蟄雷,萬物長,十首關於驚蟄的詩詞,喚醒這個春天!
    驚蟄,古稱「啟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在此跟大家分享十首關於驚蟄的詩詞,共同期盼一個明媚的春季。《驚蟄日雷》元代:仇遠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 28首驚蟄詩詞,大地一聲雷,驚蟄來臨,萬物復甦
    天上春雷陣陣驚醒蟄居的動物,萬物復甦,大地一片生機。古代詩人逢節必賦詩,驚蟄來臨時,詩人們又有怎樣的體會呢?下面28首驚蟄詩詞,一起體會驚蟄時詩人的心情!驚蟄時,雷聲陣陣,帶來了春的氣息。雷是驚蟄給人最大的感受,這一聲春雷,叫醒萬物。草兒冒頭了,蟲兒鳴叫著,天地似乎一下子有了生機。一切都預示著,春天真的來了。《聞雷》【唐】白居易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是是第三個節氣在公曆3月5日或6日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已升到零度以上當然我國地大物博>各地還是有很大差異東北、西北地區尚有冬日景象江南、華南等地已春日融融了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春燕飛來處處鳥語花香「春雷響,萬物長」
  • 驚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最美驚蟄詩詞大會!
    驚蟄,為幹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蛇蟲鼠蟻。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萬物始農耕忙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諺語云:春雷響,萬物長。
  • 春雷響,萬物長,蟄蟲驚起,關於「驚蟄」的諺語,你知道多少?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卯月的起始。今年的驚蟄日,是3月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然而真正使冬眠動物甦醒出土的,並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
  • 今日驚蟄!春雷響,萬物生,驅散料峭餘寒,靜待春暖花開!
    今日驚蟄!春雷響,萬物生,驅散料峭餘寒,靜待春暖花開!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3月5日(10時57分)今日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落花成雨粉蕾點染枝頭春色便盈滿九州二候倉庚鳴黃鸝飛過決勝煙柳
  • 今日驚蟄是幾點幾分 驚蟄詩詞句子 驚蟄節氣朋友圈說說文案
    ①今日10時57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②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③此時氣溫日漸回暖、萬物生機盎然,春回大地,花開的季節到了;④驚蟄時節,氣溫變化幅度較大,乍暖還寒,注意保暖。春雷響,萬物長。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 春雷響,萬物長,第三個24節氣為什麼叫驚蟄?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蛇蟲鼠蟻。蟄是藏的意思。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大自然節律才是使它們「驚而出走」的原因。驚蟄時節,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
  • 驚蟄節氣的由來 驚蟄三候包括什麼 描寫驚蟄的詩詞
    詩詞欣賞義雀行和朱評事唐·賈島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秦樓月·浮雲集南宋·范成大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賞析:時值驚蟄,雷聲隱隱,詞中處處呈現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
  • 春雷響,萬物長,一切蟄伏的美好正在醒來
    春雷響,萬物長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朝氣生,農時忙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
  • 節氣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詩詞欣賞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秦樓月·浮雲集 南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
  • 驚蟄——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
    01驚蟄簡介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 春光如許,5首驚蟄詩詞,帶你感受最美的春天
    今日驚蟄,驚蟄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這也標誌著春天已經過半。古往今來,描寫春天的詩詞數不勝數。春光如許,今天安久和大家分享5首關於驚蟄的詩詞,帶你感受最美的春天。這些詩詞現在讀來,最為合適。煙雨溼闌幹,杏花驚蟄寒。
  •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蟄時節邂逅十五首最美的驚蟄詩詞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韋應物《觀田家》),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
  • 驚蟄春雷響 萬物忙生長
    驚蟄舊時讀作「jīngzhí」,現在讀作「jīngzhé」。驚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一般在陽曆3月5-7日,今年為陽曆3月6日。此時,鬥指丁,太陽黃經為345°。所謂鬥即鬥綱,也就是北鬥七星中的魁、衡、勺3顆星。它們隨著天體的運行,鬥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
  • 關於驚蟄的詩詞有哪些 驚蟄三候是什麼意思春雷響萬物生
    ▼驚蟄(3月5日)驚蟄,古稱「啟蟄」,二十四節氣中第3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動物冬藏伏土,稱「蟄」;「驚蟄節」時,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蟲醒,天暖,漸有春雷,進入春耕季節。
  • 28首驚蟄詩詞賞析驚醒最美春天 二十四節氣驚蟄經典詩詞大全
    天上春雷陣陣驚醒蟄居的動物,萬物復甦,大地一片生機。古代詩人逢節必賦詩,驚蟄來臨時,詩人們又有怎樣的體會呢?下面28首驚蟄詩詞送給大家,一起體會驚蟄時詩人的心情!!
  • 「二十四節氣·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 天眼新聞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5日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最具動態畫面感的節氣——「驚蟄」。驚蟄時節,春催萬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 今日驚蟄!春鳴萬裡 啼囀芳華
    春天便有了輕重緩急驚雷一聲將萬物從睡夢中喚醒卻讓遠山更遠、靜水空靈春雷響、萬物生今日5時10分我們迎來驚蟄節氣一聲轟隆入眠來,春耕時大地回春,萬物復甦 「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天庭有雷神敲天鼓人間趁此時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雲 「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