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的消息,2019年下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於昨日開考,考生可於明年2月查詢成績。近年來,輿論中有關「四六級考試」改革甚至存廢之爭的議論不斷,未來,究竟該如何進行英語能力等級評價,值得關注。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從1987年開始實施,至今已走過32年曆程,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青春。期間,從各高校開始對其的高度重視,甚至與本科生的畢業掛鈎,到目前已不再是剛性要求,這個考察我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全國性考試,確實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為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新的發展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新時期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需要而設置。客觀地講,這些考試在更準確地測評我國在校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方面,曾經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也是使考試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教學服務的有益嘗試。學生畢業求職時,有用人單位還要求應聘者有四六級證書。
不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遇到了問題,考試形式和內容的僵化,影響了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更高要求,阻礙了其思辨發展能力,朝著「本位主義」蔓延的趨勢加重。儘管目前增加了口語測試,但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對此有英語專家建議,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儘快納入社會水平考試的範疇。更激進者,甚至高呼取消這些考試。
2018年2月,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面向中國英語學習者的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量表將學習者的英語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基礎、提高、熟練」三個階段,共設九個等級。就此,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存廢」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而針對外界有關中國英語能力等級考試將取代大學英語四六級的猜測,12月11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記者稱:如何將新體系與現有考試項目融合,做好繼承和發展,我們正在研究並廣泛聽取意見。然而,新體系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何去何從,不能總拖著,須儘快給一個說法,任課教師還是學生都在觀望,因為這事關到前者的教學方向及後者的學習導向。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