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荔灣區擁有廣州市最早的郊區農會謝家祠、鳳溪革命老區等一批革命遺址,阮嘯仙、楊匏安、周文雍、陳鐵軍、謝氏三傑、裕安圍九烈士、向秀麗等革命先烈和時代楷模都曾在荔灣留下不可磨滅的紅色足跡。
12月1日,荔灣區委組織部(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開展一場多點接力視頻直播活動「荔灣英雄故事 黨旗紅」,並於當天上午10時上線,有近30萬黨員群眾通過視頻直播點擊收看,微博話題參與量達到1892.3萬人次。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現場看到,直播以荔灣區黨群中心為主會場,選取7個荔灣區轄內有歷史文化、黨員英雄事跡沉澱的代表點,包括《堅強堡壘——中共大湧口黨支部》(講述者:荔灣區委老幹部局孔博睿)、《英烈忠魂耀後人——「裕安圍九烈士」》(講述者: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餘江)、《西關女傑—陳鐵軍》(講述者: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林勁梅)、《民族救亡的中流砥柱--葵蓬鳳溪抗日根據地》(講述者: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劉學)、《繡紅旗》(講述者:廣東著名配音大師謝蔚)、《感動中國的救火英雄——向秀麗》(講述者: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胡安宇)、《新時代馳援戰疫的「逆行者」》(講述者:荔灣區人民法院彭婧)。
「大家好!現在您看到的是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為人民服務廣場』,這裡有成千上萬的黨員曾到訪並通過誦讀的方式重溫毛澤東同志當年的經典《為人民服務》,它時刻提醒每一位到訪的黨員幹部牢記『人民至上』。」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林勁梅在鏡頭前為大家講述西關女傑陳鐵軍的英雄事跡。記者看到,整個活動以講述加表演形式進行「多點接力視頻直播」,帶出荔灣區黨建文化及革命歷史遺址背後的故事,釋放基層黨建新的活力,組成完整的直播路線,帶領大家一起追尋紅色記憶,領悟紅色精神,踐行紅色品格。
記者了解到,曾經有媒體把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展廳形容成一個「故事盒子」,通過深度挖掘本土紅色故事和黨員先進事跡,同時以紅色故事會、紅色講古壇、身邊黨員身邊事、荔灣青年說等形式講述出來,深深吸引前來交流學習的每一位黨員群眾,讓大家感受到這些真實感人的事跡就發生在他們熟悉的城市裡,像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此外,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打破刻板印象中的走馬觀花式的黨員學習教育形式,制定7大類62項服務內容清單,常態化舉辦名醫名師名匠服務黨旗紅、基層黨務微課堂、黨員政治生日會、習語金句書法班等活動,以底蘊豐厚的紅色基因吸引、感染到訪的黨員群眾,基本實現了月月有主題,天天有活動。
據介紹,截至2020年11月25日,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共策劃舉辦了492場活動,服務黨員群眾近十萬人次,除了荔灣區以外,全市有1000多個黨組織到中心開展活動,全國各地共有553個考察團或黨組織先後來學習交流和開展活動,打造了黨在基層教育管理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的綜合平臺,擦亮了廣州市第一個黨群服務中心的紅色品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全傑 通訊員 劉穎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全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