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1日訊 6月11日,山東廣播電視臺省級大型融媒問政節目《問政山東》迎來問政菏澤市。菏澤市市長陳平,菏澤市發改委主任康兵,菏澤市工信局局長郝丕進,菏澤市財政局局長肖友華,菏澤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張魁來到直播現場,接受問政。
在菏澤市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這麼一句話:菏澤發展最大的短板在鄉村,最大的潛力也在鄉村。問政記者在走訪調查時發現,菏澤一些鄉村的基礎設施,還有不少短板。
在菏澤鄆城縣薛堂村與鄄城縣杜楊紅村之間,有條鄄鄆連心路。
連心路上一座公路橋連接兩岸十幾個村莊。然而記者走訪發現,這座「連心橋」卻讓過往的村民們怨聲載道。這座橋修建於上世紀70年代,架在鄄鄆河上,而鄄鄆河是鄄城和鄆城的界河。
由於年久失修加上風化腐蝕,眼前的橋體護欄已經破損嚴重。橋墩已經變形而且露出了鋼筋,橋的頂梁同一個位置三條頂梁都出現了裂縫。
村民告訴記者,附近十幾個村的村民出行趕集、學生上學都要走這座橋。而現在橋面已經嚴重損壞,橋上還曾發生過車輛跌落的事故。
服役近50年的老橋為何遲遲沒人修呢?附近村民告訴記者,這座橋因為是兩個縣的事,所以就一直被擱置著。
村民說了大白話:歸一個縣的事好辦,但這座橋在兩個縣的交界處,反而沒人管了。在問政節目現場,菏澤市市長陳平明確表態,「明天我要到現場去看一看,研究解決方案,一定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
同時,陳平市長表示,現在政府部門工作中存在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問題,這裡面肯定存在部門之間和幹部之間工作不負責任、不擔當、不作為的問題。
「假如菏澤市哪怕村書記、鎮長的孩子每天走這個橋,這個橋還能拖到今天嗎?表面上看是人居環境問題,實際上是民生問題!」對於危橋多年沒人修的問題,觀察員袁曙光教授現場反問道。袁曙光教授還補充道,2020年菏澤市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的時候第6條有一句話:增收入補短板,民生保障。他強調,「民生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我們各級幹部能不能真正把民生落到實處,下一步多給百姓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閃電新聞記者 李怡靜 王雪 尹承謙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