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蜜禪
現如今,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們身邊的老人也越來越多。而另一方面,年輕人越走越遠,最後能夠陪伴在老人身邊的只有老伴。
俗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不管年輕的時候有多鬧騰的夫妻,熬過了中年的焦慮,老了之後關係反而會升溫。活了大半輩子終於明白,能夠陪你走到最後的只有老伴。
可是,再恩愛的夫妻,每個人的壽命都是有終點的,兩個人總有一個人要先離開這個世界。對於剩下的那一個人,子女各自成家立業,老人一個人形單影隻,餘生如果沒有規劃,那麼活得越久便越是煎熬。
大多數行動自如,身體還算健康的老人都會給自己找個伴,讓自己餘下的晚年生活有所期盼。只要老人能夠遇到一個真心想要一起過日子的人,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也不會反對,畢竟自己無法給到老人的陪伴,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給到老人真心的陪伴,也減輕了年輕人對老人的虧欠。
可是,老年人再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前兩天,看了一個「百歲老人與保姆結婚一年接堅決離婚」的資訊。這位李大爺今年101歲,瞞著子女和家裡53歲的保姆結了婚。
婚後不到一年,李大爺就到法院要求離婚,說自己被騙了。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這個保姆在結婚之前已經照顧李大爺十多年了,原來一直把李大爺照顧得挺好的,可自從結婚之後,保姆的態度就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變。
不但收管了李大爺的工資卡,還要求他寫以住,讓李大爺將房子過去到她的名下。事情發展到這,李大爺終於清醒過來,保姆之所以願意和自己結婚不過是圖自己的錢和房子,而不是真心想要和自己過日子。
於是才有了李大爺去法院起訴的這一幕。
老年人的感情其實很脆弱,渴望得到關愛,但又害怕失去愛。雖然不知道這個保姆當初是怎樣哄騙老大爺和她結婚的,我想如果保姆可以多一些耐心,婚後如常地照顧李大爺,她想要的一切,等老大爺百年之後她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得到。
可是,人一旦起了貪念和壞心思,便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就像《都挺好》裡邊的保姆蔡根花一樣,先是貪點小錢,然後是貪對方的房子。
為什麼不贊成老年人再婚,怕的就是對方不是真心想要和你過日子,當對方想得到的東西都得到的時候,落個人財兩空的結局。
那麼,老年人搭夥過日子,日子能長久嗎?
張大爺:比結婚靠譜。
張大爺今年70歲,他的老伴十年前就去世了。老伴走了之後,他一個人回了老家種了幾畝地,養了一群雞鴨鵝。沒病沒痛的時候,一個人的日子倒也能夠過下去。
要不是前兩年在趕鴨子的時候摔了一跤,被兒子要求回城裡住,張大爺打算餘生就一個人在老家打發了。
忙慣了的人,一旦閒下了渾身都會不自在。張大爺休息了大半年,每天無所事事實在無聊得很就跑去社區的一個養老院找人聊天。
他就是在這遇到現在的「女朋友」陳阿姨的。
陳阿姨今年具體多少歲,張大爺一直沒有搞明白,陳阿姨說女人的年齡是個秘密。張大爺並不在意陳阿姨今年多少歲,只要每天兩個人可以在一起聊聊天,他就覺得滿足了。
後來,張大爺乾脆說服了自己的兒女,搬去養老院和陳阿姨一起生活。兩個老人有了伴,雙方的兒女也贊成。張大爺和陳阿姨也說得很清楚,不結婚,兩個人搭夥過日子,過不下去就散夥,過得開心這輩子就不分開了。
對於名分,陳阿姨也不在意。兩個人都這個年紀了,最重要的是開心。
老年人搭夥過日子,只要彼此沒有意見,未必就不能長久。相反,老年人的感情一旦涉及到婚姻,那便會涉及多方的利益,反而會讓兩個人的感情變得沒那麼純粹。
感情一旦變得複雜,快樂會越來越少,需要面對的事情會越來越多。而搭夥過日子反而能夠去繁從簡,讓感情始終如一地純粹。
我們的社會正在步入老齡化,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老人在喪偶之後,如果有找老伴的需求,作為兒女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地阻止。
年輕人要做的除了鼓勵老人尋找合適的老伴,還應該幫助老人「辨真偽」。為什麼李大爺能夠瞞著兒女和保姆結婚呢?說明平日裡兒女也很少和老人交流,所以無法發現老人的異常。
人老後,老伴走了,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不是嗎?
今日話題:你覺得老年人搭夥過日子能長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