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寧)「我真想把這篇作文曬到網上,一定能成為網紅作文。」昨日,從教22年的南京某小學鄧老師告訴記者,在學校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中,一名三年級小學生在作文中吐槽自己的媽媽最愛玩手機,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記者看到,這篇作文題目是:___(填人名或動物名)最愛玩___(請將題目補充完整)。這名學生東東(化名)填寫的題目是:我的媽媽最愛玩手機。
在這篇作文中,東東有些字不會寫,以拼音代替。東東寫道:「我的媽媽一共有三個手機QQ號,我媽每天去群裡聊天,睡覺還不忘看手機。我媽也會玩彈力球,有時她也會拿著看電視。簡直整天就像瘋了一樣……整個生活都在手機裡了。她不怎麼管我學習,同學家長和老師勸她都沒用,整天在家玩,我都受不了了。」
鄧老師說,之前東東在一次日記中也寫過媽媽愛玩手機。當時,老師曾找東東媽媽談過,東東媽媽表示,自己與一個朋友從早聊到晚是因為朋友家的孩子成績好,她想取經學習。與此同時,其他幾名熱心家長也都勸說過,但收效甚微。
據鄧老師介紹,東東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學生成績還不錯,在班級中等偏上,但現在已是全班倒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東東的班上有一名智力障礙的學生,之前考試只能得8分、10分,但他的家人一直用心教育,使得他不僅學習、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增強,這次考試語文考了31分。
「儘管仍是全班倒數第一,但可以看到他在不斷進步。」鄧老師說,特別是這次英語他考了50多分,而東東只考了40多分。
「我媽玩手機,會影響我學習,也會傷害她自己。」在作文中,東東還寫道,「我想我媽變回原來的樣子,做一個好媽媽……媽媽,我相信你,你可以的。」
鄧老師告訴記者,除了東東外,學校還有好幾個小學生反映,父母在家總是玩手機遊戲。
南京解蒙心理教育學校校長李萍說,此類現象越來越常見,其危害眾多。當父母沉迷手機,孩子會有樣學樣,也成為手機的「俘虜」,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即便父母坐在身邊陪孩子寫作業,但心卻在手機上,只顧著玩手機,孩子很容易有被忽略的感覺,覺得自己沒有手機重要。孩子從父母那裡得不到想要的關懷和關注,從心理上會慢慢疏遠父母。
李萍建議,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家長要作出榜樣,從自己做起,戒掉「手機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