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開學季的時候書店都會迎來一次銷售額大增長的時期,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為書店旺季。不少的老師會指定輔導書讓家長們在全城範圍中尋找。小部分會自己收錢訂書。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學校統一去做這件事情。那麼大家覺得上述三種方式中哪一種的「可操作性」更強呢?
不久前,網上爆出河南南陽西峽縣多名家長反映,學校要求學生購買教輔書,但只有兩家書店出貨,致書店「爆滿」。這一行為就很是有點耐人尋味了。什麼樣精貴的參考書居然全城只有兩家書店才有呢?而老師又是怎麼知道這樣寥寥無幾的幾家書店中才有的「偏門」參考書呢?
根據家長們自己錄製的錄像顯示,學生家長為了能夠早一天買到書,只能夠一大早就到書店排隊買書,隊伍大約有百米長。而根據這家書店的鋪面來看似乎規模也並不大,也就是街邊普通的那種小書店。將採訪的某位家長說,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年都有人在書店買教輔書。
該事件也是在網上一石驚起千層浪。不少網友表示現在都說要給小孩子們減負,學校本來就有統一訂的輔導書可以幫助學習了,為什麼還要另外再尋找別的輔導書的幫助呢?而且這樣驕看起來就是私營性質的書店出售的輔導書的作用到底能有多大也是兩說。這位家長說,事情引起關注後,教育局下發文件,要求教師禁止學生購買書籍,已經購買的可以退回。
我們雖然不憚於將人性想像成最壞,但是凡事還是留有些餘地未嘗不可。只是學校和老師們要恰飯的責任不要強加到學生身上,真的很敗壞某一群體的好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