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50歲以上在外面打工的多,很普遍,他們還是外出打工的主力軍。首先,在農村50歲初頭的人,還不算老,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都是家中的頂梁柱,農忙時在家務農,但由於務農不掙錢,有時甚至虧本,所以單靠務農,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無法支付日益增加的各種生活費用,為人養家餬口,農閒時,他們不得不出外打工掙點血汗錢,來維持生計和家中的大小開支,所以50歲左右的農民在外打工者很普遍。
其次,50歲以上人,雖然體力不如從前,但生活實踐經驗豐富,大都是各行各業的技術能手,年富力強,性格穩重,幹活踏實,吃苦耐勞,因而在各個行業都有他們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建築行業,他們還是打工的主力軍,在工地上到處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再者,在農村60歲左右如果身體健康,在外打工者也很常見,不足為奇,一來因生活所迫,為了減輕兒女的經濟負擔,外出打工,二來因為農民不像城市職工有退休養老金,老有所養,他們都沒有"退休"之說,所以他們出外打工,為了自已今後的養老掙點積蓄,養老告終,他們依然硬的頭皮出外打工。
總之,在農村,50歲以上的農民外出打工的很普遍,一來是因家中生活所迫,二來是為兒女減輕負擔,三來他們不能退休而且沒有養老金,由以上疊加因素的影響,他們不得不出外打工,這不足為奇,希望國家今後加大農村的惠民扶持資金,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金,讓他們生活有保障,老有所養,再不為自已的養老而擔心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