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紅顏薄命,這是古代詩人的一個結語,似乎可以看出古代美人的悲涼。儘管她們可能擁有無數女人夢寐以求的美貌,但事實上,美給她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專注,更多的是痛苦。
事實上,如果把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的下場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些人都沒有一個好結局。不是擔負起亡國的責任,就是為國犧牲,有的甚至淪為笑柄。
然而在這些悲劇中,有一種地位似乎很特別,那就是西施。儘管西施被迫為國家犧牲了自己,她似乎依然有一個愛人。另外,也有傳說說,在為國犧牲結束後,她與她所愛的範蠡在西湖上漂泊,似乎也算有個好結局。
那這一年的真相如何呢?也許是意想不到的。由於範蠡墓在江蘇出土,當年西施的秘密被揭發,我們還真是誤會了兩千多年。
在現代,有關西施的故事,非常美麗。有關她的故事一般都是這樣編排的,有一位漂亮的浣紗女,她就是西施,她的美麗讓所有人都心花怒放,她的西子捧心更是讓無數人心碎。
因此,她愛上了當時最傑出的政治家範蠡。但遺憾的是,兩人的愛情正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危險,因此西施只好為情郎、為國家犧牲自己、為夫差「引誘」。
過了一會兒,經過她的努力,夫差終於墮落為「廢柴」,而他的祖國也終於破滅了。此時此刻,西施終於成功了,但她卻被越王勾踐所垂涎。無奈之下,她只好選擇死亡,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對此,有更多的人認為她是假死,於是後來與範蠡在西湖上漂泊,開啟了逍遙人生。
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西施是一位絕色女子,曾經也為國家犧牲了自己的愛與純真。但是,她到底是個偉大的女人,還是有個好的歸宿,她總是有一個愛她的人,並且最終離開家,離開那個愛她的人。
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故事,它比牛郎織女的故事更動人,它流傳了幾千年,也影響了今天的愛情。許多人羨慕西施的美麗,欽佩她為國家做出的犧牲,同時也非常希望她有個像範蠡那樣的男友,無論過去多少年風風雨雨。然而遺憾的是,歷史總是如易中天先生所說,一方面有她的歷史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她的民間印象。所有人對當年西施的故事,只留下了一個民間印象,卻忽略了歷史的真實。
其實除去民間印象之後,我們再從歷史文獻中去看當年的事件,就會清楚地發現,關於曾經的愛情,正史上沒有任何記載。據《國語》、《吳越春秋》所載,實際上是一位普通的越國浣紗女,甚至有可能是一個賣薪的女子,住在西村,這裡的記載並不能準確地描述她與範蠡之間的愛情。
再者,《越絕書》中所載的伐吳九術,也僅指「遺善美,以為勞之志」。所以範蠡就用這個計策來尋找越國美女,並開始訓練西施,然後誘使夫差。關於兩個人的愛情在這裡面似乎不多說了,應該僅僅是上下級關係。
在記錄這一段的時候,司馬遷自始至終也沒有強調過兩人的愛戀之情,只是強調了重點,範蠡帶著珠寶玉器,獨自乘船而去,西施在不在其中,不在其中。所以在歷史的影像裡,對此沒有記載,民間的印象大概是大家對愛情的幻想和想像。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江蘇無錫鴻山鎮出土了一批古墓葬,考古人員發現這是春秋末期的一批墓葬,其中有六批中小型墓葬,其中最大的一批可能是範蠡墓。並且在考古學的研究中,大家發現了不少簡牘,這些簡牘中有一段記載,確實令人驚嘆。它的原意是:「蠡與施潛通,始於三年前,以兒亭為質,施不得不勉。」
這個內容實在是太可怕了,翻譯起來就是,範蠡和西施兩個人私通,經過三年之後,終於去了吳國。範蠡讓西施到吳國去犧牲,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西施之子,西施之子語兒亭作人質,逼她去。
對於這一段還是有不同的說法的,有人認為西施可能早已經有了兒子,但他又愛上了範蠡,結果範蠡毫無感情,以兒子的名義逼她做出犧牲。還有人認為,這個兒子是範蠡和西施之子,但範蠡毫無感情,竟然用自己的兒子威脅妻子。所以,無論哪種說法,範蠡與西施之間確實缺乏愛情,他們有的只是互相利用和逼迫。在範蠡的眼裡,女人只是一種工具,甚至連兒子也可以隨意使用,因此,西施當年的偉大是逼迫出來的,西施的愛情也是可怕的政治交易。
所以很多學者對此認為,我們對於當年的愛情真的誤解了,其實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悲劇,甚至悲劇到了被人誤解的程度。他也許是個無助的探員,但出於某種原因喜歡上了範蠡,或者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讓西施愛上了自己。因此,女人願意為愛情做出犧牲,但一旦有了孩子,她就不能離開男人。
於是範蠡竟然利用她,為了兒子的生存權,到國外去,犧牲自己的貞潔。若真是這樣,那西施就太可悲了。本來愛都是我們想像的,黑暗在背後。也許對一個政客來說,愛是多餘的,動心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益和權力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西施並非一成不變的,四大美人皆如此。就像王昭君為了國家犧牲了自己的清白,後來本來可以回來的,卻再次被國家拋棄。一次次的等待,終於換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破滅,最後在扭曲的道德觀念中憂鬱地死去。而楊玉環也是這樣,她原本只是個女人,結果卻背負著國家的重擔。他是大唐興盛時期的象徵,大唐滅亡時,她成了背黑鍋的罪人。
三尺錦綾,不知結束了多少美夢,有一種感覺,也是讓太多女人失望了。古代人感慨萬千,古往今來紅顏薄命,此言不虛。封建社會的女人,苦過累過,長得好看,成了男人的玩物,不好看,又要在底層掙扎。封建社會真的很艱難,現代女性真的不應該對那個時代抱有幻想。
因此,許多人嚮往著古代的愛情,甚至還幻想著各種各樣的穿越,去尋找自己喜歡的範蠡,去尋找自己喜歡的皇帝。實際上,封建時代不講人權,基層政治也沒有感情。那些美麗的人們的故事都是普羅大眾的幻想,但是我們真正接近這些故事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只是在太陽附近帶著蠟制的翅膀,最後卻是蠟質熔化,掉進了深淵。
真愛的尋覓,不應遠古,而應現代的尋覓。由於現代人是兩性平等的愛情,但沒有認同真摯的愛情,而現在的男人一夫一妻,遠比古代男人專情。所以,過去如煙,何必回溯往昔,好好珍惜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