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聲音:民辦幼兒園如何轉為普惠園或公辦園?

2020-12-21 新聞株洲

一方面是國家要求,一方面是群眾需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到位刻不容緩,但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客觀存在。如何破解難題,順利推進這一民生工程,記者走訪了基層教育部門、資深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學者,聽取各方聲音。

▲《株洲新聞聯播》新聞視頻

民辦園轉普惠園 實施「一事一議」「一園一案」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針對產權移交難題,多名基層教育部門負責人提出,要實施「一園一策」:對建設用地是劃撥形式,而且配套幼兒園已建成的,應責成開發商限期收回,並及時辦理所佔土地和園舍的移交手續;對以非劃撥形式取得建設用地的小區配套幼兒園,政府應退還土地出讓金,開發商將幼兒園移交區教育局。

為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落實住宅小區配建幼兒園相關問題的實施細則》,要求住宅小區幼兒園按小區居民每千人一個班的指標配建,以三個班為基數計算總班數,每班人數控制在30人,生均面積要達到12平方米。在土地招拍掛公告中,應明確住宅小區配建幼兒園以及在建成後無償移交政府等要求。

建立普惠性幼兒園生均經費撥款及購買服務機制

小區配套園不論建設用地是劃撥還是非劃撥,投資者在前期辦園時都進行了不小的投資。如果要全部回購辦成公辦園,財政面臨巨大壓力。荷塘區教育局副局長王曉紅認為,可建立普惠性幼兒園生均經費撥款和購買服務的機制。

荷塘區教育局副局長 王曉紅:「購買服務。委託小區民辦園服務,舉辦公辦園 把學費降到公辦園的收費標準,差價由政府來補償,我們委派公辦編制的幼師進駐管理。」

市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市幼兒師範學校學前教育科科長 劉宇:「我們株洲在用於學前教育方面的投入能不能達到教育投入的10%,其他地方目前是控制在10%左右的居多。」

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普惠性幼兒園收費動態調整

2012年我市開全省先河,建立購買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服務機制,目前城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分為示範、一級、二級、三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每月保教費分別不超過600元、500元、400元、300元。7年來,物價和辦園成本上漲,普惠園的保教費仍未調整。王曉紅建議,以市場為導向,合理核算成本,建立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緩解各方壓力,確保民辦幼兒園「降價不降質」。

荷塘區教育局副局長 王曉紅:「保教費給予適當地提高,特級普惠園可以保證在1100到1200, 這樣能夠做到高端園「降價不降質」, 真正實現惠民。」

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足,是困擾學前教育的核心矛盾。要化解這個矛盾,除了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擴建一批普惠園外,還可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普惠性幼兒園,千方百計增加普惠園學位供給。

株洲市搏卡拉幼兒園園長 彭豔潔:「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我們學前教育發展的洪流中來, 比方說一些社會團體, 比方說我們的企業, 我們如何通過有效的機制的設置, 讓更多的人能夠加入進來。」

實施獎補設定過渡期

確保民辦園轉型普惠園減費不「降質」

民辦園轉型普惠園,意味著收費大大降低,盈利空間縮窄,很有可能導致教育品質的下降。多名教育工作者建議,給予民辦園更多優惠政策和補貼,切實減輕民辦幼兒園的辦園成本。例如,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民辦園解決房屋租用、裝修、教學設備等前期投入,通過生均補貼、開辦普惠班等方式,幫助轉向普惠性幼兒園的民辦園順利度過3到5年的過渡期。

北京紅纓康馨家園幼兒園園長 文海霞:「也可以參照有些地區,讓這些幼兒園推遲移交,有個緩衝 ,讓投資人投入的成本絕大部分回收以後再去交接。」

市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市幼兒師範學校學前教育科科長 劉宇「利用空餘的校舍以及周末開設老百姓需要的託育班,以對幼兒園投入彌補。」

師資缺乏是學前教育發展的短板,也是影響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設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是幼兒園和廣大市民的殷切期望。業內人士建議,政府可以從建設高素質幼師培養培訓基地、嚴格按標準配備教職工等方面,提升幼師整體水平。

株洲市搏卡拉幼兒園園長 彭豔潔:「希望政府有一些相應的保障性政策,讓教師整個隊伍的素質能夠更好起來,也有一個好的消息,我們的幼兒師範學校要準備升本了,相信會吸納更多的有學識、有理想、 熱愛教育的人能夠加入到我們行業中來。」

市政協委員 市二中附小校長 彭小英:「要讓教師編製得以保障,在新建(普惠)幼兒園的同時,把公辦幼兒園的師資編制要配齊。」

幼有所育,根本之策在普惠。今年我市將全面推動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全力確保2020年公辦幼兒園比重達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

城鎮小區配套園轉型普惠性幼兒園具體細則,教育部門正在加緊制定中。我們也會把各方的聲音、建議帶給政策的制定者,助力我市學前教育讓市民越來越滿意。

來源丨株洲新聞聯播

編輯整理丨黃璐 肖懿軒 李晶晶

審核丨彭建南

小編時刻在線 大膽來撩

相關焦點

  • ...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推動民辦園參照當地公辦園確定教師工資...
    教育部表示,近幾年民辦幼兒園發展最快,增幅最高,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民辦學前教育的重視,體現了落實公辦民辦並舉的原則。但由於底子薄、欠帳多,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普惠性資源不足,民辦園總量中普惠性民辦園只有54.8%左右,這與人民群眾接受普惠性教育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 雲南昆明: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保教費不高於公辦園1.5倍
    日前,昆明市教育局發布《昆明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認定條件。認定後,有效期為3年。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認定條件為:經教育部門批准舉辦並持有相關證照,年檢合格,辦園水平達到省三級及以上等級,每月實際收取的保教費不高於同級公辦幼兒園1.5倍的民辦幼兒園。在辦園規模上,城區(含縣城所在地)在6個班以上,在園幼兒180人以上;鄉鎮在4個班以上,在園幼兒120人以上;村級在3個班以上,在園幼兒園90人以上。
  • 廣西:決戰普惠園 用「控制數」破公辦園編制瓶頸
    落實 落實 再落實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特別報導一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投入7.73億元,新建公辦園242所,預計新增學位6.5萬個;全自治區新認定多元普惠園1039所,累計認定普惠性民辦園5587所,佔全區民辦園總數的53.2%,惠及幼兒93.4萬人。
  • 天心區這19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將轉成公辦或普惠園,你家附近有嗎?
    長沙的林先生家住天心區通用時代小區,今年五歲半的大兒子在小區配套的常青藤幼兒園上中班,小女兒下半年也即將入園就讀,最近,林先生得知了一個好消息,他們小區配套的這所幼兒園即將由民辦幼兒園轉為普惠性幼兒園,這也意味著,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他家兩個孩子就讀幼兒園的費用將會降低。
  • 教育部:推動民辦園參照當地公辦園確定教師工資收入
    教育部表示,近幾年民辦幼兒園發展最快,增幅最高,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民辦學前教育的重視,體現了落實公辦民辦並舉的原則。但由於底子薄、欠帳多,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普惠性資源不足,民辦園總量中普惠性民辦園只有54.8%左右,這與人民群眾接受普惠性教育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 幼兒園園費降了!涉及瀋陽288個小區!民辦變公辦!有沒有你家?
    瀋陽288個小區配套幼兒園! 民辦變公辦! 而且還降低園費! 渾南一小幼教集團 泰榮灣實驗園園長高麗君 開心地告訴記者, 「我們由原來的民辦園,變成現在的公辦園,
  • 上市公司投資幼兒園受限 民辦園出路何方
    細數《意見》七大亮點強調普及普惠: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不足,是目前學前教育面臨的客觀問題。《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高收費民辦園四處可見,公立園「學位難求」是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情況。
  • 龍鳳區39家幼兒園擬認定為2020年普惠性民辦園
    龍鳳區39家幼兒園擬認定為2020年普惠性民辦園 2020-07-11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亞市吉陽區11所民辦幼兒園轉公辦附屬園 新增3000多個學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5日消息(記者鄧松)8月5日上午,三亞市吉陽區舉行提升學前教育兩個比例集體籤約儀式,該區教育局與5所公辦園、11所公辦分園代表籤署合作協議。此次吉陽區聯合民辦園轉成公辦附屬園,預計可增加3000多個學位,使全區學前教育兩個比例又跨出了一大步。
  • 這22所民辦幼兒園全部轉公辦!家長又可...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強化學前教育,優化布局與辦園結構,日前成立了新疆高新教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集團化辦園」模式整合資源,啟用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並統籌存量民辦幼兒園辦成公辦幼兒園,目前已與22所存量民辦幼兒園籤訂協議,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近7000個。
  • 寧波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參照公辦標準收費 政府將給補貼
    浙江在線07月02日訊每年,到了寧波各幼兒園報名的時間段,不少家長都會感慨「上幼兒園比上大學還難」。記者了解到,入園難,主要是指「入公辦幼兒園難,入民辦幼兒園貴。」昨天正式施行的《寧波市學前教育促進條例》(以下均簡稱《條例》)就是要緩解寧波的這些問題。
  • 海口這4所民辦幼兒園轉為公辦幼兒園,在你家附近嗎?
    4所幼兒園學位共1260個,提升龍華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3.7%。  記者了解到,民辦幼兒園轉型標誌著龍華區提升「學前教育兩個比例」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為海口市探索公辦幼兒園管理新模式,深化公辦幼兒園辦園體制機制改革帶了個好頭。
  • 9月份生的孩子,秋季讀不了公辦園,等一年還是先讀民辦幼兒園?
    前半句指幼兒園的學費貴,尤其是入民辦園的學費昂貴。後半句指幼兒園的報名難,其中公辦幼兒園的學位最難。民辦園貴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民辦園自負盈虧,以營利性為目的。而公辦園雖然屬於公益性教育組織,但現目前公辦園數量稀缺,導致無法滿足廣大的幼兒及家長。
  • 正面打量非營利性民辦園
    二是國發81號文件第16條: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通過市場化改革試點,逐步實行市場調節價,具體政策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辦學成本以及本地公辦教育保障程度、民辦學校發展情況等因素確定。通俗地說,第38條強調非營利性民辦園的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第16條強調非營利性民辦園逐步實行市場調節價。
  •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但很長時間,鎮裡沒有一所公辦幼兒園。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同時,鎮裡原有的11所民辦幼兒園採取轉設、委託等方式,共新增120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已基本滿足全鎮幼兒入園需求。 這是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 民辦變公辦!瀋陽288個小區配套幼兒園降費
    「由原來的民辦園變成現在的公辦園,園費從1980元降為1045元,周邊的老百姓都受益了。」瀋陽市渾南一小幼教集團泰榮灣實驗園的學生家長顧然開心地告訴記者。12月7日,記者從瀋陽市教育局獲悉,目前,288個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全部完成,治理總量居全省第一,治理後的小區配套公辦園和民辦普惠園將為全市5萬個家庭提供公益普惠服務。
  • 番禺區將新增20所公辦幼兒園,將推進名園集團化發展
    備受關注的是,實施方案提出,從2018年起,新增政府產權小區配套幼兒園按市一級幼兒園以上標準全部辦成公辦幼兒園,具體辦園體制方式由區教育局與屬地鎮(街)商定。此前已由社會組織或個人承辦的政府產權小區配套民辦幼兒園,由區教育局與承辦人協商,按委託管理方式變更合同,在2021年2月22日新學期前全部轉為新型公辦性質幼兒園。
  • 廣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將獲財政補貼
    昨日,韓志鵬拿到了廣州市財政局的書面回復,其中透露,廣州市相關部門正在就機關辦幼兒園享受財政撥款問題展開專題調研,研究解決辦法。市財政還將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投入,對面向大眾、收費合理、辦學規範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給予多種形式的扶持和資助。
  • 青島普惠園覆蓋率提高到90%
    從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青島市共摸排出209所需整治的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工作。至此,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90%。青島市教育局作為攻堅任務的牽頭單位,堅定「攻山頭」「炸碉堡」的幹事創業決心,按照「一事一議」「一園一案」原則,深入反覆調研209所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明列「臺帳」逐一破解難題。  一是以國企為突破口,樹立治理典型範例。如青島市歡樂濱海城小區配套園權屬單位為國企,建成多年一直閒置。
  • 蘭州城關區12所小區配套幼兒園轉為普惠身份 保教費降幅最高達70%
    城關區12所小區配套幼兒園轉為普惠身份 保教費降幅最高達70%每日甘肅網12月2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23日,記者從城關區教育局獲悉,城關區2019年底全面實現了小區配套幼兒園轉為普惠性的目標,2020年春季學期這些小區配套幼兒園將以普惠性幼兒園的身份向社會提供服務,共新增普惠性學位3200餘個,這將滿足周邊市民對「質優價低」的學前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