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親水、田園牌」
本報訊(記者彭江)記者日前從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鄉村振興農業產業項目現場會上獲悉,傳統農業大鎮籍田街道,明確把「親水、田園」作為籍田可持續發展的最醒目標誌,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生態圈,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
現場會當天,與會人員首先參觀了籍田街道天府棗莊項目和天府糧倉項目。「傳統農業必須融入旅遊元素,這樣才能提質增效。通過七彩畫廊,把這些美麗的鄉村元素串聯,也能夠帶來更多更美的旅遊體驗。」一街道主任如是表示。「高標準農田整治後的規模化糧油種植、招商引資農業+項目,對於新區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對於籍田的兩個農業產業項目點位,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環保和城鄉局領導點讚到。
籍田街道黨工委書記羅亮現場交流發言說,籍田街道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明確把「親水、田園」作為籍田可持續發展的最醒目標誌,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構建農業生態圈,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為此,籍田街道做好頂層設計。緊緊圍繞新區「一心一帶兩環」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總體規劃,迅速跟進編修籍田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規劃和村莊規劃,啟動旅遊產業規劃,加快形成以「七彩鄉村畫廊」為核心的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做優產業布局。按照全域化規劃、組團式布局、錯位式發展的模式,圍繞「糧、花、果」三大特色產業區建設,定向調整產業,定點布局項目,推動都市現代農業項目加速邁向高端。
「結合6102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構建規模化糧油和大地景觀示範帶,打造天府糧倉;大力培育冬棗、貢柑、脆梨三大特色水果產業,積極引進種植新的高附加值水果品種,打造天府果鄉……」羅亮說,籍田做優產業布局的同時,還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統籌實施鹿溪河、柴桑河、落雁河水環境整治,完成柴桑河防洪護岸工程和高標準農田配套生活汙水項目,啟動鎮級汙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和三五排洪溝等4條黑臭水體治理,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牢守1.2萬畝林地資源,常態化開展綠化行動和「增花增彩」工程,努力做美生態環境。
羅亮表示,籍田通過夯實產業基礎,延伸產業鏈條,加大與農科院等專業機構合作抓農業提質增效系列舉措,注重「精細優質、高端高效」,來擦亮高品質綠色農業的「籍字招牌」。
「以七彩鄉村畫廊為核心,完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創建整體策劃方案編制,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變11公裡生產便道為旅遊步道,建成3個旅遊廁所、6處停車場和13處公交站點,打造荷塘月色、魚劍灘等8個節點景觀,七彩鄉村畫廊景區形態初步顯現。天府棗莊、天府花香谷、天府鄉村等重點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羅亮表示,籍田正充分發揮緊鄰黃龍溪古鎮的地理優勢,以農業產業為支撐,加強可進入、可參與、可留住、可消費的鄉村經濟場景植入,傾力打造新區鄉村旅遊新目的地,把「過境流量」變為「流量經濟」,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做好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