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比喻多年的刻苦磨練,讀完振奮人心。
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它源於賈島《劍客》一詩。
劍客
作者:賈島 (唐)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賈島是唐朝著名詩人。
他更加為人所熟知的詩句,乃《題李凝幽居》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以及《尋隱者不遇》的「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好了,回憶完賈島,接下來,結合賈島的生平,聊一下《劍客》這首詩。
先說該詩的意思和內涵。
「十年磨一劍」——劍客花費十年時間磨練劍法,代指賈島花費多年時間學習經史詩賦、研究學問。
「霜刃未曾試」——劍客以前沒有試劍,如今將要亮劍,指賈島想要在科舉考試上一展才華、一鳴驚人。
「今日把示君」——劍客今天就出示劍法給你看,指賈島參加科舉考試。
「誰有不平事」——劍客將用劍法懲惡揚善,指賈島想於中舉後,在官場有所作為。
再結合賈島的生平經歷來理解。
賈島出身貧寒,早年出家為僧。唐朝時,寺廟不用交賦稅,比起愛好佛法,賈島可能只是想借當和尚,混口飯吃。這一點倒是跟朱元璋有點像。
洛陽禁止僧侶午後外出,賈島對此深感不滿,作詩抒懷,被韓愈發現和賞識其才華,韓愈因此勸他去參加科舉考試,賈島因此還俗。
《劍客》這首詩正是作於他參加科考前後。
賈島與孟郊合稱「郊寒島瘦」,指的是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格。然而,《劍客》這首詩卻不寒不瘦,反而有種灑脫豪放的風格。可能是賈島被韓愈賞識,又自負才高,因此自信滿滿吧。
由此可見,詩人的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心境有所不同。
哪怕是以「沉鬱頓挫」著稱的杜甫,青年時期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豪邁氣魄的詩句。
後來,賈島屢試不第,詩風也就逐漸轉向悽苦荒涼了。
最後,聊一聊唐詩中劍作為意象的意義。
其最為主要的含義,就是代表詩人想要建功立業的渴求,以及效國安邦的夢想。
比如說,陳子昂(寫「前不見古人」的那位)就有詩句云: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直接將「報國」與「拔劍」寫在一句詩裡了。他真的會武功嗎?不,大概率不會。那麼他為何要寫「拔劍」呢?只是一種象徵而已。雖然我只是一介文人,但是想要報國的願望跟那些會武功的將軍一樣強烈。
會武功的人,總是能有各種報國渠道。除了上戰場,還可以去刺殺。比如,荊軻刺秦王。
對於荊軻,賈島也是十分推崇,寫了一首《易水懷古》歌頌他:
荊卿重虛死,節烈書前史。我嘆方寸心,誰論一時事。
至今易水橋,寒風兮蕭蕭。易水流得盡,荊卿名不消。
荊軻雖然失敗了,但是卻名垂千古,後人對他的讚賞,不會隨著易水的流逝而消散。
賈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了寫好詩,他「十年磨一劍」,雖然科舉失敗,但是他的詩名卻將永遠被後世銘記。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個人公眾號:平兒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