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衛視:閩南語播放 鄉音連兩岸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二月十一日電 題:廈門衛視:鄉音連兩岸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廈門衛視是大陸第一家用閩南語播放的電視頻道,為兩岸的文化資訊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牛年新春之際,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視察廈門廣電集團時這樣盛讚廈門衛視。

  短短兩年間,賈慶林兩度蒞訪廈門衛視,足見這位全國政協主席對兩岸交流的關注。二00六年十二月,賈慶林參觀考察廈門衛視,殷切希望廈門衛視多促進兩岸媒體的交流與合作,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兩年過去了,廈門衛視沒有辜負賈慶林的期望。如今的廈門衛視,以豐富的內容、靈活的形式、親切的鄉音、親和的播報風格,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和廣泛關注。

  就在賈慶林今年正月初二視察廈門廣電集團之前,由廈門衛視聯手臺灣TVBS電視臺打造的《歡喜大圍爐——二00九兩岸閩南話春節晚會》,除夕夜在廈門衛視、臺灣TVBS電視臺、馬來西亞ASTRO頻道同步播出,春節又在廈門衛視、臺灣TVBS重播。這臺洋溢著濃鬱閩南特色和鄉音鄉情、既傳統又時尚的閩南話春晚,被廣大臺胞視為了「寄託思念和尋求認同的最好方式」。

  作為祖國大陸第一個以閩南方言為主的衛星頻道,廈門衛視多年來以傳遞兩岸資訊、推動兩岸交流、弘揚閩南文化、傳播華夏文明為宗旨,積極推動對臺新聞、影視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發展。

  除了閩南話春晚,廈門衛視開展的兩岸媒體合作不勝枚舉:二00七年十二月,攜手臺灣中天電視臺,採用SNG衛星雙向連線,兩個半小時直播「臺胞返鄉探親二十周年」特別節目《守•望》。二00八年七月,兩岸實現周末包機直航,聯合臺灣中天、東森、三立、臺視,聯手製作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兩岸直航》。

  還有五十集大型系列片《發現新大陸》、大型專題片《慈濟千秋》、第六屆海峽兩岸知識大賽、閩南語馬拉松直播等,都是廈門衛視與臺灣各大電視臺合作的結晶。每次颱風來襲,廈門衛視也與臺灣媒體進行實時連線,及時將廈金航線通行情況通過對岸媒體告訴廣大臺胞,服務臺胞。

  閩南語節目的製作,更是廈門衛視用鄉音連兩岸的真實寫照。二00八年八月,它推出大陸第一檔閩南語綜藝節目《娛樂鬥陣行》周末版《歡喜鬥玲瓏》。去年七月起,全面播映閩南語版電視劇,實現全天電視劇全閩南語播出。而今,它已實現閩南語譯製從專題、動畫片到電視劇的拓展,成為第一個閩南語譯製電視劇的大陸電視媒體。

  目前,廈門衛視實現全天二十四小時播出,播出語言包括閩南話、普通話、客家話,其中閩南話節目已佔播出總量的百分之九十一以上。

  影視創作與拍攝的對臺合作,廈門衛視也緊扣「海峽兩岸」題材,先行先試。《轉角遇到愛》以兩岸為背景,描寫親情、友情和愛情,二00七年在臺灣中視播出後取得當年戲劇類節目收視第二名的佳績。《雲水謠》、《保生大帝》、《瑰寶》、《幻影八戰士》等四部電視劇,現又正在積極運作中,其中《保生大帝》是繼兩岸開放影視合作政策後大陸第一部與臺灣合作、公開赴臺拍攝的電視劇。(完)

相關焦點

  • 同步直播:廈門衛視閩南語春節聯歡晚會
    點擊進入觀看廈門衛視2009閩南話春節晚會>>       兩岸製作團隊聯手打造的《歡喜大圍爐——2009兩岸閩南話春節晚會》即將於除夕夜在廈門衛視、臺灣TVBS電視臺、馬來西亞ASTRO頻道同步播出,屆時,兩岸的閩南鄉親和全球的閩南語同胞,將共同享受這臺閩南風味十足的牛年大餐
  • 閩南語歌后陳飛:陳商祺與閩南語歌后陳飛共商春晚
    2018年2月15日,中國O2O鼻祖、中國網際網路最具影響力100人物、數字同城CEO陳商祺與閩南語歌后陳飛相聚在廈門世貿雙子塔,共商《大同世界華夏春晚》籌備事宜。 陳飛(藝名),原名陳瑞勤,廈門人,閩南語歌后。
  • 兩岸將合拍閩南語電視劇 內容融合兩岸要素(圖)
    2月2日電 由臺灣藝人王中平、張靜儀、玉尚主演,大陸藝員共同參與演出的閩南語電視劇《一定要幸福》,1日在廈門正式籤約,據悉該劇的特點是:以廈門為時空背景、將時事貫穿其中、融合兩岸要素、攜手兩岸藝人。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據廈門衛視葉水凱介紹,作為大陸首部閩南語電視劇的《一定要幸福》,將呈現兩岸播映體系和演藝資源的全面結合,這是一部闡述婚姻與感情的真諦,並剖析人性的時裝家庭溫馨喜劇,以幽默諷刺、謔而不虐的寫實手法,藉由單元連續方式輪番演繹許多令人莞爾的故事。    該劇具有四個亮點:以廈門為時空背景;將時事貫穿其中;融合兩岸要素;攜手兩岸藝人。
  • 兩岸首個專業閩南語合唱團在廈門成立
    央廣網廈門5月28日消息(記者賴婧玲)5月27日下午,廈門本土音樂組織「微風樂集」在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舉行微風樂集五周年感恩音樂酒會暨品牌年度新聞發布會。在此期間,微風樂集創辦人、臺灣音樂人楊慕發起的兩岸首個專業閩南語合唱團「A萌閩南語合唱團」首次亮相。
  • 兩岸攜手制定閩南語廣播實踐規範
    新華社廈門6月6日電 (記者付敏)由兩岸專家攜手制定的閩南語方言廣播實踐規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閩南話播音主持水平測試標準』」6日在廈門理工學院發布。
  • 廈門百年江夏堂迎兩岸宗親祭祖 臺胞慨嘆鄉音未改鄉情猶在
    圖為清末武狀元黃培松在1910年奉旨在廈門建造的黃氏宗祠——江夏堂。 李思源 攝中新網廈門12月20日電 (記者 李思源)「終於趕上了!快一年了回到宗祠,鄉音未改鄉情猶在。」半個多月前,臺商黃靈聰從臺中趕回廈門,度過隔離期後迫不及待地來到江夏堂,參加20日在此舉行的兩岸黃氏宗親冬至祭祖典禮。時隔十個多月,他又見到了熟悉的老友們。圖為兩岸黃氏宗親冬至祭祖現場。 李思源 攝冬至將臨,兩岸八十多名黃氏宗親聚首廈門江夏堂舉辦宗親祭祖儀式。
  • 兩岸歌手為廈門特區獻禮 同臺共唱閩南語歌曲
    兩岸歌手為廈門特區獻禮 同臺共唱閩南語歌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3日 20: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廈門12月23日電(記者餘瑛瑞)「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演唱會」23日晚在廈門藝術劇院舉行,為廈門特區建設25周年獻上了一份獨具特色的禮物。
  • 「咱厝裡的歌聲」兩岸情閩南語歌手活動在漳州開發區舉辦
    「咱厝裡的歌聲」鄉親鄉音兩岸情閩南語歌手活動正火熱上演,吸引了臺灣、泉州、廈門、漳州等地5000多人前來觀看。  此次活動由漳州開發區管委會主辦,漳州開發區社會發展局、文聯、音樂舞蹈家協會協辦。陳飛表演《望春風》,她表示,希望能夠通過活動,讓更多人在閩南語歌曲中得到共鳴,了解這片熱土  兩岸一家親 鄉音唱真情  活動一開場,勁爆十足的舞蹈表演《D-MASTER》點燃熱情,引來觀眾振臂歡呼,馮偉傑、猴賽雷、凱文、鄭奕燦、蔡慧群、大陸首位閩南語歌后陳飛等來自閩臺兩地的歌手為觀眾聯袂演繹《勝者為王
  • 臺灣六旬翁當兩岸閩南語「信鴿」 吟唱古詩詞
    ­  十年來,蔡金安經常往返臺灣和大陸,用閩南語吟唱的方式,當起了兩岸閩南語交流的「信鴿」。­  被閩南語文學感動致力閩南語詩詞吟唱­  頭戴草帽、吟唱詩詞聲音洪亮……昨日,記者見到了這位飽含古風古韻、精神抖擻的六旬老人。­  當記者問及為何要推廣閩南語時,蔡金安打開了話匣子。
  • 臺灣音樂人廈門發起閩南語合唱團 盼閩南音樂「生生不息」
    楊慕說,在廈門舉辦了數百場室內外音樂會,寫出這麼多的歌后,他一度覺得自己「任務已經完成」,但在廈門這座「愛唱歌的城市」裡,他希望能由「自己開一個頭」成立合唱團,集合熱愛鄉土文化的力量,讓閩南語歌聲繼續傳唱,讓「閩南鄉音被重新聽見」。
  • 《兩岸好聲音》閩南語歌曲演唱大賽在福建漳州落幕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9月23日電 (記者 張金川)《兩岸好聲音》閩南語歌曲演唱大賽頒獎晚會22日晚在福建省漳州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兩岸好聲音》20強選手再次集結,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場精彩的閩南語音樂視聽盛宴。
  • 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落幕 臺灣選手分獲亞季軍
    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落幕 臺灣選手分獲亞季軍 2017-01-15,15日晚「會師」於福建泉州舉行的總決賽,用共同的鄉音展開終極「對決」。
  • 廈門百年宗祠江夏堂 迎兩岸黃氏宗親聚首謁祖
    廈門百年宗祠江夏堂 迎兩岸黃氏宗親聚首謁祖
  • 世界及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決賽11月廈門舉行 本網視頻直播
    人民網廈門10月29日電(陳遙)記者從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獲悉,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暨首屆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決賽定於11月14日在廈門市海滄區舉行。屆時,本網將全程視頻直播決賽盛況。 本屆大賽是閩南文化傳承的盛典,也是兩岸暨世界閩南語區民眾交流的一次盛會。
  • 臺灣寫真: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中新社臺南5月28日電 題: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來自福建泉州的小夥黃泓彬從沒想過,26歲生日會在海峽對岸的臺南度過,而且有一千多人陪著他。  27日晚,臺南文化中心,黃泓彬躋身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以《憨人情歌》和自己改編的《Opera 2》兩首歌,從十位參賽歌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驚喜的生日禮物」——冠軍獎盃。  這場總決賽,大陸和臺灣各有五位歌手登臺,共同的鄉音詮釋著閩臺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
  • 臺灣學者蔡金安:願做兩岸閩南語交流「信鴿」
    「信鴿」  作者 廖靜  「閩南話是泉臺共同的語言,語言的交流更能增進兩岸的文化認同感。」臺灣學者蔡金安11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自己多年來往返兩岸傳授推廣閩南語古詩吟唱,就像是一隻「信鴿」。  「年輕人用閩南語吟唱唐詩宋詞,有一種別樣的韻味。」常年從事閩南語言推廣活動的蔡金安,連日來在福建泉州多所中學教授閩南語古詩吟唱。
  • 廈門百年宗祠江夏堂 迎兩岸黃氏宗親歡聚謁祖
    中新網廈門12月15日電 (李思源 許丹)「江夏堂是我們兩岸黃氏宗親共同的家。」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創會會長黃奕展自豪地說道,「我們希望帶領年輕一代回來大陸敦親睦族,讓他們了解黃氏家風家訓,不忘根本。」
  • 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在臺灣落幕
    在臺灣地區舉辦的總決賽現場獲總決賽冠軍的泉州選手王耀華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天勝):「快步胺基酸杯」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近日在中國臺灣新北市落幕。據了解,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自2017年10月開賽,共有兩岸閩南語歌曲愛好者數千人報名參加。總決賽由福建泉州、臺灣兩個分賽區的前5名選手參加。在總決賽現場,10名參賽選手用鄉音詮釋兩岸民眾耳熟能詳的閩南語歌曲。一首首優美的歌曲博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參賽選手還共同獻唱了專為大賽創作的閩南語新歌《有你喲》。
  • 兩岸歌手明晚共唱閩南語歌
    本報訊(記者海鷹)昨日下午,記者從首屆閩南語原創歌曲大賽組委會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慶祝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周年系列文藝活動之一,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主辦的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演唱會將於23日晚在廈門藝術劇院舉行,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周年獻上一份獨具閩南文化特色的禮物。
  • 兩岸黃氏同胞歡聚廈門江夏堂,臺灣宗親首次主持祭祖典禮
    2019年12月15日,來自海峽兩岸的200多位黃氏宗親,聚首廈門思明區的百年宗祠江夏堂,共同祭祀先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黃姓是廈門第三大姓氏,常住人口約有7.952萬;在臺灣,黃姓也是第三大姓,當地2300多萬人口中就有150多萬人姓黃。海峽兩岸黃氏同根同祖,臺中黃氏是江夏堂黃氏分支,而江夏堂則是流傳最廣的黃姓堂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祭祖典禮,由臺灣黃氏宗親首次主持。在莊重的典禮上,祖籍同安的宗親黃奕展,堅持使用閩南語朗誦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