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 重播 請刷新試試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日訊 位於濟南漢峪金谷A區的雲鼎大廈,地上69層,總高度339米,超越303米的綠地中心,成為當前濟南「第一高樓」。憑著一份對濟南城市建設的熱愛,歷時6年,拍攝16000多張照片,濟南60後「高樓迷」趙欽雙用照片記錄下了雲鼎大廈的「成長」。
從核心筒到鋼結構,再到玻璃幕牆,施工進展如何?建設到多少層?趙欽雙已經看了無數遍、數了無數次。6年前,從它還是一個難看的基坑,到它拔地而起扛鼎濟南天際線,他見證了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好像見證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雲鼎大廈也已經不知不覺融入了趙老師的生活當中。
說到自己拍攝的濟南「第一高樓」雲鼎大廈,趙欽雙坦言,最早是想簡單拍攝下濟南未來「第一高樓」的初始樣貌。「當時最初沒想這麼多,也沒想會記錄多少年,只是覺得最好能堅持拍到落成那一年。」
據介紹,雲鼎大廈高達339米,施工工藝複雜、材料種類繁多、體量大、點位多。大廈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加鋼管混凝土框架,是目前濟南唯一將高標號混凝土泵到300多米高度的項目。大廈的外幕牆使用9826塊玻璃,每塊重達800多公斤,若有一塊玻璃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後果都不堪設想。站在69層即可俯瞰城市美景,內部共安裝67部高速電梯,兩分鐘內即可從1樓到達69樓。
高層建築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水平。近幾年來,濟南在各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城市的天際線也一天天不斷升高,陸續規劃和開工的新項目,讓這個濟南「高樓迷」有了新目標。「希望雲鼎大廈只是濟南高樓的一個開始,未來隨著濟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希望有更多的高樓『奇蹟』等待我們去記錄與見證。」趙欽雙告訴記者。
下面,我們就一起隨趙欽雙的鏡頭,穿越時光,見證濟南第一高的「成長」。
2015年4月7日攝
2015年8月18日攝
2016年5月1日,開始安裝塔吊。
2016年5月21日,漢峪金谷主樓開始進行主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標誌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2016年8月28日,建設達到「正負零」。
2016年12月26日攝
2017年1月3日攝
2017年2月27日,核心筒達到10層。
2017年5月30日,核心筒達到30層。
2018年4月12日,核心筒達到65層。
2018年6月28日,核心筒封頂。
2019年4月9日,鋼結構封頂。
2019年9月10日,第一次燈光測試。
2020年10月23日,第二屆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在凱賓斯基酒店開幕,標誌著雲鼎大廈的建成和投入使用。
閃電新聞記者 白少光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