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六年拍1.6萬餘張照片!他用手機記錄下濟南「第一高」建設歷程

2021-01-21 瀟湘晨報

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 重播 請刷新試試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日訊 位於濟南漢峪金谷A區的雲鼎大廈,地上69層,總高度339米,超越303米的綠地中心,成為當前濟南「第一高樓」。憑著一份對濟南城市建設的熱愛,歷時6年,拍攝16000多張照片,濟南60後「高樓迷」趙欽雙用照片記錄下了雲鼎大廈的「成長」。

從核心筒到鋼結構,再到玻璃幕牆,施工進展如何?建設到多少層?趙欽雙已經看了無數遍、數了無數次。6年前,從它還是一個難看的基坑,到它拔地而起扛鼎濟南天際線,他見證了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好像見證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雲鼎大廈也已經不知不覺融入了趙老師的生活當中。

說到自己拍攝的濟南「第一高樓」雲鼎大廈,趙欽雙坦言,最早是想簡單拍攝下濟南未來「第一高樓」的初始樣貌。「當時最初沒想這麼多,也沒想會記錄多少年,只是覺得最好能堅持拍到落成那一年。」

據介紹,雲鼎大廈高達339米,施工工藝複雜、材料種類繁多、體量大、點位多。大廈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加鋼管混凝土框架,是目前濟南唯一將高標號混凝土泵到300多米高度的項目。大廈的外幕牆使用9826塊玻璃,每塊重達800多公斤,若有一塊玻璃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後果都不堪設想。站在69層即可俯瞰城市美景,內部共安裝67部高速電梯,兩分鐘內即可從1樓到達69樓。

高層建築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的水平。近幾年來,濟南在各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城市的天際線也一天天不斷升高,陸續規劃和開工的新項目,讓這個濟南「高樓迷」有了新目標。「希望雲鼎大廈只是濟南高樓的一個開始,未來隨著濟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希望有更多的高樓『奇蹟』等待我們去記錄與見證。」趙欽雙告訴記者。

下面,我們就一起隨趙欽雙的鏡頭,穿越時光,見證濟南第一高的「成長」。

2015年4月7日攝

2015年8月18日攝

2016年5月1日,開始安裝塔吊。

2016年5月21日,漢峪金谷主樓開始進行主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標誌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2016年8月28日,建設達到「正負零」。

2016年12月26日攝

2017年1月3日攝

2017年2月27日,核心筒達到10層。

2017年5月30日,核心筒達到30層。

2018年4月12日,核心筒達到65層。

2018年6月28日,核心筒封頂。

2019年4月9日,鋼結構封頂。

2019年9月10日,第一次燈光測試。

2020年10月23日,第二屆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在凱賓斯基酒店開幕,標誌著雲鼎大廈的建成和投入使用。

閃電新聞記者 白少光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萬餘張照片記錄珠海城市變遷
    籌辦展覽次數多了,我逐漸發現用照片記錄珍貴歷史時刻的重要性,從此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那時,從沒摸過照相機的我借來機器,買回攝影專業書籍開始自學。1973年,38歲的我有了第一臺專屬相機。當時單位門口設置了一個櫥窗,專門用來展示珠海城市新面貌。
  • 王少華和河間五胞胎的萬餘張照片
    進入嬰兒護理室,在無菌室外,隔著玻璃,王少華看到五胞胎中的一個孩子正在搶救,拍了下來。隨後,隔著玻璃,他拍下了保溫箱內的其他4個寶寶。為五胞胎健康成長而奔走繳家並不富裕,同時養5個孩子更是困難很多。施工人員為5個孩子開了綠色通道,引領他們參觀仍在建設中的鳥巢。王少華記錄下孩子們的每一個表情。2008年,五胞胎被選為奧運會小小志願者,王少華全程跟隨拍攝。看到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看著孩子們在眾目睽睽下大方得體的表現,王少華激動得差點落淚:「孩子們長大了。」
  • vivo S7照片1:1列印辦影展
    這張展會上的照片並不是由專業相機設備拍攝,而是由主打拍照的vivo S7定格。vivo S7所拍的這些照片按1:1比例列印之後,讓觀眾們獲得猶如親臨大自然一般的體驗。20餘種野生動物,還原最真實的一面此次影展中共展示了20餘種野生動物,比如3米高的長頸鹿、萌萌的羊駝、色彩豔麗的鸚鵡等。
  • 他用手機拍的這組照片,驚豔不輸相機,用這個方法你也可以
    我們都知道相機拍照好看,但你也不要低估手機的「威力」我們都知道用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很好看,但你知道嗎?如果我們能用好自己手裡的手機,一樣也能拍出來很驚豔的照片。這裡我希望大家對相機用戶和手機用戶能理性對待,畢竟兩者都是有優缺點的,拍照嘛,圖個樂子。都是記錄美好的事情,不應該有高下之分。
  • 1000多張照片記錄九景衢鐵路開化站建設過程
    開化火車站站前片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建設現場
  • 賀延光:誰都可以拍,但不是誰都能拍好
    第二,我就覺得網絡發展了之後,拍照片的人更要注意,在這個前提下作為上網的讀者選擇性更大,不是你發什麼我就必須要看什麼,因為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覺得這方面要提醒我們拍照片的人是不能忘掉的。賀延光:我覺得拍照片,第一是記錄,第二是表達。我不是反對收藏,我是不太贊成老在這種論壇上談收藏。
  • 維密御用攝影師讓我們猜哪兩個妹子是他用手機拍的
    看看米蘭達·可兒跟他「勾肩搭背」的親熱勁兒就知道他的模特當然不止可兒過生日的祝賀照片是這樣的拍的工作的時候也很有排面長相也很有雅痞大叔的感覺這是Russel James的部分攝影作品Russel James今天出現在北京倒不是來拍大片的他多了一份「工作」——擔任
  • 其卡:用照片記錄每天的生活
    大一的時候課程比較少,學習相對放鬆一些,那時我有個愛好,每天拍一張照片,自己的頭像活著是學校的生活,然後每天都傳到網上,一年下來,感嘆道竟然拍了那麼多,回顧時感覺特別有意義。但是網上缺少這種以頭像或者用照片交流照片的網站,於是我們打算創辦一家這樣的網站,幫助大家用照片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 他用手機拍遍中國55處世界遺產,這次要拍家鄉的白沙堰
    「用手機鏡頭記錄世界,記錄中國,唯獨沒有好好記錄家鄉。」他是金華一名80後青年追夢人,名叫王劍波,手機攝影師,網名「神奇的哈利波哥」。 他決定補上「記錄家鄉」這一課。一個月來,他在婺城區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正在拍攝「白沙溪三十六堰」系列手機攝影作品。
  • 怎麼簡單快速把手機拍的照片加上文字?
    手機拍的照片怎麼才能更簡單快速加上好看的文字,成為社交年代越來越多人的需求。很多圖片加上文字後,既可以更好記錄我們每一刻的美好時光,也可以讓圖片看起來更有逼格。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在他們的印象裡,總覺得給手機拍的照片加上文字太複雜太難,是專業人士才會做的事兒。其實沒那麼難,給手機拍的照片加上好看的文字也很簡單,大體來看,有2種不同的方法,而且都不難,也不麻煩,讓你1分鐘學會!
  • 手機裡不要再保存這些「照片」了!身份證照片、銀行卡照片……
    平時使用身份證複印件時,也有必要進行籤注,註明「本複印件僅供XX用於XX用途,他用無效」和日期,防止被盜用。給敏感信息加鎖除了身份證照片很重要,其他重要隱私也需保管好,否則很可能會被犯罪分子盯上,悔之晚矣!1、不要存銀行卡照片溫州的章先生的手機被盜,隨即章先生的銀行卡也被盜刷了。真相如何呢?
  • 「高樓迷」們的野望 濟南天際線逐年攀高高樓愛好者們都快成攝影...
    高樓迷「蘭居幽谷」用6年時間記錄濟南「第一高樓」雲鼎大廈建設的全過程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不僅象徵著城市的經濟繁榮,也成就了城市中一個獨特的群體——「高樓迷」。顧名思義,「高樓迷」就是高樓的愛好者,他們痴迷於地標建築和天際線,專注於城市建設及未來規劃的交流和討論。
  • 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近20座跨江大橋的誕生與成長
    但是從一座橋的選址、開建、合龍到封頂,全程記錄一座橋誕生、成長的人,在重慶,寥寥無幾。62歲的黃河就是其中一個,他是重慶很多跨江大橋的建設者,也是記錄者。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了重慶近20座跨江大橋建設的全過程。建設一座橋需要3至5年,少則幾千張,多則上萬張,黃河用另一個視角記錄大橋,用另一種方式見證橋都。
  • 手機怎麼拍出又清晰又美觀的照片?
    現在的手機性能已經很強大,將反射光線轉化為清晰又美觀的圖像完全沒問題,既然硬體方面已經不是問題,可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拍不出清晰又美觀的照片呢,問題就出在「軟體」方面,今天我就來聊聊「軟體」方面的技巧。1.對焦準確現在的手機都是智慧型手機,都會自動對焦,很多時候對焦的位置好像跟你預想的差不多,但是機器畢竟不是人,還是有一些差異的,作為一名攝影人,手動對焦才是保證主體清晰的不二法寶,方法很簡單,點擊屏幕即可完成對焦。
  • 手機怎麼拍星軌照片?
    確定北極星位置其實很簡單,我這裡推薦兩個方法:第一,手機下載一個軟體(star walk),可以通過這個APP來找到北極星的位置。第二,在天空中找到北鬥七星,北鬥七星的勺子附近找一顆比較亮的星星,那顆星星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本身也比較亮)。
  • 他用鏡頭記錄D-DAY(組圖)
    他用鏡頭記錄D-DAY(組圖) (註:這是炮火最密集的時候,卡帕舉著相機在晃動中拍下這一照片)登陸結束後,盟軍監督德軍戰俘埋葬大批雙方陣亡士兵的屍體  盟軍雖然成功登陸,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海灘上到處布滿了尖樁、水雷、鐵絲網等障礙物和致命武器  被譽為「最偉大的戰地記者」的卡帕,登陸前保持了他在戰地採訪中一貫的輕鬆姿態  1944年6月6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盟軍的這次行動
  • 手機怎樣拍蹦起來的照片?
    手機拍跳起來的照片與靜止照片略有不同,能夠拍出好片的難度係數也更大。最主要的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一個是時機的把握,畢竟跳起來的時間有限,最佳鏡頭與您按下快門拍照的延時不好把握;一個是對焦的問題,高速運動中很難捕捉到焦點,就會造成照片模糊的問題;一個是光線、構圖等方面的問題,畢竟給我們調整的空間不多。
  • 三次走遍中國 他用40萬張航拍照片記錄「大美神州」
    網紅攝影師呂鳳霄:  三次走遍中國 他用40萬張航拍照片記錄「大美神州」簡歷  呂鳳霄,現定居廣州,中國航拍攝影師、園林設計師、背包客,國際花展設計金獎獲得者。曾拍遍中國三次,航拍素材已涵蓋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
  • 他用鏡頭記錄鴉片戰爭下的中國,費利斯·比託作品來滬
    《初見:費利斯·比託,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9月20日在寶龍美術館開幕,集中展示費利斯·比託80餘幅珍貴的蛋白影像、收藏級作品圖集,以及豐富的影像資料和手稿文獻,包括費利斯·比託拍攝的中國北京、香港等地的早期影像,以及日本、朝鮮等地區在1860年代的面貌,作為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其中,大眾熟知的恭親王奕訢標準像也將在展覽中亮相。
  • 他用鋼筆畫記錄老濟南建築
    電腦反射的光打在白色的卡紙上,莊宇參考著電腦上的照片,一筆一划地描繪出一幅景深縱橫的鋼筆畫。在莊宇眼裡,一塊瓦、一塊磚都是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凝固的藝術。歲月就像刻刀,在這些冰冷的磚塊上划過,賦予它們獨屬於時光和歷史的魅力。這些走過了歲月,凝聚了歷史的老建築,在莊宇的筆觸下,能夠穿越時光,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