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電視劇行業產量頗豐,發展態勢良好,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投資、製作、交易、播出和廣告經營五大環節在內的,有電視劇製作方、購買方、播出方、觀眾和廣告客戶等多方參與的基本完整的產業鏈形態。目前,電視劇產業正在資源整合與產業升級的階段。電視劇產業將在製作數量、播出平臺、廣告收入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積累經驗,日益成熟,在產業運作上不斷增強其自身實力。
一。電視劇行業相關政策
隨著我國電視劇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廣電總局極為重視電視劇產業的良性發展,建立健全了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制度,規範市場流通。2004年專門成立了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負責電視劇的生產、交易和播出等方面事務的管理和監控。而「一劇兩星」「限韓令」等政策調控也為市場發展不斷助力。為保證電視劇行業市場繁榮、健康發展,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國家文化發展大方向的指引下,發布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
以下是中國電視劇行業發展相關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中國電視劇行業發展現狀
1。電視劇備案/立項情況
數據顯示:截止到12月底,2017年1-12月全國電視劇備案公示總量為1180部、46520集。與2016年相比,總部數同比下降3.36%,總集數下降3.59%,這也是電視劇備案數據迎來了近五年來的首次「逆增長」。單部集數持續增長、但增長幅度有所減緩2012年以來,無論備案總數發生何種改變,單部集數一直保持平穩的增加趨勢。2017年,在立項總部數、總集數均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平均單部集數依然上升至39.8集。網絡劇數量下降明顯,2017年新增網絡劇295部,相比2016年349部的數量同比減少15.5%;相較2015年379部的數量減少22.2%,下降趨勢明顯。
數據來源:廣電總局、《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
題材方面,2017年中國電視劇立項題材中59%為當代題材劇,18%市古代題材劇。近代題材電視劇佔總立項電視劇數量的17%,而現代劇以及重大題材劇分別佔比5%和1%。總的看來,我國電視劇題材集中表現為當代劇,古代題材劇和現代劇數量不相上下。
數據來源:廣電總局、《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
2。電視劇收視情況
2017年電視劇收視排行榜上共有6部電視劇收視率在1.5%以上,有兩部劇收視超2%。其中檢察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以3.661%的收視高居榜首。《那年花開月正圓》收視第二,全年平均收視率達2.564%。《因為遇見你》1.930%收視排名第三位。其餘上榜電視劇還有《我的前半生》收視率1.876%,《楚喬傳》收視率1.741%,《歡樂頌》1.614%,《人間至味是清歡》收視1.315%,《孤芳不自賞》1.314%,《三生三世十裡桃花》1.288%,《于成龍》收視率為1.277%。從題材類型來看,2017年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前十名中現代都市劇佔40%,古裝劇佔比50%。播放平臺上,湖南衛視優勢明顯,共有5部電視劇上榜,東方衛視上榜電視劇有《那年花開月正圓》等4部劇。總體看來,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兩臺選劇能力更勝一籌。
數據來源:《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網絡劇播放量方面共有5部劇播放量超300億次,其中《楚喬傳》播放量排名第一,共計457.75億次。《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430.92億次播放量居於第二位。《歡樂頌2》播放量為315.98億次,排名第三。
2017年不少電視劇採取網臺同播的形式播出,共有《人民的名義》《那年花開月正圓》《因為遇見你》《我的前半生》《楚喬傳》《歡樂頌2》《孤芳不自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八部劇集重合,幾乎逆轉了以前對電視渠道和網絡渠道的分眾觀看的認知。相比2016年收視率前十和播放量前十的作品僅有兩部重合的情況,2017年共有8部劇集同時出現在雙榜單中,年度播放量前十的劇集中只有《擇天記》和《獵場》未能進入年度收視排行。不同播放渠道對於題材的偏好明顯網絡播放量較高的作品類型依然以古代題材為主,而衛視收視較高的題材多為現實主義題材。
數據來源:《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共有五家一線衛視開設周播劇場,其中安徽衛視和浙江衛視首次加入周播劇布局,而湖南衛視卻取消了三大周播劇場中的兩個,縮小周播劇布局,集合資源搶佔周一至周三的次黃金檔。同樣退出次黃金檔的還有江蘇衛視。2017年度周播劇收視排行榜前十名的作品中由湖南衛視播出的劇集高達7部,佔比70%。
總體來看,周播劇收視略有好轉,但上漲速度過慢。2017年周播劇收視率排行榜上共4部劇收視率超0.8%,比2016年上漲一部,增長速度過慢。其中《楚喬傳》以1.741%的收視率位居榜首,《擇天記》收視率1.119%緊隨其後,《漂亮的李慧珍》收視率為0.982%,排名第三位。而在周播劇製作方面並沒有根據國內收視和播放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改善,甚至在播出方式和頻次上越來越接近日播劇形式。
數據來源:《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主要競爭企業分析
1、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10月,是一家致力於製作、發行影視產品的文化創意企業。2010年10月26日,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數據顯示:華策影視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2.05億元,同比增長17.09%,淨利潤6.32億元,同比增長32.09%。公司稱,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保持戰略定力,深化SIP戰略內涵,持續聚焦爆品,以規模化爆品生產能力為依託,提高了爆品版權價格、提升了內容產品海外售價、帶動了經紀業務和整合營銷規模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作為電視劇領域龍頭企業,2017年度是華策影視實施SIP戰略、聚焦爆品以來,各大業務板塊落地生花、碩果頻出的一年:《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頭部全網劇喜獲收視口碑雙豐收的同時帶動了華流出海;《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等純網劇成功探索「以劇帶星」模式,帶動了公司藝人經紀業務的發展;以爆款為依託,廣告籤約額快速增長,整合營銷業務形成規模效應;電影發行實力進一步提升,全年累計票房成績實現新的突破;綜藝板塊持續創新,「2017天貓雙11晚會」驚豔觀眾並獲海外大獎。
2017年共開機全網劇15部681集,取得發行許可證的全網劇共13部560集,主要產生收入的全網劇為《創業時代》、《悲傷逆流成河》、《時間都知道》、《甜蜜暴擊》、《談判官》、《老男孩》、《獨孤皇后》、《上古情歌》等。2017年共首播全網劇13部617集,其中《楚喬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孤芳不自賞》進入網際網路播出平臺2017年度點擊量前十名,《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刷新網絡播出歷史記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柒個我》進入2017年度純網劇點擊播放前10名。
2。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慈文傳媒,中國影視行業的領跑者,中國第一批被授予電視劇(甲種)製作許可證的民營公司。已成為集電視劇、電影、動畫製作等為一體的大型傳媒機構。
2月8日,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慈文傳媒」)發布2017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慈文傳媒2017年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6.7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預計實現營業利潤3.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6%;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62%。關於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慈文傳媒在公告中稱,公司圍繞P全產業鏈,主打網臺聯動頭部劇,拓展付費模式網生內容,協同開展遊戲等相關業務,打造慈文「品牌+」的泛娛樂平臺,總體進展情況良好。2017年,公司投資的《決戰江橋》、《那年花開月正圓》、《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多部電視劇實現了收入,公司相關子公司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公司2017年度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比上年度同期分別有一定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唐德影視是一家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擁有甲級資質的影視劇節目內容生產出品機構。公司是具有影視項目(電影、電視劇、電視欄目)投資、管理、策劃、製作及營銷能力的全方位一體化的專業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唐德影視成立於2005年10月,並於2015年02月16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
根據唐德影視發布的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唐德影視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58.84%;實現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19.09%。唐德影視2017年業績的增長主要來源於《巴清傳》、《那年花開月正圓》、《計中計》、《親愛的,好久不見》、《急診科醫生》等多部電視劇作品,該等電視劇製作精良,實現了較高的毛利,使得影視劇業務的收入、利潤較上年均實現較大增長,雖然部分被《中國好聲音》項目計提減值約14,122萬元所抵消,本年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較上年實現增長,基本每股收益亦因此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未來發展趨勢
1。網臺聯動更加熱門
由於智能電視OTTTV的快速發展,電視劇正成為泛娛樂產業鏈上的核心環節。擁有大量年輕讀者的網絡文學通過改變成熱門電視劇在網、臺播出,進一步放大人氣和受眾,繼而同步改編為熱門電影、網路遊戲,已經成為了業界通行的做法。
網絡劇是近年新興的影視產品,因此,電視劇、網絡劇的共存模式還未形成成熟體系。在協商售賣的情況下,先網後臺、先臺後網都是偶然現象。在未來發展中,臺網聯動會更為規範。
2。周播劇初具規模
一線衛視不僅率先佔據黃金檔統領位置,其與國際接軌的周播模式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已開始綻放光彩。
如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播放的《漂亮的李慧珍》、《特工皇妃楚喬傳》,東方衛視播放的《射鵰英雄傳》、《求婚大作戰》,北京、安徽衛視播出的《青雲志2》、《龍珠傳奇》等劇,都備受關注。
(責任編輯:DF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