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法律是什麼?被孟德斯鳩一語道出,鞭辟入裡,發人深省!

2021-01-09 啟路文學

法律,在我們大家眼中,都是不可觸犯的,因為觸犯了法律,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和制裁,我們都不會去鑽法律空子,更不會跟法律鬥,因為我們深知,正義從來都不會缺席,遲早會到來。不論是誰,即便惡貫滿盈一生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也會連累到自己的子子孫孫,他們子孫會替他受罰。但從古至今,我們都沒有看到誰能惡貫滿盈一生,還能逍遙快活著死。

那麼最高法律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如果來問大家,大家在沒有讀孟德斯鳩的語錄前提下,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拿著自己畢生所學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認為最高法律,那就是對壞人判死刑,如殺人償命,這是很多人認為是最高的法律。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最高法律就是讓一個大壞人受了死刑,我們受害人心裡都會很痛快,感覺正義到來了。說真的,現實中很多人都曾被壞人欺壓過,一直忍辱偷生,最後卻沒想到正義來了,將那些壞人一網打盡,讓人感動落淚,終於看到了晴天,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除了以上這樣回答,大家還能想到什麼呢?比如很多人都會說最高的法律,那就是保護國家長治久安,不讓任何人都糟糕不公平的待遇,也不會有這樣的事兒發生。其實這麼認為,也是很不錯的。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孟德斯鳩的名言,他就一語道出最高的法律是什麼?鞭辟入裡,發人深省!文字如下:

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孟德斯鳩

讀完孟德斯鳩這段名言,可以看出從一個人怎麼回答,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是多麼地好,而我們上面其實也在沒有讀到孟德斯鳩的這段語錄前提下,也分析得跟孟德斯鳩差不多,最高法律應該是保護國家長治久安,也就是保護人民的安全。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孟德斯鳩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其實縱觀孟德斯鳩的一生,他對法律還是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一生也留下了許多關於法律的名言。

孟德斯鳩曾說: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讀完孟德斯鳩這段語錄,可以看出孟德斯鳩對法律的看法,認為法律是最為純潔無垢的,也只有這樣純潔無垢的法律,才會為人類帶來福音,才會如包青天一樣,讓世上大惡之人都得到相應的懲罰,所以孟德斯鳩認為法律的指定就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悖謬是指背理荒繆;

所以我們當今的人,一定不要去做一些觸碰法律的事兒,因為法律的制定,就是為了防止人類的兇惡悖謬,只要是反其道而行的人,最終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哪怕再聰明的殺人犯,他們都不會得到世人的憐憫,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只能說他的聰明用錯了地方罷了。

孟德斯鳩還說過: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這段語錄可以說是孟德斯鳩對法律的另一種看法,也是對自由的更高看法,很多人都想要自由,在孟德斯鳩的看來,自由都是建立在法律許可的權力下,倘若你的自由觸犯了法律,同樣會有人站出來幹涉你的自由。

比如說有人為了自由,私自開山造世外桃源,這就是不被法律認可的,因為私自開山要經過很多層手續的許可,要拿到開山許可證,才能這麼為所欲為,當然肯定需要很多的錢。山是國家的山,土是國家的土,私人不能擁有,只要不跟任何人商量就私自佔有,都叫違法。

孟德斯鳩也曾說過: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是的,任何世界都會有等級劃分,不論是人的世界,還是動物的世界,從古至今都如此,古代的奴隸制,如今雖然看不到了,但依舊還會有等級區分,比如說窮富,比如說有權無權,比如說有房無房等等。

法律雖然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可以讓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比如說都是有錢人,都是有房子、有車的人,倘若犯法了,法律不會看誰有錢就輕判,誰沒有錢就重判,這是法律做不到的,法律能做到的是一視同仁,就如古代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樣的道理。

文章末尾,還是想勸大家,讀了這篇文章應該對法律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不論是想要自由,還是想做自己的事兒,不論做什麼都不要想著鑽法律空子,跟法律鬥,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所以說最高的法律是什麼?被孟德斯鳩一語道出,鞭辟入裡,發人深省!

賈伯斯願意用他所有科技去換取與一個男人相處,大家猜猜他是誰?

錢鍾書直言不諱的語錄,揭露了做長輩們醜陋的一面,讀完令人生氣

經常怕犯錯的人,一定要讀一下錢學森富有哲理的語錄,真知灼見!

齊白石很勉勵人的語錄,想要成功的人,只要記住,不想成功都很難

相關焦點

  • 曾國藩鞭辟入裡的名言,寫的很唯美,卻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鞭辟入裡是什麼意思,鞭辟入裡是形容做學問很切實。也通常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那麼鞭辟入裡的名言,那肯定也是把一些道理分析的很透徹,切中要害,讓人一聽就明白,覺得很有道理,卻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方法是什麼?孟德斯鳩的語錄,給出了答案!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方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孟德斯鳩的語錄前,都會這樣回答,看他平時的為人怎麼樣,對人是不是很小氣自私自利,是不是喜歡在人背後說閒話,是不是喜歡勾心鬥角,是不是喜歡記仇等等。很多人認為說髒話,罵人是口頭禪,但真正擁有高尚品格的人,是沒有這些口頭禪的,他們的口頭禪都是改變不了的禮貌口頭禪,比如很小一件事,別人舉手之勞幫助了他,就好比在一些地方吃飯,服務員給他倒了一杯開水,他習慣說謝謝,這是他的口頭禪,可見品德高尚和不高尚的人,口頭禪也有很大的區別。
  • 世間萬般苦事,不過5個字,被馮夢龍警世名言一語道出,發人深省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馮夢龍的一段語錄,他就道出了世間萬般苦事,不過5個字,文字如下:世上萬般哀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離。——馮夢龍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令人感到痛苦呢?房子沒有,可以掙錢,去贏取。親人沒了,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馮夢龍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死別的痛苦,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是悽悽慘慘戚戚的!
  • 孟德斯鳩的理念:法律應該與政府的性質相適應
    有時候,由於不了解異國的的情況,所以孟德斯鳩就犯一些匪夷所思的錯誤;不過這種情況更經常地發生在他的講述過程中,而他的理論出錯概率要小很多。表明了基本理念後,孟德斯鳩就開始在實際中應用了。由於法律應該與政府的性質相適應,所以必須研究政府的性質,也就是說檢視該政府的「原理」是什麼,或者說該政府形成的動機力量是什麼。
  • 牛頓很精闢的語錄,道出了他和大學教授都不知道的事,鞭辟入裡!
    活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的人有什麼不知道的事呢?可以說我們這個社會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太多了。比如說為什麼房價要這麼高?為什麼不讓普通窮苦人透一口氣?為什麼很多人活著要為一個住奮鬥半輩子?為什麼結婚非要扯上房子、車子、存款才能夠結婚?為什麼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女的說的算?為什麼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女的管錢?
  • 孟德斯鳩批判中國古代專制主義:皇帝的意志便是法律
    核心提示:他說,中國的皇帝集政權、教權於一身,皇帝的意志便是法律,臣民的生死予奪全在於皇帝的一念之間。鑑於皇帝的最大願望是國祚永續,因而對於可能任何危及其統治的言行,一律嚴加鎮壓,動輒以「大逆罪」的罪名處置有「非分」之舉的臣民。
  • 一個人最高的本領是什麼?愛因斯坦僅用一句話道明,發人深省!
    一個人最高的本領是什麼?如果拿到現在來問現代的人,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是會賺錢。因為現代人都是在拿一個人賺錢的本領來衡量一個人有沒有用,有沒有出息。只要這個人會賺錢,甚至很多人都不在乎他是幹什麼職業的,賺的是什麼樣的錢,哪怕是昧著良心的賺錢,還是黑心錢,都會有人去羨慕他的本事,和他的錢財。可以說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被錢財迷惑了雙眼的人,他們不會去看人,而是去看錢。只要是一個超級會賺錢的人,很多人都不在乎他的背景,都願意跟他套近乎,跟他來往。而沒有錢的人,待遇可能就不一樣了,他們走在哪裡,都是暗淡無光的。
  • 柯克|孟德斯鳩對美國建國的影響
    這一夢想在法國革命中破滅了。  啟蒙思想幾乎沒有傳播到美國。少數有國際經驗的美國人——特別是班傑明·富蘭克林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不過,鑑於他們在務實的美國的直接現實經歷,故而也對一般啟蒙哲學家的無限樂觀精神持保留態度。溫和的自然神論是啟蒙理論在這十三個殖民地中的最高成就。
  • 孟德斯鳩
    孟德斯鳩博學多才,對法學、史學、哲學和自然科學都有很深的造詣,曾經撰寫過許多有關論文。1721年孟德斯鳩化名「波爾·馬多」發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孟德斯鳩反對神學,提倡科學,但又不是一個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論者。他最重要的貢獻是對資產階級的國家和法的學說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在洛克分權思想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他特別強調法的功能,他認為法律是理性的體現,法又分為自然法和人為法兩類,自然法是人類社會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規律,那時候人類處於平等狀態;人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
  • 孟德斯鳩論民眾與法官
    當專業的法官職業產生之後,法官於法學知識上的專業性,和民眾於法學知識不同專業法律工作者,二者之間呈現共生景致。 其次,二者具有共存關係。法官與民眾之間,也始終有一個是否為了民眾,是否依靠民眾的問題。 第三,二者具有權力和權利的共處關係。法官行使的是國家賦予的權力,法官道出法理與法條時,實際上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代表國家辦案。
  • 孟德斯鳩對法的一般解說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第一卷第一章題目為「一般的法」,就中文來說,此詞頗令人費解,「一般」與「特殊」並稱,難道「一般的法」之外還有「特殊的法」?非也。孟德斯鳩當然不是要講一般的和特殊的、多數的和少數的、常規的和非常規的法,他是要在一個較大的視野中來談論他所理解的法律;他要談論法律的一般情況,尤其是他將在本書中經常用到的那些基本法律概念和理念。
  • 鞭辟入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出自: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託,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裡,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近義詞有:鞭闢近裡,反義詞有:無的放矢,鞭辟入裡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補語;形容分析透徹。 成語出處: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託,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裡,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 司法工作者孟德斯鳩
    當時的課程安排得很緊密,上午8點至11點為一堂課,下午1點至4點半為第二堂課。每位教授輪流講授查士丁尼《法學總論》中的前三卷,另外兩位教授講授世俗法,指明各類法律的發展和演變。學校的學制也不同於今日法學院的設計,學生在第二學年4月15日後,方可申請學士學位。用六周時間完成論文準備和答辯後,可以升入碩士階段。
  • 發人深省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發人深省,發:啟發;省:醒悟。啟發人們深思而有所醒悟。出自:唐 杜甫《遊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近義詞有:發人深思發人深醒,反義詞有:執迷不悟,發人深省是中性成語,兼語式;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講話與文章。
  • 柴靜振聾發聵的名言,道出了什麼樣才是強大的人,發人深省!
    我們不妨讀一下柴靜振聾發聵的名言,道出了什麼樣才是強大的人,發人深省!文字如下:強大的人不是徵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柴靜《看見》柴靜這句名言無疑說的太好了,因為她是看到了強大的人背後的一面,而不是我們普通人看到強大的人好處一面。
  • 培根很精闢的名言,道出了讀書的真正意義,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那麼讀書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呢?在我們現在人看來讀書的真正意義無非是想要考上一個好大學,出社會後找個好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為了賺錢。書讀的再多,倘若不會賺錢,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就是書呆子。歸根到底,讀書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為了賺錢。倘若沒有讀什麼書,也能賺錢,那麼他就勝過那些讀書賺不到錢的人。說到底現代人就是這麼區分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用的,不在乎讀讀的多還是少。
  • 孟德斯鳩與《論法的精神》
    原標題:孟德斯鳩與《論法的精神》【經典重溫】孟德斯鳩是何許人也?孟德斯鳩(1689—1755)是個啟蒙時代的法國人,原名很長(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所以很多人都不記得。
  • 孟德斯鳩與其重要著作
    孟德斯鳩出生於法國吉倫特省特爾多市附近的柏烈德莊園的一個貴族世家,在10歲時入奧拉託裡的教會學校,在那裡學習五年。1706年,孟德斯鳩回到波爾多學習法律,從此到1714年專門研究法律,準備繼承本族世襲的波爾多議長的職位。
  • 孟德斯鳩:十八世紀的政治思想巨人
    本書第一章28頁篇幅中的內容,主要討論和分析的就是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羅馬盛衰原因論》中的理論和思想。《論法的精神》探討了民族精神與文化習俗、經濟、地理、宗教、政府和國家法律之間的聯繫,捍衛溫和的、在貴族、國王和人民之間達成制衡的法國君主制。由於它涉及的領域如此廣泛,因此,它被多位作者在其後不同的章節頻頻提及和探討。
  • 天下歷史事: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他的作品對當世有著什麼影響?
    夏爾·德·塞孔達,布雷德-孟德斯鳩男爵是一名貴族律師,同時也是一名政治哲學家。他最出名的作品《論法的精神》是18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孟德斯鳩在書中闡述了三權分立政府的政治構想他相信,將政府的權力分給不同機構能夠避免暴政。約翰·亞當斯研讀了他的作品之後對這一觀點深表贊同,促使美國政府形成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