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航拍武漢在建的綠地中心,如今綠地中心高度已突破439米。長江日報記者 任勇 攝
原標題:武漢將崛起39棟200米以上高樓 趕緊戳分布圖
在未來的武漢長江主軸上,將崛起39棟200米以上的超高樓。昨天,長江日報記者實地探訪目前武漢第一高——已「長」至439米的武漢綠地中心,以它為代表的一批正在規劃、建設中的超高建築,將令長江主軸左右岸形成錯落有致的天際線,還將極大促進武漢經濟發展。
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長江主軸規劃專班相關負責人昨天透露,眼下,長江主軸6大片區招商規劃正在制定中,就已引來34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爭相進駐。
昨日上午9時,長江日報記者現場探訪位於長江主軸上的目前武漢第一高樓——武昌濱江商務區內已「長」至439米的武漢綠地中心。
還未到現場,記者就遠遠看見武漢綠地中心如一枚蓄勢待發的火箭直衝雲霄。
到達現場後,記者轉乘了兩部工程電梯,耗時9分15秒,來到大樓目前的頂層。站在高空,視野無比開闊,放眼兩江三鎮全景,視覺效果震撼。滾滾長江、千畝沙湖一覽無餘,二七長江大橋、長江二橋、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晴川橋、沙湖大橋等六座不同的橋盡收眼底。
「這是一座異形摩天大樓。」項目施工方、中建三局武漢綠地中心項目部經理陶冠介紹,武漢綠地中心主樓地下6層,地上結構120層,建築總高度為636米。其外觀設計受武漢兩江三鎮這一獨特地勢的啟發,整個綠地中心外形好似水滴狀,俯瞰呈「三瓣形」,3個面分別指向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從正面看又好似揚帆遠航,整個主塔線型流暢,下粗上細,頂部設計成光滑的穹體。
目前,大樓已於去年底突破439米,相當於90層高度,已成為武漢第一高樓。今年2月下旬至今,一直在頂模改造,本周將結束。下周起將恢復4-5天建一層的施工進度繼續「長高」。整座摩天大樓預計2019年投入使用。
據介紹,這座高樓是目前華中第一、世界第三高樓,各項功能定位鎖定「世界級別」。1萬平方米的摩天觀光層、5萬平方米的服務式公寓、4萬平方米的超五星級寫字樓和20萬平方米的甲級寫字樓群……其中,武漢綠地中心主樓1至62樓將設為辦公樓,67至85樓是SOHO辦公樓,87至114樓為酒店。未來,在主樓610米高空處,將建造一座720度觀景平臺,意味著上下左右全透明,市民、遊客可在此空中鳥瞰江城美景。
登頂在建的綠地中心俯瞰武漢全城,兩江三鎮一覽無餘。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根據前期規劃,長江主軸沿線將啟動和續建的200米以上高樓將達到39棟。這39棟高樓分屬6大片區,分別為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漢正街中央商務區、武昌濱江商務區、青山濱江商務區、漢陽歸元片區和四新國博片區。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除了636米武漢綠地中心外,武昌濱江商務區還將建設10棟左右200米以上的高樓,其中一座為450米的新地標塔樓,將與綠地636遙相呼應,形成兩個波峰點。同時,這些超高層樓宇與24棟100米以上的建築,共同構築起濱江「W」形天際線。
在長江主軸高樓群中,長江左岸則規劃有兩棟600米以上的高樓。其中,二七片區的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將代言長江中遊商務高度,超過10棟200米以上的高樓將拔地而起,形成現代化超高層建築集群。規劃專家透露,高樓群中將分布國際企業總部、地區企業總部,國際化高端商業。眼下,位於該區域的周大福648米高樓已啟動建設,共118層,項目正在招標階段。
位於兩江交匯區域的漢正街,將建設以現代金融、高端商貿、高尚住宅及文化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世界級濱水中央服務區,目前計劃在此建設8棟左右200米以上高樓,其中一座是高達666米的漢正天街高樓,目前仍在規劃階段。
「屆時,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景觀天際線,長江主軸上的高樓群也將構成城市新的景觀。」長江主軸規劃專班相關負責人何靈聰稱,長江左岸可形成漢正街、二七濱江兩處現代化超高層建築集群界面,長江右岸形成武昌濱江現代化超高層建築集群界面。
此外,青山濱江商務區、歸元片區、四新國博片區也將分別建成1~3棟200米以上高樓,使兩岸天際線高低錯落有致。
「濱水區域高樓對國內外知名企業吸引力更大,將成為城市經濟增長新的發力點。」長江主軸規劃專班高級規劃師楊俊透露,前期他們到上海、天津、廣州等濱水城市做了詳細調查,發現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這些城市時,都偏愛江邊或河邊的超高層建築。
他們走訪這些企業時,對方也表示,企業最看重的莫過於自己的品牌形象,而江邊、河邊通常是一座城市最大的濱水空間,也是市民關注度最高的地標性區域,另外該區域還會形成上下遊全產業鏈,如銀行、證券、保險等,因此新進駐的企業都會將此作為首選。
眼下,招商規劃還未完成,長江主軸的六大片區就已引來34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7家,國家性企業4家,全國性企業23家,且這些企業都會在武漢設立區域總部。
楊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漢口、武昌濱江商務區在規劃之初就有很多企業主動上門對接,表達在此入駐的強烈願望,這些企業都認為長江主軸定位高端,企業發展與此契合,他們一致看好武漢未來的發展趨勢。
楊俊說,他們在選擇入駐企業時也會劃設「硬槓槓」,為發揮帶動作用,首選行業內的核心企業,至少是國際或全國性的知名大型企業,並且要在武漢設立區域性總部。比如中信泰富進駐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必須同時帶來6家或以上的保險企業。
「當年的地標,已相繼隱沒在城市高樓群中。」前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城建委、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目前武漢在建的1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合計有1183棟。
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規定,當建築高度超過100米時,不論住宅或是公共建築,均為超高層建築。
市建築工程質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30多年前,武漢掀起了超高層建築建設熱潮,88.6米的晴川飯店成為當時的城市最高樓。進入上世紀90年代,泰合廣場、國貿大廈、佳麗廣場先後刷新了城市天際線,「武漢高度」達到251.44米。
昨日,記者翻閱《武漢市地理信息藍皮書》發現,2014年末,武漢的第一高樓仍然是2010年建成的民生銀行大廈,高達333米。而後不到一個月,就被建築高度達438米的武漢中心大廈超過。去年末,「武漢第一高」再次易主,武昌濱江商務區的綠地中心達到439米,目前這座塔樓仍然在建,未來將「長」到636米。
「隨著城市發展,武漢的天際線也在一天天變高,如今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已隨處可見。」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對武漢市在建的建築都有統計,但只有層數,沒有具體高度。通常普通民宅的層高會達到3.2米左右,一些寫字樓層高甚至可以達到5米,這樣算來,34層的建築就可以達到100米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全市在建的34層高樓有339棟,34層以上的則多達844棟。這意味著,不算此前已建成的超高層建築,武漢在建的100米以上高樓就已達到1183棟。而《武漢市地理信息藍皮書》顯示,2014年末,我市7個中心城區只有41層及以上超高層建築291棟。
市規劃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認為,超高層建築有較好的地標性、可識別性和象徵意義,近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之施工技藝的提升,超高層建築自然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只要合理布局,可與原有城市風貌共同組成更加豐富多彩的天際線。
30多年前 88.6米的晴川飯店成為當時的城市最高樓
上世紀90年代 泰合廣場、國貿大廈、佳麗廣場先後刷新了城市天際線,「武漢高度」達到251.44米
2014年末,武漢第一高樓仍然是2010年建成的民生銀行大廈,高達333米
2014年末後不到一個月,武漢中心大廈,高度達438米
去年至今,在建的武昌濱江商務區的綠地中心,高度「長」到439米
一、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
項目 數量 高度 進展
周大福地塊 1棟 648米 啟動
瑞安天地壹方辦公樓項目1棟 376米 已建
美國金融企業集團地塊 1棟 高於200米 啟動
國華人壽地塊 2棟 高於200米 啟動
中信泰富地塊 8棟 高於200米 啟動
泰康人壽地塊 1棟 高於200米 啟動
二、漢正街中央服務區
項目 數量 高度 進展
復星金融蜂巢項目 1棟 高於400米 啟動
恒隆廣場項目 1棟 308米 已建
復星商貿蜂巢項目 1棟 高於300米 已建
綠地漢口壹號項目 2棟 高於200米 開工
漢正街其他超高層項目 3棟 高於200米 啟動
三、武昌濱江商務區
項目 數量 高度 進展
綠地項目 1棟 636米 已建
其他項目10棟 1棟高於400米,9棟高於200米 規劃
四、青山濱江商務區
項目 數量 高度 進展
和縱盛地產 2棟 高於200米 啟動
蛇口招商地產 1棟 高於200米 啟動
五、歸元片區
項目 數量 高度 進展
長江之心 2棟 高於200米 規劃
六、四新國博片區
項目 數量 高度 進展
綠地集團項目 1棟 高於200米 開工 (記者鞠頔 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