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部分地區遭遇罕見寒潮(組圖)

2020-12-19 中國網

12月3日,銀川市街頭,一位行人在寒風中打電話。新華社記者 王 鵬攝

12月3日,齊齊哈爾市市民「全副武裝」走在雪中。王雲龍攝

12月2日,烏魯木齊突如其來的風雪天氣對市內交通造成了諸多不便。姚彤攝

12月3日,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入侵我國大部。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以及吉林等地寒風凜冽、雪花飛揚。2日及3日,中央氣象臺連續兩天發布了今年首次寒潮橙色警報,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應急預案Ⅲ級應急響應命令。【天氣查詢

我國大部地區降溫  

隨著大風和強降溫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關心的是:此次冷空氣過程有哪些特點?是否能達到寒潮級別?將對農業、交通、電力、供暖和民眾出行帶來哪些影響?該如何應對?

罕見寒潮範圍廣、風力大、降溫明顯、雨雪分布不均

「此次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主要有範圍廣、風力大、降溫明顯和雨雪分布不均四個特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表示,該股冷空氣從影響新疆開始,隨後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先後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北方風力可達5級至7級,新疆山口地區的風力甚至可達10級至12級。

據何立富介紹,此次冷空氣最大特點是強降溫,將為全國從北到南帶來明顯降溫。「當長江中下遊及以北地區48小時內日最低氣溫下降幅度在10攝氏度以上,長江中下遊地區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4攝氏度,才稱之為『寒潮』。」何立富表示,此次冷空氣過程會讓淮河以北部分地區天氣接近寒潮,漢江、江南等地不一定能達到寒潮級別。

遼寧15條高速公路全封閉,煙臺至大連航線客運船舶全停航

12月1日,北京最高氣溫還接近13攝氏度,人們享受著今年持續時間較長的秋季。然而,4日的氣溫卻將驟降到-7攝氏度到-2攝氏度。北京市氣象臺提前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這是自2004年發布天氣預警以來發布的首個寒潮預警信號。

這次寒潮確實來得有些突然。據氣象部門統計,11月,全國平均氣溫為3.1攝氏度,較常年同期偏高0.7攝氏度,但12月上旬平均氣溫除新疆、青藏高原地區比常年同期偏高1—3攝氏度外,我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將偏低1攝氏度左右。

12月3日,來自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已經對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以及吉林等省區造成較大影響。寒潮帶來的雨雪大風天氣嚴重影響到各地人民的生產生活。

從3日午後,遼寧各地開始降雨,至16時轉為雨夾雪,但很快又變成驟降而至的雪花。

受大雪影響,遼寧省境內的15條高速公路從3日17時許全部封閉。目前,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已經啟動應急預案。

受當前強冷空氣影響,山東省煙臺市3日發布了海上重大風險橙色預警。煙臺至大連航線客運船舶於3日晚9時全部停航。

各方應對農牧業、電力、供暖和民眾出行等影響

為積極應對寒潮天氣,中國氣象局相關職能部門、直屬單位以及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部門立即進入應急響應狀態。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要求既要做好預報預警,又要及時分析其影響,提出有效建議。

氣象專家指出,寒潮帶來的強降溫、降水、沙塵、大風特別是海上大風天氣,將對農牧業、交通、電力、供暖和民眾出行等帶來較大影響,各有關單位和個人要做好防風防寒和保暖的相關工作,有序應對:

黃河以北地區冬小麥陸續進入越冬期,強降溫過程會導致冬小麥抗寒鍛鍊時間縮短,威脅小麥安全越冬,須加強麥田管理以提高麥苗的抗寒力。南方地區須注意對喜溫作物和熱帶水果的保暖工作。設施農業要繼續做好防風加固、增溫工作,避免大風、降溫造成損失。牧區繼續加強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以免牲畜被凍死、凍傷;鐵路、公路、民航等部門應進行道路、鐵路、跑道以及線路巡查維護,做好積雪、路面結冰、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防範工作,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採用燃煤取暖的居民須注意用火安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新疆、四川、西藏等地震災區須加強居民安置點的防風、防雪(雨)和禦寒工作;

我國海區將受大風影響,海上平臺作業人員和船隻須及時防範,沿海養殖的網箱、魚排需注意加固。(綜合本報記者劉毅和新華社記者稿件)

近年來罕見寒潮突襲中國 23省區進入應急響應

北京市氣象局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命令應對寒潮

中央氣象臺發寒潮橙色警報 將現大範圍大風降溫

相關焦點

  • 2016寒潮生存指南:寒潮主要影響我國哪些地區
    2016寒潮生存指南:寒潮主要影響我國哪些地區 2016-01-20 17:14 來源:天氣網 作者:
  • 中國多地遭遇歷史同期最低溫度 暖冬咋變寒潮?
    說好的暖冬 咋來了寒潮(美麗中國·熱點)  極地渦旋「開閘」南下,我國多地遭遇歷史同期最低溫度  核心閱讀  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最低氣溫將下降至-10℃左右,0℃線將南壓至華南中部一帶。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表示,本次寒潮將在多地創下歷史同期或史上最低溫度極值,但持續時間不長,不會帶來2008年那樣的大面積雨雪冰凍災害。  冷空氣全面發威,多地氣溫將逼近或超出歷史同期極值  「21日白天,寒潮主要還在貝加爾湖、蒙古到新疆北部一線。21日夜間,寒潮前鋒才會進入我國內蒙古中部地區。
  • 寒潮來勢洶洶橫掃我國大部分地區 24省區市氣象局啟動應急響應積極...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中央氣象臺2月15日早間天氣會商指出,2月14日,在寒潮的兇猛攻勢下,我國多地出現雨雪、大風、降溫天氣。14日,降雪地區新增積雪深度1到7釐米,內蒙古東南部,河北東北部,遼寧東部局地新增10到15釐米。湖南南部、江西東南部、福建中部、廣西中東部、廣東北部和西南部及貴州中北部出現大雨或暴雨,湖南懷化、江西贛州、廣西來賓等地局地大暴雨(100毫米到136毫米)。
  • 寒潮預警!東部大部分地區最多降10℃,上海晴冷不會下雪
    寒潮預警!東部大部分地區最多降10℃,上海晴冷不會下雪 澎湃新聞記者 李繼成 2015-11-24 20:53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寒潮天氣 局地作物受凍但影響總體有限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3月24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風降水降溫天氣過程,江蘇西南部、安徽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出現小雪或雨夾雪,造成沿江及江南局地作物受災,主要是茶葉、果樹不同程度受凍。專家表示,雖然此次寒潮天氣造成局地作物受凍,但影響總體有限。
  • 浙江省氣象臺發布大雪警報 多年罕見強寒潮今夜起影響我省
    浙江此次將遭遇多深的積雪?南部山區可能出現的凍雨有何危害?浙江在線記者邀請專家作了解讀。   浙江在線杭州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李鵬 編輯/汪江軍)多年罕見強寒潮即將影響浙江。今天上午,中央氣象臺拉響暴雪藍色預警,浙江省氣象臺也發布了大雪警報。  浙江此次將遭遇多深的積雪?南部山區可能出現的凍雨有何危害?
  • 為啥我國寒潮總是從西伯利亞來
    西伯利亞在俄羅斯境內,位於我國黑龍江省和新疆的北面。基本上處於寒帶和亞寒帶。寒潮入境降溫大風一、整個西伯利亞常年處於高壓冷空氣控制,因為溫度越低空氣的密度越大,在下層,運動凌厲,1-2天就可以到達我國境內
  • 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寒潮天氣局地作物受凍但影響總體有限
    本網訊受較強冷空氣影響,3月24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風降水降溫天氣過程,江蘇西南部、安徽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出現小雪或雨夾雪,造成沿江及江南局地作物受災,主要是茶葉、果樹不同程度受凍。專家表示,雖然此次寒潮天氣造成局地作物受凍,但影響總體有限。
  • 我國遭遇近5年來最強寒潮
    早報訊 由於遭遇近5年來同期最強寒潮天氣襲擊,21日以來,中國北方多地出現雨雪大風和劇烈降溫天氣。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這股冷空氣將繼續快速南下,影響中國南方大部地區。伴隨著大風,南方一些地區將出現12至14℃的劇烈降溫。
  • 全球變暖趨勢明顯 「寒潮」現象越來越難得
    這次降溫範圍之廣、幅度之大,在歷史上都屬於罕見。  兩股強冷空氣疊加的結果  中央氣象局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喬林告訴本刊記者,這次降溫幅度大、範圍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冷空氣來臨之前大部分地區的前期氣溫比較高(基礎溫度越高,冷空氣帶來的降幅越大),二是冷空氣較強。
  • 今日23∶27「大寒」 最強寒潮襲大半中國
    大寒時節寒潮南下也比較頻繁。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公眾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焦點 1  降溫「禍首」系北極渦旋  最近幾天,在全國多地領略強烈「冰凍感」的同時,有關「世紀寒潮」將襲擊我國的消息也不斷蔓延。  本次寒潮影響範圍到底多大?
  • 「霸王級」寒潮: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災情嚴重
    譚凱興 攝  中新網南寧1月28日電 (朱柳融 鍾建珊)至1月28日17時,廣西北海暴雨已持續了56個小時,冬季罕見的降雨讓北海市區變「海」,3人墜入井坑,幸被救起。  「霸王級」寒潮橫掃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近一周,多地出現歷史罕見降雪、低溫、降雨,受災嚴重。  北回歸線(北緯23°26′線)橫穿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
  • 專家稱華北大雪因水汽充沛 大部分地區天氣正常
    本報訊 (駐京記者趙琳琳)從2009年的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到2010年突如其來的低溫寒潮乃至暴雪天氣,是什麼原因導致近期北方部分地區遭遇了暴雪天氣呢?  低溫致降水以降雪為主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對記者表示,京津冀等地出現大雪的最主要原因是,從蒙古高原下來了一股勢力較強的冷空氣,與華北地區較充沛的水汽條件相結合所致。
  • 「霸王」寒潮兇猛 仍未超2016年
    當日,入冬最強寒潮來襲,多地迎來降雪天氣。新華社發(王彥冰攝)  12月28日早晨,中央氣象臺升級發布今冬首個寒潮橙色預警。這是自2016年11月以來,中央氣象臺時隔4年再次發布最高級別的寒潮預警。  此次寒潮是今年入冬以來最強的一次寒潮天氣,強度遠超本月12日至14日的寒潮過程,被稱為「霸王級」寒潮。
  • 美國超級寒潮——丹佛從高溫到下雪
    按照我國氣象部門的標準,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下降8 ℃及以上,或48小時內下降10℃及以上,或72小時內下降12 ℃及以上,並且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時,可以稱之為「寒潮」。
  • 中國南部遭遇十年一遇暴雨 洪水泛濫至171人死亡[組圖]
    中國南部遭遇十年一遇暴雨 洪水泛濫至171人死亡[組圖] 2008年06月18日 14:28國家防總昨天通報的消息說,今年以來,我國的汛情特點是:颱風登陸早、強度大,暴雨多、雨量大,汛情早、漲勢猛、災害重。到目前,全國共有2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32萬公頃,成災近113萬公頃,受災人口達4062萬人,因災死亡171人,失蹤52人,倒塌房屋13.3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77億元。
  • 寒潮
    當這個冷性高壓勢力增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像決了堤的海潮一樣,一瀉千裡,洶湧澎湃地向我國襲來,這就是寒潮。每一次寒潮爆發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就要減少一部分,氣壓也隨之降低。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冷空氣又重新聚集堆積起來,孕育著一次新的寒潮的爆發。
  • 寒潮定義及形成原因
    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可見,並不是每一次冷空氣南下都稱為寒潮。造成寒潮的主要原因  在北極地區由於太陽光照弱,地面和大氣獲得熱量少,常年冰天雪地。
  • 寒潮來襲 應對有序
    13日以來,中東部地區迎來一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多地降溫超14℃。中央氣象臺13日同時發布「大霧」「寒潮」「暴雪」「強對流」四預警。16日,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發布了13日至16日的強寒潮天氣過程與影響評估。評估顯示,這是今年首個寒潮天氣。這次寒潮過程具有雨雪範圍廣、天氣現象複雜、降溫幅度劇烈等特點。
  • 美國遭遇史上最強寒潮:夏威夷都結冰了
    就在紐約人還對去年的超低溫天氣驚魂未定之時,一場的更大規模的寒潮已經來臨。媒體報導稱,創紀錄的寒潮席捲全美國,50個聯邦州氣溫全部低於零攝氏度,就連夏威夷也結了冰,創美國38年最低氣溫紀錄。美國東北部更是遭遇最強暴風雪,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受災最嚴重的布法羅市稱「這是歷史性暴風雪」,3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