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曾經縱橫十裡洋場數十年,是一個跺一跺腳都能讓十裡洋場地震的厲害角色。
他一生撈財不知凡幾,他自己也曾說過「過手洋鈿何止億萬」這樣的話,然而臨死之前卻只十萬美金而已。
十萬美金對於任何一個尋常之人當然是一筆龐大的財富,可對於曾經財盛一時的杜月笙而言,卻是少之又少。
他鼎盛之時,隨便賭一場,輸出去的錢可能都不止這個數。
杜月笙是一個好財而又懂得撈財之人,卻又不是一個守財之奴,這也是他萬年僅餘十萬美金的原因。
杜月笙在撈財之餘,實際上還是一個風流之人,娶了沈月英、陳幗英、孫佩豪、姚玉蘭和孟小冬五人。
而他雖是一個風流之人,卻又獨對一個女人痴情,也就是後來號稱「冬皇」的京劇名角孟小冬。
孟小冬可以說是杜月笙一生當中最為摯愛的一個女人,哪怕臨終之前,也始終捨不得和放心不下她。
不過,孟小冬和杜月笙的結合卻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1919年12歲的孟小冬初等上海大世界舞臺,杜月笙本是一個愛戲之人,自然也沒有錯過這場戲。
那時候已經31歲的杜月笙或許也沒有料到,他的往後餘生會一直和這個青澀少女牽絆在一起。
隨著孟小冬的逐漸長大,杜月笙對她也才開始產生了別樣心思。
然而杜月笙雖然已經成為了上海灘上出了名的一號人物,但也始終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勢把她留在身邊。
孟小冬也在1925年離開了上海而北上入京,隨後在京城開啟了一段受盡了冷眼和傷害的感情。
她在京城的時候結識了京劇大師梅蘭芳,沒多久就被風度翩翩而又有才華的梅蘭芳所吸引,從而和梅蘭芳走在了一起。
當時的梅蘭芳家中已有兩位夫人,他之所以和孟小冬在一起,也只是貪圖她的年輕貌美和一時新鮮。
他們雖然舉行了一場婚禮,但實際上卻和隱婚差不多,梅蘭芳甚至從來沒有讓她踏入過梅家一步。
哪怕是安排給孟小冬的住所,也是梅蘭芳的一個朋友兼戲迷的宅院。
後來,梅蘭芳在二夫人的施壓之下逐漸冷落了孟小冬,梅母病逝之後,他甚至都不讓她進門祭拜。
孟小冬經此種種才終於在心灰意冷之下,選擇了和梅蘭芳離婚。
而在離婚之時,梅蘭芳甚至不想給孟小冬任何補償,還是杜月笙打了一個電話「威脅」了一番,才給了3萬塊離婚補償。
孟小冬也在1931年結束了和梅蘭芳之間的孽緣,隨後重登舞臺,也算是重新做回了她自己。
畢竟她在嫁給梅蘭芳之後,便在梅蘭芳的要求之下離開了舞臺,不被允許繼續拋頭露面登臺唱戲。
雖然杜月笙早在1919年就認識了孟小冬,而梅蘭芳卻是六年之後才認識她,但在感情上梅蘭芳走得更快。
實際上孟小冬入京之後,杜月笙也曾借著入京為黃金榮尋找露蘭春的機會找過她,只可惜為時已晚。
不過,孟小冬雖然嫁給了梅蘭芳,雖然對杜月笙沒有男女之情,可是杜月笙卻一直情系孟小冬。
孟小冬自從1931年和梅蘭芳離婚了之後,杜月笙其實也一直在暗中照拂她,他只能用這樣的本辦法感動她。
1937年孟小冬從北平來到了上海,杜月笙也才得以在姚玉蘭的助攻之下打破了孟小冬最後的關防。
那也是杜月笙第一次得到孟小冬,當時他已經49歲,而孟小冬只有30歲。
然而他們仍然沒有因此而在一起,孟小冬因為受不了流言蜚語,從而孤身一人返回了北平。
1947年局勢再一次大變,杜月笙念及孟小冬的安危而包了一架專機北上,把她接到了上海。
也是這一次,孟小冬才終於拋開了所有的顧忌,從此之後再也沒有離開過杜月笙半步,直到他病逝。
從1912年認識到1931年孟小冬離婚,再從1931年到1947年,杜月笙和孟小冬走到一起花了35年時間。
杜月笙身為一代大亨,卻用了這麼長的時間去追求孟小冬,這足以說明他對孟小冬的偏愛之深。
而到1950年杜月笙準備攜家遷居法國之時,孟小冬一句「我跟著去,算是丫頭還是女朋友」才點醒了杜月笙。
杜月笙也因此為孟小冬補辦了一場婚禮,給了孟小冬一個名分。
1951年杜月笙臨死之際,雖然曾經盛極一時,可是此時此刻身後遺產卻不過十萬美金而已。
他當時託一個門生買股票,賺了一萬美金,如此一算也不過十一萬美金。
而在分配遺產之時,杜月笙再一次表達了對孟小冬的偏愛。
孟小冬不僅拿到了十一萬美金當中的1.4萬,杜月笙還給她開了一個小灶,生前放在枕頭下的數千美金也給了她三千之多。
杜月笙臨死之前也一直放心不下孟小冬,嘴上也一直在說孟小冬最苦。
這種偏愛才是最打動孟小冬的地方,而杜月笙死後,最傷心的人也是孟小冬。
杜月笙死後,孟小冬因為和姚玉蘭發生了矛盾而滯留香港,從此孤身一人在香港生活了16年之久。
這16年時間當中,孟小冬多數時間深居簡出,。
除了杜月笙留給她的遺產之外,她之前應當也有不少的積蓄,這也是支撐她生活的一部分資金。
而且憑著「冬皇」二字,孟小冬也收了好幾個徒弟,這幾個徒弟實際上也對孟小冬進行過生活上的幫助。
她之所以沒有利用「冬皇」這塊招牌出山掙錢,除了心性淡雅之外,其實也說明她本身並不缺錢。
而在1967年赴臺之後,孟小冬的生活又由姚玉蘭的女兒杜美霞照料,一直到1977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