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對越反擊戰前,鄧小平為何要臨陣換帥,強過許世友

2020-08-21 溫柔3

原創對越反擊戰前,鄧小平為何要臨陣換帥,強過許世友


歷史上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臨戰換帥可是戰爭的大忌,但是為何在我國的對越反擊戰之前,鄧小平就這樣做了,此人強過許世友,因為毛主席曾經告訴過我們具體的問題要具體分析,雖然這樣犯了大忌,但也是出於實際情況的考慮。

1979年的2月份,越南已經在我國邊境侵擾了很長時間,我國實在忍無可忍,決定對越南發起反擊戰爭,而根據當時的地形看來,首當其衝的就是昆明軍區。那時昆明軍區的司令員叫做王必成,他曾經跟隨著粟裕將軍,身經百戰,經驗也非常的豐富,名聲也非常的響亮,1955年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本來在所有人看來,王必成一定是要帶兵出擊越南的,但是就在出發之前,鄧小平把他和楊志平調換了一下,而楊得志是從武漢軍區過來的,這個決定讓王必成非常不樂意,但是雖然他不能親自作戰,家裡卻有三個人參戰。

那麼鄧小平究竟為何要讓楊得志上戰場,原因是楊得志在抗美援越時在越南到過很長的時間,對越南的各方面都比較了解,並且對越南軍方的作戰手法也很清楚,這給了鄧小平很大的信心。於是鄧小平就讓他負責西邊戰線的戰爭,而許世友負責東邊的,從結果來看,西線的勝利更多,所以楊得志並未讓鄧小平失望,而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這也證明鄧小平所做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前,鄧小平點了他的將,他因病推辭,次年鄧說六字回應
    對越反擊戰前,鄧小平點了他的將,他因病推辭,次年鄧說六字回應眾所周知,毛主席在確定抗美援朝總指揮的人選時曾將目光投在林彪和粟裕身上,結果二人因病推辭,彭德懷元帥臨危受命,率領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啟了抗美援朝的恢弘篇章
  • 對越自衛反擊戰前,許世友一到南寧,就火冒三丈:這裡有越軍特工
    這個聲明說明,對越反擊戰的已經來到第三個階段,即回撤階段,至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當時我軍的戰線分為西線雲南省和東線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雲南方向戰線先期由楊得志,後期由張銍秀指揮;而廣西方向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我們知道,戰爭不是一蹴而就的,最重要的就是戰前準備工作。
  • 1978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許世友秘密來到南寧,為何判斷南寧有間諜?
    在戎馬一生中,許世友將軍立下過許多戰功,他是我軍偉大的軍事家,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對戰場的細節觀察入微,總能從一些細節,發現敵人的弱點,予以擊破。將軍能夠取得輝煌的戰績,靠著他對戰場局勢的敏銳判斷,讓敵人無處遁形。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越南侵略者在我國南部邊境,刻意製造摩擦。
  • 許世友霸氣十足的戰前動員令,讓人熱血沸騰,渾身充滿力量
    自古以來,名將對戰前的動員都極為重視,比如美國鐵血名將巴頓,在二戰中曾發表過一篇極其經典的戰前動員令,雖然有點血腥,有點少兒不宜,但絕對能讓人熱血沸騰,絕對能讓將士們心甘情願地跟著巴頓去玩命。在我軍歷史上,也歷來講究戰前動員,比如王震的抬棺上陣,比之巴頓更加讓人熱血沸騰。但在開國將帥中,要說最擅長戰前動員的,還要數許世友。
  • 開國中將劉昌毅,被許世友幾瓶酒請上戰場,對越反擊戰無人能敵
    開國上將許世友,生平有兩大愛好,第一是打仗,第二是喝酒。他生性好酒,只要吃飯,他的餐桌上就必須要有酒,否則就算飯菜做得再好,吃起來仿佛也沒味道。而且,他對酒的種類還很「挑剔」,只喝茅臺和古井,其他不喝。
  • 鄧小平為何點將許世友為越南總指揮,原來是這個元帥的意思
    鄧小平為何點將許世友為越南總指揮, 原來是這個元帥的意思在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革命先烈先後去世後,我國7億多人的大國瞬時間失去了頂梁柱,在毛主席在的時候,周圍小國,包過蘇聯,美國這些超級大國都不敢去輕視我們這個國家,毛主席是霸氣的,周圍的這些國家都安分的很。
  • 中越戰爭,許世友的指揮遭到非議,鄧小平強硬回復:他打的沒問題
    於是,越南開始瘋狂地驅逐在越華人,並公然入侵我國雲南、廣西地區,以及南沙群島。在這個重大時間點,鄧小平飛赴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美國總統卡特在華盛頓以元首的禮儀規格隆重地接待了鄧小平;在會談期間,兩國領導人都談到了世界局勢問題,他們認為世界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霸權主義是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鄧小平直截了當地指出:「目前東南沿的局勢也證明了這一點!」
  • 許世友在對越反擊戰中提出兩計劃,為何都遭到中央的否決?
    在對越反擊前,黨中央也對其主帥進行了一番斟酌,最終決定由許世友擔任東線總指揮,西線總指揮為楊得志將軍中央對這次的戰役目的是相當明顯的,就是一定要狠準快,派許世友的目的也就是出於此,許世友打仗十分的兇猛,大有摧枯拉朽之勢,而楊得志則十分的穩重,講究戰術戰法。許世友作為一個武將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槍炮聲,因此這次他是使出全身的力氣而上。
  • 對越反擊戰前,越軍遇到房子就燒毀,許世友大怒說了4個字
    對越反擊戰的事情,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但對越反擊戰前夕的事情,如:中越兩國在對峙之時,越軍潛入中國境內大搞破壞,這些人潛入中國境內,遇到房子就燒毀,遇到邊民更是直接殺死。導致許多人有家不能回,學生有課無法上,造成直接損失高達數千萬,同時,中越之間的友誼,也隨著這些越軍的殘忍行為,而飛灰湮滅。
  • 開國上將許世友逝世後,鄧小平為何不準開追悼會,也不許立碑?
    說起開國上將,不得不提的有一個河南著名的抗戰將軍,他就是許世友,這個名字相信讀過歷史的都不陌生吧,許世友上將憑藉自身的實力,在抗戰時期,為我國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有一件事,卻讓很多人都不理解,那就是為什麼許世友去世的時候,鄧小平不準開追悼會,不許立碑呢?
  • 許世友做的這些戰前動員令,一句比一句狠,霸氣十足
    自古以來,名將對戰前的動員都極為重視,比如美國鐵血名將巴頓,在二戰中曾發表過一篇極其經典的戰前動員令,雖然有點血腥,有點少兒不宜,但絕對能讓人熱血沸騰,絕對能讓將士們心甘情願地跟著巴頓去玩命。在我軍歷史上,也歷來講究戰前動員,比如王震的抬棺上陣,比之巴頓更加讓人熱血沸騰。
  • 對越反擊戰時,知道女兒做錯事,許世友真怒了:開除她的軍籍
    對越反擊戰時,知道女兒做錯事,許世友真怒了:開除她的軍籍許世友將軍在數十年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許將軍出身於貧苦農家,曾在少林寺當過武僧。在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
  • 鄧小平許世友最後一次會面,鄧說了什麼話?許表示死也瞑目了
    而這件事也要在三年前說起,當時的鄧小平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的主任,而許世友上將則是副主任,因此許世友也是從北京的西山搬到了南京的東郊而許世友上將一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非常高興,當即決定到時候一定要親自前去車站接鄧小平,韓培信多加勸阻也沒有動搖許世友將軍的決定,於是只能馬上趕回省委辦公廳,給中央辦公廳打了一個電話,讓其轉告鄧小平同志,許世友將軍這一決定,鄧小平在知道後,也是馬上電告韓培信,讓韓培信轉告許世友上將,讓他在自己家中等候。
  • 建國後,衣錦還鄉的許世友見到自己的叔叔,為什麼要槍斃他?
    原來許存禮在民國時期當過保長,民國的保甲制度提出於國民黨對工農紅軍進行軍事「圍剿」時期,保長既是村長又兼任地方民兵隊長,負責「剿滅」本地的紅軍。許存禮當年就為國民黨軍隊帶路搜捕許世友未果後,殺害了兩名紅軍戰士。
  • 開國上將許世友對越作戰前備好棺材:戰死後用
    突然,許世友推門而入,大家趕緊起立:「請首長指示!」隨後,滿場鴉雀無聲。「什麼指示?不懂規矩,黨內一律平等嘛!」許世友聽說工作人員中要選黨小組長,便順手拉過一張硬板凳坐下,說:「既然開黨小組會,我也得發發言!」大家當然說好。他的目光如炬,不停地在所有工作人員身上掃來掃去:「黨小組長是個很重要的角色,一定要選一個有能力,負責任的。」他口中喃喃自語:「選誰合適呢?」
  • 鄧小平與許世友珍貴合影塵封20年後現身
    129師第386旅旅長,曾在劉伯承、鄧小平直接指揮下進軍冀南,連戰皆捷。1982年,黨的十二大決定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鄧小平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許世友被選為第一副主任。此後,許世友便從北京西山到南京東郊定居,住中山陵8號。  1985年1月底,正是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的時節,鄧小平南巡途經南京,要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韓培信當面告訴許世友:「我到南京後,要看望世友同志。」韓書記放下電話,即驅車到中山陵8號告訴許世友。
  • 鄧小平特批土葬許世友:棺中放酒、錢、槍(組圖)
    北京醫療條件那麼好,許世友為何不去呢?原來,他十分清楚自己肝癌的兇險,他怕到了北京就回不了南京,更回不了他的新縣老家。那麼,他死后土葬的願望是怎麼實現的呢?美國《僑報》援引《傳奇將軍許世友》的消息,對此進行了解讀。  許世友早就不想火化  對許世友的喪事,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均未涉及遺體究竟是土葬還是火化?當時除少數落後地區外,全中國都禁止了土葬。
  • 對越自衛反擊戰奮起還擊,上將許世友是如何吊打白眼狼越南侵略軍
    1979年2月17日有22.5萬解放軍集結在中越邊境,準備反擊越南的侵略行徑,小平同志親自點將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成為越南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解放軍作戰總指揮許世友,副總指揮楊得志率領九個軍分別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向越南六個省11個縣發起進攻,我西線雲南邊防部隊的第一個目標是越南邊陲重鎮老街,要拿下老街就必須先攻克天塹紅河,紅河是雲南中越邊境的界河,北岸是中國雲南河口市南岸為越南黃連山省會老街,紅河右岸敵人重兵設防控制要點封鎖河面,早在1979年2月7日解放軍步兵37師111團就接到了強渡紅河的任務,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武元甲知道許世友將軍掛帥出徵,立馬笑了!
    我國在多次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對越南發起了反擊。雙方交戰後,我國很快就獲得了一系列勝利,攻佔了越南的大量土地。 我國反擊越南時,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北戰區的主要任務是防止蘇聯的突襲。
  • 許世友臨終前向鄧小平提一要求,鄧小平批覆:下不為例
    許世友是一位傳奇的人物,是我軍有名的戰將,幾十年革命生涯中功勳卓著,1955年授上將銜。許世友將軍除了行軍作戰名聲顯赫,忠孝難以兩全的故事也令人敬佩。為了彌補自己未能給母親送終的遺憾,他向鄧小平提出自己去世後不火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