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老舊小區重煥生機,在冊危房治理接近尾聲,老百姓「出棚進樓」、圓了安居夢……12月4日,「奮進新時代 宜居新南京」大型圖片展覽在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正式開展。300多張圖片、一組組數據,生動有力地呈現了「十三五」期間南京住房保障工作的各項成就。
據介紹,近年來,南京逐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保障標準越來越高,覆蓋範圍也越來越廣,對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了「應保盡保」,同時惠及新就業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人群。截至今年11月底,公租房實物累計保障5.18萬戶,先後累計為26萬人發放補貼26億元。
人才安居是南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2017年起,南京通過「租、購、補」三位一體的人才安居體系,在人才的創業成本和生活成本上「做減法」,出臺了《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等一系列安居政策。隨著2018年南京「寧聚計劃」的實施,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政策得到進一步優化,如擴大政策範圍、延長補貼領取時間、降低申報門檻等,惠及更多新就業大學生。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南京計劃籌建人才安居住房350萬平方米(含配建80萬平方米)。
很多老舊小區實現「舊貌換新顏」。2016年以來,南京著力解決該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936個非商品房老舊小區的突出問題,建築面積達1685萬平方米。截至11月底,南京累計改造老舊小區1282個,建築面積達3427萬平方米,涉及房屋12061幢,受益群眾達41萬戶,超額完成「十三五」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此外,為解決老舊小區居民下樓難的問題,南京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累計有2539部電梯籤訂書面協議,1539部辦理規劃審批手續,在建115部,完工1048部。加裝電梯「南京經驗」走在全國前列。
不讓居民在危房裡奔小康,南京還竭力推進危房治理工程。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南京累計排查該市範圍城市老舊房屋3萬餘幢,排查面積約8000萬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南京在冊未實現消險治理的危房共有406幢,按照「一幢一策」思路,通過留、改、拆等多種方式進行治理,目前在冊危房治理工作任務已接近尾聲。
棚戶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2016年起,南京以「整環境、惠民生、建城市」為主線,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以人為本、全面改造、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將棚改範圍進一步擴大到了城郊結合部,啟動了第三輪棚戶區改造工作。截至11月底,南京共實現棚戶區改造房屋面積約2112萬平方米,直接受益群眾約9.4萬戶。
讓群眾住有宜居,精細化的物業管理必不可少。「十三五」期間,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以實施南京市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通過建立行業信用監管工作體系、開展「五心服務」品牌建設、成立物業行業黨委等多種形式,實現物業管理整體水平居全國前列。南京已發展有1700多家物業企業,2000多家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等業主組織,行業從業人員近15萬人。
一個個數據亮出了南京在安居方面回應群眾美好生活訴求的精彩答卷。據了解,本次展覽為期3天,由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聯合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展覽以「宜居南京」為主線,打造了六大主題功能區塊:住房保障展區、危房治理展區、老舊小區改造展區、物業管理展區、品牌建設展區以及文明城市創建展區。
交匯點記者 白雪
編輯: 劉春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