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在日前,公布了去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其中最惹眼的就是網絡經濟的表現。根據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達到了34.8萬億元,和2018年相比,增長了10.1%。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10.6萬億元,和2018年相比,增長了16.5%。
與此同時,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今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7.10億,和2018年年底相比,增長了16.4%。
隨著網絡購物用戶規模不斷壯大,有很多人開始進入電商圈掘金。當下,我國最成功的電商平臺非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莫屬。這幾大電商平臺在國內的知名度比較廣,用戶很多。其實,在中國除了這些電商平臺之外,還有許多的電商平臺,比如:易網購。
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易網購的名字,但是這個電商平臺可不簡單,曾經就連央視還報導了它。但是央視之所以會報導易網購,並不是因為其做了什麼值得讚揚的事情,而是其欺騙了1200萬國人,騙走了200多億,「出逃」他國了。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很關心,易網購一個電商平臺是如何欺騙了1200萬人,而且還騙走了數百億的?其實,易網購騙人的「手段」十分簡單,它抓住了絕大多數人喜歡貪小便宜的心理,對外宣稱,「消費了多錢就給你返多少錢,這樣一來你買東西不僅僅不需要花錢,而且還能夠賺錢」。
就是這樣「花言巧語」,導致上千萬國人開始上易網購購物,並且還將其推薦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
通過這樣的「騷操作」,易網購僅僅成立了4年的時間,在2018年年底,在全國範圍內就擁有了超萬家加盟店,以及1200萬名會員,集團年產值更是高達100億,成為全國第九大電商平臺。並且,就在同年「雙11」期間,更是斬獲了5218萬訂單。
但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易網購的危機開始爆發了。先是以各種理由去拖欠返款,再者是不僅不返款,反而再次打起了「歪主意」,割起了新一輪的「韭菜」。
去年3月份,易網購又再次化身「大忽悠」,稱會員只有成為了供應商,才可以申請提現。但是你以為是白轉的嗎?狡猾的易網購提出要想成為供應商,還要繳納上千元的保證金。為了能夠安撫會員,其提出轉化完成了,保證金是可以退還的。
然而,這樣的「大戲」還沒有結束,為了能夠騙更多的錢,去年5月,易購網又對外發起了眾籌,稱其要去澳洲上市,承諾上市之後這些錢將返還給會員。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消費者,消費者就算再傻肯定也會有意見。所以為了穩住消費者,網易購董事長賈永龍對外稱,7月底,肯定將所有的問題解決。甚至為了讓大家相信這一個「騙局」,網易購的董事長賈永龍更是搬出了京東和拼多多做說辭。
但是,之後賈永龍並沒有兌現承諾,反而拿著錢「出逃」澳洲了。為了拿回自己的血汗錢,會員們都去了易網購廣州的總部,甚至還有人去了賈永龍的老家,但是卻都是一無所獲,他早就已經「出逃」他國了。最後,實在找不到賈永龍,受害者紛紛選擇報警。
如今看來,賈永龍說那番話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拖欠時間,給自己爭取「跑路」的時間。
雖然賈永龍是有錯在先,但是這裡筆者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再花大價錢為自己的「天真買單」。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