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是什麼城?《大秦賦》中嬴政在這舉行冠禮,秦國宗廟也在這裡

2021-01-08 歷史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統一六國,定都鹹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因此秦的首都是鹹陽基本上已經成了定論,後續的朝代基本定都以後沒有特別的情況幾乎不遷都,但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卻經常提到一個城池,雍城,其地位幾乎與鹹陽齊平,甚至隱隱的比鹹陽的地位還要高,這是怎麼回事 ?

在《大秦賦》中,嬴政的冠禮是在雍城舉行的,秦國的宗廟也在雍城,掌管秦國宗廟和宗室的關內侯也在雍城,足見雍城具有特殊的地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雍城曾經是秦國的首都,而且時間還比較長,否則宗廟不會設在雍城。

實際上,雍城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前後共294年,一直是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也是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經過19位國君的苦心經營,秦國也從弱小的部族向強大的諸侯國發展。

從地圖上看,雍城靠近西周故地,這裡並不屬於秦的土地,而秦當時還不是一個諸侯國,卻一直在東進,直到周平王將周的首都從鎬京遷到洛邑,西周結束,東周開始,而秦獻公因為護送周平王有功,被封為諸侯,賜岐西之地,岐西遂為秦國的活動中心,因為秦國一直要往東發展,接近中原大國,而秦國趕走犬戎以後,雍城就為秦國所有,秦武公(公元前697—前687年)時已開始修大鄭宮,且在都平陽時期,雍嶺上已建了秦君之離宮,也是雍城建都的開始。

對雍城,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了挖掘,秦雍城遺址是我國十大考古之一,根據目前勘探挖掘的數據可知,雍城城址略似正方形,城四周有城牆,其中西城垣保存較好,東牆和北牆保存較差。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秦國以水禦敵200年後才首築城牆,相對於雍城首都的時間,雍城的城牆要年輕的多。

雍城內的道路格局呈棋盤狀,有八條幹道,東西、南北各四條,縱橫交錯。如果加上自然條件的影響,這些道路也不能完全像棋盤,因為城內有河流還有一些布局等等,也道路也不是橫平豎直,因此這個棋盤狀也只是看起來更像。

雍城內有三大宮殿區:姚家崗宮殿建築區、馬家莊宗廟建築區和鐵溝、高王寺宮殿建築區。城外還發現了多處手工業作坊遺址,雍城作為首都,各種產業也非常的齊備,在雍城近郊和相距10多公裡的遠郊,離宮別館星羅分布。

而這裡之所以能夠被選為秦國首都,其軍事防禦的條件也很好,城外除了北邊和西北均有高山圍繞,東南以紙坊河、雍水等自然河流為天然屏障外,又於西垣外開掘人工城壕作為防禦設施,這都是借用自然條件防禦的巧妙安排,而且雍城並沒有築小城,是典型的單垣式城郭的特點,環城只有一道城牆,沒有內城,宮殿外的高牆有防護的作用,這是跟其他諸侯國不同的地方,也體現了秦人個性的築城歷年。

從發掘和文獻記載來看,秦國的雍城已經是一座成熟的綜合性都城,在秦國的發展歷史上地位極為重要,《史記秦本紀》中記述德公居雍後,接著說:「後子孫飲馬於河」,《史記正義》也記載:「卜居雍之後,國益廣大,後代子孫得東飲馬於龍門之河。」也就是說秦國遷都雍城的目標就是東進,從而逐鹿中原,與中原大國一爭高下,這是秦被封為諸侯國以後一件重大意義的事件,證明秦國有能力與中原大國掰掰手腕了,秦國統一的基礎也從這裡奠定。

雍城作為秦國統一前的都城,在秦國崛起的歷史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未營造鹹陽之前,秦國任何一座都城都無法與雍城相提並論,即使現在雍城已經湮沒在離殤的長河中,但是它對秦文化的孕育和發展的作用不可忽視,雍城其實是赳赳老秦的一個文化符號,也是秦人東進統一的一個見證。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熱播,聊聊秦國兩個都城——雍城和鹹陽
    《大秦賦》裡秦王嬴政從鹹陽出發,趕赴三百百裡外,現在位於寶雞的雍城去舉行加冠大典。當時鹹陽就是首都,為什麼要趕去雍城去舉行加冠大典呢?而嫪毐恰恰相反,不在自己的大本營舉行兵變,卻偏偏跑到鹹陽去發動叛亂,這又是為什麼呢?本篇專門來聊聊秦國前後兩個首都的來由,以及它們在秦人心中的份量。
  • 《大秦賦》中呂不韋為何在嬴政冠禮前裝病,提前將王璽交給趙姬?
    談秦說漢(337)《大秦賦》中呂不韋為何在嬴政冠禮前裝病,提前將王璽交給趙姬?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在嬴政行冠禮前突然稱病,將王璽印交給趙太后,請其在冠禮上移交給秦王。公元前238年,年滿20的嬴政已經到了行冠禮之時。行冠禮後,國政大權則按規定要移交給回秦王。執掌秦國大權10多年的呂不韋想到自己即將交權,而交權之後再也無法駕馭雄心勃勃的嬴政,再也無法在朝中頤指氣使,心理落差極大。
  • 為何秦王在雍城行冠禮,嫪毐卻在鹹陽叛亂?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
    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按照電視劇《大秦賦》的劇情安排,嬴政前往祖地雍城行冠禮時,嫪毐能調動的兵力都在鹹陽;佔領了鹹陽城,就可以清洗嬴姓宗親與楚系羋氏外戚,為立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為王掃清障礙;接著出兵雍城,廢嬴政而以太后之詔冊立新的秦王。
  • 《大秦賦》中反覆提到雍城,對秦人為什麼如此重要
    大秦賦 雍城熱播劇《大秦賦》中,秦太后離開鹹陽後就居於雍城,秦宗室首領關內侯也居雍城,甚至秦王嬴政加冠禮時,都要前往雍城舉行。這個雍城對秦人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在秦人發展的四個階段中,對秦的強大打下堅固基礎的,當屬雍秦時期。雍秦時期的時間跨度,上自西周末年的秦襄公,直到秦孝公遷都鹹陽,正是這一時期大秦開始了新的歷史階段。
  • 大秦賦,嬴政當秦王前十年大事記,嫪毐趙姬呂不韋的結局
    煌煌巨製《大秦賦》,越演越拖沓,有二十集左右在說趙姬與嫪毐,呂不韋與李斯,使蒙恬、王翦等英雄淪為背景板。就算是第一主人公嬴政,大量的時間都是展示著他的可有可無,無能為力。
  • 《大秦賦》中嬴政為何稱呂不韋「那個人」,與趙姬有何不同?
    《大秦賦》播至昨晚,各方勢力逐漸暴露出來,其幕後的主角分別是秦王嬴政,相幫呂不韋,太后趙姬與嫪毐,宗室代表贏溪。誰是大秦的忠臣,誰又助紂為虐破壞秦國統一大業,作為秦王的嬴政這時心知肚明了嗎?從劇情的一些細節分析,我們已經大致可以看出嬴政的心思和對這幾派首領的定位。劇中已經坦白,趙姬就是個胸無大志,及時行樂,水性楊花又助紂為虐之人。無論從母子親情,還是秦國大義方面講,既不像一個母親,也無母儀天下之相。她與眾人詛咒的趙國倡後幾乎相差無幾,也是秦國歷代太后中的一個奇葩。
  • 《大秦賦》熱播,嬴政的母親趙姬引人矚目
    電視劇《大秦賦》鮮活地再現了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她究竟是怎樣的人?關於趙姬,歷史記載與傳說很多,但基本脈絡是清楚的。她是呂不韋的愛姬、異人的妻子、秦始皇的生母《大秦賦》糾結於秦始皇的生父是誰,到底是異人還是呂不韋?司馬遷的《史記》給出的答案是呂不韋,這牽扯到趙姬的出身和經歷。《史記.呂不韋列傳》說趙姬是趙國都城邯鄲的歌女,非常漂亮,被呂不韋收入床幃,並且懷了孕。
  • 大秦賦嬴政母親的一生 大秦賦趙姬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下面,是趙姬跟四個男人的故事,以司馬遷《史記》中舞姬的身份開展。呂不韋花樣年華的趙姬是邯鄲城朱家巷的一名青樓女子,她憑藉著國色天香的容貌,柔美婉轉的歌喉,翩若驚鴻的舞姿成為青樓的頭牌。富可敵國的衛國商人來到邯鄲做生意,閒下來的時候就來到了她所在的青樓,並與之邂逅。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呂不韋當下便為趙姬贖身,帶回了家中。
  • 大秦賦趙姬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大秦賦嬴政母親的一生
    大秦賦嬴政母親的一生秦始皇母親帝太后,姓名不詳,出生時間,身份不詳,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稱她為趙姬。趙並不是她的姓,而是因為她是趙國邯鄲人。姬,有幾層意思,1,對婦女的美稱2,以歌舞為業。邯鄲保衛戰開始了,趙王要殺了異人他們,呂不韋帶著異人兩個人逃出了邯鄲,回到了秦國,把趙姬和嬴政這對孤兒寡母留在了趙國,也是夠無情的。趙姬和嬴政在趙國被軟禁起來,九死一生。索性嬴政是天命所歸,哪有那麼容易死。
  • 《大秦賦》中反覆提到雍城,這個地方對秦人為什麼如此重要?
    大秦賦 雍城 熱播劇《大秦賦》中,秦太后離開鹹陽後就居於雍城,秦宗室首領關內侯也居雍城,甚至秦王嬴政加冠禮時,都要前往雍城舉行。這個雍城對秦人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 雍城對秦人有什麼特殊意義?為何在《大秦賦》中屢次提到?
    其實不光是這部劇在大部分以秦朝為歷史背景題材的電視劇也曾賦予雍城特殊地位。比如:在《羋月傳》中也曾多次提到雍城。那麼,這個地方對於大秦的人來說具有什麼樣的特殊意義呢?    曾經的國都  雍城,在東周時期秦國曾經在此定都。公元前667至公元前383年,在自秦德公至秦獻公近300年的時間裡,這裡曾經是秦國的政治中心。可以說雍城是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
  • 《大秦賦》冬兒:單戀嬴政,為救扶蘇而死,她的作用卻不止如此
    《大秦賦》冬兒出場挺多的,但大多只是作為嬴政的背景陪衫,是默默陪在他身邊的近侍。冬兒小時候救過趙姬與嬴政的命,之後,成為孤兒的她就一直跟在趙姬身邊,像一家人一樣生活,被趙姬當女兒般對待。冬兒等啊等,都沒有等來嬴政娶自己的時候。或許是想通了吧,幾番思量後,她做了一個決定:嫁與秦將李信,離開嬴政。她的理由是李信對她很好。嬴政親政在即,加冠禮必須在雍城舉辦。
  • 秦始皇加冠親政,為何不在國都鹹陽,而是一定要去雍城?
    不加冠雖然也能成為秦王,但並沒有「人治」的權力,所以秦國在近十年的時間裡都是大權旁落,操持在趙太后和呂不韋之手。然而,就像《大秦賦》中播出的那樣,秦始皇加冠的儀式卻並沒有在鹹陽舉辦,而是設在了雍城,這又是為何呢?
  • 《大秦賦》,趙姬偷腥懷孕躲到雍城,這是對秦王室最大的侮辱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已經播放完畢,但其中涉及到的歷史對於我們而言,遠遠沒有結束。    《大秦賦》前44集,嬴政的戲份並不多,主要講述了嬴異人上位的過程,著重體現了商人呂不韋的運籌帷幄、嬴異人怎樣以弱勝強登上秦王之位、嬴政與生母趙姬在趙國所受的苦難、嬴政青少年時期的成長、趙姬與嫪毐的私情,等等。
  • 大秦賦嬴政親政是哪一集?大秦賦劇情介紹(1-78全集)大結局
    網易娛樂12月17日報導 日前,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播出至今,《大秦賦》熱度不斷攀升,在同檔期劇集中以黑馬之勢,佔領各大平臺榜單榜首。
  • 大秦賦:秦始皇嬴政的生母趙姬,縱容男寵嫪毐勢力變大,終食惡果
    在熱播劇《大秦賦》中,秦莊襄王嬴子楚去世,太子嬴政繼位,趙姬一躍成為太后。太后趙姬耐不住深宮寂寞,竟然和假宦官嫪毐生下兩個兒子。嫪毐恃寵生驕,野心急劇膨脹,竟以秦王嬴政的假父自居。私通太后的事情暴露後,嫪毐鋌而走險,發動叛亂。舉行冠禮後,嬴政迅速平定叛亂,將太后囚禁在雍城。趙姬貴為太后,竟然落得被兒子囚禁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中多次亮相的雍城到底有多重要?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jiǎn]等輔佐下平定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在這部歷史劇中,雍城(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被多次提到,也多次亮相,嬴政加冕儀禮也舉行於雍城。
  • 《大秦賦》:趙姬與嫪毐偷情多年,嬴政為何沒有一絲察覺?
    《大秦賦》裡,趙姬與嫪毐偷情多年,直到生下兩個兒子後才被嬴政發覺。隨後,嫪毐用太后玉璽和王璽,調動軍隊企圖殺害嬴政,而後自立為王。由於李斯提前預判嫪毐計謀,嬴政也算是有驚無險,平定了這場叛亂。趙姬此後留在雍城,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這裡暫不討論《大秦賦》中的這段劇情,安排是否合理?而是單單分析,趙姬和嫪毐苟且多年,還生下兩個兒子。
  • 大秦賦嫪毐,嬴政殺他,不是因為他和趙姬生兒子,而是因為呂不韋
    大秦賦:嫪毐原型,嬴政殺他不是因為趙姬給他生兒子,而是因為呂不韋!  文|小維尼  《大秦賦》中,嫪毐一出場,便是幫助呂不韋和嬴異人逃回秦國。此處,便埋下伏筆,日後,他也成了呂不韋擺脫趙姬糾纏的年輕小替身。歷史上真實的嫪毐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他究竟做了哪些荒唐事,落得遺臭青史的下場呢?
  • 冠禮——古代男子的成人禮
    央視8套《大秦賦》演繹嬴政加冠親政一節,是目前我見到的對古代「冠禮」解說最形象的。看完之後,想和有緣人分享兩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