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說起來上一代人是怎麼稱呼對方的,發小的父母絕對可以給我們樹立個典範:發小的爸媽感情非常好,而爸爸又是一位「寵妻狂魔」,雖然跟老伴是老夫老妻了,但是感情卻是一直很好。之前發小放假回家之後,跟媽媽坐在客廳看電視,聽到爸爸在廚房問:「大寶貝,你想吃什麼?」發小就跟爸爸說了一大堆,沒想到爸爸沉默三秒說:我問你媽呢。發小聽到這樣的回答頓時石化。
而像發小的爸媽一樣的人,歲月已經無法阻擋他們一顆浪漫的心,而在生活中,多會很親暱的叫對方自己的「專有稱呼」:「寶貝、媳婦、妞兒……」因為太習以為常,從來不會把其他人放在心上,就連自己的兒女也要排在後面。
而在日常生活中稱呼對方的方式,令外人覺得是在撒狗糧,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和諧的家庭關係會讓孩子更能感覺到幸福
而父母的關係好,對於孩子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之間的感情很好,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安全感;父母感情好的,對待孩子也差不到哪裡去。而在夫妻比較和睦的情況下,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更有寬容度,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更從容,不會因為大人有矛盾,而把怨恨放在孩子身上,從而讓孩子感受到不安,所以無論在學習還是做事方面,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自信。
表姐家只有一個女兒,而平常在家姐夫也是叫表姐「大寶」,叫女兒「小寶」,而後在他們建的家族群裡,裡面有「大胖、小胖、中胖」,一家人在一起的狀態比較親暱,而表姐的女兒也是開朗活潑的。
父母對待對方的態度也是孩子對於婚姻的最早啟蒙
同時,對另一半的態度也影響孩子的婚姻觀,而在生活中,把另一半當成寶,而體現在稱謂中的行為,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有一定影響的。父母關係比較恩愛,讓孩子見識到比較健康的感情,孩子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自然也會知道什麼樣的標準最符合自己的內心,而不會因為缺愛,遇到渣男還當成是別人對自己好。
發小在最後,挑選的對象也是很普通的一個小夥,但是那個小夥對她的態度跟爸爸對待媽媽的態度很相像,所以發小很滿足於現在的生活,對父母對待自己的影響很是感恩。
父母稱呼另一半的方式,如果是比較親暱,在孩子面前也是變相的「撒狗糧」,不過也是見識了這份美好,孩子才有可能擁有判斷幸福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