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2021-01-14 中國江西網
發布會現場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志翔攝影報導:2021年1月12日,宜春市2020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召開,宜春市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圍繞主題介紹相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強對流天氣出現時間早、種類多、極端強降雨天氣頻現,強冷空氣活躍,對農業有較大影響的倒春寒和寒露風接連出現等,總體農業氣候年景偏差。具體如下:

  年平均氣溫持續偏高,2020年位列歷史第五

  經統計,2020年宜春市年平均氣溫18.5℃,較常年平均值17.6℃偏高0.9℃,位列歷史第五。35℃以上高溫日數為32.8天,較常年平均略偏多5.9天。

  近20年以來,宜春市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平均氣溫呈現持續偏高形勢,2007~2012年略有降低,但2013年後持續偏高。在全球變暖的大氣候背景中,平均氣溫持續偏高將對本地天氣氣候特徵造成一定影響,多表現為高溫天氣偏多,強對流天氣增多加劇,極端天氣頻現等。

  35℃以上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

  5月4日宜春市靖安、宜豐、高安、樟樹、豐城5個國家站出現35℃以上高溫,萬載和奉新為34.9℃,其他站點也達到或超過34℃。根據統計,這5個超過35℃站點的高溫最早日期較常年平均日期提早了43到57天不等,是歷史上最早的一年。這次高溫也為5日凌晨宜春市遭遇的強颮線天氣提供了豐沛的能量。

  雨季汛期持續時間偏長,降水顯著偏多,呈現東多西少,北多南少分布

  宜春市從3月21日進入雨季汛期,到7月20日左右雨季結束,持續了4個月。期間全市國家站降雨量從863mm(袁州區)到1462mm(高安)不等,平均降雨量為1257mm,較常年偏多33.6%。其中高安1462mm,偏多55%,排位歷史第2,靖安1446mm,偏多49%,排位歷史第1,奉新1436mm,偏多52%,排位歷史第3,宜豐1392mm,偏多48%,排位歷史第2,萬載1260mm,偏多38%,排位歷史第3,袁州區和銅鼓降雨量接近常年,降雨分布呈現東多西少,北多南少特徵。

  出現罕見秋冬季大範圍暴雨過程,全年暴雨日數呈現東北異常偏多特徵,強降雨局地性特徵明顯

  2020年第一個24小時暴雨出現在1月11日,萬載縣白良鄉出現單點50.1mm的暴雨量級。第一次較大範圍暴雨天氣過程出現在1月23日到24日,宜春市袁州區北部、萬載縣大部、宜豐和上高局地的鄉鎮出現了暴雨,最晚一次大範圍暴雨過程出現在11月23日,宜春市中部偏南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秋冬季大範圍暴雨天氣過程較為罕見。從全年暴雨日數分布來看,宜春市東北部宜豐、高安、奉新、靖安分別達到9天、10天、12天、13天,分別居歷史第4、第2、第1、第2,暴雨的局地性特徵十分明顯。

  強對流天氣出現時間早,多種強對流天氣影響宜春市

  2020年宜春市第一次雷電黃色預警發布時間為1月23日05時23分,也就是第一次冬季範圍性暴雨的過程中,出現了罕見的「冬雷陣陣」現象。另外3月21~22日宜春市第一次發布了冰雹橙色預警,5月5日、5月15日宜春市又遭受了多次颮線系統的襲擊,局地出現8級以上雷雨大風,更有6月24~25日、7月8~10日多地出現50mm/h以上的超強短時強降水,這些極端強對流天氣預報難度高、時效短、對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威脅大。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最新預警預報信息,是提前防範此類高危害天氣的有效手段。

  7月上旬(8~10日)發生極端降雨過程

  2019年7月7~9日宜春市南部發生極端降雨,袁州區72小時雨量達到358mm。2020年7月8~10日又出現極端強降水天氣過程,而且這次範圍更廣,強度更大。從7日7日20時到10日20時的72小時內,全市國家站平均降雨量243.1mm,國家站最大為高安站421.9mm,區域站最大為高安荷嶺站424.7mm,24小時特大暴雨有2個站點,奉新澡溪站(254.1mm)和高安黃家巷村站(252.7mm),24小時大暴雨以上出現了165站次,最大小時降雨量出現在7月9日09時樟樹黃家巷村站85.9mm/h。高安站更是出現連續3天大暴雨天氣。

  強冷空氣和寒潮天氣多發,冷空氣大風和降溫較往年更加明顯

  2020年出現了數次寒潮天氣過程,伴有明顯冷空氣大風、雨雪冰凍等天氣影響。2月14~16日強寒潮過程平均氣溫下降11~13℃,最低氣溫在48小時內從12~15℃劇烈跌至1~3℃,多地出現8級以上冷空氣偏北大風,是2020年強度最大的寒潮天氣過程。12月13~15日和12月29~31日又出現2次強冷空氣過程,宜春市部分地區達到了寒潮標準。前一次降溫7~9℃,北部低溫降到0℃以下,後一次降溫8~10℃,最低氣溫降至-2~-6℃,12月31日出現2020年最低低溫,銅鼓和奉新最低為-5.6℃。

  3月上旬到4月上旬出現「倒春寒」,對早稻播種產生不利影響

  3月28日至4月1日宜春市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0℃以下,出現中度和重度「倒春寒」天氣,日最低氣溫5.8℃~9.8℃,對早稻播種育秧及秧苗生長產生不利影響,造成部分早稻爛種爛秧和死苗,早稻大田大面積播期拖到4月初以後。受此影響,今年宜春市早稻單產較常年減幅0.5%,總產減幅約0.4%。

  未受到颱風影響,乾旱不明顯

  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有編號的颱風共23個,其中只有4個在我國登陸,登陸點離宜春市較遠,登陸強度較弱,對宜春市基本沒有影響。由於雨季結束時間晚,伏秋季局地雷雨天氣較多,宜春市的乾旱情況並不十分明顯。

  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出現連續「寒露風」,對晚稻影響較大

  9月18日到10月10日,宜春市出現連續日平均氣溫低於22℃以下(寒露風)的情況,特別是9月18~29日期間,全市平均降雨量達到788.3mm,較歷年同期偏多1.5倍,全市除了24日平均日照時數達到3.8小時以外,其餘時段均日平均日照為1~2小時,根據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宜春市連續12天維持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達到重度溼冷型「寒露風」天氣。10月1~3日好轉,4~10日又出現寒露風影響。整個過程中,9月22日「寒露風」災害達到重度維持到9月29日,之後略有緩解,到10月10日又出現大範圍重度「寒露風」災害。

相關焦點

  • 甘肅評出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跨年寒潮在列
    今天上午,甘肅省氣象局在蘭州發布2020年甘肅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月8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今天上午,甘肅省氣象局發布2020年甘肅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歲末全省遭遇大範圍低溫」進入2020年甘肅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吉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年吉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7月9日-8月2日全省平均氣溫為24.1℃,較常年高1.4℃,居歷史同期高溫的第5位,期間出現了大範圍高溫天氣,全省累計出現高溫天氣(≥32℃)292站日,居歷史同期多高溫天氣的第4位。高溫少雨導致我省中西部部分地方出現伏旱,對玉米等旱田農作物生長造成一定影響。
  • 2020年赤峰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哪件給你印象最深?
    >回望2020年  赤峰的天氣舞臺上  您對哪些天氣氣候事件記憶猶新呢?  近日  赤峰市氣象局發布了  2020年度赤峰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氣候概況:2020年(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赤峰市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各旗縣平均氣溫在3.3~8.2℃之間,較常年偏高;降水量在337~558毫米之間,總體比常年偏多1成以上,且降水呈西多東少、北多南少分布態勢,年降水量最多出現在松山區西北部崗子鄉,分別比去年和常年偏多45%和40%;最少出現在敖漢旗東部寶國吐鄉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北極海冰範圍歷史第二小等事件入選。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啦!
    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啦!
  • 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十五選十,你有一票!
    12月29日,記者從寧夏氣象局獲悉,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眾評選活動今日正式啟動。該活動由寧夏氣象局主辦,寧夏氣象服務中心、寧夏氣象臺、寧夏氣候中心承辦。自2010年開始舉辦,今年已是第十一屆。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等事件入選「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當日,在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宣布了「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據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2019年紹興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看看創下多少紀錄
    2019年紹興的天氣著實有點變化多端,還創下了多項紀錄。1月22日上午,紹興市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9年紹興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9年,紹興市年平均氣溫 17.8℃,比常年同期偏高0.9℃,是1997年以來連續第23個偏暖年。
  • 河北2019年天氣氣候特徵:有些地方 全年沒有霧和霾
    河北有些地方 全年沒有霧和霾  省氣象局公布2019年天氣氣候特徵 裡面藏著你不了解的河北  你知道嗎?2019年,我省哪兒下雨最多、哪兒最乾旱少雨?哪些地方最容易出現大霧、哪些地方霾常出沒?河北唯一全年沒有霧和霾的地方是哪裡?氣候最舒適的地方又是哪兒?
  • 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經過十多天的網絡投票,今天,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評選事件第一名:4月下旬,遭遇60年最大範圍霜凍天氣4月22-24日清晨,全區大部地區出現了霜凍天氣,銀川市東南部、石嘴山、吳忠兩市及中衛市東部均出現了霜凍災情。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16-01-19 20:43:18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西寧1月1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19日公布了該省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發布」2019大連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水柱騰空拔起直衝雲霄海天之間似乎上演了科幻大片這一奇觀被全國「圍觀」視頻震撼了不少網友(視頻可點擊文末擴展連結觀看)除了「龍吸水」>剛剛過去的2019年還有哪些氣候現象讓你印象深刻?>大連氣候2019「年終總結」1月7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19年氣候公報新聞發布會,大連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對2019年大連市氣候的相關情況作了介紹與解讀。
  • 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山東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1月8日,省氣候中心召開新聞通報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等成為省內2019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覆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中國的氣候特徵在不同的區域,由於形成氣候的因素不同,從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以及氣候特徵。中國氣候類型我國的氣候類型主要有五種,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總體而言,我國的氣候呈現出:「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為什麼我國的氣候會呈現出上述特徵呢?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內附中獎名單)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8日下午,在中國氣象局2019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山竹』強勢登陸粵港澳大灣區」和「超強颱風『山竹』重創菲律賓」分別成為2018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 山東發布2012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山東省氣候中心今天(9日)發布2012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2年山東遭遇颱風、內澇等災害性天氣。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3.3℃,較常年偏低0.1℃;平均年降水量為615.2毫米,較常年偏少4.7%;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72.1小時,較常年偏少105.9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第15年偏少。
  • 2017年浙江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2018年1月2日,浙江省氣候中心揭曉了2017年浙江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7年為浙江自1951年以來次暖年2017年浙江省年平均氣溫為18.2℃,比常年偏高1.1℃,25%的市縣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紀錄,僅次於2007年,成為66年來全省年平均氣溫第二高。
  • 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這一奇觀曾被全國關注
    >這一奇觀被全國「圍觀」視頻震撼了不少網友莊河現「龍吸水」現象太震撼了!從這份剛剛公布的 2019年大連氣候公報可以找到答案連同你最關心的春節天氣情況一起打包奉上請查收這份大連氣候2019「年終總結」1月7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19年氣候公報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