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一個月5911座土地廟被拆,村民質疑:復墾種樹不可行

2020-12-08 騰訊網

高郵市長張利在給網友的回覆稱,各級政府對於此次專項整治暫無任何賠償。各鄉政府也在此次專項整治初期籤訂了《實現「無廟村」承諾》,確保今後不再有土地廟重建的事發生。

文|每日人物楊昕怡 編輯王輝

2019年3月,高郵市對土地廟出了一記重拳。為移風易俗,26天裡當地5911座土地廟被悉數拆除,其中臨澤鎮如今已無一座土地廟。

土地廟是祖輩傳下來的民俗信仰,政府定義為封建迷行,這讓部分村民們難以接受。

「不明白為什麼要拆掉村裡這座土地廟」,有村民向每日人物表示。此外拆除土地廟所騰出的土地,農村地區將用於復墾植樹,有村民質疑,土地規模小不好利用,且種樹存活率低。

高郵土地廟被拆,道教協會會長稱「都是沒有證件的」

被拆的近6000座土地廟中,就有三垛鎮劍鳴村的一座土地廟。

趙德發是該村村民,家挨著土地廟。他向每日人物介紹,土地廟不大,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裡面供奉著土地公的神像,擺放著四五個香爐。土地廟靠村傍水,有一條通往鄰村的水泥路。

三年前,趙德發捐了300元用於這座老廟的翻新。他解釋,村裡人也是日子富起來了才想著給土地廟翻新。

不過,作為五十多歲的老黨員,趙德發表示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拆掉這座土地廟。

3月25日土地廟被挖掘機推平時,趙德發不在現場。不過劍鳴村的另一座土地廟得以保存下來。

趙德發說,因在林子,四周都是泥巴路。村民和施工人員謊稱「挖機進不去的」,於是那座土地廟僅僅被人工拆了個頂。

高郵市多個村村委會對每日人物均表示,「強拆過程中沒有任何尖銳矛盾,大家很理解。」

村委會還稱,土地廟拆除前期,曾走訪每戶並張貼過通知。

不過,趙德發表示沒有工作人員前來通知拆廟的事,大家只是聽到村裡的傳言。隨後幾天,就看到了用來拆廟的挖掘機,「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

高郵道教協會會長的管樹桃宜證實,自己是看到好多土地廟門口貼的拆遷宣傳單才知道有拆遷這回事。

不過,他告訴每日人物,「市裡所有土地廟都是沒有證件的」,但對政府拆除這些違章建築的土地廟的做法,他表示肯定。

「但有些都是幾百年留下來的廟了」,趙德發認為,不少土地廟都是「老祖宗」輩留下來的,沒有宗教管理也沒有組織的宗教活動,只是用於個人祭祀,雖然不合法,但卻合乎情理。

歷史記載,早在數百年前,高郵地區就有祭拜土地神的傳統。除了逢年過節給土地神敬香火,很多村民還把新時代的慶祝方式活用在土地廟裡,例如在元宵節當天給土地廟掛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

二十幾天前,老人們的土地廟被拆了,他們從廟裡拿回了自家的香爐。廟被拆的那一天,他們在家門口點香祭祀,等著再將香爐放回廟裡的那一天。

在這針對整治土地廟的背後,是高郵市開展倡導的「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不過,趙德發和其他村的工友對拆除土地廟都難以理解,認為「政府的理由難以服眾」。

2019年1月,高郵市局先後下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土地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關於在全市開展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推動「土地廟」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兩份文件。

早在2017年,《揚州日報》以「城市亂建土地廟」為題進行報導。報導稱,有居民私自在小區旁搭建土地廟並在內焚香,隨意佔用公共區域,並帶來空氣問題和安全隱患。而在農村,土地廟修建翻新一事還滋生了村民之間的攀比之風。

正因如此,土地廟被列入整治範圍。而郭集鎮的土地廟就被列入黑名單。

郭集鎮村民李利向每日人物坦言,「攀比之風的確有,但不是都這樣。土地廟都是各地集體建造的,開廠的有錢人出的多,可能有幾千塊,上班的或者農民出的少,也就五十、一百。土地廟絕對談不上豪華,無非是修得漂亮一點。」

千座土地廟消失20天後:村民去哪裡祭祀?

據高郵市宣傳部在2018年12月底的一次整改會上表示,此次土地廟整治活動將持續至6月30日結束,分宣傳發動、調查摸底、清理整治、總結驗收和鞏固提高等5個階段進行。

高郵市長張利在給網友的回覆稱,各級政府對於此次專項整治暫無任何賠償。各鄉政府也在此次專項整治初期籤訂了《實現「無廟村」承諾》,確保今後不再有土地廟重建的事發生。

高郵市宣傳部還表示,拆除土地廟所騰出的土地,農村地區將用於復墾植樹,城市地區則用於市民公共空間的建設。

但趙德發認為,這些地對於政府來說是無用的。一是土地廟規模都不大,很難有成塊的大面積土地供政府利用;二則,拼命搞綠化已成了當地政府提升政績的一個死方法。不過據他了解,過去幾年,政府一直在為創建文明城市而盲目植樹,但樹的存活率很低。

除了種樹無用外,這些土地廟沒了,那村民尤其是老人,如何去祭祀呢?

高郵道教協會會長管桃林給出辦法,可以去「地方又正規環境又好」的三清宮祭祀。

資料顯示,三清宮是高郵當地一大景區,也是當地道教的主要活動場所。

村民們紛紛表示該方法不切實際。常去土地廟祭祀的都是村子裡的老人,年齡都在七八十歲,腿腳不便。況且很多村子還沒有通公交車,難以實現。

「村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讓老人等一等,等這陣風過去,就能再建回土地廟了。」趙德發無奈地表示。

(文中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江蘇高郵一個月內5911座土地廟被拆,村民質疑:復墾種樹不可行
    2019年3月,高郵市對土地廟出了一記重拳。為移風易俗,26天裡當地5911座土地廟被悉數拆除,其中臨澤鎮如今已無一座土地廟。土地廟是祖輩傳下來的民俗信仰,政府定義為封建迷行,這讓部分村民們難以接受。
  • 高郵清理違規土地廟:26天拆5911座
    江蘇揚州高郵市清理違規土地廟工作取得新進展。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4月9日刊文《沒了煙霧繚繞 多了滿目新綠》介紹,通過與宗教民俗專家座談和廣泛開展宣傳引導,高郵制定了詳細的整治拆除方案,僅用26天的時間,就將全市5911座違規土地廟全部拆除。
  • 又見一刀拆!高郵稱為杜絕攀比,拆除5911座土地廟,包括你村的!
    土地廟就是樸實民眾的精神念想,從我小時候開始,每當大年初一早早起床,跟爸爸一起去敬土地。今年也不例外,也是早早起床,和老爸一起去敬土地爺。昨天聽到老家的消息,高郵稱為杜絕攀比,拆除5911座土地廟,包括我村的!又見一刀拆!
  • 江蘇高郵全市拆除土地廟,回應:移風易俗
    今日(4月15日),有微博消息稱,江蘇省高郵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清理土地廟工作,引發網友熱議,被指「一刀切」。今日下午,高郵市委宣傳部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地區土地廟濫建翻建現象嚴重,不僅違規佔地,還引發攀比風,祭拜香火已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整治是為推進移風易俗,事前已跟相關部門溝通。今日上午,有微博網友發帖稱,高郵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清理土地廟工作,其表示無法理解,「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高郵號稱歷史文化名城,連土地也沒有的城市還算什麼歷史名城?」
  • 江蘇高郵全市拆除土地廟 官方:曾被居民投訴 為專項整治行動
    *點擊上方關注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4月15日,多家媒體報導了江蘇高郵市集中拆除土地廟的事情。並援引微博網友帖文「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高郵號稱歷史文化名城,連土地也沒有的城市還算什麼歷史名城?」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就有當地高郵居民不斷向政府部門反映,不少小區周邊都有土地廟,時常煙燻火燎的,十分擾民。高郵豐澤臻園小區居民張先生反映稱,該小區周邊有兩座土地廟,土地廟經常煙燻火燎,有時都不敢開窗通風。經記者探查,除了豐澤臻園小區,新城花園小區,東方御景小區一期旁邊都有土地廟。
  • 29天拆5911座土地廟?迷信成俗非一日之寒,果斷拆廟能一了百了?
    近日,光明網等很多主流媒體對半月談評「29天拆5911座土地廟」相關話題紛紛轉發和熱議。「不敬鬼神人難安?移風易俗知易行難」,成為媒體和輿論焦點。輿論引發源頭,還是源自高郵市在移風易俗,破除迷信過程中,「大刀闊斧」的拆廟「運動」。
  • 29天拆除5911座土地廟 破除腦中「廟」還需時日
    原標題:29天拆除5911座土地廟:不敬鬼神人難安?移風易俗知易行難  前不久,東部一城市在推行移風易俗過程中「29天拆除5911座土地廟」,引發公眾關注。而在全國多地,近年來殯葬改革、拆除私搭亂建廟宇、簡辦紅白喜事等治理舉措也屢次引發熱議。
  • 某城市29天拆5911座土地廟 破除腦中「廟」還需時日
    導讀前不久,東部一城市在推行移風易俗過程中「29天拆除5911座土地廟」,引發公眾關注。而在全國多地,近年來殯葬改革、拆除私搭亂建廟宇、簡辦紅白喜事等治理舉措也屢次引發熱議。移風易俗在農村已投入數代人精力,為何仍知易行難?真正的牽絆,是在地上,還是在人心裡?落實的舉措,是要強制,還是要疏導?
  • 西安藍田四村民承包復墾土地 樹苗長成卻賣不出,咋回事?
    但在藍田縣駱駝嶺村,四位村民承包了村組幾十畝復墾土地,投入資金種樹忙了幾年,長成的苗木卻出現了問題。村民們說,這問題,就出在復墾土地上。 ,2013年初,村上四戶人和村小組籤訂30年的合同,承包了復墾土地開始種樹,村民樊紅利就承包了6畝多地。
  • 為什麼高郵會出現一些小區周邊亂建土地廟,記者了解到……
    近日,高郵豐澤臻園小區居民張先生反映稱,該小區周邊有兩座土地廟,從窗戶往外看,常能看到旁邊的土地廟煙燻火燎,有時都不敢開窗通風。 2017年7月,高郵怡嘉天下附近,一土地廟附近的樹木發生火災,懷疑系燒香引發。高郵公安局開發區派出所曾接到群眾報警,由於村民在土地廟燒香不慎,香火引燃停放在路邊的別克轎車。 另外,私自搭建土地廟的現象也不少。
  • 村民怕「邪氣」建起土地廟
    可能是因為陌生人的到來,記者發現不遠處有幾個人也朝這邊走了過來,對於記者的詢問,兩人不願意多說,只是說「這有什麼,建個土地廟有什麼不可以?」為避免引起矛盾,記者先離開了這個村子。不久後從村子東邊又來到該村。村東一位開店的師傅見記者問這個,笑了笑,「年輕人當然無所謂,年老的村民和一些女村民就比較在意了。」他還告訴記者,其實這是個迷信活動,但因為村裡出了一些事,大家都有些擔心,才建這個土地廟的。
  • 垣曲縣邵家溝村主任:我一個失誤把村民的房子拆了
    11月8日晚上,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是他家的老房子被人拆了。記者 衛姍我現在是在邵家溝村,幾天前,我旁邊的這臺大型挖掘機開到了村裡對房屋進行拆除。我身後的這個院子是村民馬佔林家的,當時房子被拆到一半的時候被村民叫停了,我們能看到他家的房子磚牆也已經被損毀,當時房子裡的一些生活用品還沒有來得及轉移。
  • 村民自籌9萬建土地廟 稱「有土地廟瓜長個大」
    土地廟已現雛形  6月8日,記者來到廖蕾坡打聽村民們捐資修廟的事時,村民們就問記者是不是也想捐資,因為這次活動有不少外地人也來捐款。隨後,他們帶記者找到了籌備小組負責收款的村民玉彩軒。  玉彩軒很熱情地介紹了修廟的籌備情況,並翻出記錄本介紹道,有20多名非本村的人捐了款,數額從50元到500元不等,其中有來自欽州、合浦、隆安等地的。
  • 大冶鐵礦創石頭種樹奇蹟 是亞洲最大硬巖綠化復墾基地
    中國園林網6月3日消息:廢石場上種樹,最大的困難是土和水。大冶鐵礦選擇種植耐旱、生命力頑強的刺槐,創造了「石頭上能種樹」的奇蹟,這裡也是亞洲最大的硬巖綠化復墾基地。走進這片初夏的濃鬱綠色,就走進了愜意的涼爽。
  • 原住村民修復土地廟 新業主擔心鞭炮影響生活
    組圖/瀟湘晨報記者辜鵬博  紅網長沙4月1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覃劍)在嶽麓區湯家老屋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古樟。古樟樹下,有一座小土地廟。近年來,隨著銀杉路的修建,茶子山路的拓寬,大小開發商進場,村民們相繼被拆遷安置,土地廟也逐漸被渣土掩埋。  最近,賦閒在家的村民決心修復它。
  • 鄉村記錄|那馬鎮壇板坡的那座土地廟
    目光沿著山坡抬升,掠過過膝高的荒草地,坡頂上就是一座土地廟。雖然這裡是座園子,但是這座土地廟是大家的,是壇板坡的所有村民的。逢年過節,村民們攜肉帶酒,提著一籃子的貢品,絡繹不絕的來這裡朝拜。直到最後一個人祭祀完畢,放完最後一封鞭炮,在硝煙中下山離去,這裡才又重新安靜下來。
  • 小區背後建土地廟 傳統現代生活方式起衝突(圖)
    長沙市火焰新村村民建了一座土地廟,引發相鄰的紫薇嘉園業主的投訴。  物業公司也憂心忡忡,物管中心的劉主任告訴記者,土地廟緊挨著小區圍牆,給小偷攀爬提供了方便,是個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對樓盤價格也會有影響。「現在的人都希望住房周圍要清淨,這一修土地廟,噪音汙染肯定避免不了,房價自然會大打折扣。」  村民:要堅持傳統習俗  小區居民意見大,修廟的火焰新村村民可不認同,「我們這是做善事。」
  • 四川省朝天區:印坪百姓拆土地廟建感恩廣場
    中國網7月17日訊 7月17日,記者在四川省朝天區中子鎮唯一的貧困村印坪村採訪,村民拆掉土地廟建感恩廣場立感恩碑的故事在記者心中烙下深深印記。建在印坪5組位於半山腰的感恩廣場不足一千平方米,顯得精緻、敞亮。
  • 江蘇高郵脫貧成績單:低收入農戶已實現整體脫貧
    11月3日,江蘇揚州「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首場新聞發布會在高郵舉行。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1月3日電 (記者 崔佳明)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3日,江蘇高郵市市長張利在召開的「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新聞發布會上交出了該市脫貧成績單:低收入農戶已實現整體脫貧。  近年來,高郵聚焦聚力精準扶貧,以「三保三助三提升」為重點,將低收入農戶「三保五助」扶貧政策落實情況「一戶一檔」錄入「陽光扶貧」系統,開展精準化、連續性幫扶,全市低收入農戶脫貧率達100%。連續實施三輪最貧困家庭幫扶行動計劃,累計幫助253戶最貧困家庭走出困境。
  • 江蘇高郵北部城區生態汙染為何積重難返
    高郵市北部城區的揚塵汙染成了該市的「老大難」問題和老百姓的一塊心病,與該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生態市、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國家衛生城市的稱號大相逕庭。附近居民怨聲載道採訪中,正在閱讀拆遷通知的高郵市經濟開發區花王村五組村民徐安定(化名)如釋重負般嘆息:「終於要拆遷了,可以解脫了!這個地方汙染太嚴重,不適合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