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有婦之夫,一個是有夫之婦,兩人通過微信「附近的人」結識了。而隨後男子孟某虛構姓名和工作單位,開始編造各種理由向女子餘某借錢達36萬元。近日,西安市雁塔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孟某提起公訴。
1982年出生的孟某是鹹陽人,2015年6月,孟某通過微信「附近的人」認識一位有夫之婦餘某。孟某告訴餘某,自己姓劉,在地鐵公司上班。因為聊得投機,一個多星期後,兩人在樂遊路附近見了面。
自2015年7月起,孟某虛構地鐵工程裝修和資金周轉等理由,陸續向餘某借款36萬餘元。2016年2月,孟某以借用炫耀為由,騙走餘某的一個黃金鐲子,之後轉賣。此後,餘某發覺孟某可能詐騙,多次催要欠款,孟某均藉故推脫。餘某又到孟某所稱住處、單位打探,發現孟某虛構身份。
2016年5月29日,餘某將孟某約至其家中,與孟某核對借款數額,孟某認可後出具了一張借款36萬餘元的借條,署名劉某。在餘某要求孟某出具身份證時,孟某趁機離開。繼續追討欠款未果,餘某報警。2017年10月,公安機關將孟某抓獲歸案,贓款已被其揮霍用於賭博和消費。
據孟某供述,隨著交往的深入,餘某很信任他。最初他以做施工吊頂為由,向餘某借了2萬元。後來又斷斷續續以各種理由借錢,少則1000元,多則4萬元。2016年6月底,他沒錢了,又給餘某打電話要求借錢,餘某讓他去家裡拿。當他去了以後,發現餘某和丈夫都在,「讓我把之前借的錢寫了一張欠條,還按了手印」,孟某說,在落款上他寫的依然是與餘某認識時自稱的「劉某」,用意就是讓對方找不到他,可以逃避還錢。(記者謝斌)
轉自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