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長篇小說《主角》獲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這是陝西的光榮

2020-12-19 華商網

  陳彥長篇小說《主角》獲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這是陝西的光榮

  我很高興!衷心的祝賀咱們的陳彥!這是陝西的光榮,是對陝西更年輕的作家的激勵啊。期待下屆還有咱陝西作家獲獎。

  ——賈平凹(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

  我在武漢得知此喜訊,作為一個老朋友,不僅立即發了簡訊,還打電話對陳彥的獲獎表示誠摯地祝賀。

  陳彥獲此獎,印證了陝西文學重鎮的實力和生命力。由此證明,陝西文學界幾代文學家所堅守的「關注底層百姓的生活、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並且描寫他們」這條道路是非常有生命力、非常正確的,也證明了陝西作家一直秉持的開放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是有生命力的。

  陝西四個獲得茅盾文學獎得主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陳彥,他們所秉承的都是在現實主義傳統基礎上的現代改造和開放式改造。再一次表明了陝西作家、藝術家在文學事業上所顯示出的個人品格和個人力量的強大,這些作家都不是完整的科班出身,他們是靠自己的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所長,而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他們都寫得很苦,甚至很壯烈,但他們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大家對陝西作家可能都有一個固定印象,認為他們是本土的、思想有點兒保守的,或者總以傳統手法寫作的一類作家。而陳彥的獲獎又一次證明,以生活為土壤、以傳統為基礎上的開放型的寫作,吸收了最新的世界文學成果,才是陝西作家真正的路子,這個路子也是有生命力的,是對的。

  陳彥作為一個劇作家,不但會結構故事,而且他創作的唱詞也非常有文學感,陳彥在文學素養上是當下中國戲劇界的翹楚。除了散文、小說、戲劇,陳彥在書法方面也極有定力,在寫作過程中廣泛研究、開放式吸納各方面審美經驗。

  開放才能創造,這是陝西作家的一個特點。

  我非常高興,雖然不是我得獎,但好像我也獲得了一份榮耀一樣,我生存了五六十年的這塊土地竟然是這麼豐腴的一塊文學土壤,我自豪、喜悅。

  ——肖雲儒(著名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

  一看見陳彥《主角》獲茅獎的消息,我立馬轉發朋友圈。然後給陳彥發了五個紅色「賀」字。他回復「謝謝英文兄啊」,後綴了六個擁抱表情包,哈哈。

  陳彥是我鎮安同鄉,又是好友,他取得如此成就,我情不自禁第一時間想要分享。想起三十五年前我大學剛畢業分配到商洛藝術館工作,臘月回鎮安過年時在鎮安文化館第一次見陳彥的情景——一個濃眉大眼的帥小夥,說人言事極為生動,處處流露著戲劇性和喜劇性,特別好玩兒!他那時在縣劇團工作,宿辦合一的床頭上碼著《莎士比亞全集》,二十出頭編劇的《醜家的頭等大事》匯演時就引起轟動。

  後來我們先後調到西安,他從事戲劇,我編輯報紙,經常見面,無話不談。我親眼見證了他的事業扎紮實實日上層樓。

  我以為他是一個文以載道的劇作家、作家,堅守高臺教化的文藝理念。但他並不概念化,而是不忘平民身份,從生活、從最細微的民生裡汲取素材和營養。《主角》就是這樣的作品,通過一系列普通的藝術勞動者形象的生動描繪,旁及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層面,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人的辛酸苦辣,進步與遺憾,光明與暗影,是一部正能量佳作。

  順便說一句陳彥的人品:敞亮禮儀,踏實自律,鑽研學問,親和風趣,有士人氣質。

  ——方英文(著名作家、陝西省作協副主席)

  陳彥的《主角》無疑是一部史詩作品。

  去年,我曾和陳彥通過一次電話,我說《主角》可以作為一部文學的教科書。《主角》不是陳彥的頂峰之作,看他的實力,還會有更好的作品獻給讀者。有人說過「陝西是中國文學的首都」,《主角》使陝西文學的天空更加星光燦爛。

  祝賀《主角》獲得第十屆矛盾文學獎。

  ——王海(著名作家、陝西省作協副主席)

  華商報記者王寶紅 劉慧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華商報供稿

相關焦點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昨揭曉 陝西作家陳彥《主角》獲獎
    陳彥的《主角》是繼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三屆)、陳忠實的《白鹿原》(第四屆)、賈平凹的《秦腔》(第七屆)之後,陝西作家第四次摘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8月16日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獎。
  • 入圍茅盾文學獎提名,陝西作家陳彥《主角》值得期待
    入圍茅盾文學獎提名,陝西作家陳彥《主角》值得期待 2019-08-13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作家真厲害,這5位茅盾文學獎得主都是咱陝西鄉黨,你知道嗎
    如果說國內文學界的最高峰獎項,一定是眾所周知的茅盾文學獎了。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範圍限於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
  •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主角》作者陳彥:文學是戲劇不可撼動的靈魂
    劇作家、作家陳彥在這部8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中,以紮實的寫實功底、細膩的人物塑造、綿密的敘事風格,展開一幅複雜世相的宏闊畫卷,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沉浮。書中不乏人世的蒼涼及悲苦之音,卻在其間升騰出永在的希望和精進的力量。  《主角》近日榮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日前,陳彥先生接受了筆者專訪。
  • 專訪|陝西作家陳彥獲茅盾文學獎:這塊土地給我提供了鮮活養料
    16日茅盾文學獎揭曉後,陝西作家陳彥接受了華商報專訪。「這塊土地給我提供了鮮活的養料」華商報:首先感謝陳彥老師接受我們的專訪。獲得這樣重量級的獎項,您現在有何感受?這次獲得茅盾文學獎後對您未來創作產生怎樣的影響?您會更偏向於文學創作還是戲劇創作?陳彥:我調到中國戲劇家協會工作,感覺是一次專業的回歸。我搞了幾十年戲劇創作,這裡給我提供了更高的學習平臺。我目前的工作和我研究的領域非常吻合,因此對我來說,做好現在的工作就是在深入生活。所有的生活對一個作家而言都是有價值的。現在有幾個題材,但我內心還在波動猶豫,找到好的表達方式就會動筆。
  • ...大:看戲與選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裝臺》電視劇觀後感
    改編自矛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裝臺》電視劇,開播以來,反響很不錯,該快評得上影視劇界的「飛天獎」了吧。核心因素,在我看來是以小見大,以裝臺的小人物順子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透視出陝西西安(乃至中華大地)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戲曲文化、飲食文化、武術文化、雅言文化等等),尤其是亙古不變的各色人性。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附5位獲獎作家介紹)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得票多少為序)《人世間》   梁曉聲《牽風記》   徐懷中《北上》      徐則臣《主角》      陳彥《應物兄》   李洱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觀察:為什麼是這五部長篇小說獲獎?
    2019年8月16日,在經過了長達四年之久的等待之後,為公眾所矚目的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工作,終於塵埃落定,五個獲獎名額各有其主。依照得票多少的順序,五部長篇小說分別是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以及李洱的《應物兄》。
  • 陝西省最著名的八大作家,你知道陝西的哪些作家?
    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白鹿原》。1993年4月—1996年12月, 任陝西省作協主席。1997年,憑藉《白鹿原》獲得茅盾文學獎。2001年起,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7年,發表短篇小說《李十三推磨》;同年,《李十三推磨》獲2007年茅臺杯人民文學獎。201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白鹿原紀事》。2016年4月29日,因病在西安去世 。
  • 山東籍作家梁曉聲《人世間》上榜茅盾文學獎 此前三位山東人獲此殊榮
    齊魯網8月18日訊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6日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長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其中,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榮成市泊於鎮溫泉寨。
  • 時代洪流激發創作熱潮(從茅盾文學獎看長篇小說創作①)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日前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和李洱的《應物兄》獲獎,引發公眾對長篇小說創作的關注。
  • 張藝謀+張嘉益+陳彥,三個老陝一臺戲!《主角》開拍你期待不?
    近期,根據陝西作家陳彥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的熱播,火的一塌糊塗,也是西安這座古城,成立全國人想要來旅遊、體驗的打卡地。一 、 陝西文學界的第四駕馬車也是許多文學圈外人第一次認識陝西作家陳彥,有人甚至說,以前怎麼沒有聽說過陳彥這位作家。
  • 文學的生生死死:茅盾文學獎的前生今世
    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2019年8月16日公告,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五部作品,最終獲得本屆茅盾文學獎。作為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最高殊榮,茅盾文學獎往往代表著鮮花與掌聲,同時也代表著光榮與夢想,當然也不乏爭議與辯難。文學這個物種吧,好像人人都懂。
  • 事業單位:茅盾文學獎簡介
    二、茅盾文學獎簡介茅盾文學獎是1982年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 2019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結果公布,這五本優秀作品獲獎,趕緊收藏!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我國優秀長篇小說創作而設立的文學獎項。該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賽作品要求是不低於13萬字的長篇小說。目前已經舉辦了十屆,有將近50篇優秀作品獲獎,自2011年開始,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已經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 豫籍作家李洱作品《應物兄》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辦公室剛剛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及豫籍作家李洱的《應物兄》等5部作品上榜。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李洱,中國先鋒文學之後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於河南濟源,1987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後為河南省專業作家,現任職於中國現代文學館。
  • 陳彥:《主角》是一部秦腔史,也是一部社會史
    陳彥的《主角》講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從放羊娃磨鍊成名角兒的人生歷程,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中,個人的機遇沉浮、秦腔的興衰變遷和社會的滄桑巨變在書中娓娓道來。獲獎後,陳彥向記者講述了《主角》的創作歷程。一部向秦腔致敬的作品記者:《主角》在斬獲2018年度「中國好書」和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後,又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一代表中國文學領域最高榮譽的獎項,您有何感受?陳彥:對於一個創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正如您所說的,這是中國文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頒獎了!來看看這5個獲獎作品都寫了什麼
    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分別是:《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陳彥)、《應物兄》(李洱)。藉此機會,向大家介紹這五位作家以及獲獎作品。
  • 茅盾文學獎公布參評作品
    王安憶、賈平凹再度入圍。 賈平凹5月15日,中國作家網公布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共有252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入圍本屆茅盾文學獎。本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均為2011年至2014年期間出版和發表的文學作品,評獎委員會的構成仍由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組成。在252部入圍作品中,出現了多位知名作家的名字。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憑藉《天香》再次入圍,王安憶能否第二次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將是本屆茅獎的懸念之一。之前,王安憶憑藉《長恨歌》獲得茅盾文學獎。
  • 茅盾文學獎:體現長篇小說創作邁向「高峰」的努力
    體現長篇小說創作邁向「高峰」的努力——李敬澤就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答記者問第十屆茅盾文學獎8月16日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