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中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

2021-01-17 澎湃新聞

News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1月4日,鄂州中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並發布10起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2021

01.04

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商會代表及相關媒體記者受邀參加。

鄂州中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民二庭副庭長劉嶽鵬介紹全市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基本情況。

鄂州中院執行局副局長陳林、鄂城區法院副院長周亞敏、鄂州中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徐鈺城、鄂州中院行政審判庭庭長鄒圍、鄂州中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劉嶽鵬、鄂州中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項萌答記者問。

新聞發布會由鄂州中院宣教處四級主任科員陳倩主持。

新聞發言人

工作情況 /2019-2020/

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司法的保障。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緊緊圍繞市委「營商環境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目標任務,解放思想,忠實履職,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9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中,中院牽頭負責的三個指標全部優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滿分,全省第一。2020年8月12日,中院作為唯一單位代表在全市營商環境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2020年,全市營商環境試評價工作中,中院牽頭負責「辦理破產」指標獲98.1分,位居前列;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三個法院牽頭負責的「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分別得分96.44、96.72、97.32,成績優異;「執行合同」指標分別得分86.55、86.75、94.45,成績優良。省高院對鄂州法院營商環境評分99分,位居全省第三。

具體做法 //

高標站位

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一是更新司法理念

中院連續兩年將優化營商環境列入十項重點工作,在全市兩級法院部署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先後召開15次專題黨組會、迎檢動員會、推進調度會,傳達學習上級有關營商環境的會議、文件精神,壓實工作責任,推進落實落地。為深入學習領會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級法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系列政策要求,集中舉辦法院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大學習、大討論」活動,通過以講促學、以評促學,樹牢「人人、案案、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真正把優化營商環境貫穿司法工作的始終。

二是完善審判機制

全面對標省委、省政府《關於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和省委政法委、省法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等文件規定,細化任務措施,有機融入司法辦案的全過程。制定《關於服務和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強化善意文明司法理念 不斷提升市場主體公正司法滿意度的十條措施》,作為司法活動的綱領性文件,引領全市法院全面升級工作理念。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操作指引》,進一步規範涉企案件審執工作,優化訴訟流程,全面提升質效。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五項承諾」,公布投訴電話,接受各界監督。

主動作為

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淨化經濟發展環境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周闖、熊才祥、黃韓、胡向軍等一大批為非作惡、欺壓百姓、危害企業的「村霸」「行霸」「市霸」接受嚴正審判。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審結針對企業及企業家實施的售假侵權、破壞生產經營、敲詐勒索、尋釁滋事、強迫交易、故意傷害、非法拘禁等犯罪案件27件191人,依法嚴懲侵害企業及企業家合法權益犯罪,為企業發展營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二是妥善審理民商事案件

認真落實「六穩」「六保」要求,依法調節因疫情受到影響的經濟社會關係,妥善處理合同履行、債務償還、租金交付、勞動爭議等糾紛案件4526件,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正常運轉,最大限度為企業恢復生產創造條件。嚴格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對全市法院860件涉企案件進行評估排查,主動糾正1起對企業生產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查封行為,對17件存在可能影響民營企業發展、或波及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的案件予以重點關注,定期逐案督導,堅決防止侵犯企業合法權益情況發生。深化「法院+工會」工作機制建設,搭建解紛平臺,促進企業與職工構建良性互動勞動關係,維護企業健康發展。堅決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審結智慧財產權案件51件,對侵權者適用懲罰性賠償,保護企業品牌和創新權益。對標深圳、上海等先進地區經驗,推進企業破產工作規範化建設,保障破產企業能夠順利出清或者重整。

三是營造和諧政務環境

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審結一、二審涉企行政訴訟案件54件,其中調撤率達33.3%,行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率達100%。

善意司法

讓企業感受司法溫度

一是給企業更好的訴訟體驗

兩級法院開闢審判「綠色通道」,對於涉企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調、快結,通過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雲端」開庭、在線調解,便利企業訴訟。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期限同比縮短28天,調解撤訴率高出其他案件7.16%。12家商會、協會實現調解組織全覆蓋,共化解商事糾紛168起。組建民事調解速裁團隊,團隊共受理一、二審案件1419件,涉企案件佔比73.57%,平均審理期限54天,其中調解率29%,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二是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

審慎採取查封、扣押、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努力通過協調、和解等手段幫助企業贏得生存空間。2020年以來,共執結涉企執行案件470件,執行到位標的額1.81億元,全市法院反映解決執行難的「3+1」核心指標全部達標,其中鄂州中院所有核心指標均位列全省第一。加強審判管理,壓縮各環節辦理時間和周轉期間,降低當事人時間成本,避免因司法周期過長影響企業的生存發展。

三是滿足企業現實法律需求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工作。院、庭長定期走訪聯繫企業,傾聽企業法律需求,幫助化解工作難題。定期開展院長大接訪和預約接訪,今年以來,共接待處理涉訴企業來信來訪200餘次。組織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積極回應企業司法訴求。組建「民法典青年法官宣講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開展「菜單式」普法。

在「十四五」規劃的起步之年,我們將切實履行優化營商環境的主體責任,不斷創新服務保障的理念、方法、機制,為疫後重振和鄂州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助力!

近年來,鄂州法院審理了一批涉黑涉惡案件,社會公眾都很關注,您能否將這方面的情況講一講?並請您介紹一下掃黑除惡、刑事審判對優化營商環境起到什麼作用?

謝謝您的提問!您的提問很有針對性,絕大多數的涉黑涉惡案件都存在侵犯企業及企業家權益的情況,而且,在其他常規刑事案件中也有類似情況,但是,我們鄂州法院堅持不懈地呵護企業家投資經營、淨化企業發展土壤。一些企業家跟我們反饋,鄂州現在安全多了,投資環境好多了。同時,他們也對目前這種良好投資發展環境的長久保持充滿著期待,前不久,一個企業家朋友還問我:掃黑除惡搞完三年是不是就不搞了?我回答他:掃黑除惡是三年為期,不是三年為止,我們會持續開展常態化的掃黑除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六清」行動開展以來,鄂州法院審理了敲詐、傷害企業家的萬恆君涉黑案、壟斷建築開發市場的徐作凱涉黑案、嚴重損害拆遷戶權益的杜金華涉惡案,這一批涉黑涉惡案件的宣判,強力震懾了黑惡勢力犯罪分子。

掃黑除惡、刑事審判對優化營商環境所起到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01

切實增強企業及企業家

安全感

一是保護企業及企業家人身財產權。市中院審理的李某某故意傷害案,李某某擅自佔用樓道公共區域,自建一間鐵皮屋,開發商多次要求其拆除,李某某就是不拆,反而在與開發商爭執過程中,抽刀將其殺害,後市中院判處李某某死緩。梁子湖區法院審理的陳某某合同詐騙案,陳某某在與某投資公司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該投資公司財物750萬元,後梁子湖區法院判處陳某某有期徒刑十三年七個月。

二是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市中院審理的江濤等涉黑案,江濤僅因打牌與某化工廠負責人發生口角,就指使其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打砸化工廠,致使該廠停工數日,嚴重妨害了生產經營秩序,後市中院依法判處涉黑頭目江濤有期徒刑二十年。

三是幫助企業及企業家挽回經濟損失。市中院審理的王某集資詐騙案,被害人數眾多,其中還有一些企業家,承辦法官通過全面審查證據,逐個走訪核查,最終準確認定犯罪數額,判決王某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責令王某向被害人退賠違法所得845萬餘元。在梅某某強迫交易案中,市中院著力幫助被害企業挽回經濟損失,敦促被告人梅某某及其親屬退賠被害公司經濟損失40萬元。

02

通過善意刑事司法將

企業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正確行使刑事審判裁量權,充分保障企業生產經營,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最大化。

一是酌情調整強制措施。市中院審理的饒某某危險駕駛案,饒某某系湖北某貿易公司法定代表人,其因為醉駕被逮捕羈押,該公司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向市中院緊急反映在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中,因建設資金需求,準備與某銀行辦理貸款手續,以保證公司項目運轉,而饒某某被羈押導致無法辦理。市中院及時商請市檢察院,經過審慎的經濟影響評估,決定對饒某某酌情調整強制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三日,使其能夠到現場辦理貸款,最終幫助該公司獲取了寶貴的資金支持,解決了燃眉之急。

二是審慎適用非監禁刑。市中院審理的劉某某串通投標案,劉某某系某工程項目管理公司負責人,市中院及時對劉某某的企業經營狀況進行了走訪,發現劉某某的企業正處於服務鄂州順豐機場建設的關鍵時期,其企業深度參與機場建設,市中院綜合考量劉某某符合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且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等條件,並結合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的捐贈抗疫物資等積極抗疫表現,在充分徵求鄂州市檢察院和鄂州市司法局意見後,依法對其判處緩刑,使其企業正常運轉,持續開展相關機場建設業務。事後,我們對該企業進行了回訪,該企業及負責人劉某某表現良好,正積極服務機場建設。

以上這些真實的案例就是市中院刑事審判工作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的縮影。市中院立足於刑事審判職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也出臺了規範涉企刑事案件審理工作規定,對重點涉企刑事案件開展經濟影響評估,依法審慎處理涉企刑事案件,充分體現刑事司法的溫度和善意,未來之路還很漫長,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服務和保障鄂州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主體遭受巨大衝擊,你院在民商事審判中,有沒有助力疫後重振的典型案例可以介紹一下?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湖北經濟遭遇了重創,鄂州作為武漢經濟圈城市之一,也可謂遭遇了經濟的寒冬。自復工復產以來,鄂州兩級法院主動作為,積極為企業提供司法服務,助力市場主體疫後重振。在民商事審判方面,我們有許多效果比較好的成功案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三個:

01

助力小微企業疫後重生

疫情期間,上海一家餐飲管理公司起訴鄂州的一家炸雞店,認為炸雞店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他們公司的註冊商標,侵犯他們的合法權益,遂要求炸雞店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8萬元。法院受理案件後,考慮到當時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才剛剛穩定,如果此時讓原告一個外省企業到鄂州參加訴訟,一方面可能會增加他們的訴訟成本,另一方面他們可能會對疫情有所擔心,於是在徵求雙方當事人意願的基礎上,法院通過訴調對接平臺,組織當事人進行了線上的庭前調解。調解過程中,法官、律師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原告最後表示,他們也不願意看到因為打了一場官司而打垮了一個小微企業,他們同意作出讓步。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籤訂了單店合作協議。這件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僅僅只用了三周時間,在調解過程中,律師、企業家都表現出對疫後重振工作的支持和用心,在此我也向他們表示感謝。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希望企業家和社會公眾能夠感受到,司法在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會充分考量遭遇困境的小企業的合理利益,儘可能給予他們重獲新生的機會。我想這就是我們法院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司法溫度。

02

暢銷漫畫網絡傳播權糾紛

《鬥破蒼穹》系列漫畫可能許多喜愛動漫的都知道,在網絡上的點擊量高達20多億,流量是非常大的,能夠帶來的收益也相當可觀。圍繞這個系列漫畫的網絡傳播權,兩家巨頭漫畫公司在鄂州和深圳兩地,發起了多起訴訟,其中鄂州轄區的涉案標的額就高達3520萬元。這一系列案件中的任何一件案件的裁判,對兩家公司而言都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為妥善化解兩家公司的權利之爭,鄂州法院主動與深圳法院取得聯繫,組織雙方針對全部案件進行調解。沒想到的是,調解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我們大家都經歷過居家隔離,應該有所體會,隔離期間當手上的工作都暫停的時候,可能正好是這些網絡漫畫點量激增的好機遇。為了讓兩家公司能夠儘早從訴訟中解脫出來,法院組織了多輪線上磋商。最終,雙方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和解。糾紛化解了,法院還從最大限度保護商業秘密的角度,建議以撤回起訴的方式結束訴訟程序,兩家漫畫公司也欣然接受了建議。通過這個案例,我們想讓大家感受到,定紛止爭雖然是司法所承載的重要功能,但法院在裁判的過程中,絕不會簡單機械地以犧牲一方利益的方式來成全另一方的維權,特別是在涉及重大利益調整或者是當利益能夠產生即時的經濟效應時,我們往往是通過裁判來釐清雙方權利的邊界,從而引導市場主體在平等、有序的經營環境中進行良性競爭,包括儘可能少的公開企業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訴訟可能對企業產生的負面影響等一些細節,我們都會在裁判中充分考量。

03

多企業破產重整

2020年,鄂州中院受理了湖北鄂鋼附屬企業總公司等13家企業實質合併破產案,該案涉及的債權人人數眾多、債權金額較大,案情也比較複雜。為了既能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又能順利推進案件審理,我們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採用網絡在線模式召開了債權人會議,並進行全程同步直播。該案的線上債權人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需要審議的方案均獲得通過。同時,為深度淨化市場環境,讓殭屍企業及時退出市場,鄂州中院商事審判團隊設立了清算與破產案件專業合議庭,出臺了《執行轉破產案件審查操作指引》《破產案件審理規程》《破產案件債權審核認定指引》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並積極通過網拍平臺處置破產財產。我們的這一系列舉措,是希望通過破產程序,高效有序地讓已無生機的企業及時退出市場,把更多的機會和資源留給有創新力、競爭力的企業,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以上就是鄂州法院民商事審判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一些做法,同時我們還發布了典型案件,歡迎大家監督。

法院是如何通過司法服務臨空經濟區的建設發展的?

感謝媒體的提問,也感謝主持人給了鄂城區人民法院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我認為由我院回答這個問題非常合適。

臨空經濟區正在火熱建設中的航空貨運機場,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建設項目,將為鄂州和湖北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近年來,我院聚焦機場建設,主動對接臨空經濟區對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需求,凸顯了促發展、送服務的特色。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我院的做法。

01

通過審判提供司法保障

案件是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關鍵載體,我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審理各類案件。在刑事審判方面,堅定不移掃黑除惡,打擊了盤踞臨空經濟區多年的盧向陽等9人、談知凱等8人惡勢力團夥。盧向陽團夥常年橫行霸道,欺壓民眾。如盧向陽強行給一房產公司老闆1萬元,要求買房,老闆被迫花錢消災,給盧6萬元,以免盧再找麻煩。談知凱團夥打打殺殺,樹立惡名。如毆打被害人,強行要求被害人出具金額巨大的借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前,這些被害人受到欺凌不敢聲張。專項鬥爭開展之後,這些被害人挺起腰杆勇敢維權。我院通過依法審理上述案件,淨化了臨空經濟區的經濟發展環境,堅定了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在民事審判方面,努力營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保護機場建設者的創業熱情。如我院審理的5件被告為某公司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原告分別為不同的省外個人。原告擔心來回奔波,訴訟成本高昂,被告憂慮企業牽涉官司影響徵信,波及後續發展。我院了解雙方思想動態後,迅速有針對性地組織調解,一口氣化解5件糾紛。原告聲稱信賴鄂州司法環境,願意繼續投身機場建設,被告更是表示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參與幾個大項目。

02

堅持問題導向

改進司法服務

我院定期走訪企業,通過「零距離」接觸,深層次了解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困境,有的放矢地提供法律服務。如民法典出臺後,我院第一時間進企業宣講、贈送書籍。再如走訪中有企業反映我院凍結其融資性財產,影響其籌措經營資金。我院遂於2020年11月份逐一摸排涉企案件財產保全情況,對於企業帳戶可以解凍的先行解凍,土地廠房可以解封的先行解封,保全措施可以暫緩實施的暫時緩一緩,臨空經濟區10餘家企業因此獲益。 我院還建立了涉臨空經濟區重大敏感案件的管理機制,一方面為了一攬子解決糾紛,保障機場建設,另一方面為了及時總結典型案例,供企業參考借鑑,從源頭上防範糾紛。 我院同時根據企業需求,注重縮短糾紛解決時間、降低糾紛解決成本。

服務和保障臨空經濟區建設是時代賦予法院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今後,法院將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徵途上持續發力,為全面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提供更加科學精準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標誌,請問鄂州法院在行使行政審判職能中,是如何切實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

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我想通過三組數據分別從三個方面向大家介紹全市法院在行使行政審判職能中,是如何切實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從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受理涉企、涉企業家的行政案件一共有54件,54起案件全部結案,行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率100%;原被告達成調解和原告撤訴的有18件,調撤率33.33%,相比2017、2018年增長一倍;3.有46起案件開庭審理,行政負責人出庭42件,出庭率91.3%,位居全省前列。

01

行政機關履行法院

生效判決率達100%

體現了鄂州法院督促行政機關履行判決義務,全力以赴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案例:今年我們審理一起行政賠償案件,就是通過法院走訪企業後,企業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件通過法院審理後認為行政機關違法強制拆除企業房屋,導致企業財產受損,法院判決行政機關強制拆除行為違法並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判決後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在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義務期間,人民法院積極走訪行政機關,督促行政機關在判決履行期限內積極履行賠償義務。此後,行政機關主動將法院判決的賠償款21萬元全額賠付給企業。對涉及行政機關應當履行義務的判決,人民法院在行政機關履行期限內採取通報、司法建議、督促履行等多種方式力促行政機關積極履行生效判決。

02

案件調解撤訴率

增長一倍

體現了鄂州法院盡心竭力幫助更多企業通過調解方式挽回損失,提前達成訴訟目的。案例:在審理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某行政機關行政協議糾紛中,涉案標的額達到了10億餘元。因行政機關與企業在合同意見上存在分歧和爭議,雙方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多次協調均未達成一致意見。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積極搭建對話平臺,邀請企業和政府共同協商,平等對話。通過人民法院辛苦卓絕的努力、耐心細緻的工作,行政機關的服務企業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尋找最佳解決方案。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最終促使企業和行政機關達成調解協議。目前企業的涉案10億資金已全部回籠。本案的順利解決,進一步推進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互信,讓企業增強了在鄂州繼續擴大投資的信心。今年,該企業已經加大了對鄂州的投資力度。鄂州法院通過調解的方式幫助企業和行政機關化解爭議,增進互信,對建設誠信政府、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03

行政負責人出庭率

達到91.3%

體現了鄂州法院不遺餘力助推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案例:在審理本市某公司訴本市某局行政處罰一案中,被處罰公司已經處於破產邊緣,如果處罰到位,企業將面臨困境。本案在開庭審理時,被告行政機關負責人積極出庭,主動與企業友好協商,在合議庭的主持下,通過多輪協調,行政機關在考慮企業承受範圍內,將行政處罰的金額在法定幅度內予以了調整。通過調整處罰金額,既達到了處罰違法行為的效果,也挽救了瀕臨破產的企業。通過了解,目前該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通過法院和行政機關的共同努力,讓依法行政和保護企業相得益彰,實現了雙贏。

接下來,鄂州法院將積極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切實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為全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院執行工作是依靠國家強制力實現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我市法院執行部門如何發揮作用?

謝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正如你所講的,執行工作的核心是強制性,同時呢,執行工作也是反映司法的力度和溫度、剛性和柔性兩個方面特點的集中體現。

在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中,我們更加強調善意文明執行,這是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執行理念。我們所講的善意文明執行,絕不是為強制執行鬆綁,絕不是減小強制執行的力度,而是在採取強制執行措施的時候,要充分考量和平衡各方當事人的利益,在依法保證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保持執行的謙抑性、審慎性,儘可能採取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最小的措施。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向大家介紹。

01

對參與抗疫的企業

「暫緩」執行

在去年抗疫工作中,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強力跟進,服務抗疫、保障運轉,與企業和衷共濟、共渡難關。去年的2月,我市的一家酒店被判決償還他人借款66萬元。該案在執行過程中,該酒店先後收到四筆匯款27萬餘元,該款被執行法院依法凍結。我們中院在複議程序中進行核查,發現該筆款項系用於參與抗疫人員食宿保障的專項資金,於是迅速解除凍結措施,使得某酒店正常經營不受影響,為參與抗疫的企業創造穩定、安心的司法環境。

02

對暫時遇困的企業

「靈活」執行

善意文明執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想方設法讓企業活下去,我們在執行過程中,對於能夠「活封」的財產,儘量不進行「死封」,使得查封的財產能夠物盡其用。比如,我市華容區法院在執行某房地產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依法查封了某公司名下一宗土地。由於其土地被查封,該公司即將建成的商品房項目無法取得預售許可。針對這一情況,華容區法院經過經濟影響評估,決定採取 「活封」方式,向不動產登記部門發函,函商其辦理預售許可,同時對預售資金予以凍結,這樣一來,在保障債權人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盤活了項目、盤活了企業,平等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的司法環境。

03

對信用懲戒的企業

「慎重」執行

信用懲戒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但如果過度使用,將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因此,我們嚴格把握失信名單和限制消費的適用條件,比如:已經控制足額財產的禁止納入失信和限制消費、提供足額擔保的禁止納入失信和限制消費,等等。這樣一來,就給予企業一個喘息的機會,使企業能夠及時進行商業上的談判,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去年以來,我市企業法人被列為失信名單的有213例,同比下降49%。

以上這些舉措,是全市法院執行部門踐行善意文明執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做法。

總編:孟衛軍

原標題:《鄂州中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