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生鮮供應鏈市場發展研究報告

2020-12-16 騰訊網

生鮮供應鏈丨研究報告

全文字數:3226字 精讀時間:11分鐘

核心摘要:

我國生鮮品類繁多,主要包括蔬果類、肉類、海鮮類等,具有鮮活易腐、不耐貯運、生產季節性強、消費彈性係數小等特點。傳統分銷供應鏈模式下,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隔多層分銷環節,限制了生鮮品流通速度,並造成大量耗損。

我國目前生鮮零售渠道仍以農貿市場為主,隨著「農改超」政策推進及生鮮電商的渠道滲透率提升,未來農貿市場的佔比將持續下降,新渠道加速崛起,對中遊分銷及上遊生產提出新要求。

冷鏈物流是生鮮供應鏈中遊基礎設施,2019年市場規模達3264億元。商流變革與消費升級等因素將從供給與需求兩端持續驅動行業發展,疫情時期更是成為生鮮行業關注的核心。

中國生鮮供應鏈行業概覽

疫情時期,冷鏈物流成為生鮮供應鏈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農業作為供應鏈最源頭的供給端,提供了肉禽、蔬菜、水果、海鮮等生鮮產品。生鮮產品具有鮮活易腐、不耐貯運、生產季節性強、消費彈性係數小等特點。隨著生鮮供應鏈的逐漸成熟,生鮮產品的運輸季節、地域限制被克服。

本次疫情期間生鮮電商的爆發將生鮮供應鏈行業推向了關注的焦點,優秀的生鮮供應鏈能力成為制約生鮮新零售成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生鮮供應鏈行業從幕後走向臺前,深耕行業的龍頭企業將迎來新歷史發展機遇。

中國生鮮供應鏈行業規模分析

生鮮食品消費規模逐年穩步上升,2018年達3.3億噸

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全國居民消費的生鮮食品總量由2014年的3.1億噸增長至2018年的3.3億噸,年複合增長率為1.6%。其中,鮮菜佔消費量比重最大,2018年達41.6%;鮮瓜果佔比提升最為明顯,由2014年的21.1%增長至2018年的23.7%;肉禽蛋類比重略有提升,2018年佔比為21.8%;奶類與水產品佔比略有下降,2018年佔比分別為6.9%與6.0%。

按億元以上食品交易市場攤位分類成交額口徑統計,我國主要生鮮食品品類成交規模由2014年的2.1萬億增長至2018年的2.6萬億,年複合增長率為5.5%。其中,乾鮮果品交易額的增速最快,與居民生鮮食品消費情況相符,表現出居民的食品消費由生活必須的食物向更高品質、多樣化的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

中國生鮮產業鏈上遊:生鮮品類概述

我國生鮮品類繁多,主要包括蔬果類、肉類、海鮮類等

中國生鮮產業鏈中遊:分銷模式分析

傳統分銷供應鏈模式下,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隔多層分銷環節

由於上遊生產的時空分布不均,我國生鮮品目前需要依賴多級產銷地批發市場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分銷流通。其中,產地採購商起到整合當地生鮮農產的作用,輻射範圍相對較小。而銷地批發市場通常交易規模較大,能夠輻射省級地理區域。各級批發市場的規模懸殊使得各環節的流通速率、儲存條件大相逕庭,而繁瑣的鏈條削弱了從業者的盈利能力,限制了從業者改善前述經營條件的能力。同時,由於生產者與消費終端相隔多層分銷環節,生產者通過提升品質、建設品牌從而建立終端競爭力的能力也受到大幅限制。

中國生鮮產業鏈中遊:分銷效率分析

主要生鮮品總加價率在100%以上,蔬果類總體耗損率最高

中國生鮮產業鏈下遊:零售渠道分析

超市將逐步替代農貿市場,生鮮電商滲透率仍然較低

我國目前生鮮零售渠道仍以農貿市場為主,農貿市場作為居民的「菜籃子」,具有鮮活度高,價格親民、方便便利等特點,在長期內依然會是生鮮流動的主渠道。

隨著「農改超」 政策推進及生鮮電商的渠道滲透率提升,未來農貿市場的佔比將持續下降,新渠道加速崛起。

結合公開資料估算,2018年農貿市場在我國生鮮零售渠道中佔比為56.1%,超市為38.8%,電商滲透率為4.1%,其他渠道如便利店、個體商販佔比約為1%。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2019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796億元。

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不斷加碼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投資,並帶來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使得生鮮電商市場備受關注。未來隨著生鮮電商模式的成熟、網購生鮮用戶覆蓋數量愈發廣泛以及技術成熟、生鮮電商供應鏈的升級,生鮮電商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

生鮮消費升級對傳統供應鏈提出挑戰

傳統供應鏈不能有效匹配生鮮消費升級的發展需要

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生鮮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傳統供應鏈的許多弊病癒加暴露出來,對生鮮消費升級的全面推進構成了挑戰。這些弊病之間呈相互勾連之態,例如生產端對下遊缺乏把控,是由於繁瑣的分銷鏈路造成了阻隔;而超市、生鮮電商等標準化的新零售渠道拓展遇阻,也與笨拙落後的分銷體系不無關聯。因此,傳統供應鏈面臨的挑戰應整體而視之,對各環節的挑戰亦不能片面孤立應對。

生鮮電商打響生鮮新零售第一槍

生鮮電商從下遊零售端切入,商業模式各有千秋

各新零售業態百花齊放,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商業模式,其中前店後倉冷鏈物流倉儲模式配送效率最高,倉儲成本較低,線上線下流量較其他模式更容易互通,但其配送範圍受一定局限。

超市、便利店加入生鮮新零售大軍

供應鏈能力成為新零售玩家發展的瓶頸

連鎖超市與便利店一方面在逐步替代農貿市場成為生鮮零售渠道的主導,一方面也在生鮮電商的影響下開始了對新零售業態的探索。然而,各類下遊生鮮零售渠道缺乏全方面的冷鏈物流能力和供應鏈生態,而傳統的生鮮供應鏈企業也不具備C端的服務能力,故大多商超以原有的線下門店加到家配送服務的形式構建新零售方案,導致履約成本偏高。

雲倉模式成為新型生鮮供應鏈解決方案

一站式新零售解決方案填補生鮮B2C模式市場空白

傳統生鮮供應鏈企業大多是2B模式,服務於餐飲、超市、加工廠等,不具備2C端的服務能力。因此,生鮮新零售玩家必須依靠自身額外建立2C端服務資源。這種供應鏈兩端的分立導致全鏈條上的資源與數據不能充分整合利用,因而效率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針對這一痛點,新型的雲倉模式應運而生,新型供應鏈服務商通過整合全國範圍內的產業鏈資源,形成生鮮供應鏈平臺,從而實現了從產地至終端消費者的一站式生鮮供應鏈解決方案。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概覽

冷鏈物流是生鮮供應鏈中遊基礎設施,過程覆蓋等多項環節

冷鏈物流是指為保持食品新鮮的品質或其他產品(醫藥等)的效能以及減少運輸損耗,在其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貨物始終保持一定溫度的一種物流運輸方式,由預冷處理、冷鏈加工、冷鏈儲存、冷鏈運輸和配送及冷鏈銷售幾方面構成,涉及冷庫、冷藏車、保溫盒、冷藏陳列櫃等設施。冷鏈物流行業需要規模化企業的不斷投入,通過完整的運輸管理信息系統來協調訂單處理、運輸、配送、承運商管理、運力管理、返單管理、應收應付管理以及退貨管理等業務環節,加強企業的整體聯動效應來降低消耗成本,從而形成合理、高效的冷藏鏈。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規模

2019年規模達3264億元,肉類為主要來源,水果增速最快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增長驅動因素

資源整合與政策支持推動優質冷鏈供給的增長

產業中上下遊整合,融資收購事件頻起:由於冷鏈物流網前期投資較大,經資本培育,幫助企業提高投入,加快技術進步,建設冷鏈網絡,有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過產業中下遊併購重組及一系列融資事件為冷鏈物流行業帶來更多資本注入及資源拓展,培育更多如聚盟、九曳等一眾成熟冷鏈物流企業,幫助行業加速增長。

技術升級驅動冷鏈服務進步:隨著RFID、NFC等冷鏈技術研發,以及易果、京東、盒馬鮮生等無人零售業態的發展,將帶動冷鏈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為冷鏈物流帶來新機遇。

政策助力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穩中向好,冷鏈產業環境不斷優化:1)從物流環境看,全國物流運行整體向好,物流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社會物流總額增長穩中有升,且需求結構優化,物流運行環境進一步改善。

2)冷鏈物流行業,因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潮流,近年來冷鏈物流行業受到高度關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因勢利導出臺多項政策和標準情況,並對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試點城市名單、試點企業名單,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範試點企業名單予以公示,助力冷鏈行業健康發展。

新基建促進行業發展腳步,「雲倉」業務模式得到廣泛關注

在新基建相關的宏觀政策影響下,未來以5G、AI和工業物聯網、網際網路為代表的行業將會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大數據不斷開拓升級賦能冷鏈物流,冷鏈物流領域的潛力也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有效釋放,持續朝著自動化、智能化雲倉模式的方向發展。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

冷鏈行業頭部玩家優勢明顯,百強玩家靠後入行門檻仍較低

百強玩家靠後排名者穩定性不高,入行門檻仍較低。依據中物聯冷鏈委《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研究報告》中「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中原百強企業有75家,新晉百強企業有25家,新晉百強佔原百強的1/3」。

1)一方面體現出當前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不斷有新的企業開展冷鏈物流業務並湧入百強;2)另一方面體現出冷鏈物流雖然頭部第一梯隊玩家優勢明顯,但是百強冷鏈物流企業總體穩定性不高,尤其第71-100名玩家,行業排名變動較大,行業技術壁壘較弱,入行門檻較低。

頭部玩家優勢明顯,集中度高,在百強排名中較穩定:1)在冷鏈物流行業百強收入佔比,前20名市場佔有率約為66.64%,前50強的佔比約為84.72%;2)頭部公司希傑榮慶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京東物流、九曳冷鏈物流,倉儲物流遍布全國。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

平臺型冷鏈物流企業更符合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趨勢

過去,傳統型冷鏈物流企業多具有土地、倉儲的資源優勢,物流網絡運作需要更多資本投入,模式較重。未來冷鏈物流預計將向「網際網路+冷鏈物流」的冷鏈資源整合平臺上發展,通過逐步完善網絡搭建,拓展平臺式業務,減少資源的信息不對稱。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進入壁壘

重投入、重營運、高技術要求為冷鏈物流行業首要行業壁壘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生鮮行業報告:發展現狀、邏輯與未來趨勢
    在調研上千家生鮮企業基礎上,布瑞克農業大數據撰寫出該份《2020年中國生鮮行業報告》,著重針對生鮮品類定義與特徵、行業政策風向、發展現狀、投融資布局與投資邏輯,以及競爭格局等行業核心問題,嘗試進行系統梳理、分析並作出專業研判。36氪長期跟蹤並對生鮮創新模式做系統報導,因此聯合布瑞克農業大數據,將此份報告精要內容首發呈現。
  • 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之爭
    隨著城鎮化、 城市化的推進,房地產的租金回報率要求更高,農貿市場的形態不再適應未來 的發展,終端連鎖超市、新零售業態快速擴張,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用戶體驗 優化。另一方面,隨著消費的升級,資本的投入,尤其是這幾年外賣的發展帶 動了「30 分鐘」配送網絡的形成,曾經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瓶頸被突破。
  • 2020-2026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2020-2026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供應鏈金融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供應鏈金融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鋼鐵物流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歷程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鋼鐵物流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鋼鐵物流運行模式分為三大模塊:原材料採購運輸—鋼鐵生產物流—產成品銷售物流  鋼鐵業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鐵礦石和能源,這就要耗費企業大量的採購、運輸成本。
  • 2020年版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顯示,供應鏈融資與供應鏈管理密切相關。供應鏈管理是針對核心企業供應鏈網絡而進行的一種管理模式,供應鏈融資則是銀行或金融機構針對核心企業供應鏈中各個節點企業而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業務模式。
  • 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調研預測與標杆企業分析報告(2020年)
    《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調研預測與標杆企業分析報告(2020年)》在多年供應鏈金融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供應鏈金融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供應鏈金融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17-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跨境電子商務佔電商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從**年28%提升到**年31%.預計"十三五"期間,跨境電子商務佔電商市場的份額進一步上升。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的利好,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業必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 中國零售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零售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在我國,零售行業的規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得到顯著提升。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總體經歷了封閉期、轉型期和拓展期等一系列階段。
  • 《2021供應鏈金融研究報告》報告案例徵集
    [億歐導讀] 2020年9月發布的《關於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再一次將供應鏈金融數位化推向風口。基於這樣的大背景和產業機會下,億歐智庫正在撰寫《2021供應鏈金融研究報告》。
  • 2020-2026年中國鮮花電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鮮花電商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是對鮮花電商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2020-2026年中國物聯網應用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物聯網應用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認為,為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和示範應用,國家和地方紛紛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力物聯網發展。截至**,中國已經培育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具有顯著示範帶動作用的骨幹企業,多家研發實力雄厚的科研機構,以及多個物聯網產業示範基地。
  • 中國特種陶瓷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特種陶瓷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特種陶瓷,又稱精細陶瓷,按其應用功能分類,大體可分為高強度、耐高溫和複合結構陶瓷及電工電子功能陶瓷兩大類。
  • ​匯付天下碰撞生鮮市場,打造完善數位化供應鏈閉環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線上購物日漸依賴,就連生鮮市場也由原本菜市場、集市等地轉變為線上售賣。根據Euromonilor數據,2010年到2019年,中國生鮮購買渠道的市場份額中,分散經營的菜市場,其市場份額從52.6%降到47.9%,超市份額則由34.4%上升為36%。增速最快的是線上市場份額,從0.5%增至6.3%。
  • 2020-2026年中國眼霜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眼霜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眼霜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眼霜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眼霜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眼霜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眼霜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眼霜市場競爭格局及眼霜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眼霜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眼霜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眼霜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顯示,網際網路渠道扁平化同時也加劇了供應鏈金融需求,國內供應鏈金融與網際網路結合衍生出新模式。傳統模式下,多層次的貿易層級在產業鏈中承擔了"墊資"任務,網際網路導致產業扁平化、減少貿易層級的同時,也加劇了供應鏈金融的需求。
  • 2020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作為國內極具增長潛力的乳製品細分領域,近年來行業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在此情況下,食品夥伴網食品行業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作為國內極具增長潛力的乳製品細分領域,近年來行業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根據食品夥伴網行業研究中心調研數據分析,2019年我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零售額口徑)達到67.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15.27%。從體量上看,我國奶酪消費處於培育期,2019年零售額僅佔我國乳製品消費的2%,但呈現快速上升態勢,預測2020年我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零售口徑)達到78.6億元,同比增長16.96%。
  • 2020年中國文具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文具行業產業鏈  《2020年中國文具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文具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文具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文具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文具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20-2026年中國汽車配件B2B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汽車配件B2B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是對汽車配件B2B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我國消費信貸雖然有長足發展,但在發展中仍有一些問題如消費信貸品種呈多元化發展;消費信貸佔各種信貸的比例較低;消費信貸中住房貸款佔最大比重;各地區消費信貸發展不均衡。
  • 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0年)認為,跨境電商是基於網絡發展起來的,網絡空間相對於物理空間來說是一個新空間,是一個由網址和密碼組成的虛擬但客觀存在的世界。網絡空間獨特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深刻地影響著跨境電子商務,使其不同於傳統的交易方式而呈現出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