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格天地:大數據+網際網路 雙輪驅動助力農業現代化

2020-12-10 中國網科學頻道

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國家規劃了未來五年農業發展大局,農業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期。

這一年玉米儲改革了,土地三權分置了,眼看年底將近,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國家對農業的整體政策導向是怎樣?

農業部: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推進農業現代化

近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發展農業科學技術事業要依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十三五」時期農業科技創新要緊緊圍繞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謀劃和展開,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目標,努力在促進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發展方面下工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轉化應用水平。

韓長賦提出,在創新重點上,實現在戰略必爭的農業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實現率先跨越;在受制於人的現代農業核心關鍵技術領域實現技術跨越;在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技術領域實現集成跨越。

 

那麼,現代農業是什麼樣的?

科技改變生活:大數據成下一代農業工具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卻不是農業強國。幾千年來,農業一直遵循著「靠天吃飯」和「老農經驗」的發展模式。在耕地逐步減少的嚴峻形勢下,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不僅是國家的一項政策,同時也關係到農民自身的權益。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同樣,在網際網路深度影響社會各個行業的今天,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農業如果不能實現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也必然制約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農業電商表現不俗,這從一個側面也展示了農業網際網路所爆發出來的潛力。

精準農業並不是簡單的一根網線,一個數據平臺,而是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結合。業內人士表示,精準農業能極大地擺脫天氣因素的限制,同時將農業生產中的個人經驗轉化成更科學、更精確的信息手段和以軟體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讓農業生產真正走上智能化、自動化和遠程控制化的農業發展之路。

從美國矽谷回到中國的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通過衛星和氣象大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可視化系統,服務農業、環境、金融等行業的大數據應用公司。

當前,佳格的耘境平臺,利用中、美和歐洲等數十顆衛星和無人機實時採集地面和氣象數據,整合土壤、地塊、作物、農資等全方位信息,通過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圖像解析和數據分析算法,實現面積測算、適宜區規劃、生產周期測算、產量預估、病蟲害防治指導、灌溉方案、農機調配、農業金融等全產業鏈數據支持和管理級服務。

網際網路+大數據+農業:讓「傻瓜化」操作成為現實

據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張弓介紹,截止到目前,佳格的技術已經覆蓋到國內200萬畝耕地,十餘種作物,包括在吉林省棋盤數字農業項目、內蒙阿魯科爾沁旗草業基地、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等地成功應用,並得到了當地企業的認可。

張弓說,佳格的耘境平臺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迅速獲取農作物系統信息。在他看來,大數據支持「智能化」就要做到「傻瓜化」,讓用戶輕鬆的沒有門檻的進行精準管理。

 

比如,在內蒙牧草圈的灌溉上,耘境平臺能根據衛星遙感影像,進行機器學習設計出智能決策系統,得出最優化的灌溉施肥方案。「我們能實時採集土壤信息、環境信息,精確計量灌溉量,進行合理灌溉。這樣作物就能得到良好的水肥供應,產量得以提高。」張弓說。

比如在內蒙的項目中,「在確保高產的前提下,預計節水30%以上,節肥20%以上,提高人均管理面積3倍以上,使灌溉管理響應速度提高10倍以上。」在張弓看來,「這就讓不懂原理的農民變成了專家。」

相關焦點

  • 佳格天地聯合創始人&CTO顧竹:人工智慧如何應用於農業
    論壇現場大咖雲集,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王小兵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綜合調研處處長張慧星,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李道亮教授等紛紛出席並發表講話。顧竹提出,新農業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數位化尚在起步階段,未來究竟可以變成什麼樣,對於大家而言都是一個問號。
  • 佳格天地斬獲2020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建築智能普查賽題冠軍
    佳格天地針對各地政府在數位化治理建設用地以及災害應急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在地物識別領域,投入了30個月的深度學習技術研發迭代,建設了全中國城市和鄉村的建築物標註數據集,實現了深度學習技術產品突破,因此參加了本次大賽。
  • 陳天恩:農業信息化創新驅動中國農業現代化
    現如今,中國還出現了很多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們運用自己了解的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知識去幫助他們所生活和成長的偏遠地區,幫助當地優質農產品銷售到大城市,同時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隨後,陳教授對當下民眾關注的農業大數據做了簡單介紹。他說,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科學,包括了智能算法、模型、平臺、標準和應用系統的開發等。對老百姓生活來講,更多的價值體現在應用系統上,這些應用系統與我們生活的氣息相關。
  • 福建莆田荔城區跑出「雙輪」驅動加速度
    原標題:福建莆田荔城區跑出「雙輪」驅動加速度   作為強
  • 以AI詮釋「數字中國」,佳格天地獲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總決賽銀獎
    本次峰會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等有關單位承辦。峰會以「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涵蓋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成果展覽會、創新大賽、應用場景發布和閉幕式七個環節,集中展示了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發展應用。
  • 【國企創新大咖談】梁湖清:「科技、人才」雙輪驅動促發展
    近年來,廣州建築堅持「科技強企,人才強企」雙輪驅動戰略,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精彩觀點「科技、人才」 激發創新活力集團也加大了在科研和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方面的投入,堅持每年投入數百萬資金助力各企業的重點科技創新研發項目立項和成果轉化,帶動集團各企業每年科技投入達七個億。在科技創新中,人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梁湖清介紹,廣州建築目前的工作重點之一在於「抓人才」。據介紹,目前廣州建築科技人才現在佔集團人才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集團還實施『雙百人才』計劃,即把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破格提拔到各級崗位。」
  • 朱明:中國電信網際網路助力現代農業智慧創新
    中國電信網際網路公司副總經理朱明由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農業部信息中心、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和蘇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農業大學、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農業物聯網和大數據論壇於9月6日
  • 融入「數字雲南」---以工業網際網路驅動農業產業數位化發布會在京舉行
    為助力雲南省全力建設數字雲南,推動農業發展提質增效,加快產業服務升級,9月15日,由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易見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融入「數字雲南」——以工業網際網路驅動農業產業數位化發布會在京舉行。
  • 網際網路周刊:2020大數據創新排行榜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數位化平臺助力經濟復甦6高德地圖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領先7京東數科T1智能大數據平臺8華大基因生命大數據時代「算力引擎」BGI Online44脈策數據對數據維度的細分深度賦能了場景45創略科技助力某航司實現數據驅動下的精細化運營46熱雲數據在第三方大數據服務方面有一定優勢47
  • 于榮光跨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奏響「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影視」最美...
    9月27日,中國著名導演、演員于榮光及潤視榮光集團主要成員赴山東濰坊就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情況進行調研,並與「中國蔬菜大棚之父」王樂義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現代化「網際網路+農業」蔬菜大棚種植推廣。
  • 31會議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助力融合展會模式落地執行
    (原標題:31會議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助力融合展會模式落地執行) 為助力地方政府
  •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與佳格天地聯合發布2020年全國主產區蘋果花期...
    3月31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與農業大數據公司佳格天地聯合發布了2020年全國主產區蘋果花期凍害預警分析,內容如下:今年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根據國家蘋果大數據公共平臺預警結果,結合3月27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農業大學等多家單位的
  • 農業大數據,我國數字經濟的壓艙石
    發改委 必須夯實以農業物聯網、雲計算技術為核心的農業信息化基礎,提升以大數據為支撐的農業信息化服務,開拓智慧農業新局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
  • 藉助高鐵和網際網路實現雙輪驅動,華南最大水果批發市場落戶羅村
    珠江時報訊(記者/區輝成 通訊員/肖微莉)佛山高鐵經濟圈效應初現,新零售無縫對接高鐵經濟圈,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今天上午,佛山西站經濟圈迎來了華南(國際)水果副食城水果區在南海羅村桂丹路上開業,原來的禪城區扶西水果批發市場實現整體搬遷,過千間商鋪組團擁抱新零售,將打造成華南最大的專業水果批發市場,藉助網際網路和高鐵等新「組合」助力消費升級,確保消費者購買新鮮又實惠的鮮果。
  • 華為+農業,下一站是什麼
    剛剛,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東省東莞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農業農村信息化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共同以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5G、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創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應用場景探索。
  • 華為雲邀您共話農業數位化升級
    遙感技術正日趨成熟,人工智慧也加速在行業的落地,但目前,在農業領域尚未大規模商用。當衛星與農業數位化同頻,當AI與農業智慧化共振,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再只盯著「一畝三分地」。我國有強大的農業衛星遙感資源,農業本身也產生著大量的數據,但在實際應用中不容樂觀。
  • 太平財險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會議由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主辦,廣東省金融支農聯盟、華南農業大學、慕尼黑再保險集團、太平再(中國)、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華風象輯(北京)氣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相關支持。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黃斌民副廳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黃海暉巡視員,華南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譚硯文、經管學院院長助理蔡鍵,慕尼黑再保險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常青、農險核保人裴雨晴,太平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立松,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耿琳,華風象輯(北京)氣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飛應邀出席並作主題講話。
  • 重慶: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
    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正變得越來越智慧,大數據智能化為重慶經濟發展帶來的動力與成效也日趨顯現。SK海力士12英寸晶片存儲等一批晶片項目加快建設或投產,讓「芯」的發展進一步加速;京東方第六代顯示面板項目等加快發展,「屏」的高端化進一步凸顯;OPPO智能生態科技園等全面推進,「器」的規模持續做大;以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為代表的項目開工,「核」的品種更加豐富;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上線運行,「網」的基礎更加夯實;海雲數據在重慶設立研發中心,構建以重慶為核心的中西部大數據可視分析、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圈
  • 楊春雷: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四個舉措推動貴州農業現代化、旅遊...
    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楊春雷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記者問答如下:  新華社記者提問  請問,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近幾年在服務「三農」、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方面,都採取了什麼舉措?下步在推動貴州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方面有什麼打算?
  • 中科星圖:ROE「領跑」 科研創新顯效產品「雙輪」驅動
    乘著「政策」的東風,中科星圖近年來,助力政府項目,有所作為。據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信息,2019年7月11日,中科星圖中標山東省大數據創新應用服務平臺(一期)項目。三、科研創新顯效,產品「雙輪」驅動中科星圖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地球相關產品和核心技術,業務覆蓋了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主要是面向政府、企業以及特種領域用戶提供軟體銷售與數據服務、技術開發與服務、一體機產品,以及系統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