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水利局把河長製作為頭號工程來抓,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全市河長制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市市、縣、鄉、村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基本建立,市、縣、鄉三級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部出臺,市、縣級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全部印發,河湖問題排查工作圓滿收官,「一河一策」、「一河一檔」編制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部署開展「清河行動」,力度大、效果好,全市河長制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德州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明確了德州市全面實行河長制的總體要求、組織體系、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公布了「5幹、7支、3調、3庫」市級河湖名錄和市級河長名單。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總河長,陳飛市長兼任黃河德州段河長,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負責環保、水利工作的副市長為副總河長,3位副市長分別擔任市級河長。縣市區也相繼出臺實施方案,公布了縣鄉村河長名單。目前,全市9名市級河長、137名縣級河長、1045名鄉級河長、6183名村級河長已全部到位,各級實施方案已全部出臺,全市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全面建立。
(二)市級重要河湖「一河一策」基本形成。市級委託具有資質的勘察設計單位開展了河湖問題排查工作,共排查完成河道14條、690公裡,水庫3座、35平方公裡,並向省級提交了趙牛新河等5條跨地市河道河湖問題排查成果。同時,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入專業技術力量編制河湖綜合整治方案,積極推動「一河一策」方案編制工作。目前,市級重要河湖2018-2020年河湖綜合整治方案已通過專家審查,正在進一步完善,近期將上報。多數縣(市、區)縣、鄉級河湖綜合整治方案也已基本編制完成,將於年底出臺。
(三)河道綜合整治行動成果豐碩。投資1.73億元,對馬頰河進行了應急治理,共治理河道72.5公裡,清淤土方750萬方,使境內馬頰河205公裡河道實現全線疏通,防洪除澇能力顯著提升。投資6300萬元,實施了馬頰河李家橋閘和三劉閘除險加固工程,汛前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徹底消除了病險隱患。投資1億元,完成了朱家河、前進溝、臨商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31.5公裡,疏通了全市灌排「卡脖子」工程。通過開展「清河行動」,全市亂佔亂建、亂圍亂堵、亂倒亂排、亂開亂挖等「八亂」現象得到有效治理,河道水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目前,全市累計排查違法建築和違法活動共6398處,共清理違法建築和違法活動3476處,完成總任務量的65%以上。
(四)濃厚工作氛圍初步形成。全市上下層層發動、密切協調配合,營造了全面實行河長制的良好氛圍。一是高位推動。6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高規格的全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動員部署會議,8月9日召開了市總河長第一次專題會議,9月22日召開全市「清河行動」工作推進會,目前,全市市級河長已巡河30餘人次,13個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巡河均在3次以上,全市掀起了推進落實河長制的熱潮。二是上下聯動。市直17個牽頭部門河長制工作專項實施方案全部編制完成,參與落實單位全力配合聯動,形成了工作合力。建立了「河長+警長+網格員」的河湖日常管護機制,三位一體合力共管,實現河湖監管執法保護全覆蓋。市級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巡查督導,並組織市級河長聯繫單位開展專項督導,層層壓實責任、明確任務節點,推進縣市區河長制工作提速落實。
(五)宣傳帶動效果逐步顯現。在大眾日報、德州日報、德州政府網等媒體,採用圖文並貌、通俗易懂的形式,對河長制工作進行了集中宣傳報導;開通了「德州河長」微信公眾號,累計發布動態信息70餘條,介紹全市河湖管理保護情況;大力推行「開門治水」,全市已選聘民間(義務)河長1056名,建立志願者服務隊、義務護河隊30個,隊員969人,承擔了日常巡查、宣傳教育、監督舉報等職責,覆蓋河湖保護最後一公裡。
二、下一步工作
我們將盯緊重點任務,細化措施,壓實責任,確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實行河長制,繼續打造河長制工作「德州樣板」。
(一)嚴把節點任務目標。督促縣鄉進一步健全完善河長制辦事機構,落實河長制工作經費,保障工作正常開展,按水利部要求真正做到「機構到位、編制到位、人員到位、辦公場所到位、經費到位」,確保12月底前,全市全面實行河長制的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二)持續加大「清河行動」工作力度。按照《德州市2017 年「清河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分級落實責任,採取有力措施,積極主動,真抓實幹,制定出問題整治的時間表和整改臺帳,整改一處、銷號一處,確保12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類違章建築和違法活動的綜合整治。
(三)強化基礎工作整改落實。對 「一河一策」編制,「一河一檔」 建立和河湖管理和保護範圍劃定實施方案等有時間要求的,建立臺帳,銷號管理,及時按程序進行報批、出臺,確保年底前完成任務,並加快推進河長制信息化建設進度,提高河湖管理現代化水平。
(四)繼續打造工作亮點。積極招募設立民間義務河長,建立義務護河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內容豐富的愛河、護河活動,構建「責任河長+民間(義務)河長」雙河長共管體系;加大河長、警長間協調配合,統一組織轄區內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將河湖管護責任落實在網格裡,構建「河長+警長+網格員」執法管護網格體系;實現河道水質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讓各級河長實時了解所負責河道的水質變化情況,構建「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技術支撐體系,進一步推動河長制工作取得實效。